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究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論文薈萃 > 正文

數字經濟浪潮下如何穩定全球供應鏈?

發布時間:2020-11-18 16:31:03 中國水運報

生產(chan) 中斷、物流阻滯、需求下跌,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遭受重創。後疫情時代,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何去何從(cong) ,成為(wei) 在北京剛剛閉幕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0年年會(hui) 的熱議話題。

11月13日,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hui) 承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0年會(hui) 舉(ju) 行,海內(nei) 外政要、企業(ye) 負責人就世界經濟複蘇如何從(cong) K型走向V型”“數字經濟”“綠色發展”後疫情時代全球供應鏈何去何從(cong) 等問題交流探討、建言獻策。

數字經濟迎接美好未來

據統計,今年直播電商市場爆發式增長,僅(jin) 上半年電商直播就超過1000萬(wan) 場。疫情催生的“宅經濟”推動更多居民通過線上平台滿足衣、食、用、娛各方麵需求。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鳴強調,加快推進數字化轉型,或許能夠成為(wei) 世界經濟複蘇的新引擎。

“現在全球互聯網用戶達到40億(yi) 元,雲(yun) 端的生產(chan) 生活快速發展,遠程醫療、在線教育、電子商務顯示出獨特的優(you) 勢,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ye) 、互聯網這些新模式在迅速崛起。所以,怎麽(me) 推動數字領域的國際合作,包括國際規則的製定,共同致力於(yu) 消除數字鴻溝,進行數字化轉型,成為(wei) 世界經濟複蘇的新引擎。” 王一鳴說。

貝寶總裁兼首席執行官丹尼爾·舒爾曼表示,疫情極大加速了全球經濟數字化進程,對很多企業(ye) 而言,數字產(chan) 品和數字解決(jue) 方案的重要性得到了空前提升。“我認為(wei) 這是一個(ge) 關(guan) 鍵轉折點,消費者新的消費習(xi) 慣已經形成,成為(wei) 了不可逆轉的趨勢。”

工業(ye) 和信息化部信息技術發展司一級巡視員李穎指出,據研究機構測算,我國2020年1-9月信息消費規模達到3.6萬(wan) 億(yi) ,同比增長6.5%。“今年1月疫情初起的時候,都沒有預料到會(hui) 對經濟造成巨大衝(chong) 擊的同時,推動各種經濟活動線上化邁出了決(jue) 定性重要一步,成為(wei) 今年數字經濟突飛猛進最有力的因素。”

不過,當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範圍得到控製,世界經濟回到過去比較常態化的狀態後,會(hui) 不會(hui) 對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帶來一定影響?

“從(cong) 今年始終在防疫複工複產(chan) 一線工作掌握的情況判斷,數字經濟還是會(hui) 持續保持蓬勃發展。”李穎說,首先,我國正處於(yu) 經濟社會(hui) 全麵數字化轉型的大趨勢中,發展數字經濟是一個(ge) 不可逆轉的曆史進程;其次,發展數字經濟是我國保持戰略定力,辦好自己的事,應對未來各種風險挑戰主要思路之一;第三,我國正在通過對工業(ye) 互聯網的探索走入數字經濟發展的深水區。

她表示,通過這三個(ge) 方麵的分析,決(jue) 定了我國未來數字經濟發展將迎來更加美好的未來,有理由期待數字經濟的紅利在“十四五”時期將進一步釋放。

富達國際首席執行官黎誠恩則從(cong) 具體(ti) 案例出發分析佐證了這一判斷。

她說,數字經濟已經不再是一些科技巨頭的特權,它已經是各領域產(chan) 業(ye) 都可以享有的權利,比如,小企業(ye) 利用阿裏巴巴集團的物流在國內(nei) 外擴大自己的運貨群;蘋果生態係統中的應用程序開發者隻需要勾選表格就可以在全球銷售產(chan) 品了,這些都可以看出疫情促進了企業(ye) 數字化轉型,而且這種影響才剛剛開始。

在雲(yun) 鋒基金聯合創始人、主席虞鋒看來,最近五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從(cong) 2016年11萬(wan) 億(yi) 增長到了2017年35.8萬(wan) 億(yi) ,占GDP比重達到了36%,對GDP貢獻率為(wei) 67%。這樣的數字讓“數字經濟會(hui) 是短暫繁榮還是加速產(chan) 業(ye) 轉型”答案不言自明,“而且我更想強調的是這個(ge) 轉型從(cong) 某種意義(yi) 上說是不可逆的,是持續、長期的發展。”

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麵臨(lin) 危與(yu) 機

與(yu) 會(hui) 嘉賓一致認為(wei) ,經濟全球化是大勢所趨,新一輪科技創新和產(chan) 業(ye) 變革正在引領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加速重構,需要以辯證思維看待當下形與(yu) 勢、危與(yu) 機,在開放中創造機遇,在合作中破解難題。

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教授、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埃德蒙·費爾普斯在論壇上說,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美國本土企業(ye) 受到了來自商業(ye) 和政府層麵的雙重壓力,“即使會(hui) 大大增加成本,原來依賴海外供給的一些關(guan) 鍵零部件,現在卻要轉由國內(nei) 供給。”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一個(ge) 零部件的缺失,將擾亂(luan) 整個(ge) 產(chan) 品的生產(chan) 。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劉烈宏指出,此次疫情持續時間之長、波及範圍之廣、衝(chong) 擊強度之大,充分暴露了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脆弱性。但與(yu) 此同時,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給很多行業(ye) 帶來了顛覆性影響,開辟了新的“賽道”,引領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加速構建。

