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究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論文薈萃 > 正文

內外貿一體化有哪些看點?對企業究竟有何影響?

發布時間:2022-02-08 11:28:56 人民日報海外版

中國已成為(wei) 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和第一貨物貿易大國——

內(nei) 外貿一體(ti) 化釋放多重紅利

2021年,中國內(nei) 外貿成績單亮眼。看內(nei) 貿,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超過44萬(wan) 億(yi) 元,跨上新台階。看外貿,貨物進出口總額超過39萬(wan) 億(yi) 元,繼續保持全球第一。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guan) 於(yu) 促進內(nei) 外貿一體(ti) 化發展的意見》(簡稱《意見》),提出到2025年,內(nei) 外貿法律法規、監管體(ti) 製、經營資質、質量標準、檢驗檢疫、認證認可等銜接更加有效,市場主體(ti) 內(nei) 外貿一體(ti) 化發展水平進一步提升,內(nei) 外聯通網絡更加完善,政府管理服務持續優(you) 化,內(nei) 外貿一體(ti) 化調控體(ti) 係更加健全,實現內(nei) 外貿高效運行、融合發展。

內(nei) 外貿一體(ti) 化有哪些看點?對企業(ye) 究竟有何影響?

破除障礙——

暢通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

中國已經成為(wei) 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和第一貨物貿易大國。

商務部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外貿企業(ye) 積極開拓國內(nei) 市場,內(nei) 貿企業(ye) 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內(nei) 外貿融合加速。同時,內(nei) 外貿一體(ti) 化仍然存在短板,一體(ti) 化調控體(ti) 係不夠完善,統籌利用兩(liang) 個(ge) 市場、兩(liang) 種資源的能力不夠強,內(nei) 外貿融合發展不夠順暢,還不能完全適應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需要。針對這些問題,《意見》從(cong) 完善內(nei) 外貿一體(ti) 化製度體(ti) 係、增強內(nei) 外貿一體(ti) 化發展能力、加快內(nei) 外貿融合發展、完善保障措施4個(ge) 方麵提出了15條工作措施。

針對國內(nei) 外市場規則差異,《意見》提出在貿易自由化便利化、知識產(chan) 權保護、電子商務、招標投標、政府采購等方麵實行更高標準規則,同時推進內(nei) 外貿產(chan) 品“同線同標同質”。

圍繞市場主體(ti) 培育,《意見》強調培育一批國內(nei) 國際市場協同互促、有較強創新能力和競爭(zheng) 實力的優(you) 質貿易企業(ye) ,引導帶動更多企業(ye) 走一體(ti) 化經營道路。

在物流方麵,《意見》明確支持引導外貿企業(ye) 、跨境電商、物流企業(ye) 加強業(ye) 務協同和資源整合,加快布局海外倉(cang) 、配送中心等物流基礎設施網絡,並提出持續支持中西部地區、縣域商貿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暢通區域間、城鄉(xiang) 間流通網絡。

商務部研究院學術委員會(hui) 副主任張建平表示,內(nei) 外貿一體(ti) 化發展是中國從(cong) “貿易大國”邁向“貿易強國”所必須努力的一個(ge) 方向。《意見》的一大亮點是明確將培育一批內(nei) 外貿一體(ti) 化經營企業(ye) ,這些企業(ye) 既做進口又做出口,實現進出口平衡發展。

“特別是在當前全球經濟複蘇仍麵臨(lin) 巨大挑戰和壓力的情況下,中國更加迫切需要通過內(nei) 外貿一體(ti) 化,使廣大企業(ye) 更加自如地在國內(nei) 、國際兩(liang) 個(ge) 市場中提升競爭(zheng) 力、拓展銷售渠道,通過內(nei) 外貿的均衡發展,培育一批跨國公司。”張建平說。

在山東(dong) 泰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永勝看來,《意見》針對內(nei) 外貿一體(ti) 化中存在的難點堵點,為(wei) 促進內(nei) 外貿融合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對製造業(ye) 有著深遠的積極影響。

