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山東(dong) 省港口集團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霍高原在2021年半年總結會(hui) 上宣布,按照“整合、融合、耦合”的總體(ti) 思路,山東(dong) 港口“整合”階段任務全麵完成,一體(ti) 化改革發展將從(cong) “整合”步入“融合”階段。
時間拉回至兩(liang) 年前,中國港口業(ye) 發生了一件足以改寫(xie) 市場格局的大整合。2019年8月6日,山東(dong) 省將青島港、日照港、煙台港和渤海灣港整合,成立了山東(dong) 省港口集團。整合之後,港口年吞吐量高達14億(yi) 噸,成為(wei) 全球吞吐量最大的港口集團。當時,這一舉(ju) 動引來諸多質疑和擔心,比如,這種靠行政指示整合的方式很難成功,各港口擔心利益受損,地方政府擔心自管的港口被拿走,影響地方經濟發展等。
這家全球最大的港口集團如何在兩(liang) 年內(nei) 完成對四大港口的整合?兩(liang) 年來取得哪些創新突破?日前記者深入山東(dong) 港口進行了采訪。
史無前例的整合
山東(dong) 是當之無愧的港航大省——3345公裏的海岸線上,不僅(jin) 有青島港、煙台港、日照港3個(ge) 年吞吐量超4億(yi) 噸的大港,30個(ge) 沿海縣(市、區)還遍布26個(ge) 大大小小的港口,幾乎一縣一港。
山東(dong) 港口為(wei) 什麽(me) 要整合?“是因為(wei) 存在諸多積弊。”麵對記者拋來的問題,霍高原的回答直截了當,港口與(yu) 港口間的低效重複建設,基礎設施不互聯互通,低效、低價(jia) 的惡性競爭(zheng) 等。
長期以來,山東(dong) 的港口多小散弱、無序競爭(zheng) 。山東(dong) 港口青島港集團總經理李武成告訴記者,整合以前,很多船公司來山東(dong) 詢價(jia) 時,先與(yu) 煙台港議價(jia) ,又拿著煙台港的折扣價(jia) 壓青島港,再用青島港的底價(jia) 壓日照港……一圈下來,各港口爭(zheng) 相降價(jia) ,拚得頭破血流。
事實上,山東(dong) 各港口混戰不斷,也與(yu) 各個(ge) 港口發展處於(yu) 初級階段有關(guan) 。“山東(dong) 各個(ge) 港口還隻停留在運輸港的層麵,更多依靠傳(chuan) 統裝卸業(ye) 務,臨(lin) 港產(chan) 業(ye) 培育不足,高端港航服務業(ye) 更是極為(wei) 缺乏,這也是惡性競爭(zheng) 愈演愈烈的深層因素。”山東(dong) 省港口集團黨(dang) 委副書(shu) 記、董事、總經理李奉利分析。
港口存在的一係列問題,讓山東(dong) 省認識到整合的必要性。2018年,山東(dong) 省政府開始醞釀整合沿海港口資源,謀劃組建山東(dong) 省港口集團。
不過,港口整合並非易事。因不同港口有著不同的隸屬關(guan) 係,需要跨越不同區域、行政、體(ti) 製等多重障礙。
霍高原坦言,由於(yu) 難度太大,山東(dong) 港口整合被設計成三步走:2018年3月,首先由山東(dong) 高速集團控股整合濱州港、東(dong) 營港、濰坊港,組建山東(dong) 渤海灣港口集團;2019年7月9日,威海港100%股權無償(chang) 劃轉青島港;同年8月6日,由青島港、日照港、煙台港和渤海灣港四大港口組建的山東(dong) 省港口集團正式掛牌成立。這場涉及山東(dong) 7市的沿海港口大整合,邁出了決(jue) 定性的一步。
從(cong) 競爭(zheng) 走向協同
合並之後,如何整合?山東(dong) 省委省政府提出了頂層設計的“三個(ge) 一”:港口規劃“一盤棋”、資源開發“一張圖”、管理服務“一張網”。山東(dong) 港口製定了“整合、融合、耦合”的一體(ti) 化改革發展任務書(shu) 、路線圖。
“省裏從(cong) 頂層設計,哪個(ge) 地方建碼頭、建港口,必須要征求山東(dong) 港口的意見,原來那種資源的無序開發問題解決(jue) 了。”霍高原告訴記者,集團內(nei) 部要實現一體(ti) 規劃、一體(ti) 建設、一體(ti) 運營、一體(ti) 管理,統一優(you) 化配置岸線資源,明確各港口特色化、差異化、規模化發展方向,杜絕重複建設、同質化競爭(zheng) ,徹底解決(jue) 各自為(wei) 政的問題。
