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究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論文薈萃 > 正文

海南自貿港建設為港航業者帶來利好

發布時間:2020-08-17 13:41:42 中國交通新聞網

《海南自由貿易港總體(ti) 方案》(簡稱《總體(ti) 方案》)的發布恰逢其時,以其積極蓬勃的能量,正在掀開新一輪中國對外開放的奔湧大潮。這意味著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從(cong) 此開啟新篇章。基於(yu) 此,港航業(ye) 者麵臨(lin) 哪些機遇,又承擔哪些使命?

推動港口資源整合是大勢所趨

創新港口管理體(ti) 製機製、推動港口資源整合是大勢所趨,但《總體(ti) 方案》中比較籠統,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地加以探索。招商局集團創立的“前港—中區—後城”發展模式,可以稱之為(wei) 一種成功的模式。在這種模式下,港口作為(wei) 先鋒,隨之帶動產(chan) 業(ye) 園區,進而激發城市新區,最後實現陸海統籌、港區聯動發展。事實上,這一經驗已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得到推廣,接下來,還需要從(cong) 三方麵加強推動。

一是構建統一的港口企業(ye) 集團。海南省擁有眾(zhong) 多優(you) 質港口,目前已形成以海口港為(wei) 全國主要港口,洋浦港、八所港、三亞(ya) 港和清瀾港為(wei) 地區性重要港口的“四方五港多港點”發展格局。與(yu) 上海港等先進港口相比,這些港口仍有較大差距,從(cong) 硬件設施到軟實力,都缺乏核心競爭(zheng) 力。為(wei) 了提高整體(ti) 競爭(zheng) 力,需要突破地方割據、行政管理重疊的局限,形成統一的港口企業(ye) 集團。2019年11月,海南港航控股有限公司在海口秀英港正式啟動企業(ye) 重組。該公司原屬海南省國資委所有,下轄海南秀英港、新海港、馬村港和洋浦小鏟灘4個(ge) 主要港區。重組啟動後,中遠海運集團作為(wei) 新股東(dong) 取得控股權,公司的資本和資源得以擴展。建議公司暫時代為(wei) 行使統一港口集團的管理職能,擴大對外合作,吸收更多資本入股,整合“四方五港多港點”的資源。

二是盡快製定港航物流產(chan) 業(ye) 園區發展規劃並加快實施。6月16日,由海南港航控股有限公司與(yu) 中遠海運物流有限公司共同組建的海南港航物流集團有限公司在洋浦宣告成立。集團整合兩(liang) 家公司資源,投資建設橡膠期交庫、棕櫚油等大宗商品倉(cang) 庫,借此打造洋浦臨(lin) 港現代物流中心。中心對於(yu) 大力推進東(dong) 方臨(lin) 港產(chan) 業(ye) 園、臨(lin) 高金牌港開發區和跨境電子商務試驗區具有重要意義(yi) 。

三是全麵提升所在城市建設。以洋浦港所屬地儋州市為(wei) 例。第一產(chan) 業(ye) 主要是農(nong) 林牧漁及其服務業(ye) ;第二產(chan) 業(ye) 主要是刨花板、成品糖、商品混凝土、水泥、飼料、建築業(ye) ,產(chan) 品的附加值不高。第三產(chan) 業(ye) 主要依賴房地產(chan) 和旅遊。總體(ti) 來看,前港、中區和後城之間的聯動性嚴(yan) 重不足。針對“四方五港多港點”的每一港口特色,通過臨(lin) 港產(chan) 業(ye) 園的輸送,吸引更多的企業(ye) 入駐城市,並且推進城市產(chan) 業(ye) 布局的提升,在加快老基建的同時,借鑒物聯網、人工智能、5G、區塊鏈等技術,助力城市的數字化、綠色化和國際化。

拓展航運服務產(chan) 業(ye) 鏈

航運服務產(chan) 業(ye) 鏈是指以船舶運輸和港口服務為(wei) 核心,以航運輔助性服務業(ye) 和航運支持性服務業(ye) 為(wei) 支撐的產(chan) 業(ye) 鏈條。其中,航運輔助性服務業(ye) 包括貨運代理、船舶代理、船舶管理、船舶經紀、保險中介、集裝箱租賃、船舶監造、船舶檢驗、海事安全及技術服務、救助打撈、船舶供應、航道疏通維護、船舶登記、船舶通信導航、港口清潔環保、口岸查驗等。航運支持性服務包括航運金融、航運保險、航運谘詢、海事教育與(yu) 培訓、航運文化、海事審判與(yu) 仲裁、航運公估、海事認證與(yu) 評估、船舶製造、船舶融資、航運貸款和租賃等。為(wei) 了提高航運服務產(chan) 業(ye) 鏈的效率,《總體(ti) 方案》明確幾方麵政策:

