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四月初的兩(liang) 場降溫,給河南省盧氏縣吳家溝村的櫻桃帶來了考驗,作為(wei) 駐村第一書(shu) 記,王曉騫和村幹部、駐村工作隊帶領農(nong) 戶每天淩晨下到田間點煙防寒,最大限度遏製了櫻桃減產(chan) ,櫻桃產(chan) 量受凍害影響降低40%的情況下,銷售收入逆勢提升30%。
這個(ge) 扶貧路上的小小縮影,背後是全國海關(guan) 派駐在全國扶貧一線130名駐村第一書(shu) 記的日夜奮戰。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海關(guan) 總署以強烈的使命擔當切實履行定點扶貧政治責任,推進海關(guan) 定點扶貧工作並取得重大進展。截至2020年2月,海關(guan) 總署定點幫扶的河南省魯山縣、盧氏縣、民權縣全部脫貧摘帽。
因地適宜 科學確定扶貧產(chan) 業(ye) 項目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練。全國海關(guan) 奮戰在扶貧一線的駐村第一書(shu) 記聚焦“精準”二字,以扶貧村為(wei) 重點,因村因人施策,對症下藥、精準滴灌、靶向治療,輻射、帶動縣域經濟發展。
在盧氏縣南石橋村,駐村幹部利用當地毗鄰縣城、集體(ti) 荒地多的優(you) 勢,推廣中藥材連翹種植,投資150萬(wan) 元,平整3000畝(mu) 集體(ti) 荒山栽植連翹,帶動全縣大力發展連翹人工撫育種植,目前發展至近百萬(wan) 畝(mu) ,形成“盧氏連翹”品牌,既帶動了貧困地區的脫貧,又守住綠水青山。
魯山縣上竹園寺村利用海關(guan) 和社會(hui) 資金,成立竹園農(nong) 產(chan) 品銷售有限公司、綠源中杏農(nong) 業(ye) 科技有限公司,集體(ti) 收入超過60萬(wan) 元,貧困群眾(zhong) 人均可支配收入從(cong) 2600元增加到4500元,興(xing) 辦產(chan) 業(ye) 解決(jue) 了勞動力剩餘(yu) 問題,增加了農(nong) 民收入,村民呈現出良好精神狀態。
如何讓陽光照到最需要的地方,使那些無勞動能力的特困戶不愁吃、不愁穿,全國海關(guan) 扶貧隊伍積極探索建立產(chan) 業(ye) 盈利再分配機製。在盧氏縣南石橋村,他們(men) 注冊(ce) 成立海富合作社,製定“公司+合作社+農(nong) 戶”分配方案,一方麵激勵能人帶頭致富,另一方麵讓貧困戶分享增收紅利。
扶上馬,還要送一程。為(wei) 確保群眾(zhong) 穩定脫貧,全國海關(guan) 扶貧隊伍建立完善扶貧開發長效機製,增強持續發展後勁。
一是明確產(chan) 權歸屬。針對村民對扶貧產(chan) 業(ye) 產(chan) 權的疑慮,通過專(zhuan) 題調研,提出“撬動資金”方案,按照海關(guan) 投資1/3,申請國家扶貧補助1/3,幫助村民申請貼息貸款自投1/3,產(chan) 權屬於(yu) 村民,給群眾(zhong) 吃下“定心丸”。
二是給扶貧村鍛造一支帶不走的“戰鬥隊”。海關(guan) 總署指導第一書(shu) 記全麵履行黨(dang) 建主體(ti) 責任,強化支部班子建設,幫助總結黨(dang) 員幹部聯係群眾(zhong) “四必到、四必訪”工作法。
三是持續深化基礎設施建設。修建村文化廣場、黨(dang) 群活動室、圖書(shu) 室和教育設施,打井築壩,興(xing) 建橋梁,硬化路麵,安裝路燈,架設健身器材,提升農(nong) 村生產(chan) 、生活和教育設施水平。
產(chan) 業(ye) 扶貧是基礎,教育扶貧是根本。從(cong) 2017年起,海關(guan) 總署把貧困縣基層幹部培訓列入總署年度培訓計劃,共舉(ju) 辦10期培訓班。四年來共培訓貧困縣基層幹部2411人,培訓技術人員1萬(wan) 餘(yu) 人次。自2016年起,先後從(cong) 全國海關(guan) 招募誌願關(guan) 員6批46名老師到盧氏、魯山山區小學支教,直接受教學生12000餘(yu) 人。
發揮優(you) 勢 跨境電商助力精準扶貧
2019年1月,在海關(guan) 總署機關(guan) 黨(dang) 委辦公室從(cong) 事定點扶貧工作近十年的房季主動請纓掛職中共民權縣委常委、副縣長。
立足當地實際情況,如何找準脫貧突破口?