此後,山東(dong) 港口邊改革、邊發展、邊謀劃未來,設計實施了“1+4+11+N”的組織架構——由集團總部、四大港口集團、11大板塊集團以及眾(zhong) 多內(nei) 陸港組成,打造“以青島港為(wei) 龍頭,日照港、煙台港為(wei) 兩(liang) 翼,渤海灣港為(wei) 延展,各板塊集團為(wei) 支撐,眾(zhong) 多內(nei) 陸港為(wei) 依托”的一體(ti) 化協同發展格局。
“我們(men) 生產(chan) 業(ye) 務部主要聚焦在對各港口的統籌上。”山東(dong) 港口生產(chan) 業(ye) 務部部長於(yu) 沉濤說,對市場業(ye) 務統籌開發,內(nei) 部競爭(zheng) 統籌調配,價(jia) 格費率統籌管理等。“各個(ge) 港口仍然有競爭(zheng) ,但競爭(zheng) 點不再是裝卸費,而是在綜合性全程服務的優(you) 劣上。”
過去,山東(dong) 各大港口之間是競爭(zheng) 關(guan) 係,少有往來。成立不到半年,山東(dong) 港口就在內(nei) 部開通7條內(nei) 支線,港口之間從(cong) 爭(zheng) 搶貨源到相互喂給。“這種協同發展實現了多贏。”於(yu) 沉濤說。
協同發展為(wei) 客戶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過去魯西南腹地的外貿貨物,一般走公路運輸到青島港或連雲(yun) 港港,現在可以直接就近運輸到日照港裝艙,然後通過內(nei) 支線海運到青島港,再轉到青島港的國際航線幹線。通過這種運輸線路,每個(ge) 集裝箱可節省四五百元的物流成本。”青島中遠海運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船代部經理劉方峰說。
協同讓各個(ge) 港口實現了吞吐量的增加,渤海灣港成為(wei) 受益最大的一方。渤海灣港集裝箱航線從(cong) 零起步,提升至14條,作業(ye) 貨種擴增至近百種。2021年上半年,渤海灣港完成吞吐量1305萬(wan) 噸,同比增長24.3%,完成集裝箱24.6萬(wan) 標箱,同比增長90%。這其中,由青島港、日照港、煙台港貢獻的轉水幹散貨,占總吞吐量三成以上,箱量占集裝箱量的比重達到52%。
在日照港、煙台港、渤海灣港、威海港等港口的喂給下,青島港有了更多的客戶、貨源,也敢於(yu) 開通更多、更密的國際航線——整合兩(liang) 年來,青島港開通新航線49條,航線數量和密度穩居中國北方港口第一位。
2021年初,交通運輸部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山東(dong) 港口貨物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分別完成14.2億(yi) 噸、3147萬(wan) 標箱,增速分別高於(yu) 全國沿海港口4.3個(ge) 、5.0個(ge) 百分點。值得一提的是,青島港貨物吞吐量6.05億(yi) 噸,超越新加坡港,躍居全球第五位;集裝箱吞吐量2201萬(wan) 標箱,首次超越釜山港,位居全球第六位,成為(wei) 東(dong) 北亞(ya) 集裝箱第一大港。
探索整體(ti) 轉型
山東(dong) 港口更大的目標是要“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
“世界公認的國際航運中心倫(lun) 敦港,年吞吐量5000多萬(wan) 噸,遠小於(yu) 山東(dong) 港口的體(ti) 量。但分析倫(lun) 敦港收入、利潤構成就能發現,裝卸吞吐隻貢獻了5%的利潤,另外95%來自金融、貿易、航運服務和產(chan) 城融合等。反觀山東(dong) 港口,70%的利潤來自於(yu) 傳(chuan) 統業(ye) 務。”霍高原告訴記者,對標全球知名港口普遍的發展路徑,山東(dong) 港口下定決(jue) 心,在整合資源要素的同時,必須重塑主業(ye) ,重新確立發展方向——由裝卸港向樞紐港、貿易港、金融港全麵升級。
按照這一目標,山東(dong) 港口組建了貿易、物流、金控、產(chan) 城融合、郵輪文旅、航運、港灣建設等11個(ge) 板塊集團,探索依托港口資源深度融入產(chan) 業(ye) 經濟和城市發展。“現在傳(chuan) 統的港口裝卸業(ye) 務和新興(xing) 的貿易、物流、金控、產(chan) 城融合等業(ye) 務,利潤占比為(wei) 7∶3。‘十四五’期末這一比例將調整為(wei) 5∶5,2035年將達到3∶7。”霍高原說。
