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究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論文薈萃 > 正文

解讀《“十四五”航空物流發展專項規劃》

發布時間:2022-02-16 15:00:43 中國民航網

近日,《“十四五”航空物流發展專(zhuan) 項規劃》(以下簡稱《物流規劃》)正式印發,首次將航空物流納入行業(ye) 發展規劃。《物流規劃》的編製背景是什麽(me) ?編製過程有哪些考慮?謀劃了哪些重點任務?針對這些問題,本報記者采訪了民航局運輸司相關(guan) 負責人。 

航空物流凸顯重大戰略作用 

1.目前我國航空物流發展現狀是什麽(me) ?

答:“十三五”時期,我國航空物流在發展規模、航線網絡、安全保障、企業(ye) 競爭(zheng) 力、治理能力、綜合效益等方麵取得較好成績,為(wei) 經濟社會(hui) 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為(wei) 新時期民航強國建設提供了新動能。特別是近兩(liang) 年的全球疫情形勢之下,航空物流表現出了其重要的戰略作用和巨大潛力。2020年,全行業(ye) 貨郵運輸量、貨郵周轉量分別完成676.6萬(wan) 噸、240.2億(yi) 噸公裏,規模穩居全球第二;我國航空貨運航班通達國內(nei) 237個(ge) 城市(不含港澳台),聯通國際62個(ge) 國家的153個(ge) 城市,其中全貨機通航國家26個(ge) 。

從(cong) 國內(nei) 來看,“十三五”期間,形成了以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等機場群為(wei) 核心的航空貨運網絡;國航、東(dong) 航、南航等傳(chuan) 統貨運企業(ye) 加快轉型,服務向航空物流鏈條兩(liang) 端延伸,郵政、順豐(feng) 、圓通等寄遞物流企業(ye) 積極加強航空能力建設。

從(cong) 國際貨運來看,2020年,部分綜合性樞紐機場貨郵吞吐量排名世界前列,上海浦東(dong) (3)、廣州白雲(yun) (15)、深圳寶安(19)、北京首都(22)機場位列全球30強,杭州蕭山(33)、鄭州新鄭(38)、成都雙流(40)機場位列全球50強;上海浦東(dong) 機場國際出港航班電子運單總量全球第一,北京首都、廣州白雲(yun) 位列全球15強,信息化能力大幅提升。

在治理能力方麵,2018年,民航局出台《關(guan) 於(yu) 促進航空物流業(ye) 發展的指導意見》,搶抓航空物流業(ye) 發展新機遇;疫情期間,民航局啟動重大航空運輸保障機製,優(you) 化貨運航線航班管理,大力推動“客機載貨”,開通審批“綠色通道”,為(wei) 疫情防控、複工複產(chan) 提供了有力保障。2020年8月,民航局首次出台《關(guan) 於(yu) 印發貨郵飛行航班時刻配置政策措施的通知》,貫徹黨(dang) 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促進現代物流業(ye) 發展的決(jue) 策部署,提升我國國際航空貨郵運輸能力。這些政策的出台,都為(wei) 企業(ye) 提供了良好的營商環境。

但同時我們(men) 也應意識到,現階段我國航空物流是建設多領域民航強國的弱項,發展仍麵臨(lin) 不少瓶頸,存在主體(ti) 服務能力仍不強、基礎保障能力不足、數字化水平不高、營商環境有待改善等突出問題。

2.《規劃》編製的背景是什麽(me) ?如何與(yu) 國家戰略有效融合?

答:未來一段時期內(nei) ,全球經濟緩慢複蘇,但貿易格局調整加速,產(chan) 業(ye) 鏈格局向區域化、多元化轉型,穩定供應鏈成為(wei) 各國產(chan) 業(ye) 發展、經濟複蘇的重要舉(ju) 措,部分高端製造業(ye) 向發達國家回流、中低端製造業(ye) 向成本低的發展中國家遷移,疫情持續反複進一步加大未來發展的不確定性,我國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發展機遇與(yu) 挑戰並存。

2020年9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hui) 第八次會(hui) 議上強調,“流通體(ti) 係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基礎性作用,構建新發展格局,必須把建設現代流通體(ti) 係作為(wei) 一項重要戰略任務來抓”。航空物流作為(wei) 現代流通體(ti) 係的重要組成,對於(yu) 暢通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穩定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和保障國家經濟安全發揮著重要作用。

