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無論是社會(hui) 還是業(ye) 內(nei) 對於(yu) 民航與(yu) 飛機製造業(ye) 的關(guan) 注點涇水分明,飛機製造關(guan) 注點在建造,民航關(guan) 注點在使用。這種認知以前尚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在互聯網與(yu) 大數據的今天顯得滯後。如今,無論我們(men) 認識與(yu) 否,互聯網與(yu) 大數據已經把民航與(yu) 飛機製造融為(wei) 一體(ti) 。民航要實現民航強國離不開飛機製造業(ye) ,需要它的加持,它是實現民航強國的引擎。飛機製造業(ye) 同樣離不開民航,隻有融入民航才能成功,沒有國內(nei) 民航的支撐飛機製造業(ye) 難以發展與(yu) 壯大,兩(liang) 者攜手共進才能實現民航強國。
一、實現民航強國是曆史賦予民航與(yu) 飛機製造業(ye) 的使命
當今世界正處在全球百年未有之的大變局曆史時期,這次肆虐全球的疫情加速推進全球地緣政治格局的變更。從(cong) 全球治理體(ti) 係、投資貿易體(ti) 係、發展模式、科技顛覆、地緣政治等都已處於(yu) 劇烈動蕩的大變局中。正如基辛格博士所言,新冠疫情將永久改變世界秩序。麵對動蕩的世界格局,民航與(yu) 飛機製造業(ye) 應該抓住機遇,攜手共進實現民航強國。
1、世界動蕩的大變局賦予民航與(yu) 飛機製造業(ye) 實現民航強國的使命
疫情帶來世界政治與(yu) 經濟板塊斷裂,曆史賜予民航與(yu) 飛機製造業(ye) 極佳的時機窗口,使得兩(liang) 者有機會(hui) 攜手共進實現民航強國的使命。
其一,從(cong) 世界格局來看,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尤其是西方國家疫情形勢更加嚴(yan) 峻,航空運輸業(ye) 慘不忍睹、大型商用飛機市場、航空公司與(yu) 機場運營等遭受重創一地雞毛。波音與(yu) 空客也沒有逃出厄運,裁員與(yu) 飛機減產(chan) 成為(wei) 他們(men) 主要的議事日程。空客公司宣布強製性裁員,最遲在2021年夏季之前削減1.5萬(wan) 名員工的計劃;波音公司已計劃推遲生產(chan) 777X飛機,空客公司則宣布大幅削減A350寬體(ti) 飛機產(chan) 量,將其從(cong) 2020年4月份的9.5架降到了6架。屋漏偏逢連夜雨,國際航空運輸協會(hui) (IATA)預測,全球客運量要到2024年左右才會(hui) 恢複到2019年的水平。民用航空製造業(ye) 也是如此,預計在2024年左右才能恢複疫情前發展水平。反觀我國正處於(yu) 重要戰略機遇期,經濟複蘇獨占鼇頭,飛機製造業(ye) 能否抓住機遇崛起,突破波音與(yu) 空客在航空市場壟斷地位,在國內(nei) 與(yu) 國際航空領域有一席之地;民航如何實現從(cong) 單一航空運輸強國走向多領域民航強國,在國際航空運輸領域具有競爭(zheng) 力與(yu) 創新能力,具有話語權等等,這些都是曆史賦予兩(liang) 者的使命。
其二,從(cong) 國內(nei) 來看,4G改變生活5G改變社會(hui) 格局。目前我國麵臨(lin)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在構建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是國家發展的重大戰略。實現雙循環戰略離不開航空運輸,而航空運輸的發展又把民航與(yu) 飛機製造業(ye) 緊密融合在一起。就飛機製造業(ye) 而言,能夠製造性價(jia) 比強的飛機是硬道理,如何進一步提升飛機的安全性、舒適性、綠色與(yu) 智能化程度,如何減少用戶的維護成本等等,這些都是曆史賦予飛機製造業(ye) 的使命。