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究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論文薈萃 > 正文

以可持續交通助力可持續發展(評論員觀察)

發布時間:2021-11-08 16:38:45 人民日報

交通運輸是國民經濟中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產(chan) 業(ye) 和重要的服務性行業(ye) 。實現交通運輸可持續發展,無論是對行業(ye) 自身還是經濟社會(hui) 的高質量發展,都意義(yi) 重大。

堅持走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之路,堅持互聯互通,推動交通的可持續發展

智慧港口具有5G港機遠控、智能理貨、無人水平運輸等功能,5G雲(yun) 代駕控製艙可以遠程控製自動駕駛汽車,電子圍欄實施入欄結算能規範共享單車停放……前不久,在第二屆聯合國全球可持續交通大會(hui) 上,我國多個(ge) 演示項目亮相互動體(ti) 驗區,讓參觀者直觀感受到交通可持續發展的新成就、新麵貌。

交通運輸是國民經濟中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產(chan) 業(ye) 和重要的服務性行業(ye) 。新中國成立以來,幾代人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建成了交通大國,正在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我們(men) 堅持交通先行,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鐵路網、高速公路網、世界級港口群,航空航海通達全球,綜合交通網突破600萬(wan) 公裏。應該看到,隨著交通運輸需求持續增長,與(yu) 之相關(guan) 的資源、能源、環境等方麵問題也在凸顯。實現交通運輸可持續發展,無論是對行業(ye) 自身還是經濟社會(hui) 的高質量發展,都意義(yi) 重大。

堅持科技賦能,提升綜合效率。從(cong) 網約汽車到無人配送,從(cong) 無人駕駛到自動化碼頭,無論是服務人們(men) 出行還是助力貨物流通,智慧化、數字化正在成為(wei) 我國交通發展的新亮點。智慧路網、智慧港口、智能航運等新技術廣泛應用,網約車、共享單車、共享汽車等線上線下新消費模式日漸普及,刷臉進站、“無紙化”登機、無人機投遞、無接觸配送、智慧停車、道路客運定製服務等新業(ye) 態快速發展……近年來,我國加快推動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xing) 技術與(yu) 交通運輸融合,讓人享其行、物暢其流不斷抵達新境界,為(wei) 交通行業(ye) 可持續發展注入強勁動能。事實證明,麵向經濟社會(hui) 發展需要,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的機遇,大力發展智能交通、智能物流,能更好助力可持續發展。

厚植綠色底色,助力低碳發展。數據顯示,交通運輸排放約占我國碳排放總量的10%,是節能減排的重要領域。在互動體(ti) 驗區,一座展示北京大興(xing) 國際機場航站樓內(nei) 部構造的立體(ti) 沙盤引人關(guan) 注。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大興(xing) 國際機場通過地源熱泵、光伏發電等形式利用可再生能源,實現了100%綠色建築。這是我國交通行業(ye) 綠色低碳發展的一個(ge) 生動寫(xie) 照。從(cong) 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公共交通等綠色出行方式,到統籌推進多式聯運發展、優(you) 化調整運輸結構;從(cong) 積極開展廢舊路麵、瀝青、鋼材、水泥等材料再生利用,到推進快遞包裝的綠色化、減量化、可循環化……近年來,我國將綠色發展的理念貫穿於(yu) 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管理等全過程,推動交通領域節能降碳取得實效。事實證明,加快形成綠色低碳交通運輸方式,鼓勵引導綠色出行,讓交通更加環保、出行更加低碳,是可持續發展的題中之義(yi) 。

推進互聯互通,促進協作共贏。在第二屆聯合國全球可持續交通大會(hui) 上,“互利共贏”是與(yu) 會(hui) 嘉賓討論的高頻詞。從(cong) 積極推動“一帶一路”沿線交通建設,到加快推動與(yu) 周邊國家公路聯通,再到開設中歐班列通達歐洲23個(ge) 國家的170多個(ge) 城市,我國始終積極推動全球交通基礎設施“硬聯通”、製度規則“軟聯通”,不斷為(wei) 全球交通合作、治理貢獻智慧和力量。當今世界,各國前途命運緊密相連,利益交融前所未有。集聚眾(zhong) 智、匯聚眾(zhong) 力,進一步推進全球交通合作,方能以基礎設施聯通更好帶動貿易投資暢通、文明交融溝通。

與(yu) 世界相交,與(yu) 時代相通。堅持走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之路,堅持互聯互通,推動交通的可持續發展,我們(men) 一定能為(wei) 共同建設一個(ge) 更加美好的世界貢獻更大力量。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