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究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論文薈萃 > 正文

800億件快遞的背後:下沉市場成巨大“推手”

發布時間:2020-12-30 10:16:30 證券日報

第800億(yi) 件!

12月21日,國家郵政局快遞大數據平台實時監測數據顯示,這件從(cong) 湖北黃岡(gang) 市羅田縣燕兒(er) 穀村寄往湖南長沙的快遞包裹,成為(wei) 今年快遞行業(ye) 具有曆史意義(yi) 的快件。

自9月10日我國快遞業(ye) 務量達到500億(yi) 件開始,每月都登上一個(ge) 百億(yi) 級台階,500億(yi) 件、600億(yi) 件、700億(yi) 件,直至“四連跳”突破800億(yi) 件大關(guan) ,又一次創造了中國快遞發展史的新紀錄。

國家郵政局表示,再創新紀錄,證明快遞市場繁榮活躍、發展質效不斷提升,同時折射出中國經濟複蘇的良好勢頭和強大的消費能力。

今年,中國快遞業(ye) 務量增速經曆了從(cong) 負到正、再到重回高位區間運行的轉變。快遞業(ye) 務量1月份低位運行,首現負增長,2月份就快速恢複轉為(wei) 正增長。

國家郵政局還表示,郵政快遞業(ye) 迎難而上重回高位增長區間,不僅(jin) 得益於(yu) 行業(ye) 的快速複工複產(chan) ,還得益於(yu) 我國消費市場加快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城市及農(nong) 村等下沉市場增量較快,使得快遞市場獲得了新的規模擴張。

在快遞行業(ye) 高歌猛進的同時,新入局的快遞企業(ye) 也試圖來分一杯羹。

今年以來,極兔速遞和眾(zhong) 郵快遞讓本就處於(yu) 紅海的快遞市場,掀起持續升級的價(jia) 格戰。

存量市場不放棄,增量市場也在不斷開拓。受線上購物、直播帶貨等因素的影響,今年快遞業(ye) 務量屢上新台階,背後的一個(ge) 重要力量就是下沉市場迸發出了巨大的潛力。

快遞100CEO雷中南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快遞進村”的戰略下,快遞企業(ye) 積極布局下沉市場,加強末端網點的建設,為(wei) 了降低成本,共收共配成為(wei) 大勢所趨。

但與(yu) 此同時,下沉市場的快遞物流等基礎設施建設仍需加速。“十四五”規劃提到,要完善鄉(xiang) 村水、電、路、氣、通信、廣播電視、物流等基礎設施建設。這意味著在國內(nei) 大循環的背景下,快遞物流行業(ye) 正在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华体会体育客服电话多少特約研究員解筱文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快遞業(ye) 是一個(ge) 市場競爭(zheng) 較為(wei) 充分的行業(ye) ,價(jia) 格戰進行到一定程度,快遞頭部企業(ye) 市場權重不斷增強後,必然將實現企業(ye) 新的整合兼並。在電商市場博弈和自然調節中,快遞龍頭優(you) 化運營模式,加強技術創新提質增效,將向更高質量發展邁進。

快遞單量屢創新高

疫情以來,快遞行業(ye) 成為(wei) 最先回暖的行業(ye) 之一,快遞單量更是屢創新高。從(cong) 2007年的12.02億(yi) 件,上漲至2019年的635.2億(yi) 件,再到如今的800億(yi) 件,累計實現66倍的漲幅。

如此巨大的快遞單量一方麵折射了我國強大的消費能力,另一當麵也反應了快遞企業(ye) 的改革“加速度”。

“0點30分付尾款,0點35分收貨,我的快遞怕不是鄰居送的吧?”今年備受關(guan) 注的雙11,吐槽收貨速度太快的段子層出不窮。不像前幾年經常出現快遞包裹被擠壓,一個(ge) 月後才能收貨的情況。快遞100用戶調查數據顯示,67.6%的用戶雙11當天發貨,其中17.69%的用戶在付款半小時內(nei) 就已經發貨。

國家郵政局披露的11月份《中國快遞發展指數報告》顯示,11月份,快遞發展規模指數為(wei) 374.7,同比提升33.5%,增速比2019年高出13.2%。2020年日均快遞處理量預計達到3.3億(yi) 件,最高日處理量6.75億(yi) 件,2019年兩(liang) 項數值分別為(wei) 2.4億(yi) 件和5.35億(yi) 件。

“這主要受益於(yu) 快遞規模效應帶來的效率提升。”中通快遞方麵有關(guan) 人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快遞企業(ye) 不斷提升產(chan) 能和運能,目前中通最優(you) 產(chan) 能提升至日均7000萬(wan) 件,明年有望繼續提升。

