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交通運輸部、國家鐵路局、中國民用航空局、國家郵政局、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聯合印發《現代綜合交通樞紐體(ti) 係“十四五”發展規劃》(簡稱《樞紐規劃》),這是落實《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國家綜合立體(ti) 交通網規劃綱要》關(guan) 於(yu) “構築多層級、一體(ti) 化的綜合交通樞紐體(ti) 係”任務的第一個(ge) 5年專(zhuan) 項規劃。
《樞紐規劃》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以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為(wei) 總目標,著力推動綜合交通樞紐發展實現新突破,為(wei) 構建現代化高質量國家綜合立體(ti) 交通網、加快形成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ti) 係、助力交通當好中國現代化的開路先鋒提供有力支撐。我們(men) 要深刻理解新時代綜合交通樞紐發展新定位,準確把握樞紐發展新思路,全麵落實樞紐發展新舉(ju) 措,共同奏響樞紐發展新樂(le) 章。
深刻理解新時代樞紐發展新定位
綜合交通樞紐是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ti) 係的關(guan) 鍵節點,是體(ti) 現高質量綜合運輸服務水平的重要窗口,是集聚綜合交通發展勢能、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重要載體(ti) 。2008年交通運輸大部製改革以來,交通運輸部通過規劃引領、資金支持、技術指導等一係列舉(ju) 措持續推進綜合客運樞紐、綜合貨運樞紐和樞紐集疏運體(ti) 係建設,各方式樞紐站場逐漸實現由分散布局向集中布局、一體(ti) 融合方向發展,我國綜合交通樞紐發展取得了積極成效。
目前,我國綜合交通網絡總裏程突破600萬(wan) 公裏,旅客出行和貨物運輸在途時間大幅縮短,不同運輸方式、不同交通線路間銜接轉換時間在交通全程服務中占比相對較高,成為(wei) 綜合交通網絡效率提升的難點問題。隨著交通強國建設加速、國家綜合立體(ti) 交通網布局不斷完善,綜合交通樞紐在提高綜合運輸組合效益、優(you) 化運輸結構、完善城市功能、促進交通與(yu) 其他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支撐現代物流體(ti) 係建設等方麵的地位和作用愈發突出,加強綜合交通樞紐體(ti) 係建設的戰略訴求進一步提升。
“十四五”時期,交通運輸部首次將《樞紐規劃》作為(wei) 與(yu) 鐵路、公路、水運、民航、郵政並列的重點專(zhuan) 項規劃,聯合多部門共同印發實施,為(wei) 推動樞紐發展實現統籌規劃、係統推進、多方協同提供了指引。準確理解新時代綜合交通樞紐發展的新定位,深刻認識樞紐在錨固和支撐國家綜合立體(ti) 交通網建設中的關(guan) 鍵地位,有利於(yu) 增強樞紐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戰略牽引和要素集聚能力,加強樞紐與(yu) 國土空間、城鎮、產(chan) 業(ye) 發展的融合聯動,開創樞紐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麵。
準確把握樞紐發展新思路
對照綜合交通樞紐體(ti) 係建設的戰略任務要求,當前我國樞紐發展還存在功能布局係統性不強、設施建設一體(ti) 化水平不高、網絡化服務能力不夠、創新驅動與(yu) 融合發展不足等問題。《樞紐規劃》體(ti) 現了新時代加快推動現代綜合交通樞紐體(ti) 係建設發展思路上的“三個(ge) 轉變”,助推樞紐發展的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一是由加強“單體(ti) 港站”銜接向“樞紐體(ti) 係”優(you) 化轉變。當前,我國綜合交通樞紐發展已進入體(ti) 係優(you) 化、互聯成網、提檔升級的曆史機遇期,需要在著力推進不同運輸方式一體(ti) 銜接的基礎上,提升樞紐的一體(ti) 化、集約化、人文化、複合化水平,促進樞紐服務供給與(yu) 需求實現更高水平的動態平衡。《樞紐規劃》更加強調要從(cong) 區域、城市整體(ti) 視角及戰略定位出發,統籌考慮設施布局、線網銜接、功能配套、運輸組織、服務供給等,加快優(you) 化整個(ge) 樞紐體(ti) 係,提升樞紐體(ti) 係的整體(ti) 效能,提供更高品質的服務。
二是由加快“設施建設”向“建運管服”全麵發展轉變。經過10餘(yu) 年的快速建設,我國綜合交通樞紐港站數量和服務效率明顯提升,如交通運輸部重點支持推進的綜合客貨樞紐項目數量已超過450個(ge) ,80%的新建綜合客運樞紐基本實現了200米內(nei) 便捷換乘,重點綜合貨運樞紐多式聯運1小時換裝完成率超過87%。隨著資金、土地、環境等要素約束的不斷增強,綜合交通樞紐的發展需要在繼續補齊設施短板的同時,更加注重統籌好存量和增量、國內(nei) 和國際等資源條件,加強對樞紐規劃、建設、運行、管理、服務等全生命周期的關(guan) 注,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
