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商品遲遲不發貨、已經發貨的快件被退回……4月份以來,受吉林、山西、上海等多地疫情影響,快遞業(ye) 發展有所放緩,部分分撥中心和營業(ye) 網點暫時停運,多地出現不同程度網絡中斷。
從(cong) 數據上看,影響更直觀。國家郵政局近日發布的4月份中國快遞發展指數報告顯示,4月份,中國快遞發展指數為(wei) 241.3,環比下降3.9%。其中,快遞發展規模指數為(wei) 286.5,環比下降11.8%。從(cong) 分項指標看,快遞業(ye) 務量同比下降11.9%,快遞業(ye) 務收入同比下降10.1%。
快遞物流關(guan) 係百姓生產(chan) 生活,關(guan) 係國民經濟發展。專(zhuan) 家表示,隨著國家郵政局和各省(區、市)行業(ye) 保通保暢工作機製的建立,停運的分撥中心和封停的網點逐步恢複,行業(ye) 運行穩步回升,快遞業(ye) 複蘇有望加快。
行業(ye) 複蘇跡象顯現
不久前,上海市郵政管理局先後發布了兩(liang) 批複工複產(chan) “白名單”快遞物流企業(ye) ,分撥中心和網點的運營正逐步恢複。
上海市郵政管理局局長馮(feng) 力虎介紹,目前,已有20個(ge) 主要分撥處理中心恢複了運營,涵蓋郵政企業(ye) 、國內(nei) 主要品牌快遞公司、跨境寄遞企業(ye) 和外資公司。據統計,5月18日全行業(ye) 攬收郵件快件業(ye) 務量為(wei) 253萬(wan) 件,投遞業(ye) 務量為(wei) 214萬(wan) 件,已恢複到平時日均水平的五分之一左右。預計到6月中旬左右,行業(ye) 攬收水平將恢複到平時日均水平的70%左右。
“隨著疫情逐步平穩,我們(men) 的攬件和派件量也在慢慢恢複。”中通快遞上海奉賢東(dong) 部網點負責人吳強說。
目前,江蘇、山東(dong) 、河北、福建、浙江等地的攬收量和投遞量均有明顯上漲。全國停運分撥中心和郵件快件積壓數均大幅度下降,各地累計辦理郵政快遞車輛通行證已超過15.3萬(wan) 張。在吉林長春,自4月24日起,主要品牌快遞分撥中心陸續複工,中國郵政、順豐(feng) 、中通、極兔等快遞企業(ye) 基本全麵恢複運營。
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自4月24日以來,全國快遞服務企業(ye) 業(ye) 務量回升明顯,已基本恢複至日均3億(yi) 件左右。從(cong) 分項指標來看,4月份,消費者快遞服務滿意度78.3分,同比下降0.7分。
“受疫情影響,快遞這種全程全網聯合作業(ye) 的組織模式受到直接衝(chong) 擊。”北京郵電大學郵政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趙國君分析說,近期,多地出現管控封控,快遞服務從(cong) 幹線運輸到末端的收投均出現被動阻斷的局麵。同時,從(cong) 場地、人員到每一個(ge) 快件,嚴(yan) 格消殺、靜置等防疫環節成常態。多種因素交織,使得快件攬收、派發的時效均有所下滑,體(ti) 現到數據上,就是相應指標的下降。
快遞物流是民生保障的重要支撐。本輪疫情發生以來,米、麵、糧、油等生活必需品的配送量大幅增加。以北京市為(wei) 例,目前全市郵件快件日均攬收量近600萬(wan) 件,投遞量約1000萬(wan) 件,日均收寄量、投遞量均比疫情反彈前增長100萬(wan) 件。
“最後100米”配送有新招
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黨(dang) 委書(shu) 記、總經理徐茂君告訴記者,結合廣大消費者的生活需求,特別是對果蔬等生鮮產(chan) 品的需求,北京郵政依托農(nong) 產(chan) 品基地建設,采取“平台服務+產(chan) 地直發+同城配送”模式,直接對接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基地,利用郵樂(le) 優(you) 鮮、郵政菜單、郵樂(le) 地方館等線上平台,持續為(wei) 首都市民提供蔬菜水果訂購配送服務。同時,積極組織外省份郵政基地的農(nong) 產(chan) 品和知名品牌的批銷大單品,確保產(chan) 品貨源充足、品質有保障。