“泰山鋼鐵的核心產(chan) 品‘400係不鏽鋼’占全國25%的市場份額,產(chan) 品遠銷全球2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王永勝說,以典型的不鏽鋼產(chan) 品為(wei) 例,泰鋼產(chan) 品銷往荷蘭(lan) 、德國、芬蘭(lan) 等國家,即使產(chan) 品達到國際標準,往往也需要應對複雜的監管政策。《意見》提出加強國內(nei) 市場規則與(yu) 國際通行貿易規則對接,將幫助企業(ye) 更加從(cong) 容地麵對國內(nei) 國際市場出現的新變化新要求,獲得更大發展空間。

搶抓機遇——

各類企業(ye) 積極“破圈”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麵對國家推動內(nei) 外貿融合發展帶來的紅利,企業(ye) 紛紛摩拳擦掌、搶抓商機。

有的主動“破圈”,嚐試“多條腿走路”。“內(nei) 外貿一體(ti) 化不是一時之計,而是不斷適應市場的‘自我革命’。”仔細閱讀《意見》之後,寧波市海曙區華茂集團國際貿易業(ye) 務負責人顧蔚軍(jun) 備受鼓舞。

據顧蔚軍(jun) 介紹,麵對原材料價(jia) 格上漲、海運集裝箱“缺櫃”等問題,企業(ye) 積極整合外商資源,在印尼、菲律賓等國家構建起產(chan) 供銷一體(ti) 化的海外服務網絡,並開展海外直播帶貨等線上“屏對屏”形式,銷售額不降反升。華茂集團在近期內(nei) 貿領域也積極“破圈”。比如,針對企業(ye) 生產(chan) 銷售的兒(er) 童益智類教學玩具、動手類科學小實驗學具等產(chan) 品,顧蔚軍(jun) 和同事們(men) 一方麵打造教娛潮玩個(ge) 性化門店,讓實體(ti) 店“圈粉”年輕消費者;另一方麵與(yu) B站、小紅書(shu) 、抖音等平台深入合作,提升國內(nei) 用戶對企業(ye) 產(chan) 品的消費體(ti) 驗。“盡管有一定轉型成本,但我們(men) 對未來很樂(le) 觀!”

有的瞄準熱點,積極探索海外市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人們(men) 居家聚餐的需求增長,特別是預製菜需求的快速增長,讓得利斯集團這樣的食品加工企業(ye) 迎來了新機遇。

“在日本,龍頭預製菜企業(ye) 有一半收入來自海外。”前不久舉(ju) 行的山東(dong) 省兩(liang) 會(hui) 上,得利斯集團董事長鄭思敏的話引發很多人關(guan) 注。鄭思敏告訴本報記者,目前公司業(ye) 務以內(nei) 貿為(wei) 主,外貿部分則主要是從(cong) 南美洲、大洋洲進口大豆及牛肉,同時從(cong) 事板栗和豆沙等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出口。“《意見》提出‘加強綠色食品、有機農(nong) 產(chan) 品、地理標誌農(nong) 產(chan) 品認證和管理’‘降低內(nei) 外貿商品流通成本’,對我們(men) 預製菜等產(chan) 品向海外市場拓展帶來重要利好。如今,RCEP落地生效,我們(men) 也打算進一步在供應鏈方麵加強與(yu) 國外廠商的合作。”她說。

有的苦練內(nei) 功,延伸產(chan) 業(ye) 鏈布局。成立於(yu) 1985年的恒安集團,旗下心相印生活用紙等主導產(chan) 品市場占有率長期在國內(nei) 名列前茅。近年來,該公司積極引進世界先進生產(chan) 設備,在福建晉江、湖北孝感、湖南常德等地建起了生活用紙原紙造紙基地,同時先後在馬來西亞(ya) 收購上市公司,在俄羅斯等國投資建廠,進一步延伸產(chan) 業(ye) 鏈、布局國際市場。