另外,在物聯網的形勢下,萬(wan) 物相連,時間與(yu) 速度成為(wei) 物流的核心點,飛機製造商應該把開發新型貨機提到議事日程來(包括通用飛機),提前布局好國內(nei) 貨運航空市場,提升國產(chan) 貨機的占有率。作為(wei) 民航,在國際客運需要萎靡的情況下,如何充分利用國內(nei) 疫情穩定,旅遊複蘇的契機加快構建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促進國內(nei) 市場需要,做到人享其行,物優(you) 其流。同時加快大數據與(yu) 智慧化的建設,提升旅客與(yu) 貨主方便快捷,讓旅客出行具有幸福感,實現民航發展為(wei) 人民的理念等等,這是曆史賦予民航的使命。
2、巨大的國內(nei) 航空市場需求是民航與(yu) 飛機製造業(ye) 實現民航強國使命的助推劑
隨著中國對疫情有效的控製,社會(hui) 經濟出現強勁的跳躍式發展,據國家統計局公布2021年一季度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同比增長18.3%,國民經濟強勁的發展激發了航空市場的需求,有力地推動民航與(yu) 飛機製造業(ye) 的發展。
其一,民航客運市場發展潛力巨大。我國人口有14億(yi) ,但目前航空人口隻有3億(yi) 多,市場潛力巨大;人均出行次數我國隻有0.47人次,是美國(2.48人次)的19%,遠低於(yu) 世界平均水平的0.87人次。從(cong) 人口出行次數看,不要與(yu) 美國相比,隻要達到世界平均水平的0.87人次,就是現在需求的倍數。如果按照民航的發展規劃,要讓95%的縣級地區和95%的人口享受到民航的服務,這更是難以想象龐大的市場需求。另外,預計我國將會(hui) 在2025年左右步入高等收入國家,中等收入群體(ti) 的數量將實現翻倍增長,將從(cong) 現在的4億(yi) 將擴大到8億(yi) ,相當於(yu) 兩(liang) 個(ge) 美國人口,這不僅(jin) 僅(jin) 是需求數量巨大的增加,更是需求質量的提升。這些巨大的航空市場需求無疑給飛機製造的發展提供了極佳的戰略機遇。據預測在未來的20年時間裏,僅(jin) 中國國內(nei) 航空市場就要接收將近5500架新機,總價(jia) 值更是高達6700億(yi) 美元。可見,國內(nei) 巨大的航空市場需求成為(wei) 推動民航與(yu) 飛機製造業(ye) 實現民航強國的助推劑。
其二,航空物流存在巨大的市場需求。航空物流未來發展前景誘人。從(cong) 宏觀層麵上,中國經濟製造強國與(yu) 貿易對於(yu) 航空物流的發展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最近聯合國官網發表署名文章題為(wei) “中國:貿易巨人的崛起”。文章指出,過去25年間,中國從(cong) 占全球貿易不到1%的“邊緣人”迅速崛起為(wei) 當仁不讓的“貿易巨人”。文章尤其肯定了新冠疫情期間,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的基石作用。根據列出的數據,2020年中國全球出口比重提升至接近15%,遙遙領先於(yu) 排名第二的美國。從(cong) 微觀行業(ye) 層麵上看,物流行業(ye) 發展強勁勢頭不減。據华体会登录界面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社會(hui) 物流總額達到298.0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5.9%。2020年雖然受新冠疫情影響,全年中國社會(hui) 物流總額累計達到300.1萬(wan) 億(yi) 元,累計增長3.5%。隨著複工複產(chan) 穩步推進,物流依然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物流企業(ye) 景氣指數回升,企業(ye) 活力持續增強,新增就業(ye) 超百萬(wan) 人等等,這些跡象表明物流已經進入中高速發展階段。