三是由“部門助推”向“合力共推”轉變。綜合交通樞紐港站及其集疏運體(ti) 係的建設發展涉及城市規劃、土地利用、環境保護、市政配套、交通管理等多領域多部門,樞紐集群與(yu) 樞紐城市的規劃發展更需要從(cong) 係統視角統籌好區域內(nei) 的樞紐港站、線網、信息等各類要素。推動綜合交通樞紐體(ti) 係的建設發展應強化部門間、區域間、領域間以及央地政府間、不同交通方式管理部門間的相互協作,在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jue) 定性作用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發揮地方政府在樞紐規劃布局、綜合協調、規範發展等方麵的能動性,強化各部門協調聯動,形成工作合力,助推樞紐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全麵落實樞紐發展新舉(ju) 措
“十四五”時期,推動綜合交通樞紐發展實現新突破,要堅持服務人民、係統觀念、改革創新、多方協同的工作原則,著力提升樞紐體(ti) 係整體(ti) 效能,打造高品質多元化服務網絡,加快樞紐高質量發展和創新驅動發展,開創樞紐經濟發展的新局麵。
統籌“三位一體(ti) ”實現整體(ti) 優(you) 化。一是針對“一體(ti) 化銜接綜合客運樞紐不足30%、具備多式聯運功能的貨運樞紐占比不足30%、沿海港口重要港區鐵路進港率不足60%”問題,以“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建設、協同管理”為(wei) 原則,創新性地提出了發揮主導運輸方式在樞紐港站功能布局、換乘換裝設施設備配置、建設管理等方麵的主體(ti) 作用,推進樞紐港站內(nei) 各種運輸方式,樞紐港站與(yu) 集疏運體(ti) 係、連接係統一體(ti) 融合發展。二是針對“樞紐城市輻射能級有待提升”問題,以“內(nei) 暢外聯”為(wei) 建設導向,提出了要準確把握樞紐城市功能定位,強化對外交通聯係及城市內(nei) 外銜接,統籌推進樞紐港站及集疏運體(ti) 係、連接係統合理布局與(yu) 建設。三是圍繞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四大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集群,以“開放協同”為(wei) 建設導向,加快提升樞紐集群全球互聯互通水平和輻射能級,促進集群內(nei) 各城市分工協作、資源共享。
加強“三類服務”實現提質增效。一是支撐出行服務便捷順暢,推進國際客運網絡互聯開放,促進國內(nei) 客運網絡服務提質和加快聯程聯運發展,提升旅客出行全鏈條服務的便捷程度。二是推動物流服務經濟高效,推進國際物流供應鏈網絡聯通全球,推動國內(nei) 物流網絡高效發展和加快全程物流鏈發展,提高物流供應鏈體(ti) 係安全性、開放性、可靠性。三是針對冷鏈物流、應急物流、危險化學品運輸、電商快遞、定製客運、旅遊客運等專(zhuan) 業(ye) 化服務需求,因地製宜完善樞紐配套設施,增強專(zhuan) 業(ye) 化服務功能,提高專(zhuan) 業(ye) 化服務供給質量。
落實“三大方向”實現高質量發展。一是加快綜合交通樞紐智能化升級,打造綜合交通樞紐信息服務平台,推動綜合客運樞紐智能化升級,加快發展智慧綜合貨運樞紐。二是增強綜合交通樞紐安全保障能力,提高綜合客運樞紐和綜合貨運樞紐安全應急管理水平。三是推動綜合交通樞紐綠色低碳發展,打造綠色綜合客運樞紐,推動綜合貨運樞紐綠色化發展。
強化“兩(liang) 大創新”增強發展動力。一是在管理創新方麵,提出了國家綜合交通樞紐係統建設管理機製與(yu) 模式,即加快推動建立部省協作共推樞紐集群建設發展機製,引導完善以地方政府為(wei) 主導的樞紐城市發展機製,鼓勵創新樞紐港站一體(ti) 化開發建設管理模式。二是在技術創新方麵,提出加大新技術研發力度,積極推動新技術與(yu) 樞紐規劃、建設、運行管理深度融合發展,並加強科技創新能力建設。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綜合交通樞紐技術研發創新團隊入選2021年度交通運輸行業(ye) 科技創新人才推進計劃重點領域創新團隊,有力支撐了技術創新任務的加快實施。
促進“站產(chan) 城”融合實現協調發展。一是加速綜合交通樞紐轉型發展,推動綜合客運樞紐向城市綜合體(ti) 轉型、綜合貨運樞紐向物流集聚區轉型發展。二是推動“樞紐+”產(chan) 業(ye) 深度融合,開拓臨(lin) 空經濟發展新空間,發展郵輪經濟與(yu) 臨(lin) 港經濟,培育臨(lin) 站經濟新業(ye) 態。
“十四五”時期是交通運輸完善設施網絡、精準補齊短板的關(guan) 鍵期,促進一體(ti) 融合、提升服務質效的機遇期,深化改革創新、轉變發展方式的攻堅期,推動綜合交通樞紐高質量發展,將為(wei) 交通當好中國現代化的開路先鋒提供有力的戰略支撐。
最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