學術研究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論文薈萃 > 正文

確保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這十年,總書記這樣勉勵企業高質量發展)

發布時間:2022-08-16 11:05:46 人民網

“要強化高端產(chan) 業(ye) 引領功能,堅持現代服務業(ye) 為(wei) 主體(ti) 、先進製造業(ye) 為(wei) 支撐的戰略定位,努力掌握產(chan) 業(ye) 鏈核心環節、占據價(jia) 值鏈高端地位。”

“一手抓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一手抓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壯大,推動製造業(ye) 加速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提高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現代化水平。”

…………

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礎。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心係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在赴各地考察時,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確要求,為(wei) 廣大企業(ye) 奮力邁向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

實體(ti) 穩,經濟穩。翻開我國經濟版圖,從(cong) 作為(wei) 老工業(ye) 基地的東(dong) 北三省到地處改革開放前沿的珠三角,從(cong) 孕育大國重器的裝備製造到迸發汩汩活力的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十年來,廣大企業(ye) 家牢記總書(shu) 記的殷切囑托,強鏈補鏈壯筋骨、數字轉型謀發展,有力支撐中國經濟行穩致遠。

“必須加強關(guan) 鍵核心技術和關(guan) 鍵零部件的自主研發,實現技術自立自強,做強做大民族品牌”

應用於(yu) 洛寧抽水蓄能電站的國內(nei) 首個(ge) 全斷麵、大坡度斜井掘進機順利通過驗收;出口至以色列的大口徑土壓平衡盾構機正拆機發運……走進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有限公司盾構總裝車間,所有設備開足馬力,多條產(chan) 線一派繁忙。

2014年5月10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考察了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有限公司盾構總裝車間,對現場科技人員和職工攻克科研難題、突破盾構機係統集成技術壁壘的自主創新給予肯定。總書(shu) 記指出:“裝備製造業(ye) 是一個(ge) 國家製造業(ye) 的脊梁,目前我國裝備製造業(ye) 還有許多短板,要加大投入、加強研發、加快發展,努力占領世界製高點、掌控技術話語權,使我國成為(wei) 現代裝備製造業(ye) 大國。”

牢記總書(shu) 記囑托,中鐵裝備聯合上下遊500多家企業(ye) ,成立重大專(zhuan) 項研究院,先後突破大排量泵、主驅動密封等多項關(guan) 鍵技術,並完成在施工現場的搭載應用。

攻克技術“堡壘”,讓企業(ye) 重塑發展優(you) 勢。“今年上半年,公司新簽合同額逆勢上揚,同比增長58%。截至目前,累計訂單超過1400台,出口3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 中鐵裝備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趙華堅定地說,“我們(men) 將貫徹落實總書(shu) 記重要指示要求,努力搶占世界掘進機技術製高點。”

作為(wei) 國民經濟重要支柱產(chan) 業(ye) ,汽車工業(ye) 一直是實現技術自立自強的主陣地。

2020年7月23日,在一汽集團研發總院整車硬件測試實驗室和企業(ye) 展廳,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先後了解新技術研發情況,察看了最新款式的整車產(chan) 品。總書(shu) 記強調:“推動我國汽車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必須加強關(guan) 鍵核心技術和關(guan) 鍵零部件的自主研發,實現技術自立自強,做強做大民族品牌。”

“總書(shu) 記的諄諄囑托讓在場技術人員心潮澎湃,更激發了我們(men) 實現技術自立自強的信心和決(jue) 心。”中國一汽研發總院新能源開發院電機電驅動研究所高級主任王斯博說,兩(liang) 年來,他帶領團隊突破了超高性能永磁同步電驅係統關(guan) 鍵技術,開發的245千瓦電驅係統順利量產(chan) 裝車,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中國一汽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強化核心技術突破和關(guan) 鍵技術自主創新,正陸續突破一係列關(guan) 鍵技術。”中國一汽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徐留平介紹,在傳(chuan) 統燃油機領域,中國一汽已自主掌控排量覆蓋1.0升至6.0升的乘用車高效節能動力平台,發動機熱效率達39%以上;在混合動力領域,突破超高壓縮比米勒循環、低壓EGR(廢氣再循環係統)等6項核心技術;在新能源領域,突破高功率電機、高能量密度電池、熱失控預警等9項關(guan) 鍵技術,正在進行固態電池、氫燃料發動機等技術研發。

牢記囑托,砥礪前行。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堅定實施工業(ye) 強基工程和產(chan) 業(ye) 基礎再造工程,軌道交通、電力裝備等一批關(guan) 鍵基礎產(chan) 品和材料基本滿足國內(nei) 需要,輪轂軸承、齒輪齒條等關(guan) 鍵零部件實現技術和規模應用,一項項關(guan) 鍵領域產(chan) 業(ye) 鏈攻關(guan) 的可喜進展,助力製造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進一步提升。