毋庸置疑,製造強國與(yu) 物流行業(ye) 強勁的發展給航空物流帶來巨大發展潛力與(yu) 機遇。民航要打造具有全球競爭(zheng) 力的世界一流航空物流企業(ye) ,充分利用航空物流快捷的特點推動物流聯運,向更高價(jia) 值、更快集散、更加智能的方式轉變。尤其是冷鏈物流,隨著城市居民對生鮮食品的需求以及市場對溫度敏感藥物的需求不斷增加。據百睿智庫(BR)預測,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到5050億(yi) 。這些巨大的航空物流市場需求也給飛機製造帶來了機遇,這是一塊待開發的土地,有待於(yu) 飛機製造商來深耕與(yu) 挖掘。
二、民航與(yu) 飛機製造業(ye) 緊密融合攜手共進是實現民航強國的最佳途徑
民航與(yu) 飛機製造是實現民航強國的兩(liang) 翼,兩(liang) 翼齊飛的核心是:融合與(yu) 攜手,這是實現民航強國的最佳途徑。
1、打破行業(ye) 界限實現跨領域的融合共建民航強國
在互聯網與(yu) 大數據條件下,行業(ye) 的鴻溝已經填平,企業(ye) 的壁壘逐步消失,行業(ye) 與(yu) 企業(ye) 之間的相互滲透已經成為(wei) 經濟發展的常態。民航與(yu) 飛機製造共建民航強國,相互之間需要打破行業(ye) 界限,實現跨領域的互相融合。飛機製造商應該深入到民航,不僅(jin) 要了解民航目前發展的狀況以及未來發展的方向,而且要參與(yu) 未來發展規劃的設計,把航司與(yu) 旅客的需求作為(wei) 產(chan) 品方向,這樣能夠使飛機製造更接地氣,少走彎路,使自己產(chan) 品能夠充分滿足客戶的需求。
其一,雙方信息交流與(yu) 共享。信息交流與(yu) 共享是雙方融合的前提與(yu) 基礎。比如,最近民航總局舉(ju) 辦的“多領域民航強國建設的環境分析”研討會(hui) 邀請了飛機製造相關(guan) 人員的參加,他們(men) 聆聽民航各界人員的發言得到第一手民航信息。同時,他們(men) 也作了發言,提出堅持全產(chan) 業(ye) 鏈的視角,加強行業(ye) 融合發展,攜手實現民航強國。民航同仁聽了頗有感觸,深感雙方融合的重要性。可見,這種信息交流與(yu) 共享不僅(jin) 非常必要,而且有助於(yu) 促進雙方的融合。
其二,融合成為(wei) 雙方工作的常態。融合是攜手共進的核心,沒有融合攜手共進無從(cong) 談起。民航與(yu) 飛機製造雖然各有各的不同,但需要雙方打破行業(ye) 界限與(yu) 壁壘實現跨領域的融合,這一融合表現在理念融合、人才融合、服務融合,標準融合,尤其是標準的融合,要體(ti) 現雙方融合的結晶,這對今後的合作有著深遠的意義(yi) 。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的融合最後都聚焦在滿足航司對支線客機、中短程客機,中遠程寬體(ti) 客機的需求上。同時,飛機製造商還需要兼顧民航旅客的需求,旅客需求是航司需求的重要組成部分,飛機製造要從(cong) 產(chan) 品設計到製造兼顧旅客的需求。總之,飛機製造要以滿足航司需求作為(wei) 雙方的融合點,為(wei) 下一步實現攜手共進踐行民航強國打下基礎。
2、民航與(yu) 飛機製造業(ye) 攜手共進是實現民航強國的最佳途徑
民航與(yu) 飛機製造業(ye) 在融合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是“攜手”共進。尤其在當今世界格局處於(yu) 裂變之時,緊密合作攜手共進顯得更為(wei) 緊迫與(yu) 重要。
其一,民航要實現民航強國離不開飛機製造業(ye) 的鼎力相助。