如何將快件商品及時送達消費者手中備受關(guan) 注。4月9日,北京市酒仙橋街道二街坊4號樓1單元被劃定為(wei) 管控區。京東(dong) 物流緊急在封控區外設立臨(lin) 時站點,用短程接駁的方式將居民訂單以路區為(wei) 最小單位,配送至封控社區,再由快遞小哥送貨上門。除配送物資外,快遞小哥還兼具誌願者身份,為(wei) 社區居民提供核酸檢測登記、秩序維護、運送生活垃圾等誌願服務。
“通過這種‘短程接駁+誌願服務’的末端服務創新模式,快遞小哥深入封控社區內(nei) 部,為(wei) 居民生活物資提供‘最後100米’配送,在有效保障隔離期間居民生活物品供應的同時,也大大提高了封控社區內(nei) 的物資配送效率。”京東(dong) 物流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目前,“酒仙橋模式”已經在北京朝陽區雙井街道、勁鬆街道農(nong) 光裏社區、建外街道光輝裏小區等多個(ge) 封控社區內(nei) 成功複製。
專(zhuan) 家表示,“平台服務+產(chan) 地直發+同城配送”模式、“酒仙橋模式”等新模式的衍生,是街道、社區與(yu) 企業(ye) 的聯合發力,也是一種由“數字+實體(ti) 企業(ye) ”摸索出來的線下抗疫新模式,不僅(jin) 滿足了百姓生活所需,也暢通了從(cong) 小區門口到居民家中的“最後100米”物資配送,讓配送流程更高效安全。
行業(ye) 發展趨勢不改
快遞行業(ye) 的正常運轉,是整個(ge) 社會(hui) 麵實現複工複產(chan) 不可或缺的關(guan) 鍵一環。但受疫情影響,我國快遞物流行業(ye) 所受到的短期衝(chong) 擊仍在持續。不少地方的消費者表示,最近快遞特別慢,有的甚至直接告知不能收發貨。
記者采訪了解到,由於(yu) 快遞行業(ye) 複工複產(chan) 涉及鏈條長,受上遊平台、幹線運輸和末端網點恢複情況不一等多重因素影響,行業(ye) 複工複產(chan) 仍存在一些難點。比如,部分地區一線複工人員仍在逐步到崗中,人手不足,派件、攬收麵臨(lin) 不小挑戰;個(ge) 別區域因疫情管控升級,無法進行最後一公裏配送,需要庫存區存儲(chu) 配送滯留的貨物,導致末端網點有較大壓力。
業(ye) 內(nei) 人士介紹,假設消費者網購的商品顯示已攬件,這說明收件地址附近的網點是正常運行的。因為(wei) 隻有收件地的網點正常運行,“三段碼”才可以開,這意味著發件網點才能把快遞的運單打出來。至於(yu) 收件人能不能成功簽收,還要看快件在運輸、中轉、配送等環節是否不受疫情影響。
“快遞作為(wei) 現代服務業(ye) 的關(guan) 鍵產(chan) 業(ye) ,已成為(wei) 保障市場主體(ti) 穩定供應及刺激消費帶動經濟循環作用發揮的生力軍(jun) ,快遞發展受阻將對生產(chan) 生活產(chan) 生重大影響。”趙國君分析說,受疫情影響,快遞業(ye) 生產(chan) 凸顯了發展中產(chan) 業(ye) 鏈地位被動、服務體(ti) 係融入性不強等掣肘問題,要抓住發展機遇,必須從(cong) 頂層思維做出改變。
具體(ti) 來看,快遞企業(ye) 應從(cong) 產(chan) 業(ye) 鏈上遊進行全麵修複、補充與(yu) 開發,摒棄同質化競爭(zheng) ;各級各類部門要築牢防疫屏障,形成屏障保護下的科學發展;同時帶動應急預案的全麵升級,為(wei) 行業(ye) 未來發展儲(chu) 備各類突發事件處理能力。更重要的是,應創新思維,以先進技術建設新型作業(ye) 模式,使行業(ye) 發展再上新台階。
最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