“剛開始讓我做貿易時有點發懵,不知道該咋幹。”幹了30年碼頭裝卸業(ye) 務,現為(wei) 山東(dong) 港口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黨(dang) 委書(shu) 記、總經理的劉晉笑著對記者說,第一筆貿易從(cong) 石油開始做起。“進口半船原油需要4億(yi) 元至5億(yi) 元,下遊的中小煉廠無力一次性支付,對進口商來說資金壓力很大,銀行無法監管原油又不敢放貸,而山東(dong) 港口有國企的信譽,可以實時監管原油,銀行就願意合作,所以港口做大宗貿易有著天然的優(you) 勢。”
如今,山東(dong) 港口貿易集團開起了“原油現貨超市”——利用銀行授信,將貿易商整船原油買(mai) 下,儲(chu) 存於(yu) 港口罐區,分批向地煉出售現貨——貿易商及時拿到了貨款,煉廠隨買(mai) 隨用,銀行敢於(yu) 放貸,山東(dong) 港口從(cong) 中既獲得了穩定的貨源,又賺取了貿易收益。
按照這條路徑,劉晉逐步把貿易業(ye) 務擴展到鐵礦石、焦炭、煤炭等多種大宗商品。從(cong) 2020年3月注冊(ce) 成立到2020年底,山東(dong) 港口貿易集團的貿易額就完成136億(yi) 元,今年上半年達216億(yi) 元,計劃“十四五”期間突破700億(yi) 元。
金融業(ye) 務也正在由弱變強。“整合之前隻有青島港和日照港有金融板塊業(ye) 務,但在戰略上不是主業(ye) ,難以充分展開。”山東(dong) 港口金融控股有限公司黨(dang) 委書(shu) 記、總經理薑春鳳告訴記者,整合之後,他們(men) 大大拓展了業(ye) 務空間,服務範圍也從(cong) 青島、日照擴大到全省乃至省外。
打開新的發展空間
港口隻有真正融入區域經濟中,與(yu) 城市共享資源,廣泛開展合作,才能實現更大的發展。
山東(dong) 港口提出了“港產(chan) 城”融合的概念。“港產(chan) 城融合,一方麵是為(wei) 更好發揮港口作為(wei) 經濟發展重要支撐的作用,更好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另一方麵更是著眼於(yu) 未來,構建有利於(yu) 港口自身、臨(lin) 港產(chan) 業(ye) 、城市發展的新布局。”霍高原說。
在這一戰略思路下,山東(dong) 港口與(yu) 濟南、青島等省內(nei) 16地市組建港口與(yu) 城市聯合體(ti) ,“港城聯動”“雙招雙引”,探索推動港口轉型升級,臨(lin) 港產(chan) 業(ye) 聚集和港產(chan) 城建設,做地方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金牌合夥(huo) 人”。
2021年1月份,總投資138億(yi) 元,涉及冷鏈物流、城市更新、汽車產(chan) 業(ye) 、高新科技裝備等五大類別的港產(chan) 城融合項目,在日照集中開工。
“現在我們(men) 與(yu) 全省16個(ge) 地市都有合作,如濱州的物流產(chan) 業(ye) 園、濟南的陸港、煙台的海上大世界等。對於(yu) 各地市來說,山東(dong) 港口在當地的投資和稅收一直在增加。”山東(dong) 港口投資發展部部長呂曉麗(li) 說。
從(cong) 2020年底開始,山東(dong) 港口青島港聯手海豐(feng) 、中遠海運、馬士基等航運公司,連續開通了8條東(dong) 南亞(ya) 冷鏈快航航線,這也是其布局未來的新舉(ju) 措。“隨著中等收入人群增多,消費需求將逐漸升級,山東(dong) 港口將會(hui) 從(cong) 以生產(chan) 資料為(wei) 主,轉向生產(chan) 資料和生活資料並重。”霍高原認為(wei) ,這一趨勢已經顯現,必須盡早布局。
山東(dong) 港口先後與(yu) 青島、威海、濰坊、日照、煙台等地政府合作,建設了生活資料分撥中心或冷鏈產(chan) 業(ye) 園。
總結兩(liang) 年發展,“山東(dong) 港口必須在國家戰略大局履行使命擔當”。霍高原說,海外不斷開辟新航線,沿黃河流域城市不斷開通鐵路班列,與(yu) 中歐班列打通形成海鐵聯運……山東(dong) 港口這種內(nei) 外連接的形式越來越密集。
談及企業(ye) 未來發展,霍高原表示,“融合”將是山東(dong) 港口今後兩(liang) 年到三年的根本任務,“‘融合’主要是在思想、幹部、業(ye) 務、製度、文化、作風六大方麵,齊頭並進。這是山東(dong) 港口一體(ti) 化改革的關(guan) 鍵環節,也是‘加快建設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的根本所在”。
最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