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究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論文薈萃 > 正文

海運費用水漲船高集裝箱“一箱難求” 企業如何應對?

發布時間:2021-09-15 15:31:31 中國新聞網

“每天都受物流之苦。”喬(qiao) 山健身器材(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永楷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段時間公司銷售情況非常好,但當前水漲船高的海運物流,成了企業(ye) 發展挑戰。

據了解,作為(wei) 亞(ya) 洲第一、世界第三大健身器材製造企業(ye) ,喬(qiao) 山近期銷量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三成多。李永楷介紹,公司現在每個(ge) 月僅(jin) 運往美國西海岸港口的運費,相比過去就多了5000萬(wan) 元(人民幣,下同),價(jia) 格上漲同時,物流卻比過去慢了3到4周。

隨著經濟複蘇,全球市場對商品和原材料需求持續走高,海運需求激增,幾乎所有類型船舶的租金都在飆升,集裝箱、散貨船等運費不斷創下曆史紀錄。航運行業(ye) 的數據顯示,近期從(cong) 亞(ya) 洲向歐洲運送一個(ge) 集裝箱的成本,比2020年5月高出約10倍,而從(cong) 上海到洛杉磯的成本則上漲了6倍多。

與(yu) 上漲海運價(jia) 格相對應的,是中國外貿的亮眼表現。據海關(guan) 總署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ge) 月,中國進出口總值24.78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23.7%,比2019年同期增長22.8%。其中,出口13.56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23.2%,進出口增速均超預期值。

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8月進出口增速超預期、外貿出口需求不斷增加,充分反映國際市場對“中國製造”的強大需求,但物流產(chan) 能有限,或將進一步加大“一艙難求”“一箱難求”的情況。

對於(yu) 中國出口企業(ye) 而言,上周航運業(ye) 終於(yu) 傳(chuan) 來了好消息:多家航運公司陸續宣布將暫停即期運費上漲。截至目前,全球10大航運公司中已有逾半數跟進了“運費不漲價(jia) ”的政策。

興(xing) 業(ye) 證券分析指出,短期來看,目前集運需求依舊旺盛,疫情持續反複使得有效供給始終受到限製,運價(jia) 高位持續上漲,不過若海外疫情得到有效控製,供應鏈逐步恢複正常,目前極高的運價(jia) 水平或將難以維持。

艾媒谘詢集團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告訴中新社記者,全球航運巨頭的“凍價(jia) ”,意味著海運價(jia) 格可能不會(hui) 像之前那樣瘋漲,但是並不排除這些企業(ye) 通過各種額外的附加費用獲利,目前很多國家已經出現了擁堵費、旺季附加費、綜合滯箱費等形形色色的附加費。

張毅表示,供給和需求是直接決(jue) 定價(jia) 格的,當供給不足需求又大幅度增加的情況下,漲價(jia) 是必然的結果。對於(yu) 中國企業(ye) 而言,除了海運之外,也可以考慮通過中歐班列、中緬邊境鐵路等鐵路運輸方式,雖然價(jia) 格、運輸量等比不上海運,但可以一定程度緩解運輸緊張的局麵。

中歐班列,是指中國開往歐洲的快速貨物班列,適合裝運集裝箱的貨運編組列車。中歐班列開行十周年來,打通73條運行線路,通達歐洲22個(ge) 國家的160多個(ge) 城市。

“在運價(jia) 接近的情況下,中歐班列時效性高、安全性強,且有利於(yu) 疫情防控,其集裝箱自然成為(wei) 各企業(ye) 爭(zheng) 相競爭(zheng) 的對象。”中國交通運輸協會(hui) 國際班列谘詢服務中心副主任車探來在此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中歐班列開行數量已接近飽和狀態。

不過在當前階段,鐵路運輸並不能解決(jue) 所有的問題。此前在波蘭(lan) 羅茲(zi) 舉(ju) 行的2021歐洲鐵路貨運峰會(hui) 上,METRANS公司絲(si) 綢之路項目總監 Martin Koubek直言,鐵路隻是適用於(yu) 特定貨物,適用於(yu) 那些願意為(wei) 更短的運輸時間多花錢的客戶,“單單將一艘船的貨物轉移到鐵路上,就需要100-200列火車,試想一下每天有多少船往返中歐之間?”

Martin Koubek認為(wei) ,就海運和鐵運的關(guan) 係而言,“取代”一詞似乎言之過重,用“合作”更為(wei) 貼切,鐵路部門應該對海運保持開放合作的態度,讓不同運輸方式各司其職,且相輔相成,共同為(wei) 物流行業(ye) 助力。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