一是推動發展保稅倉(cang) 儲(chu) 。這項業(ye) 務屬於(yu) 基礎港口服務,是指使用海關(guan) 核準的保稅倉(cang) 庫存放保稅貨物,屬於(yu) 暫時進境、隨後複運出境的貨物,或者海關(guan) 批準暫緩納稅的進口貨物。目前,海南自由貿易港擁有總庫容16萬(wan) 立方米的中海油海南液化天然氣(LNG)保稅倉(cang) 庫,對於(yu) 促進海南液化天然氣轉口貿易,推動亞(ya) 太地區LNG現貨交易市場發展具有重大現實意義(yi) 。此外,海口海關(guan) 還推出“保稅倉(cang) 儲(chu) 轉離島免稅”優(you) 惠政策,以扶持海南鑽石珠寶加工產(chan) 業(ye) 發展。建議海南自由貿易港在上述保稅倉(cang) 儲(chu) 的基礎上,複製其他自貿試驗區的經驗,如吸收遼寧自貿試驗區的保稅混礦、山東(dong) 自貿試驗區的保稅混油等成功模式,開拓更多的保稅倉(cang) 儲(chu) 業(ye) 務。

二是構建以港口為(wei) 中心的國際物流配送體(ti) 係。早在2004年海南就出台了《關(guan) 於(yu) 推進東(dong) 南亞(ya) 航運樞紐和物流中心建設實施意見》,這一意見設計的目標是,到2020年,海南基本建成以物流園區為(wei) 主體(ti) 、功能完備的物流服務設施以及與(yu) 國家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對接的東(dong) 南亞(ya)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基本建成以物流園區為(wei) 依托,以油氣化工品、漿紙、煤炭、橡膠、熱帶水果等為(wei) 主的區域性大宗物資和商業(ye) 倉(cang) 儲(chu) 、中轉、交易基地和平台,形成服務於(yu) 東(dong) 南亞(ya) 與(yu) 內(nei) 陸腹地的特色物流供應服務體(ti) 係。2020年已過去大半,該意見的實施取得了攻堅性成果,恰逢《總體(ti) 方案》頒布之時,借此東(dong) 風,海南自由貿易港的國際物流配送能力定將更上一層樓。

三是適當發展轉口貿易。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海南發展不能以轉口貿易和加工製造為(wei) 重點,而要以發展旅遊業(ye) 、現代服務業(ye) 、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為(wei) 主導,更加注重通過人的全麵發展充分激發發展活力和創造力。這為(wei) 海南自由貿易港指明了方向,但這並非意味著不發展轉口貿易。隨著保稅倉(cang) 儲(chu) 的服務能力日趨增強,以保稅倉(cang) 儲(chu) 作為(wei) 中轉站的這類轉口貿易是海南自由貿易港發展的趨勢。

四是促進大宗商品貿易。2012年12月19日正式成立的“海南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可以發揮橋梁作用,立足海南、麵向全國、輻射東(dong) 南亞(ya) 及周邊國家和地區,匯聚信息、資金等資源,引導洋浦經濟開發區繼續建設國家離岸貿易試驗區,推進離岸經濟相關(guan) 製度創新。

五是完善進口商品展銷。通過搭建國際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展示展銷保稅商品,一方麵,發揮類似保稅倉(cang) 儲(chu) 的職能,另一方麵,實行先銷後稅,減輕企業(ye) 資金的負擔。位於(yu) 海口綜合保稅區的“國際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於(yu) 2014年3月21日正式開業(ye) ,是一個(ge) 集展示、交易、拍賣、新品發布、品鑒、收藏、文化等為(wei) 一體(ti) 的全省最大國際商品展示交易平台。《總體(ti) 方案》的發布給中心注入了新的動力,在建設國際商品展示交易平台、推動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試點方麵必將大有作為(wei) 。

六是擴大流通加工。流通加工處理是指在物流中心對商品實施的各種業(ye) 務,包含商品的分類、過磅、拆箱、重包裝、貼標簽及組合包裝,其意義(yi) 在於(yu) 提高貨品的附加值。最後,開展集裝箱拆拚箱等業(ye) 務。通常船公司僅(jin) 接受整箱貨物的訂艙,拚箱貨不宜直接與(yu) 船公司對接,隻能通過貨運代理將拚箱貨拚成整箱後才能向船公司訂艙。基於(yu) 港口經營的市場化以及“放管服”的需求,交通運輸部於(yu) 2018年第三次修正了《港口經營管理規定》,取消了“集裝箱堆放、拆拚箱以及對貨物進行簡單加工處理”經營許可要求,這意味著今後這項業(ye) 務麵臨(lin) 著更多的競爭(zheng) 。《海南自由貿易港總體(ti) 方案》賦予全島封關(guan) 運作的海關(guan) 監管特殊區域,對貨物貿易實行以“零關(guan) 稅”為(wei) 基本特征的自由化便利化製度安排,在競爭(zheng) 方麵,海南自由貿易港處於(yu) 絕對的優(you) 勢。

(作者係大連海事大學法學院教授)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