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究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論文薈萃 > 正文

這些地方,快遞是如何助力鄉村振興的?

發布時間:2021-06-16 11:02:48 工人日報

快遞業(ye) 作為(wei) 聯係生產(chan) 端和消費端的一個(ge) 橋梁,在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服務現代農(nong) 業(ye) 發展方麵具有獨特的優(you) 勢。在浙江桐廬、湖南城步、江蘇沭陽等地,推動快遞進村和農(nong) 產(chan) 品上行已成暢通城鄉(xiang) 經濟循環、服務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的重要渠道。

6月11日,第四屆中國(杭州)國際快遞業(ye) 大會(hui) 舉(ju) 行。會(hui) 上,業(ye) 內(nei) 人士就快遞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快遞服務現代農(nong) 業(ye) 高質量發展展開熱議……郵政管理部門提出推進“兩(liang) 進一出”工程,因地製宜推進快遞“進村”。相關(guan) 部門和各快遞企業(ye) 也都紛紛加入其中。那麽(me) ,快遞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都有哪些發展之道?記者進行了深入采訪。

“快遞進村”打通末端共配

“現在快遞都進村了,直接到村裏就能取,不用再開車特地去鎮裏拿了。我們(men) 現在一些生活用品全部在網上買(mai) ,一般二三天就能到,很方便!”6月11日,記者在浙江省杭州市桐廬縣富春江鎮蘆茨村見到某農(nong) 家樂(le) 老板娘潘彩娟從(cong) 家中步行到蘆茨村村委門口,來取前兩(liang) 天下單的廚房小用具。

快遞收寄末端從(cong) 鄉(xiang) 鎮一級延伸到村一級,村民不出村就能收寄快遞,這得益於(yu) 桐廬縣創新合作模式,打通快遞進村“最後一公裏”梗阻,在各村因地製宜借助村委樓、便利超市等地打造“快遞驛站”,推進快遞進村全覆蓋。

桐廬縣自去年11月30日啟動該工作以來,累計配送快遞16.9萬(wan) 餘(yu) 件,快遞進村率達100%。全縣181個(ge) 行政村全部建設“快遞驛站”,實現快遞進村。

“將原來快遞公司配送的快遞統一歸集至鄉(xiang) 鎮中轉倉(cang) ,由各鄉(xiang) 鎮配送員將快遞按行政村分類後統一配送至各快遞驛站,有效解決(jue) 重複配送問題,優(you) 化攬派雙方的利益分配,既降低企業(ye) 成本又保障派件順暢。”桐廬郵管局行業(ye) 監管科科長王文科告訴記者。

工業(ye) 品下鄉(xiang) 易,農(nong) 產(chan) 品進城難,而快遞進村打開了農(nong) 產(chan) 品上行渠道。隨著蘆茨村知名度與(yu) 遊客數量的提升,茶葉、筍幹、豬肉等特色優(you) 質農(nong) 副產(chan) 品也可以通過“快遞驛站”進行寄遞,量大的還可以實現上門取件,以滿足遊客與(yu) 民宿業(ye) 主的寄遞需求。這不僅(jin) 是快遞業(ye) “兩(liang) 進一出”工程的內(nei) 容之一,也是加快農(nong) 產(chan) 品上行、助力實現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要渠道。

定製發展項目,降低物流成本

湖南省邵陽市城步苗族自治縣起初沒有通飛機,從(cong) 長沙走高速過去需要5個(ge) 小時,發展比較落後。

商務部對外經濟技術交流中心在開展扶貧項目時,發現城步縣具有得天獨厚的養(yang) 蜂資源,但是沒有形成一個(ge) 蜂蜜產(chan) 業(ye) ,都是零星的養(yang) 蜂戶在散養(yang) ,技術落後,產(chan) 品質量低,特別是沒有形成品牌,缺少質量保證。如果蜂蜜要賣到網上去必須要有各種質量認證,還有一個(ge) 嚴(yan) 重影響當地產(chan) 業(ye) 發展的因素就是快遞成本極高。

於(yu) 是,他們(men) 首先在縣裏成立一個(ge) 服務化組織——民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服務中心,主要功能是孵化培育農(nong) 民合作社與(yu) 聯合社,支持蜂蜜等產(chan) 業(ye) 發展,幫助合作社對接資金和人才。在合作社這一級建立示範基地,通過示範基地給蜂農(nong) 提供養(yang) 蜂技術培訓。同時,引進改良的蜂箱,統一收購達到標準的蜂蜜,使得蜂蜜有了一套統一的生產(chan) 標準,質量得到保證,並通過電商扶貧開拓銷售渠道。

在這個(ge) 過程當中,民富中心各合作社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中心通過把全縣合作社的產(chan) 品進行集約化的訂單管理,形成一個(ge) 大規模的流量。通過集約化的物流管理,最後把城步縣到北京的物流成本從(cong) 10元/斤降到2.5元/斤。

“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是可以幫助我們(men) 快遞行業(ye) 進村的,因為(wei) 這些主體(ti) 合作社和社會(hui) 化服務的組織是社會(hui) 化資源,可以降低外部的企業(ye) 包括電商和物流企業(ye) 的交易成本。”作為(wei) 該項目的負責人之一,商務部對外經濟技術交流中心聯合國業(ye) 務三處處長白澄宇說。

“快遞+電商”,擦亮花鄉(xiang) 金字招牌

作為(wei) 國家郵政局公布的快遞服務現代農(nong) 業(ye) 金牌項目,江蘇沭陽花木2020年業(ye) 務量突破2億(yi) 件,成為(wei) 全國唯一一個(ge) 突破2億(yi) 件的金牌項目。

花木產(chan) 業(ye) 能在沭陽飛速發展離不開快遞強有力的支持,“快遞+電商”讓沭陽縣田間地頭的一個(ge) 個(ge) 花木種植大棚成了“聚寶棚”,沭陽縣新河鎮巴房村便是其中的代表。

不同於(yu) 一般物品,花木對於(yu) 時效、包裝要求特別高,怎麽(me) 能夠又快又好送到客戶手中,成了村民的老大難問題。為(wei) 了解決(jue) 物流痛點,退伍回鄉(xiang) 的仲大東(dong) 作為(wei) 村民代表聯係上沭陽新河中通負責人包鋒銘。

“幾年前,民營快遞很少進村的,花木寄出去確實不方便。了解到我們(men) 的情況後,新河中通主動提出給我們(men) 開辟寄遞綠色通道,直接上門,到田、到村、到集市收貨,給我們(men) 寄遞支持,並建立長期合作關(guan) 係,幫助村民共同致富。”仲大東(dong) 說。

在快遞時效方麵,包鋒銘具有豐(feng) 富的業(ye) 務經驗,他說:“早在幾年前,沭陽就開始重視並落實快遞進村,新河鎮各個(ge) 村都設有快遞站點,所有業(ye) 務可以到田頭、站點收貨,確保我們(men) 客戶的包裹當日寄出。目前,我們(men) 追求的已經不單單是快遞業(ye) 務量,更注重提升客戶體(ti) 驗,在做大做好的基礎上進一步做精,助力地方政府擦亮花鄉(xiang) 沭陽的金字招牌。”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