“希望企業(ye) 在科技創新上再接再厲、勇攀高峰,在支撐先進製造業(ye) 發展方麵邁出新的更大步伐”

壯大實體(ti) 經濟,既要著力築牢產(chan) 業(ye) 基礎,也要加快發展優(you) 勢產(chan) 業(ye) ,推動產(chan) 業(ye) 鏈現代化,打造具有全球競爭(zheng) 力的產(chan) 品服務。

2017年6月22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山西鋼科碳材料有限公司考察時指出:“新材料產(chan) 業(ye) 是戰略性、基礎性產(chan) 業(ye) ,也是高技術競爭(zheng) 的關(guan) 鍵領域,我們(men) 要奮起直追、迎頭趕上。”

身量纖纖,卻能在冰上抵禦疾風、高速奔馳……今年2月,北京冬奧會(hui) 上,由山西鋼科公司TG800級碳纖維製作的雪車和雪車頭盔一經亮相,便吸粉無數。

這一碳纖維材料,密度隻有鋼的1/4,強度卻是鋼的5倍至10倍,諸多優(you) 良性能加身,被工業(ye) 界譽為(wei) “黑色黃金”,廣泛運用於(yu) 航空航天等高精尖領域。

“2017年,二期年產(chan) 500噸高性能碳纖維生產(chan) 線尚在建設中,如今年產(chan) 1800噸高端碳纖維的三期項目已投產(chan) ,四期先進複合材料生產(chan) 線也已建成。”時任首席工程師楊晗說,如今企業(ye) 已能滿足國家重大工程、重點項目對高性能碳纖維的需求。

“未來擬投資新建兩(liang) 條2000噸的生產(chan) 線和一條柔性試驗線,預計到‘十四五’末,將實現年產(chan) 6000噸高端碳纖維的目標。”邁向世界一流碳纖維產(chan) 業(ye) 基地,山西鋼科公司黨(dang) 委書(shu) 記、總經理常春報信心滿滿。

加快發展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也大有可為(wei) 。

2014年5月24日,在上海汽車集團技術中心,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參觀了汽車造型設計、樣車試製和新能源聯調試驗。總書(shu) 記肯定他們(men) 追趕前沿的創新精神,強調“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cong) 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

回想起總書(shu) 記考察時對上汽集團創新精神的肯定,上汽集團捷能汽車技術有限公司電驅業(ye) 務執行總監王健倍感振奮。8年來,他帶領的上汽集團智能電驅變速箱團隊與(yu) 國內(nei) 供應商一起勇啃“硬骨頭”,逐步掌握了電機、逆變器、電機控製軟件等全部關(guan) 鍵技術。明年三季度,換擋更快、動力更強、油耗更低的第三代插電強混變速箱將批量裝車。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重要指示,為(wei) 中國汽車工業(ye) 發展指明了方向。”上汽集團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陳虹說,上汽集團提出了電動化、智能網聯化、國際化、共享化目標,“十三五”期間累計投入研發資金近600億(yi) 元,打造了純電專(zhuan) 屬係統化平台、機電一體(ti) 化整車架構、氫能專(zhuan) 屬架構等“七大技術底座”。“十四五”期間,上汽集團將在新能源和智能網聯領域投入3000億(yi) 元,聚焦滑板平台、一體(ti) 化鑄造、固態電池等前沿技術,加快解決(jue) “卡脖子”難題。

將目光移至上遊鋼鐵行業(ye) ,中國寶武太鋼不鏽鋼精密帶鋼有限公司生產(chan) 車間內(nei) ,一卷卷鋼帶經過軋製、光亮、拉矯、縱切等工序,最終變成超薄精密不鏽鋼箔材。一批批不同規格的“手撕鋼”從(cong) 這裏走向世界,進入航空航天、高端電子、新能源等領域。

2020年5月12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太鋼不鏽鋼精密帶鋼有限公司考察調研時,拿起一片“手撕鋼”——厚度僅(jin) 為(wei) 0.02毫米的不鏽鋼箔材,用手指輕輕扭折了一下,稱讚說:“百煉鋼做成了繞指柔。”總書(shu) 記指出:“產(chan) 品和技術是企業(ye) 安身立命之本。希望企業(ye) 在科技創新上再接再厲、勇攀高峰,在支撐先進製造業(ye) 發展方麵邁出新的更大步伐。”

“總書(shu) 記的話,振奮人心、堅定信心!”精帶公司黨(dang) 委書(shu) 記、經理王天翔說,兩(liang) 年多來,研發團隊經曆成百上千次試驗,終於(yu) 將“手撕鋼”厚度從(cong) 0.02毫米突破至0.015毫米,性能與(yu) 應用也向新的領域延展。“去年產(chan) 銷量及利潤較上年增長2倍,今年前5月繼續保持產(chan) 銷兩(liang) 旺,全年有望實現新突破。”