民航要從(cong) 單一的民航運輸強國向全方位多領域民航強國發展,這是民航由傳(chuan) 統向民航強國的華麗(li) 轉身,這是帶有革命性的飛躍,要實現這一目標離不開飛機製造業(ye) 的加持。隨著是航空工業(ye) 科技成果的不斷問世,北鬥二代衛星導航係統等新科技、新材料新工藝的上馬將有力地推動民航業(ye) 相關(guan) 領域創新與(yu) 發展,為(wei) 民航業(ye) 提高效率與(yu) 提升民航的競爭(zheng) 力奠定了物質基礎。這裏最為(wei) 核心的是飛機製造能夠提供安全可靠具有性價(jia) 比的國產(chan) 飛機,它不僅(jin) 能夠降低航司運營的成本,有力促進國內(nei) 航空運輸進一步的大眾(zhong) 化,讓人民群眾(zhong) 享受國家經濟發展的成果,而且讓航司更有實力參與(yu) 國際競爭(zheng) ,有力地推動民航實施全球化戰略與(yu) 實現民航強國的使命。事實告訴我們(men) ,飛機製造業(ye) 強,民航則強。民航要實現民航強國離不開飛機製造業(ye) 的鼎力相助,飛機製造業(ye) 的強大是民航實現強國的引擎。
其二,民航綠色與(yu) 智能化的發展需要飛機製造業(ye) 加持
航司除了對航空器的安全與(yu) 性、航材能等方麵的基本需求外,綠色與(yu) 智能成為(wei) 航司主要的需求,尤其是綠色航空發動機,它是未來發展的趨勢。國際航空運輸協會(hui) (IATA)呼籲新冠疫情後推進可持續航空燃料使用,指出在2050年要實現行業(ye) 碳淨排放減半的目標,這對航司來說期待飛機製造商夠盡快製造綠色能源飛機。在智慧方麵,智慧化是民航未來發展的方向,航司需要更強的智慧飛機,能與(yu) 空中交通管製、機場調度和飛機係統將匹配。另外,旅客對客艙舒適的需求、娛樂(le) 設施、客艙互聯網等方麵,有著更加智能化與(yu) 人性化期盼。簡言之,航司希望飛機製造商能夠製造出更加安全、更加經濟、更加舒適、更加環保的飛機,這對飛機製造業(ye) 來說是個(ge) 嚴(yan) 峻的挑戰,任重道遠。
其三,民航積極使用國產(chan) 飛機攜手共進實現民航強國
民航積極使用國產(chan) 飛機是對飛機製造業(ye) 最直接、最有力的支持。以前民航在選擇飛機上比較看重性價(jia) 比,這沒有錯。今非昔比,在世界處於(yu) 全球百年未有之的大變局時期,民航選擇何種飛機不再是單一的經濟問題,而是上升到如何實現民航強國與(yu) 國家的戰略層麵。誠然,目前國產(chan) 飛機與(yu) 波音空客相比還有差距,但在不影響飛行安全的前提下航司應該積極使用國產(chan) 飛機。這次東(dong) 航和商飛正式簽署了國產(chan) 幹線客機C919采購合同,這不光是C919客機第一個(ge) 確認客戶,同時東(dong) 航也將成為(wei) 國產(chan) 大飛機C919的第一個(ge) 交付用戶,這是民航與(yu) 飛機製造商攜手共建民航強國非常好的典範。事實上,東(dong) 航采購C919客機的意義(yi) 遠遠超過其公司層麵,C919的正式運營意味著結束民航客機上嚴(yan) 重依賴國外的不足的局麵,這是民航實現強國邁開的第一步。更為(wei) 重要的是,隨著C919交付東(dong) 航正式運營後,商飛還將聯手東(dong) 航對後續C919在國內(nei) 外更多機場運營、後勤維護保障、C919出口國外、廠家後勤維護保障、倉(cang) 儲(chu) 物流、新技術升級應用等多個(ge) 方麵展開更深層次合作, 共同努力打造好C919和後續國產(chan) 大飛機的良好市場表現和品牌形象,為(wei) 走出國門實現民航強國打下結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在世界格局發生巨變之時,民航與(yu) 飛機製造業(ye) 融合與(yu) 攜手不單單是經濟問題,而是肩負的民族崛與(yu) 實現民航強國的使命,深信民航與(yu) 飛機製造能夠完成這一使命。(中國民航網智庫專(zhuan) 家顧勝勤)
最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