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洲市場,華為(wei) 手機完全可以和蘋果手機‘掰腕子’;在美國西海岸,公路上的比亞(ya) 迪新能源車隨處可見。”在海外求學、工作多年的周培談起國外見聞,三句話不離中國品牌。
規模快速擴大,總量攀上第一,全世界遍地開花的“中國貨”背後,是世界第一貨物貿易大國的閃亮實力。
“十三五”期間,中國貨物貿易規模多年位居世界第一,貨物進出口總額占全球份額超過11%。“2019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1.54萬(wan) 億(yi) 元,再創新高。民營企業(ye) 首次超過外資企業(ye) 成為(wei) 最大的外貿主體(ti) 。”海關(guan) 總署副署長鄒誌武說。
結構持續優(you) 化,打響自主品牌,“中國貨”的含金量更高了。
今年2月,出口土耳其的盾構機發貨;5月,出口歐洲的最大直徑盾構機“勝利號”在莫斯科地鐵始發;8月,首次批量出口國產(chan) 隧道施工裝備至中東(dong) 市場……這份亮眼的外貿成績單,來自中國鐵建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這些年,鐵建重工堅持“開發能夠填補國內(nei) 外市場空白的產(chan) 品”,不論市場占有率還是技術水平,都是全球佼佼者。
9月27日,湖南自貿區揭牌後的第三天,中國自主研製的最大直徑盾構機在鐵建重工長沙第一產(chan) 業(ye) 園下線。“自貿區獲批,將為(wei) 我們(men) 對接海外市場提供更多有利條件。”鐵建重工董事長劉飛香信心滿滿。
5年來,中國出口貨物中,自主品牌持續做大做強,海爾、小米、傳(chuan) 音等一批響當當的中國品牌受到世界各地消費者的青睞。2019年自主品牌商品出口2.9萬(wan) 億(yi) 元,占出口總值近17%。高附加值機電產(chan) 品和裝備製造產(chan) 品出口保持良好增勢,國際市場競爭(zheng) 力增強。2019年,機電產(chan) 品出口占比達58.4%,集成電路、汽車整車出口分別增長25.3%和8.2%。“中國在全球出口市場上的主導地位已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英國《金融時報》在日前的一篇報道中評價(jia) 。
一邊是更多中國貨物走出去,另一邊,更多國外貨物走進來。
寧夏貨車司機楊學伏對此感觸頗深,“哈薩克斯坦的亞(ya) 麻籽、澳洲的鐵粉、越南的大米……不論跑到天南地北、口岸碼頭,也不愁沒貨源”。從(cong) 憑祥到曹妃甸,從(cong) 滿洲裏到霍爾果斯,每天超過3000萬(wan) 名貨車司機,在道路上奔忙,把海外優(you) 質商品運至無數中國家庭和企業(ye) 。2019年,中國貨物進口達到了14.31萬(wan) 億(yi) 元。
日益改善的營商環境、各類優(you) 惠政策和便利化措施,讓進出口貿易更便捷。
“今年以來,僅(jin) 稅費優(you) 惠這一塊,公司就享受出口退稅7000多萬(wan) 元、房產(chan) 稅和土地使用稅減免150多萬(wan) 元、西部大開發稅收政策減免1200多萬(wan) 元……”重慶潤通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向歐美國家出口零配件,公司財務人員鍾娟算起賬來,喜上眉梢。
不斷完善的基礎設施和運輸裝備,為(wei) 物暢其流提供保障。
今年7月30日,北部灣欽州港,“中遠太倉(cang) 號”滿載集裝箱,準備啟航。這是欽州港首次航行10萬(wan) 噸級集裝箱貨輪,這艘巨輪從(cong) 西部陸海新通道出發,循著海上絲(si) 綢之路,為(wei) 中國—東(dong) 盟合作譜寫(xie) 新篇章。中國進出口貿易的95%通過海運完成。“十三五”期間,中國遍布全球的海運航線和服務網絡快速發展。2019年,全國港口外貿貨物吞吐量達43.21億(yi) 噸。“中國與(yu) 世界的貿易聯係愈加緊密,我們(men) 對未來充滿希望!”中遠海運集團船舶政委鄭文敏說。
陸路運輸持續延展、升級。中歐班列5年來開行列數、貨物運量節節攀升,被譽為(wei) 穩定國際供應鏈的“鋼鐵駝隊”。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但中歐班列逆勢向前。僅(jin) 上半年就累計開行5122列,同比增長36%。助推了沿線國家的複工複產(chan) 和經濟重啟,也為(wei) 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穩定提供了強大動力。
“中國商品已不再是廉價(jia) 品的代名詞,而是憑借優(you) 良品質蜚聲國際,海外學子看在眼裏,倍感自豪!”周培的足跡遍及西方各國,不論走到哪裏,隨處可見的“Made in China”(中國製造)字樣總讓他感到祖國就在身邊。
最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