練就更強獨門絕技,鍛造更多產(chan) 業(ye) 長板。先進儲(chu) 能材料、光伏材料、超硬材料等百餘(yu) 種材料產(chan) 量居世界首位,動力電池、增材製造等22個(ge) 國家級製造業(ye) 創新中心先後布局建設,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一大批優(you) 秀企業(ye) 在產(chan) 業(ye) 優(you) 勢領域精耕細作,為(wei) 支撐製造強國建設做出重要貢獻。

“要堅定推進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加強自主創新,發展高端製造、智能製造,把我國製造業(ye) 和實體(ti) 經濟搞上去”

對於(yu) 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念茲(zi) 在茲(zi) ,始終高度關(guan) 注。

2019年9月17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鄭州煤礦機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考察時強調:“要堅定推進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加強自主創新,發展高端製造、智能製造,把我國製造業(ye) 和實體(ti) 經濟搞上去”。

刷新世界紀錄!2021年8月,鄭煤機研製的10米超大采高兩(liang) 柱掩護式液壓支架樣機成功下線,創造了世界煤礦支護裝備新高度。

“從(cong) 8.8米提升到10米,我們(men) 造出了全球采高最高、技術指標最高的液壓支架。”鄭煤機副總經理、總工程師王永強驕傲地說,“拚產(chan) 品,我們(men) 已經比肩國際煤機領軍(jun) 企業(ye) !”

“這些年,我們(men) 一直牢記總書(shu) 記囑托,朝著高端化奮進。”鄭煤機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焦承堯說,目前,企業(ye) 銷售網絡覆蓋全國所有產(chan) 煤區域,國際訂單連年增長,今年1至6月份海外銷售額同比增長469%。

加快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既要有硬件突破,也要靠軟件助力。

2017年12月12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考察徐工集團重型機械有限公司時,來到公司起重機底盤裝配車間,察看智能生產(chan) 線,觀看工業(ye) 互聯網大數據平台操作演示。總書(shu) 記指出:“裝備製造業(ye) 是製造業(ye) 的脊梁,要加大投入、加強研發、加快發展,努力占領世界製高點、掌控技術話語權,使我國成為(wei) 現代裝備製造業(ye) 大國。”

“我們(men) 一刻也不敢懈怠!”徐工機械董事長王民說,徐工機械認真貫徹落實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曆經10年工藝積累,2年研發製造,解決(jue) 了起重機行業(ye) 轉台結構件智能化焊接率低的難題,“我們(men) 可以自豪地向總書(shu) 記報告,世界第一條起重機智能化生產(chan) 線誕生在中國!”

如今徐工起重機械事業(ye) 部的結構車間已經大變樣,不再有一群身著厚重焊接服的工人,取而代之的是成群的機器人進行智能化焊接作業(ye) ,可日產(chan) 40台起重機。總書(shu) 記觀看過的工業(ye) 互聯網大數據平台也迎來新升級,徐工漢雲(yun) 工業(ye) 互聯網平台已成功賦能裝備製造、有色金屬、工程機械等80多個(ge) 行業(ye) ,服務企業(ye) 超7萬(wan) 家。

加快轉型升級,要讓綠色成為(wei) 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的鮮明底色。

2018年10月22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在空調設備及係統運行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同科研人員親(qin) 切交談。總書(shu) 記指出:“先進製造業(ye) 是實體(ti) 經濟的一個(ge) 關(guan) 鍵,經濟發展任何時候都不能脫實向虛。”

“有了總書(shu) 記的關(guan) 心,我們(men) 幹勁更足了。”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說,1萬(wan) 多名研發人員牢記總書(shu) 記囑托,努力突破關(guan) 鍵核心技術,推動實現綠色化轉型。

2021年4月,在全球製冷技術創新大獎賽上,格力電器—清華大學聯合團隊研發的“零碳源”空調技術力克94個(ge) 國家2100多個(ge) 項目,拿下最高獎項。

“采用‘零碳源’空調技術,碳排放比傳(chuan) 統空調低80%以上,綠色化努力讓企業(ye) 煥發出全新活力。”董明珠說,格力電器自主研發的光伏(儲(chu) 能)空調係統已落戶3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2021年綠色能源板塊營業(ye) 收入超29億(yi) 元,同比增長63%。

“正如總書(shu) 記離開格力電器時,我們(men) 高喊的‘請總書(shu) 記放心!我們(men) 一定加倍努力,讓世界愛上中國造!’我們(men) 一定踔厲奮發、再建新功!”董明珠說。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把實體(ti) 經濟特別是製造業(ye) 做實做優(you) 做強,把提升全產(chan) 業(ye) 鏈水平作為(wei) 主攻方向。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大力推動科技創新,加快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不斷提升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我們(men) 就一定能打造未來發展新優(you) 勢、書(shu) 寫(xie) 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