5G建設、發展和應用迅猛,一係列新技術、新模式、新業(ye) 態層出不窮。今年以來,中國憑借完備的工業(ye) 體(ti) 係、龐大的內(nei) 需市場優(you) 勢、良好的基礎設施建設,不僅(jin) 頂住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壓力測試”,還在全球主要經濟體(ti) 中率先實現經濟複蘇。

“7000多億(yi) 人民幣的購物交易,100%都是通過雲(yun) 進行的。”美光科技總裁、首席執行官桑傑·梅赫羅特拉點讚中國剛剛落幕的“雙11”網絡購物節,認為(wei) 人工智能、5G、雲(yun) 平台等促進了各行業(ye) 發展,也為(wei) 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帶來新機遇。

全球化時代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各國在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中處於(yu) 不同位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與(yu) 會(hui) 嘉賓一致表示,經濟發展離不開國際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協同配合,產(chan) 業(ye) 技術進步也離不開參與(yu) 國際合作和競爭(zheng) 。

發揮合力穩鏈固鏈強鏈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球供應鏈安全穩定受到嚴(yan) 重衝(chong) 擊。

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0年會(hui) 經濟峰會(hui) 的“後疫情時代:全球供應鏈何去何從(cong) ?”分組會(hui) 上,國務院國有資產(chan) 監督管理委員會(hui) 副主任任洪斌表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維護全球供應鏈安全穩定。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中央企業(ye) 大多處於(yu) 關(guan) 係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ye) 和關(guan) 鍵領域,是中國供應鏈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始終致力於(yu) 維護全球供應鏈安全穩定。

任洪斌介紹,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球供應鏈安全受到嚴(yan) 重衝(chong) 擊,中央企業(ye) 充分發揮自身優(you) 勢,頂壓前行,迎難而上,不僅(jin) 為(wei) 中國供應鏈穩定運行提供了有力支撐,也為(wei) 全球供應鏈秩序恢複作出了積極貢獻。一是通過保障基礎供應,增強供應鏈韌性。二是通過按時保質履約,暢通供應鏈循環。三是通過強化投資拉動,涵養(yang) 供應鏈生態。四是通過加強防疫合作,化解供應鏈風險。積極開展全球防疫、抗疫合作,出口了大量醫用口罩、防護服等防疫物資,為(wei) 共同抗擊疫情提供了有力支撐,“通過按時保質履約,暢通供應鏈循環,按時按約保質保量完成國際訂單,近八成海外項目克服疫情影響穩步推進,近600個(ge) 海外項目順利完工。通過強化投資拉動涵養(yang) 供應鏈生態,前三季度實現固定資產(chan) 投資1.8萬(wan) 億(yi) 元,增長11.3%。上半年新增海外項目442個(ge) ,項目金額365億(yi) 美元。”

美光科技總裁、首席執行官桑傑·梅赫羅特拉認為(wei) ,人工智能、5G、雲(yun) 平台等促進了各個(ge) 行業(ye) 的發展,同時也會(hui) 為(wei) 製造業(ye) 帶來新的機會(hui) 、為(wei) 供應鏈帶來新的機會(hui) 。供應鏈的未來必須進行重構,從(cong) 而提高生產(chan) 率,同時還能夠產(chan) 生更多的靈活性和敏捷性。未來,企業(ye) 必須要強化供應鏈的韌性來持續為(wei) 客戶提供生產(chan) ,有效的係統必須要有數據的透明度,由此整個(ge) 供應鏈才能夠實現高效。

中國進出口銀行行長吳富林表示,疫情下的全球供應鏈可能出現三大趨勢, 一是有限全球化、緊密區域化和充分的本地化。產(chan) 業(ye) 鏈條距離縮短,甚至變形。二是產(chan) 業(ye) 鏈趨向多元化、分散化和多樣化,為(wei) 降低過度依賴單一市場渠道、產(chan) 品和技術的風險,人們(men) 的備份意識更強。三是更加信息化、數字化和智能化,信息科技可以提升供應鏈的運轉效率。疫情下,數字科技對增強供應鏈的韌性至關(guan) 重要。

今年以來,適應新形勢新要求,中國提出構建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與(yu) 會(hui) 嘉賓表示,新發展格局將為(wei) 包括在華外企在內(nei) 的各類市場主體(ti) 帶來更廣闊的發展機遇。

江森自控全球董事長、首席執行官喬(qiao) 治·奧利弗表示,中國在發展以消費和創新為(wei) 驅動的經濟,同時致力於(yu) 進一步開放,江森自控全力支持中國新的發展格局,願意為(wei) 這樣一個(ge) 過程提供幫助。

“我們(men) 期待在未來能夠進一步擴大在中國的供應鏈布局,提高我們(men) 在國內(nei) 的研發投入。相信我們(men) 在智能建築技術方麵的全球領先優(you) 勢和不斷拓展的本地專(zhuan) 業(ye) 技術,能幫助中國產(chan) 業(ye) 實現升級,刺激雙循環發展,促進可持續增長,我們(men) 很高興(xing) 擁抱未來不可思議的機遇,與(yu) 中國參與(yu) 者合作,為(wei) 中國的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他說。

星巴克總裁、首席執行官凱文·約翰遜提出,展望未來,中國布局雙循環新發展戰略將更加強化星巴克立足中國長期發展的決(jue) 心和信心。星巴克堅定地認為(wei) ,跨國企業(ye) 在中國高水平開放和高質量增長的新發展格局中會(hui) 大有可為(wei) 。

(本文綜合新華網、經濟日報、央廣網、中國經濟時報等媒體(ti) 報道)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