因此,“十四五”期間,我國航空物流發展將麵臨(lin) 全球政治經濟格局變化、產(chan) 業(ye) 鏈加速調整、新冠疫情反複、國內(nei) 市場加快提升、新一輪科技革命等形勢變化,新機遇和新挑戰對航空物流的發展提出了新要求。國際環境的複雜變化要求我們(men) 提高航空物流發展的自主可控能力,國內(nei) 超大規模市場要求航空物流提質降本增效,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要求提高航空物流的服務品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要求航空物流加快技術創新業(ye) 態升級,碳達峰、碳中和的戰略目標要求建立健全綠色低碳航空物流體(ti) 係。充分考慮以上形勢變化,民航局編製《物流規劃》,以期對行業(ye) 發展做出規劃指引,努力在危機中孕育先機,於(yu) 變局中開拓新局,促進航空物流實現高質量發展。 

部署三大體(ti) 係重點任務 

3.此次《物流規劃》作為(wei) 首個(ge) 航空物流專(zhuan) 項規劃,體(ti) 現出了對航空物流認識上的哪些轉變?

答:首先是從(cong) “重客輕貨”到“客貨並重”的轉變。改變以往重點支持客運的政策導向,實施“客貨並重”發展策略。由於(yu) 客機腹艙載貨具有成本低、通達廣的特點,“航空物流發展不能簡單追求全貨機數量上的增加”,需要統籌好“客貨關(guan) 係”。當前乃至今後一段時期,客機腹艙仍然是最現實的選擇之一。

二是從(cong) “場到場”到“門到門”的轉變。我國航空物流表麵上弱在空中,實際上弱在鏈條,傳(chuan) 統航空貨運服務鏈條較短,主要提供“機場到機場”的運輸服務,難以滿足“門到門”的運輸需求,缺乏最先一公裏的攬貨能力與(yu) 最後一公裏的地麵配送能力。

三是從(cong) 單一業(ye) 態到全局生態的轉變。發展著力點從(cong) 單一的運輸鏈條拓展到與(yu) 多種生產(chan) 鏈條融合,推進物流降本增效從(cong) 單一物流環節向物流組織模式創新轉型。著力推動航空物流企業(ye) 與(yu) 快遞、跨境電商、生產(chan) 製造企業(ye) 深度合作。

四是從(cong) 行業(ye) 管理到融合治理的轉變。堅持係統觀念,發揮市場機製和各部門的政策合力,推動航空物流生產(chan) 方式由行業(ye) 化向社會(hui) 化轉變,打造精準治理、多方協作的社會(hui) 治理新模式。

因此,降本增效是此次《物流規劃》的核心內(nei) 容。我們(men) 以“強鏈、補鏈、延鏈、融鏈”為(wei) 路徑,從(cong) “規模領先、安全可靠、智慧先進、優(you) 質高效”4個(ge) 方麵提出了12項發展指標體(ti) 係。《物流規劃》將著力強服務、強保障、強治理,重點謀劃“三大體(ti) 係”重點任務,包括打造優(you) 質高效的服務體(ti) 係,建設先進完備的保障體(ti) 係,構建精準協同的治理體(ti) 係。針對三大體(ti) 係的重點任務,《規劃》布局了三大工程,即航空物流服務能力提升工程,航空物流設施提升工程及航空物流試點工程。對任務進一步細化落實,全力打造更高效率、更有韌性、更加安全的航空物流體(ti) 係,推動提升行業(ye) 競爭(zheng) 能力。 

4.民航“十四五”總體(ti) 規劃提出要以智慧民航建設為(wei) 主線,這在物流專(zhuan) 項規劃中如何體(ti) 現?

答:首先體(ti) 現在《物流規劃》堅持創新融合的基本原則。也就是充分整合各種資源,提升智慧發展水平,加強航空與(yu) 物流新技術、新業(ye) 態、新模式的深度融合,提升航空貨運供給質量,培育航空運輸的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

其次,在發展目標中有一個(ge) 具體(ti) 目標是“服務能力智慧先進”,航空物流信息化、智慧化應用水平顯著提升,貨運單證電子化率達到80%,電子運單在全國主要機場推廣應用,智慧設施國際航空(貨運)樞紐覆蓋率達到80%。

而在《物流規劃》所謀劃的“三大體(ti) 係”重點任務中,其中一項任務就是建設先進完備的保障體(ti) 係。重點在優(you) 化樞紐布局、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智慧貨運、完善集疏運體(ti) 係等方麵發力,應用“雲(yun) 大物智移”等先進技術,加快傳(chuan) 統和新型基礎設施深度融合,建立係統化、專(zhuan) 業(ye) 化、集中化、智慧化的貨運設施保障體(ti) 係,提升運行效率。

