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電商的本質是“生鮮+快送”的深度組合,要做的是實現持續而穩定的生鮮供給,能吸引到一時的用戶取決(jue) 於(yu) “快”,能長久地留住用戶則取決(jue) 於(yu) “鮮”。
隨著各大電商平台跟風參與(yu) ,堪稱“史上最長”的“618”大促狂歡節來臨(lin) 。前不久,天貓、京東(dong) 、蘇寧同日啟幕,拚多多攜“百億(yi) 補貼兩(liang) 周年”亮相,補貼活動不僅(jin) 麵向蘋果手機、茅台、美妝產(chan) 品等熱門商品,更有大量生鮮農(nong) 產(chan) 品,帶動農(nong) 戶農(nong) 商一起參與(yu) 消費狂歡。
6月6日,記者從(cong) 叮咚買(mai) 菜重慶公司獲悉,已覆蓋30多個(ge) 城市,開設前置倉(cang) 數量近1000家的生鮮電商平台,正式入駐重慶。
“每日優(you) 鮮、誼品生鮮、百果園、盒馬鮮生、京東(dong) 到家等生鮮電商平台已入駐重慶。”重慶零售商品協會(hui) 負責人表示,這些生鮮電商平台各有優(you) 勢,最終在重慶的發展還要消費者來檢驗。
事實上,今年以來,生鮮電商領域不斷引來資本熱捧,先是叮咚買(mai) 菜宣布完成7億(yi) 美元D輪融資,隨後每日生鮮傳(chuan) 出即將赴美IPO的消息,加之美菜網、多點、錢大媽等頭部玩家紛紛競逐“生鮮電商第一股”,生鮮賽道的終極決(jue) 戰已然拉開大幕。
疫情下的“牛”轉乾坤
吳磊是重慶一家社區生鮮電商負責人,創業(ye) 5年多來,因生鮮電商新用戶引流難、訂單數少且增長慢,導致成本高企。不料一場疫情,無法隨意出門的人們(men) 紛紛開啟了線上買(mai) 菜模式,而今,吳磊已突破了困擾多年的增長瓶頸。
如今,“無接觸配送”、手機下單買(mai) 菜成為(wei) 越來越多人的選擇,便捷式的買(mai) 菜方式以其新穎的交易模式、優(you) 質的服務體(ti) 係,受到大量消費者的認可。
“我一般周六上午10點會(hui) 在電商平台買(mai) 水果和蔬菜,反正在11點之前肯定能送到,我就可以做午飯了。一周下單2~3次,平均每單50~100元。”重慶白領廖先生說。
艾瑞谘詢發布的《中國生鮮行業(ye) 研究報告2020年》顯示,疫情前後,每周購買(mai) 2~3次的生鮮電商用戶從(cong) 23.4%增至30.1%。受疫情影響,消費者對於(yu) 生鮮到家的需求急速增長,2020年生鮮電商年交易規模約為(wei) 3641.3億(yi) 元,同比增長42.54%,2023年有望超8000億(yi) 元。
生鮮電商在疫情中快速崛起後,阿裏和騰訊等互聯網為(wei) 巨頭們(men) 紛紛布局,滴滴試水“橙心優(you) 選”、拚多多旗下的“快團團”、美團開通的“美團優(you) 選”等平台亦快速擴張。天眼查數據顯示,我國現有7.8萬(wan) 家生鮮電商相關(guan) 企業(ye) ,82%的企業(ye) 注冊(ce) 成立於(yu) 5年內(nei) 。2020年,我國新增1.8萬(wan) 家生鮮電商企業(ye) ,年注冊(ce) 量達到曆史最高。截至目前,我國今年已新增3300餘(yu) 家企業(ye) 。
萬(wan) 億(yi) 市場最後一片藍海
盡管業(ye) 內(nei) 曾湧現大麵積倒閉潮,知名品牌呆蘿卜、小象生鮮、妙生活等都因陷入燒錢困局而黯然退場。但是,因為(wei) 生鮮電商具有剛需、高消費、高複購率等特性,這塊蛋糕的吸引力依然十足。
在電商領域有句話叫“得生鮮者得天下”,大批的資本和巨頭湧入這個(ge) 賽道,市場向實力玩家傾(qing) 斜的趨勢愈發明顯。目前市場規模逼近6萬(wan) 億(yi) 元,線上滲透率卻僅(jin) 在5%左右,遠遠低於(yu) 其他消費品類,堪稱電商領域新藍海。
