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究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論文薈萃 > 正文

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曆程、成就與展望

發布時間:2021-11-09 13:57:15 光明日報

今年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0周年。站在新的曆史起點,回溯20年來的艱辛曆程與(yu) 輝煌成就,對探索和深化更具戰略自主和韌性更強的開放型經濟新體(ti) 製,積極參與(yu) 、推動和主導全球經濟治理體(ti) 係重構都具有重要意義(yi) 。

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曆程

1986年,我國駐日內(nei) 瓦代表團大使錢嘉東(dong) 向關(guan) 稅與(yu) 貿易總協定(GATT)總幹事阿瑟·鄧克爾提交了關(guan) 於(yu) 恢複中國GATT締約國地位的申請,開啟了複關(guan) 談判的曆史進程。1995年,世界貿易組織(WTO)成立,複關(guan) 談判正式轉換為(wei) 入世談判。經過多年的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體(ti) 製建設和入世談判,中國於(yu) 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成為(wei) 第143名成員國。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前十年,我們(men) 積極主動與(yu) 世界貿易組織規則接軌。我國對大量的與(yu) 貿易、投資和市場準入等相關(guan) 的國內(nei) 法律、行政法規和政策予以修訂,法律法規體(ti) 係更加完備,政策透明度大大提高,關(guan) 稅與(yu) 非關(guan) 稅貿易壁壘逐年下降,知識產(chan) 權保護和技術標準體(ti) 係更具國際領先性,為(wei) 我國走向全方位開放經濟體(ti) 係打下了堅實基礎。在主動接軌世界貿易組織規則、履行入世承諾、推動貿易自由化和投資便利化的同時,我國在世貿組織的貿易爭(zheng) 端解決(jue) 機製、貿易政策審議機製、多邊貿易談判機製等領域,很快實現了從(cong) 學習(xi) 適應到合格履職的角色轉變,在維護國際公平貿易秩序和利用規則捍衛自身合法權益等方麵,得到國際社會(hui) 廣泛認可。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我們(men) 更加堅定地實施對外開放戰略。20世紀80年代初期,國際社會(hui) 普遍不看好我國的改革開放事業(ye) ,甚至認為(wei) 中國不可能具有同時實現有效投資、消費和出口的能力,因為(wei) 當時中國存在著儲(chu) 蓄與(yu) 外匯不足、技術和企業(ye) 家資源匱乏的“雙缺口”壓力。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出於(yu) 對市場開放可能傷(shang) 害本土產(chan) 業(ye) 的擔憂,“狼來了”的焦慮普遍蔓延。然而,中國堅定地實施市場化改革,遵守承諾打開國門、開放市場,以市場換技術,做大做強了一大批企業(ye) ,並促進了產(chan) 業(ye) 升級。2011年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第10個(ge) 年頭,美歐日等國家以西方的經濟自由化和民主化為(wei) 標準,持續向我國施壓,設置各種障礙,試圖幹擾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2017年更是宣布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國家地位。為(wei) 持續推動開放、促進經濟發展,2013年,中國在引進外資領域做出重大製度創新,實施負麵清單製度。現在,負麵清單製度已成為(wei) 我國政策製定的重要遵循之一。2017年以來,美國以“脫鉤”“斷鏈”等手段相要挾,發起對中國的經貿與(yu) 投資的極限施壓,其間還裹挾著不絕於(yu) 耳唱衰中國的聲音。麵對經濟逆全球化和西方一些國家的擠壓,中國堅定地實施改革開放,經受住了來自國內(nei) 外的各種衝(chong) 擊,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高,經濟發展表現出很強的內(nei) 生性和韌性,保持了長期穩定、健康增長的態勢。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的主要成就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尤其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形成了以開放促改革、以改革促發展的良好格局。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推動形成全麵開放新格局”,十九屆五中全會(hui) 繪製了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ti) 製的新藍圖,進一步推進了我國的市場化、法製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自2013年9月在上海建立第一個(ge) 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來,迄今已建立21個(ge) 自由貿易試驗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我國已成為(wei) 國際直接投資的最大目的地國家之一;在“一帶一路”倡議和“走出去”戰略的引領下,中國製造、中國資本和中國服務的國際競爭(zheng) 力取得長足發展。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中國經濟與(yu) 世界經濟融合發展,成為(wei) 促進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之一。20年來,我國的經濟貿易成就表現突出,對外貿易增長速度長期顯著高於(yu) GDP增速。以2020年數據為(wei) 例:貨物進出口總額46463億(yi) 美元,繼續穩居全球貨物貿易總額第一位;利用外資1443.74億(yi) 美元,成為(wei) 全球最大外資流入國;對外直接投資額達1329.4億(yi) 美元,實現了跨越式增長。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對世界經濟增長產(chan) 生了強勁推動作用,為(wei) 世界各國貢獻了更多的市場機遇和更為(wei) 物美價(jia) 廉的商品。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接近30%,在發展本國經濟的同時也極大地造福世界,成為(wei) 世界經濟複蘇和發展的重要穩定器和動力源,為(wei) 世界貢獻了中國發展的紅利。