聚焦快遞物流信息服務領域已十年,雷中南見證了這一領域從(cong) 野蠻生長到高速發展。今年雙11的戰線被拉得很長,壓力得到極大程度的緩解。據雷中南介紹,今年各個(ge) 快遞公司在末端的建設上投入了很大的精力,豐(feng) 巢和中郵速遞易合並以後,整個(ge) 行業(ye) 開始有點慌了,不管是菜鳥還是京東(dong) 都加大了末端站點的布置和數量。

今年以來,快遞企業(ye) 加速“最後一公裏”的末端能力提升,快遞末端網點趨於(yu) 完善,且配送能力逐步加強。

對此,中通快遞上述人士也提到,“我們(men) 從(cong) 2018年年底開始大力發展末端,截至三季度,共計建設約65000個(ge) 末端站點,另外還鋪設了8500個(ge) 快遞櫃,提升了末端攬派效能,緩解了派送端因業(ye) 務量增長帶來的人力不足。未來,我們(men) 會(hui) 繼續加大末端站點、自提櫃的投放。”

解筱文認為(wei) ,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消費動能將更大釋放,推動電商品類拓寬,數量擴增,由此帶來整個(ge) 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更大程度激活,規模效益充分顯現,倒逼服務加速匹配。

價(jia) 格戰不斷升級

經受住了疫情的壓力測試,快遞行業(ye) 的前景毋庸置疑。

盡管在去年以來,不少中小快遞企業(ye) 已經被洗牌出局,但今年以來仍舊有新進入者。為(wei) 了搶占市場,2020年複工複產(chan) 後,快遞價(jia) 格戰不斷升級。

來自印尼的極兔速遞成立僅(jin) 5年,在今年3月份進入中國市場,半年內(nei) 覆蓋90%國內(nei) 市場,日均業(ye) 務量700萬(wan) 件;而眾(zhong) 郵快遞更是背靠京東(dong) ,專(zhuan) 注於(yu) 下沉市場的快遞公司,主打性價(jia) 比的電商小件,並對接京喜的電商小件業(ye) 務。

近日,更是有消息稱,眾(zhong) 郵快遞將更名為(wei) 京喜快遞,並納入新成立的京喜事業(ye) 群,構建社區團購的閉環生態。

中國快遞市場已經進入紅海,新入局者為(wei) 了搶占市場,價(jia) 格戰是唯一的選擇。雙11前,眾(zhong) 郵快遞曾推出1.5元發全國的優(you) 惠政策,以此來試水旺季市場。

激進的低價(jia) 搶量政策,讓本就競爭(zheng) 激烈的快遞市場,愈發劍拔弩張。

10月份,有快遞企業(ye) 在其內(nei) 網發布了關(guan) 於(yu) 禁止代理極兔速遞業(ye) 務的通知,由此開始正式對其封殺。

對此,雷中南表示,對比國際快遞業(ye) ,中國快遞呈現為(wei) 大而不強,今年國內(nei) 快遞行業(ye) 的態勢是順豐(feng) 降維向下打,極兔快速向上攪局,導致通達係等價(jia) 格普跌,這是行業(ye) 同質化競爭(zheng) 導致的結果。

根據快遞上市公司11月份經營數據顯示,2020年11月份,韻達、圓通、申通、順豐(feng) 的單票價(jia) 格同比分別下降28.66%、21.99%、26.91%、17.93%。

解筱文還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目前物流市場競爭(zheng) 主要是通過價(jia) 格戰實現市場增量,以量為(wei) 王、薄利多運成為(wei) 現階段的主要特征。尤其快遞行業(ye) 利潤空間不斷壓縮,平均利潤率已下降到3%至5%左右,甚至更低。

“同質化競爭(zheng) 、價(jia) 格傳(chuan) 導、新玩家進場,這三點導致明年快遞價(jia) 格應該是持續低位運行。”雷中南表示,但價(jia) 格戰已經接近行業(ye) 能夠承受的下限,繼續降價(jia) ,部分快遞企業(ye) 的加盟網點會(hui) 愈發無法承受。

如何精細化運作以及降本增效,這是擺在快遞公司麵前的問題。

據雷中南介紹,“在快遞企業(ye) 側(ce) ,我們(men) 一直在打造產(chan) 業(ye) 中台,其主旨便是改善整個(ge) 體(ti) 係,讓所有末端、幹線以及攬收環節都能夠提升效率,讓商業(ye) 效率變高,成本變低。”

下沉市場大有可為(wei)