如何建設智慧貨運呢?具體(ti) 來說有四個(ge) 方麵。第一是加快現代化技術裝備研發,比如冷鏈、醫藥、超大超重貨物等特殊貨物的專(zhuan) 業(ye) 運輸裝備研發,基於(yu) 人工智能的違禁品機器識別、大型貨物掃描探測等新技術等,解決(jue) 行業(ye) 發展共性關(guan) 鍵問題,推進航空物流設備先進適用、完備可控。第二方麵是推廣應用智能設施,例如支持智能分揀、智能裝載、智能倉(cang) 儲(chu) 等航空物流設施建設,鼓勵應用無人駕駛智能卡車、自動導引車、智能穿梭車、無人機等智能化運載設備等。第三方麵是推廣貨運電子化。我們(men) 知道鄭州機場航空電子貨運試點作出了非常有益的嚐試,下一步我們(men) 要總結推廣其經驗,鼓勵其他機場打造電子貨運平台,推動航空公司和貨運代理企業(ye) 使用電子運單和在線物流服務,推動信息共享、標準統一和安檢互認,實現民航“十四五”規劃中所說“貨物運輸‘一張單’”。第四方麵是促進物流信息互聯互通,有了硬件的智慧升級,還需要能夠推動貨運代理、機場、貨站、航空公司、海關(guan) 等多個(ge) 主體(ti) 開放共享的平台,這就需要推動物流設施設備在數據安全的前提下全麵聯網,建立一站式信息發布渠道和查詢窗口,打破信息壁壘。 

積極探索航空物流發展新路徑

5. 航空物流發展水平在變化,政府治理手段也需要變化。《物流規劃》在提升治理能力方麵如何布局?

答:《物流規劃》致力於(yu) 構建精準協同的治理體(ti) 係。總體(ti) 來說是以“建規範、優(you) 環境、強監管”為(wei) 核心,建立健全符合航空物流發展規律的規章標準;優(you) 化資源配置,創新治理手段,加強部門協同,全麵落實“放管服”,著力構建創新性強、開放度高、包容性好的現代航空物流治理體(ti) 係。

在完善法規規章建設方麵,我們(men) 將推動出台《公共航空貨物運輸管理規定》,修訂《公共航空運輸危險品管理規定》,積極推進《民用航空貨物運輸安全保衛規則》修訂,適時修訂《民用航空安全檢查規則》等,為(wei) 提升航空物流治理體(ti) 係奠定法治基礎。同時,還要加強國際法規標準研究,特別是加強與(yu) 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民航對話合作等,積極參與(yu) 國際航空物流安全與(yu) 運行標準製定,探索國際(地區)間航空物流數據交互製度,提升中國民航話語權。

新業(ye) 態、新格局都需要對治理手段的創新。我們(men) 將以示範工程為(wei) 切入點,積極探索航空發展新路徑;充分利用大數據和科學研究手段,加強監測分析,提升決(jue) 策水平,推進監管方式由“傳(chuan) 統監管”向“精準監管”的轉型。另外,還將通過創新社會(hui) 治理、加強行業(ye) 自律、加強信用監管等各類方式進行監管創新,加大“放管服”力度,推動航空物流健康發展。 

6. 我們(men) 注意到,在規劃的保障措施中,著重提出了“提升人才保障”。這一點是如何考慮的?

答:之前我們(men) 也分析了目前我國航空物流發展的基本狀況。其實不論是主體(ti) 服務能力,基礎保障能力,還是數字化水平和營商環境等問題,都離不開“人才”二字。人才也是中國航空物流業(ye) 提升國際競爭(zheng) 力的核心要素。

因此,我們(men) 希望加強航空物流專(zhuan) 業(ye) 型、管理型人才培育,培養(yang) 一批熟悉國際物流規則、能夠參與(yu) 國際競爭(zheng) 的複合型人才,加快構建種類齊全、梯隊銜接的航空物流人才體(ti) 係。加大科技研發支持力度,鼓勵科研機構建立航空物流領域行業(ye) 智庫,充分發揮技術支持、統籌管理和政策谘詢作用。
另外,《物流規劃》還提出了加強組織協同、強化規劃落實方麵的措施,三個(ge) 方麵基本涵蓋了規劃落地的各階段、多方麵、全要素,為(wei) 規劃目標任務落實提供有力支撐。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