近日,叮咚買(mai) 菜、多點DMALL、美菜網等平台紛紛傳(chuan) 出了上市的聲音。而這,似乎預示著在生鮮平台間的戰火從(cong) 社區搶客的補貼大戰蔓延至資本市場,終於(yu) 要迎來“第一股”。
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中國生鮮電商領域共有14家平台獲得融資136.5億(yi) 元,今年已發生融資事件11起,融資總額超100億(yi) 元。而近十年來,生鮮電商融資事件發生近300起,涉及項目超過160個(ge) ,披露融資總額達到500億(yi) 元。
中國食品產(chan) 業(ye) 分析師朱丹蓬認為(wei) ,通過上市融資獲得更多資金,相關(guan) 生鮮電商能夠有機會(hui) 進一步完善供應鏈,挖掘更多的貨源,培養(yang) 更多樣化的品牌,在提升服務水平的同時提高客單價(jia) ,從(cong) 而實現良性循環,推動平台的正向發展。
未來之路
據中國農(nong) 業(ye) 生鮮電商發展論壇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在全國4000多家生鮮電商中,僅(jin) 有1%盈利,4%持平,88%虧(kui) 損,剩下的7%則是巨額虧(kui) 損。
5月27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對社區團購平台“十薈團”處以150萬(wan) 元頂格罰款,這是繼3月3日該局因“低價(jia) 傾(qing) 銷”和“價(jia) 格欺詐”處罰五家社區團購企業(ye) 後,十薈團第二次因同樣的原因被處罰。
業(ye) 內(nei) 人士坦言,由於(yu) 生鮮存在客單價(jia) 低、毛利率低、易腐爛損耗、物流成本高等特點,導致其一直存在線上滲透的難題。冷鏈物流的高成本、品控難保證等難點,也讓生鮮成為(wei) 門檻最高的品類之一,所以實現盈利的項目寥寥無幾。
叮咚買(mai) 菜全國快手菜商品采銷總監歐厚喜透露:2021年,叮咚的發力方向是半成品市場,主打的是家庭場景下,30分鍾一桌菜的到家服務。今年春節期間,半成品菜的增長比例超過400%,占大盤比例約為(wei) 5%;預計今年底,半成品菜將占叮咚買(mai) 菜大盤的10%。
重慶京渝研究院莫遠明研究員認為(wei) ,歸根結底,生鮮電商的本質是“生鮮+快送”的深度組合,要做的是實現持續而穩定的生鮮供給,能吸引到一時的用戶取決(jue) 於(yu) “快”,能長久地留住用戶則取決(jue) 於(yu) “鮮”。
“建立以淨菜為(wei) 壁壘的全品類平價(jia) 生鮮,也許是生鮮電商突破生存瓶頸的一個(ge) 方向。”樂(le) 廚CEO任聯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出於(yu) 淨菜對全程保鮮和配送要求的嚴(yan) 格要求,樂(le) 廚在重慶自建了配送團隊、第三方物流和現代化的中央加工工廠。當日10點半前下單,下午就能配送到家。
“對於(yu) 規模大且利潤率低的生鮮配送而言,打通‘最後一公裏’的成本依然可以降低。希望未來機器人、自動化、自動駕駛、人工智能等技術,可以把成本降低,對於(yu) 提高零售企業(ye) 的盈利能力極其重要。”莫遠明對記者說,互聯網巨頭、供應鏈巨頭紛紛布局買(mai) 菜業(ye) 務,未來江湖到底屬於(yu) 誰?或許,最終要看供應鏈、運營能力。對於(yu) 生鮮電商而言,修煉內(nei) 功,滿足百姓的需求將成為(wei) 立足行業(ye) 關(guan) 鍵。
最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