2020年受益於(yu) 線上消費、直播帶貨、電商扶貧等新增因素驅動,快遞行業(ye) 業(ye) 務量增速明顯。

與(yu) 此同時,網上購物得到了更多滲透下沉市場的機會(hui) ,我國三、四線城市以及農(nong) 村地區的廣大消費者進一步接觸了線上購物,下沉人群使用線上購物平台的習(xi) 慣於(yu) 得到了培養(yang) 和鞏固。

“相比發展成熟的傳(chuan) 統電商模式,新的業(ye) 態如直播、社區團購、網紅帶貨正在興(xing) 起,給行業(ye) 帶來新的增量。總體(ti) 來講,線上購物人群不斷拓展,消費品類和渠道不斷增加,消費不斷升級及下沉,線上零售占比會(hui) 持續增長。今年前三季度線上零售滲透率為(wei) 24.2%,預期還有較大上升空間。”中通快遞方麵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我們(men) 未來依然是在維持既定利潤和服務質量的前提下,加速獲取市場份額,2021市場份額目標是25%以上。

華創證券也預計,抖音、快手等直播電商的崛起,或將成為(wei) 快遞業(ye) 又一大增長來源。預計未來三年,快遞行業(ye) 業(ye) 務量增速仍將維持20%左右的增長。

過去十多年,國內(nei) 快遞行業(ye) 通過價(jia) 格戰的方式野蠻生長。但在快遞單票價(jia) 格不斷逼近邊際成本之時,價(jia) 格戰帶來的規模增長空間有限,快遞企業(ye) 也必須給未來的發展不斷注入新動力。

隨著電商行業(ye) 的持續繁榮,我國快遞業(ye) 務量增速維持高位幾乎沒有懸念,而新一波增量則來自於(yu) 下沉市場,尤其是廣大農(nong) 村地區。

今年4月份,國家郵政局印發了《快遞進村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明確了到2022年底,我國農(nong) 村快遞服務深度顯著增強,縣、鄉(xiang) 、村快遞物流體(ti) 係逐步建立,城鄉(xiang) 之間流通渠道基本暢通,農(nong) 村綜合物流服務供給力度明顯加大,符合條件的建製村基本實現“村村通快遞”的目標。

“快遞進村”被提升至戰略高度。一方麵能拉動城鄉(xiang) 供給對接,為(wei) 鄉(xiang) 村增添收入來源,另一方麵則是挖掘農(nong) 村地區的消費潛力。

雷中南表示,快遞行業(ye) 在向下沉,很多快遞物流企業(ye) 已經開始在鄉(xiang) 、村、鎮裏駐點,覆蓋麵越來越大。下沉市場發掘很重要,需要把農(nong) 村本地商戶和企業(ye) “扶起來”並“走出去”,讓這些中小商家成為(wei) 農(nong) 村電商和下沉市場的主力,而不是幾個(ge) 巨頭。

事實上,今年下沉市場的爆發已經讓快遞企業(ye) 不得不加速布局。

以今年發展迅猛的極兔速遞為(wei) 例,其很大程度上受益於(yu) 拚多多。拚多多以農(nong) 產(chan) 品為(wei) 基礎,貢獻了快遞行業(ye) 50%增量,帶動下沉市場快速增長。快遞服務網絡與(yu) 下沉市場是互相促進的關(guan) 係。

因此,雷中南認為(wei) ,亞(ya) 馬遜模式或成為(wei) 部分企業(ye) 的出路,比如京東(dong) 和京東(dong) 物流、淘寶和菜鳥、還有拚多多和極兔,這種電商平台綁定快遞公司的模式可以適當減輕競爭(zheng) ,讓快遞公司喘口氣。

在他看來,不排除未來資本市場上會(hui) 有一些運作,電商平台和快遞公司抱團取得合作,采取共生的模式。

實際上,由於(yu) 今年快遞行業(ye) 價(jia) 格戰不斷升級,有些基層網點生存非常艱難,都在探索末端共配以實現降本增效。

雷中南判斷,在下沉市場,共收共配是大勢所趨。末端共配實現了區域性多品牌快遞的共同派送,具備末端降本增效的功能,他們(men) 的存在也可以為(wei) 鄉(xiang) 鎮中小企業(ye) 、農(nong) 副產(chan) 品上行提供解決(jue) 方案,有助於(yu) 提升鄉(xiang) 鎮及農(nong) 村的覆蓋率。

