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究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論文薈萃 > 正文

新華時評:中國服務業成為外商投資新熱點讓“脫鉤論”不攻自破

發布時間:2021-09-09 10:07:26 新華網

來自153個(ge) 國家和地區的1萬(wan) 餘(yu) 家企業(ye) 線上線下參展參會(hui) ;達成成果1672個(ge) ,總體(ti) 成果數量、交易金額均超上屆……日前閉幕的服貿會(hui) 傳(chuan) 來的新信息再一次證明,中國服務業(ye) 持續成為(wei) 吸引外資的“強磁場”。麵對外商對中國日益濃厚的投資熱情,很多有識之士感歎,這真讓所謂的“脫鉤論”不攻自破。

來自商務部的數據也印證了這一事實:今年前7個(ge) 月,中國服務業(ye) 實際使用外資5355.7億(yi) 元,同比增長29.2%,占全國實際使用外資近八成,增速高於(yu) 全國實際使用外資增速3.7個(ge) 百分點。其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ye) 、信息傳(chuan) 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ye) 吸收外資分別增長49.2%、29.1%。服務業(ye) 吸收外資不僅(jin) 增速高,占比高,且技術含量高。

近年來,服務業(ye) 在引資方麵持續領跑,成為(wei) 吸引外資的重要擔當。“十三五”時期,中國服務業(ye) 吸收外資占比從(cong) 2015年的69.8%提高至2020年的78.5%。服務業(ye) 吸收外資增速持續高於(yu) 總體(ti) 吸收外資增速,服務業(ye) 已成為(wei) 受外商投資青睞的領域。

中國服務業(ye) 為(wei) 何成為(wei) 吸引外資的“強磁場”?當前,中國經濟已經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產(chan) 業(ye) 結構不斷優(you) 化,服務業(ye) 成為(wei) 經濟新的增長點,這是社會(hui) 主要矛盾轉化後,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結果。無論是製造業(ye) 升級,還是消費升級,都蘊含了巨大的服務潛力。

這需求,一部分來自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如今,中國製造加速向價(jia) 值鏈中高端邁進,對製造業(ye) 與(yu) 服務業(ye) 的深度融合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靠近產(chan) 業(ye) 鏈、瞄準大市場,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將全球研發中心設在中國,開啟“在中國、為(wei) 中國”“在中國、為(wei) 世界”模式。

“過去,外企先在海外研發創新,再把產(chan) 品或生產(chan) 放在中國;現在,中國已成為(wei) 創新的一部分。如果不積極參與(yu) 進來,就會(hui) 失去未來。”西門子醫療大中華區負責人的話表明,現代服務業(ye) 引資正將中國與(yu) 世界更緊密聯係起來,也讓中國在全球產(chan) 業(ye) 鏈中地位更加牢固。

這需求,一部分來自生活性服務業(ye) 。14億(yi) 人口大市場,人均GDP突破1萬(wan) 美元大關(guan) ,養(yang) 老、醫療、教育、金融、物流、信息、通信等需求不斷湧現,消費形態由實物消費為(wei) 主加快向服務消費為(wei) 主轉變,推動生活性服務業(ye) 迸發出巨大發展動能。

這一潛力有多大?以養(yang) 老服務為(wei) 例,中國社科院發布的《中國養(yang) 老產(chan) 業(ye) 發展白皮書(shu) 》預計,到2030年中國養(yang) 老產(chan) 業(ye) 市場可達13萬(wan) 億(yi) 元。“這是一個(ge) 潛力巨大的市場,今後5到10年,隨著養(yang) 老觀念的改變,這個(ge) 市場會(hui) 越來越大。”去年在上海落戶的首個(ge) 養(yang) 老社區聯實集團有關(guan) 負責人這樣判斷。

服務業(ye) 成吸引外資“強磁場”,不僅(jin) 有需求的引力,還有持續開放帶來的投資黏性:連續縮減外資準入負麵清單,開展服務業(ye) 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商簽高標準自貿協定推動服務業(ye) 協議開放……服務業(ye) 開放邁出“加速度”。以海南自由貿易港跨境服務貿易負麵清單為(wei) 例,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承諾開放的100個(ge) 服務分部門裏,負麵清單就有70多個(ge) 分部門開放度超過當時承諾。

投資中國值不值得,外資已用實際行動作出回答。不久前,摩根大通證券(中國)獲批成為(wei) 全國第一家外資全資控股的證券公司。“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機遇之一。”摩根大通相關(guan) 負責人說。如今,貝萊德、高盛、富達國際等知名金融機構正建議客戶繼續“買(mai) 入中國”,原因是“中國擁有強大的經濟和收益增長潛力”。

就在剛剛結束的服貿會(hui) 上,中國又一次向世界發出高水平開放宣示,提出在全國推進實施跨境服務貿易負麵清單,打造數字貿易示範區,深化新三板改革,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等一係列新舉(ju) 措,更積極的開放合作姿態必將迎來更多外商投資。

麵對一個(ge) 有著巨大服務需求和潛力的中國,麵對一個(ge) 不斷為(wei) 投資創造便利條件的中國,麵對一個(ge) 向世界各國張開懷抱謀求互利共贏的中國,誰會(hui) 棄之而去?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