在法律法規、關(guan) 稅政策、開放程度和貿易便利性等方麵,中國不僅(jin) 履行了入世承諾,而且走得更遠。例如,在貿易、投資和知識產(chan) 權保護等領域,中央政府累計清理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2300餘(yu) 件,地方政府清理地方性政策法規19萬(wan) 餘(yu) 件,切實有力地推進了規則導向的貿易自由化環境,在知識產(chan) 權等領域深化完善了法律保護機製。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貨物關(guan) 稅水平由2001年的15.3%大幅下降至7.4%,完全滿足並超額完成入世承諾。農(nong) 產(chan) 品市場平均稅率由23.2%降至了15.2%,約為(wei) 世界農(nong) 產(chan) 品平均關(guan) 稅的1/4,稅率已接近發達國家、發達市場成員的對外開放水平。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初,中國在服務業(ye) 開放領域做出了大大高於(yu) 發展中國家平均水平的承諾。截至2007年,中國在服務貿易領域的開放承諾已全部就位,更大程度的服務貿易開放已徐徐展開。目前,我國貨物進口平均通關(guan) 時間已縮短至20小時以內(nei) ,出口貨物平均通關(guan) 時間已不到2小時,這些數據有力證明,我國的貿易便利化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中國已完全履行了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時所做的一切承諾,並以更大力度、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程度促進了全球經濟的共同發展,中國的發展為(wei) 世界提供了更多機遇,為(wei) 全麵推動世界經濟發展注入持續強勁動力。

中國在世界貿易組織規則製定、談判推動、改革和引領新興(xing) 議題等方麵積極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是WTO談判的推動者,是多邊貿易體(ti) 製中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參與(yu) 者”。無論是加入之初時的多哈回合談判,中國廣泛參與(yu) 談判並提交百餘(yu) 份提案,還是在2008年的部長級會(hui) 議首次參與(yu) “核心談判圈”,在多個(ge) 領域提出寶貴意見,抑或是在巴厘島談判中發揮關(guan) 鍵協調作用,積極推動談判結果實施,中國都發揮了積極的不可或缺的作用,成為(wei) 多邊貿易體(ti) 製的積極參與(yu) 者、堅定維護者,為(wei) 不斷推動建立國際經濟政治新秩序作出了重要貢獻。中國為(wei) 世界貿易組織改革提供了中國智慧,在《中國關(guan) 於(yu) 世貿組織改革的立場文件》中,闡述了中國對世界貿易組織改革的基本原則和具體(ti) 主張,在《中國關(guan) 於(yu) 世貿組織改革的建議文件》中對關(guan) 鍵問題提出了做法建議。中國願以積極的、建設性的方式參與(yu) 世界貿易組織改革,提高世界貿易組織的有效性和權威性,為(wei) 世界經濟增長和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作出貢獻。中國在世界貿易組織新興(xing) 議題中積極發揮引領作用,作為(wei) 電子商務談判三大主要引領方之一,以自身強大的電子商務領域優(you) 勢作為(wei) 發展中國家代表為(wei) 談判起到了重要引領作用。中國是投資便利化談判的發起者和引領者,以開放的視角為(wei) 發展中國家進一步發展指明了方向,得到越來越多發展中國家的支持。中國在世界貿易組織規則製定和談判推動中的角色和作用愈發重要,為(wei) 參與(yu) 多邊貿易體(ti) 製做出了寶貴的中國貢獻。

挑戰與(yu) 展望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這20年,中國抓住了國際分工體(ti) 係調整和重構的戰略機遇期,積極參與(yu) 和嵌入全球價(jia) 值鏈,成為(wei)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ti) 、全球第一大貿易國,在電子商務等新型貿易領域成為(wei) 全球的引領者。當然,未來的挑戰也是巨大的。從(cong) 微觀層麵看,僅(jin) 以製造業(ye) 為(wei) 例,企業(ye) 國際競爭(zheng) 優(you) 勢取決(jue) 於(yu) 三個(ge) 基礎方麵:戰略競爭(zheng) 、科技研發競爭(zheng) 、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競爭(zheng) 。中國企業(ye) 在這三個(ge) 領域都存在明顯缺項和短板。不僅(jin) 如此,來自西方國家的管製製裁、金融製裁、投資和貿易製裁的風險也在逐年增加。僅(jin) 以貿易救濟調查為(wei) 例,中國仍是最主要的對象國。2020年共有27個(ge) 國家(地區)對華啟動120多起貿易救濟調查,創下2002年以來國外對華貿易救濟調查的年度新高。2020年,在對華啟動的20起反補貼調查中,有17起同時伴隨反傾(qing) 銷調查。在全球產(chan) 業(ye) 鏈重構大趨勢已不可逆的情境下,中國企業(ye) 需要有識變之智、應變之方、求變之勇和“亂(luan) 雲(yun) 飛渡仍從(cong) 容”之定力。

展望未來,麵對經濟逆全球化和貿易保護主義(yi) 抬頭帶來的嚴(yan) 峻形勢,以及來自發達國家的頻繁施壓、非議和要挾,中國展現出堅定的開放決(jue) 心和戰略自信。2020年11月15日,《區域全麵經濟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RCEP)正式簽署,這是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區,為(wei) 我國和世界經濟發展提供了新機遇,必將更加有效地促進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經濟戰略邁上新台階。2021年9月16日,中國政府向《全麵與(yu) 進步跨太平洋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CPTPP)保存方新西蘭(lan) 提交了正式申請加入CPTPP的書(shu) 麵信函,開啟了中國加入CPTPP的進程。對我國來說,上述兩(liang) 個(ge) 重要的區域性貿易協定,至少有三個(ge) 重要效應:第一,在國際規則的製定、全球經濟治理體(ti) 係重構方麵,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越來越重要。如果說20年前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是被動接受的多,那麽(me) RCEP和CPTPP肯定是主動規劃和參與(yu) 的多。例如,CPTPP已談判形成的規則無疑是WTO改革的方向。第二,體(ti) 現了中國積極主張和推動自由貿易的決(jue) 心,對發展健康的中美經貿關(guan) 係也表現了積極回應和誠意。第三,對改革開放的推動作用。中國需要通過新一輪改革開放,推進製度型對外開放,加快體(ti) 製機製變革,使之能夠與(yu) 21世紀的貿易投資規則體(ti) 係逐步對接。

(作者:範黎波、錢彌綸,分別係北京市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副研究員)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