但他同時認為(wei) ,目前共配合作模式還不成熟,還在前期摸索階段,更適合在末端網點建設不足的特定區域發展。

不可否認的是,下沉市場的末端網點還有待進一步建設和完善,而由於(yu) 成本過高,靠一兩(liang) 家企業(ye) 幾乎無法完成。

“連接各家快遞公司發力下沉市場的共收共配,這是一個(ge) 機會(hui) 。”雷中南表示,國家郵政局最近已經啟動了末端共收共配的建設,快遞100產(chan) 業(ye) 中台可以在後麵做係統支撐,快遞公司借助國家郵政的末端,就可以真正把共收共配在鄉(xiang) 村層麵做起來。

解筱文也提到,頭部快遞企業(ye) 應該放下身段,加強多平台合作,及時跟進電商下沉市場,設計適合下沉市場的物流產(chan) 品,以保持既有的快遞體(ti) 量和增量,確保穩固市場份額。發展中的快遞企業(ye) ,應該抓住難得的機遇,發揮地域優(you) 勢,瞄準細分市場,提早布局和占領市場。

信息化融合是大勢所趨

快遞企業(ye) 除了向下沉市場發力,還在不斷延伸區域。近日,“中國澳門成為(wei) 包郵區”這樣一則新聞衝(chong) 上了熱搜。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2月20日,可供中國澳門淘寶用戶取貨的官方自提點和自提櫃數量相較去年增加了超14倍,居民平均步行每5分鍾就有一個(ge) 自提網點,網購體(ti) 驗得到大幅提升,中國澳門居民們(men) 正在逐步享受“江浙滬包郵區”的待遇。

隨著快遞物流行業(ye) 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如今的包郵區所能覆蓋的範圍也越來越廣。

值得一提的是,《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製定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第十四個(ge) 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指出,“加快發展研發設計、現代物流、法律服務等服務業(ye) ”“完善綜合運輸大通道、綜合交通樞紐和物流網絡”“構建現代物流體(ti) 係”“完善鄉(xiang) 村水、電、路、氣、通信、廣播電視、物流等基礎設施”。

這些重要部署,顯示出包括物流在內(nei) 的快遞行業(ye) 在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這意味著“十四五”期間,快遞物流等基礎設施建設要持續加速。

國家郵政局還表示,接下來郵政快遞業(ye) 將抓住數字經濟發展機遇,特別是在電子商務、大數據、區塊鏈等領域,助推行業(ye) 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加快推動行業(ye) 邁向高質量發展。

盡管快遞行業(ye) 今年顯示出了巨大的潛力,但在新格局下,包括快遞企業(ye) 在內(nei) 的整個(ge) 產(chan) 業(ye) 鏈都還需要進一步完善。

在雷中南看來,快遞物流產(chan) 業(ye) 作為(wei) 新基建基礎設施,需要去逐步壯大和成熟。它不單純隻是快遞員和快遞公司,還有包括驛站、快遞櫃、同城速配以及企業(ye) 物流服務等很多衍生業(ye) 。

實際上,不管是企業(ye) 自身還是企業(ye) 與(yu) 企業(ye) 之間,信息化融合都並非易事。

“從(cong) 行業(ye) 層麵看,國家層麵的公共數據平台需要進一步完善,快遞行業(ye) 數據整合利用不夠,價(jia) 值使用不夠充分。”解筱文表示,從(cong) 企業(ye) 層麵看,一些快遞企業(ye) 從(cong) 商業(ye) 發展和經營管理角度考慮,對一些公共數據,互設壁壘,共享共建不夠,影響整體(ti) 的生產(chan) 運作效率提升。從(cong) 消費層麵看,對用戶的信息,特別是涉及個(ge) 人隱私的信息管控不夠,影響消費群體(ti) 的安全感進一步提升。

對此,雷中南也感同身受,快遞公司門戶意識很強,強調自己的信息化能力,不願意合作等問題,導致快遞行業(ye) 信息化融合很困難。

他還強調,快遞100的主要角色是連接器,定位於(yu) 基礎設施建設。

其中,信息服務平台是連接客戶側(ce) 的企業(ye) 、個(ge) 人用戶、電商;運力協同平台又把快遞員、快遞企業(ye) 的接口打通,把客戶的訂單傳(chuan) 到運力協同平台上,實現訂單的無縫對接,最後形成物流快遞產(chan) 業(ye) 的大中台,幫助消費側(ce) 和供給側(ce) 以及相關(guan) 企業(ye) 降本增效。

解筱文則認為(wei) ,在價(jia) 格優(you) 勢無法凸顯的情況下,快遞物流企業(ye) 製勝砝碼在於(yu) 加快新科技、新服務、新業(ye) 態的持續探索,推動商業(ye) 模式創新和服務質量提升,實現效率效益和企業(ye) 價(jia) 值最大化。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