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究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論文薈萃 > 正文

中安時評:外貿高歌猛進彰顯中國經濟強大韌性

發布時間:2022-01-17 09:24:04 中安在線

中國外貿再次邁上了新台階。海關(guan) 總署14日發布數據顯示,2021年,以美元計價(jia) ,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規模首次突破6萬(wan) 億(yi) 美元,創下曆史新高。數據顯示,在2013年首次達到4萬(wan) 億(yi) 美元後,我國外貿在2021年內(nei) 連續跨過5萬(wan) 億(yi) 、6萬(wan) 億(yi) 美元兩(liang) 大台階,達到6.05萬(wan) 億(yi) 美元。這一年的外貿增量達到了1.4萬(wan) 億(yi) 美元,相當於(yu) 2005年全年外貿規模。

全球經濟寒冬裏一道暖風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堅定改革開放不動搖,堅持以高水平開放助推高質量發展,特別是麵對全球疫情蔓延、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循環不暢等複雜嚴(yan) 峻形勢,大力推動貿易自由化、便利化,積極搭建廣交會(hui) 、進博會(hui) 、服貿會(hui) 等國際經貿合作平台,持之以恒優(you) 化營商環境,貿易規模持續擴大。2020年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達32.16萬(wan) 億(yi) 元,成為(wei) 全球唯一實現貨物貿易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ti) ,去年一路高歌猛進再創新高,“外貿紅”不僅(jin) 有力拉動中國經濟基本盤沉穩前行,而且為(wei) 全球經濟貿易複蘇注入信心和力量。

中國經濟韌性、活力看得見。中國擁有14億(yi) 人口超大規模市場優(you) 勢;中國完整的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韌性在穩定全球貿易中越發顯示出舉(ju) 足輕重的地位;中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推動中國製造邁向向中國質造、中國智造,高技術、高附加值產(chan) 品出口強勁;中國加快推進外貿轉動力、調結構,高度重視培育發展外貿新業(ye) 態、新模式,跨境電商規模5年增長近10倍,海外倉(cang) 數量超2000個(ge) ;民營企業(ye) 進出口增長、比重提升,前11個(ge) 月進出口17.15萬(wan) 億(yi) 元,增長27.8%,占我國外貿總值的48.5%……世界變局與(yu) 世紀疫情交織之下,外貿保持量穩質升顯然是多重有利因素疊加的結果,這也正是中國經濟韌性強大、動能澎湃、活力充沛的具體(ti) 體(ti) 現。

政策加持“外貿紅”可持續。外貿連接國際國內(nei) 兩(liang) 個(ge) 市場,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我們(men) 既要看到有利因素,堅定穩外貿的信心,又要看到“三重壓力”之下外貿穩增長麵臨(lin) 的困難和挑戰。加強財稅金融政策支持,進一步鼓勵外貿新業(ye) 態發展,緩解國際物流等外貿供應鏈壓力,支持重點產(chan) 業(ye) 重點企業(ye) ……以政策“組合拳”加持“外貿紅”,跨周期調節“15條”助力外貿抓坡過坎,有望進一步釋放外貿增長潛力,確保今年外貿主體(ti) 穩、市場預期穩,為(wei) 今年經濟工作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提供強勁支撐,同時為(wei) 全球經濟貿易加快複蘇步伐提供有力支持。

外貿是我國經濟發展“三駕馬車”之一,促進外貿穩增長是“六穩”主要內(nei) 容之一。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guan) 於(yu) 做好跨周期調節進一步穩外貿的意見》指出,進一步擴大開放,做好跨周期調節,助企紓困特別是扶持中小微外貿企業(ye) ,努力保訂單、穩預期,促進外貿平穩發展。打政策“組合拳”,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有望為(wei) 實現“外貿紅”可持續、保持全年經濟穩增長提供有力加持。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