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多重因素影響,工業(ye) 經濟麵臨(lin) 新的下行壓力。穩住工業(ye) 增長,首要就是全力以赴保通保暢,穩定產(chan) 業(ye) 鏈大循環。一段時間以來,工信部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打出一係列穩鏈“組合拳”,各地也推出相應舉(ju) 措。當下,穩鏈舉(ju) 措進展如何?下一步還將從(cong) 哪方麵發力?
盯重點企業(ye) “一企一策”解決(jue) 困難
重點企業(ye) 生產(chan) 有序,對產(chan) 業(ye) 鏈平穩運行很重要。當務之急要緊盯重點企業(ye) ,“一企一策”紓困解難。
“我們(men) 聚焦防疫醫療物資、居民生活必需物資、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重要物資、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關(guan) 鍵物資等4個(ge) 領域,建立重點企業(ye) ‘白名單’。”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說,工信部先後分4批確定1624家重點企業(ye) ,並指導17個(ge) 省份建立了地方層麵的重點企業(ye) “白名單”。在此基礎上,組織各地認真梳理匯總重點企業(ye) 反映的具體(ti) 問題,及時協調解決(jue) 。
以重點企業(ye) 為(wei) 抓手,在做好疫情防控基礎上,各地各部門加強跨區域協調,著力打通堵點卡點。比如,在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產(chan) 業(ye) 集聚區,采取點對點、一對一、短平快的方式,逐一推動解決(jue) 產(chan) 業(ye) 鏈企業(ye) 反映的員工返崗、物流運輸等問題;針對跨區域物流堵點,南京建立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對接平台“寧對接”,目前平台已幫助企業(ye) 解決(jue) 問題2700多個(ge) ……
當前,重點地區、重點行業(ye) 複工複產(chan) 步伐加快。截至4月28日,上海市首批666家“白名單”企業(ye) 複工率86.8%,其中集成電路設計、製造、封測等相關(guan) 企業(ye) 複工率91%。吉林省重點監測的50家骨幹企業(ye) ,複工率達98%。
抓重點產(chan) 業(ye) 上下遊協同保通保暢
部分地區生產(chan) 一度放緩,為(wei) 工業(ye) 特別是汽車、集成電路等重點產(chan) 業(ye) 的穩定運行帶來挑戰。抓重點產(chan) 業(ye) 保通保暢,對穩定產(chan) 業(ye) 鏈、穩住工業(ye) 增長至關(guan) 重要。
重點醫療物資供應保障是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和基礎。工信部每日調度核酸檢測和抗原檢測試劑、疫苗、重點藥物、醫療裝備等生產(chan) 供應情況,聚焦重點地區強化醫療物資供給。
汽車是國民經濟重要支柱產(chan) 業(ye) ,記者從(cong) 工信部了解到,工信部每日監測調度15家重點汽車企業(ye) 集團生產(chan) 情況,建立省、市、縣工信部門協同工作機製和保障上海汽車產(chan) 業(ye) 複工複產(chan) 專(zhuan) 項協調機製,加大汽車產(chan) 業(ye) 生產(chan) 保障。
“目前,要繼續加強原材料、關(guan) 鍵零部件等供給保障。”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羅俊傑說,要進一步發揮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暢通協調平台作用,加強上下遊銜接,集中資源優(you) 先保障重點行業(ye) 複工複產(chan) 。同時,指導地方工業(ye) 和信息化主管部門細化工業(ye) 企業(ye) 疫情防控指引,努力確保重點行業(ye) 穩定運行。
助中小企業(ye) 切實降低運行負擔
當前,中小企業(ye) 麵臨(lin) 的壓力增多,大量政策的出發點要聚焦在企業(ye) 特別是中小企業(ye) 的紓困發展上。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部署進一步為(wei) 中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紓困舉(ju) 措。工信部表示,將推動落實已出台的助企惠企政策,同時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研究進一步幫扶中小微企業(ye) 的政策舉(ju) 措。
各地各界也結合實際,采取措施切實降低中小微企業(ye) 負擔。安徽提出實施省域產(chan) 業(ye) 共同體(ti) 打造工程,全麵提升省內(nei) 產(chan) 業(ye) 協作配套能力;重慶提出搭建大中小企業(ye) 融通發展平台;一些地方將相關(guan) 企業(ye) 員工納入免費核酸檢測人群、降低企業(ye) 用水用電用氣成本等。
國網建德市供電公司指導企業(ye) 實施老舊設備節能改造,並通過進行負荷智能壓減等方式降低中小企業(ye) 用能成本;百度智能雲(yun) 在多地建設不同規模的人工智能數據標注產(chan) 業(ye) 基地,降低區域中小企業(ye) 數字化成本……從(cong) 降低用能成本到降低數字化門檻,大型企業(ye) 發揮作用,推出舉(ju) 措。
記者從(cong) 工信部了解到,工信部將堅持政策和服務兩(liang) 手抓,確保已出台各項“減、免、緩”助企惠企政策,做到“應減的減到位、該免的免到位、能緩的緩到位”,同時部署各地中小企業(ye) 主管部門組織服務進企業(ye) 、進園區、進集群,送政策、送管理、送技術。
最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