恒安集團總裁許清流對本報記者表示,如今,國內(nei) 外消費者的個(ge) 人衛生意識不斷提高,這有利於(yu) 衛生用品市場的精細化及高質量發展。目前,恒安集團正主動順應內(nei) 外貿融合發展趨勢,持續優(you) 化產(chan) 品組合,精心設計內(nei) 外貿產(chan) 品的包裝、材質和功能,推動高檔產(chan) 品銷售,積極拓展女性健康、嬰童健康、老年健康、防疫醫護等高增長潛力的產(chan) 業(ye) 。

開放發展——

質量更高,動力更足

多位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全麵協調持續推進內(nei) 外貿一體(ti) 化發展,可以幫助企業(ye) 走出原有的“一畝(mu) 三分地”,通過“買(mai) 全球、賣全球”把生意做得更大。

福建晉江鞋紡城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杜曉彤將《意見》反複研讀了很多遍,從(cong) 中找到不少利好。“泉州製鞋行業(ye) 發達,晉江鞋紡城有近千家商戶從(cong) 事運動鞋原、輔料的交易。在售產(chan) 品中,大約70%供應國內(nei) 市場銷售,剩下30%主要供應外貿出口。自從(cong) 2020年晉江鞋紡城獲批‘國家級市場采購貿易試點’後,相關(guan) 業(ye) 務進一步延伸到成品鞋和服裝。”杜曉彤說。

他告訴本報記者,《意見》的很多內(nei) 容與(yu) 鞋紡城商戶們(men) 息息相關(guan) ,政策出到了大家心坎兒(er) 裏。“比如,為(wei) 了提升交易效率,我們(men) 正在推動‘線上線下一體(ti) 化’交易模式。然而,鞋麵材料、紡織布料等產(chan) 品的顏色、質量、光澤、氣味更多時候還是要買(mai) 賣雙方現場感受。”杜曉彤說,《意見》提出“持續提升國內(nei) 國際標準一致性”“推進內(nei) 外貿產(chan) 品同線同標同質”“推動內(nei) 外貿數字化發展”等針對性舉(ju) 措,有利於(yu) 鞋紡城解決(jue) 這些內(nei) 外貿融合發展過程中遇到的難題。

內(nei) 外貿界限不斷淡化,還意味著中國企業(ye) 與(yu) 全球產(chan) 業(ye) 鏈的更深層次融合。

位於(yu) 浙江的君禾泵業(ye) 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zhuan) 注生產(chan) 銷售家用水泵高新技術企業(ye) ,產(chan) 品曾經主要供應歐美市場。近年來,該公司提早布局,利用多年來與(yu) 國際品牌合作開發的經驗和全產(chan) 業(ye) 供應鏈優(you) 勢,積極尋求自主技術和品牌的突破,有效抵禦新冠肺炎疫情的衝(chong) 擊。

“國家推動內(nei) 外貿一體(ti) 化發展,進一步暢通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將為(wei) 企業(ye) 帶來更多機會(hui) 。例如,自從(cong) 君禾泵業(ye) 實施國內(nei) 國際一體(ti) 化的自主品牌戰略後,我們(men) 著手大力培育國內(nei) 的經銷網絡,經銷商從(cong) 30多個(ge) 拓展到目前超300個(ge) ,自主品牌終端產(chan) 品在國內(nei) 國際兩(liang) 個(ge) 市場的年銷售金額超過了4000萬(wan) 元。”君禾泵業(ye) 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君波對本報記者表示,內(nei) 外貿一體(ti) 化不僅(jin) 要求企業(ye) 保持過硬的產(chan) 品品質,還需要在產(chan) 品開發、渠道建設、規則標準等方麵下功夫。《意見》的出台,有望使國內(nei) 國際市場規則對接進一步加快。“‘一把尺子量到底’,能讓我們(men) 更好地聯通兩(liang) 個(ge) 市場。”

商務部、海關(guan) 總署等部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落實落細《意見》要求,完善工作機製,持續優(you) 化管理服務,完善內(nei) 外聯通網絡,提升市場主體(ti) 內(nei) 外貿一體(ti) 化發展水平。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