房季找準海關(guan) 與(yu) 民權發展的結合點,利用海關(guan) 政策優(you) 勢推動民權申請建立了保稅物流中心,民權縣列入了國務院第四批跨境電商零售試點城市。他積極發揮電商作用推動產(chan) 業(ye) 扶貧,將阿裏巴巴等電商巨頭引入民權,推動建成雙塔蘆筍扶貧產(chan) 業(ye) 基地,當年帶動500多名貧困戶脫貧。
在阿裏巴巴“雙11”演播大廳,房季親(qin) 自上陣直播帶貨銷售民權農(nong) 產(chan) 品,推出民權花生品牌,把民權花生電商銷售從(cong) 不足500萬(wan) 元提升到2000萬(wan) 元,並成功簽下3600噸花生油供銷合同。在他推動下,民權紅酒、貢麻花、香酥魚、香菇醬和桑葚係列產(chan) 品等,從(cong) 線下商品零銷模式推廣到線上電商銷售模式。
民權縣黃河故道秋水湖上有500多家養(yang) 殖戶,因此湖被確定為(wei) 商丘市水源地,養(yang) 殖圍壩被拆除,養(yang) 殖戶麵臨(lin) 事業(ye) 返貧危險,他推動縣政府下決(jue) 心投資7千萬(wan) 元,修建了背河窪地公路、拉上電線,幫助500多家養(yang) 殖戶協調解決(jue) 了3萬(wan) 畝(mu) 水麵的新養(yang) 殖場。
除了奮戰在一線的工作人員,全國海關(guan) 在扶貧工作上堅持“一盤棋、一條心、一股勁”,各部門單位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全力支持總署定點扶貧工作。
海關(guan) 總署財務司在財政預算非常困難的情況下,確保扶貧經費按時足額到位;統計司為(wei) 羊肚菌設立海關(guan) 稅號,幫助將盧氏縣羊肚菌推向國際市場;關(guan) 稅司積極協商中儲(chu) 糧總公司,使其同意河南分公司把核桃油加工企業(ye) 落戶盧氏縣;人教司批準設立平頂山海關(guan) 辦事處,為(wei) 魯山縣發展擴大對外貿易搭建平台;發揮檢驗檢疫新劃入的商品檢驗司、衛生檢疫司等部門職能優(you) 勢,推動民權縣建成“國家級冷凍冷藏設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河南省製冷機電產(chan) 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和“河南省葡萄酒檢測中心”3個(ge) 檢測平台順利投入運營,為(wei) 民權縣製冷機電設備和葡萄酒產(chan) 業(ye) 兩(liang) 個(ge) 核心工業(ye) 經濟發展和轉型升級提供重要支持。
地方海關(guan) 也在行動。鄭州、武漢海關(guan) 幫助盧氏縣與(yu) 隨州12家食用菌企業(ye) 簽訂100多萬(wan) 斤香菇購銷協議,銷售金額約4000餘(yu) 萬(wan) 元,有力支持盧氏縣香菇產(chan) 業(ye) 發展。哈爾濱海關(guan) 、福州海關(guan) 積極推薦當地木耳、菌草種植項目並協調做好原材料、技術支持。
據統計,2017年以來全國海關(guan) 投入扶貧資金4600餘(yu) 萬(wan) 元,引進幫扶資金3億(yi) 元,幫助銷售農(nong) 產(chan) 品8.3億(yi) 元,捐贈圖書(shu) 、電腦、衣物等折合人民幣7000餘(yu) 萬(wan) 元。
持續強化 高標準完成定點扶貧指標
海關(guan) 總署高度重視定點扶貧工作,把做好扶貧工作作為(wei) 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抓緊抓實抓細。總署黨(dang) 委在每年的全國海關(guan) 工作會(hui) 議上,把脫貧攻堅工作放在突出位置,重點研究部署。
脫貧攻堅收官之年遭遇疫情大考,各項工作任務更重、要求更高。
今年以來,海關(guan) 總署強化攻堅措施,建立定期研究和督辦工作機製,一個(ge) 節點一個(ge) 節點抓落實,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確保如期全麵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推動扶貧幹部堅守一線。新冠疫情爆發後,海關(guan) 總署第一時間組織扶貧幹部提前結束春節假期,及時返回工作崗位,幫助駐在縣、村抓好疫情防控,同時入戶開展調研摸排,全麵掌握疫情對脫貧攻堅帶來的不利影響,加強對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監測,製定應對方案,堅決(jue) 防止因疫致貧返貧現象發生。
高標準完成定點扶貧指標。今年以來,海關(guan) 總署多次召開視頻座談會(hui) ,組織駐縣、村扶貧幹部一起研究製定2020年總署定點扶貧責任書(shu) 指標落實措施,派員赴一線具體(ti) 指導,督促推動扶貧幹部加快工作進度。截至6月底,共投入幫扶資金1292.95萬(wan) 元,引進幫扶資金2075.9萬(wan) 元,培訓技術人員2422名,幫助銷售農(nong) 產(chan) 品58770萬(wan) 元.
持續強化海關(guan) 政策扶貧。發揮海關(guan) 政策優(you) 勢,支持民權縣保稅物流中心(B型)建設,幫助商丘市申請成為(wei) 國務院第四批跨境電商零售試點城市,幫助引進阿裏巴巴公益基金會(hui) 項目,協調亞(ya) 馬遜中國區總部為(wei) 民權縣跨境電商企業(ye) 授課,已培養(yang) 150名電商專(zhuan) 門人才。組織海關(guan) 動植物和食品檢疫技術專(zhuan) 家實地指導定點扶貧縣村發展收益高、見效快的特色種植、養(yang) 殖產(chan) 品,助力盧氏食用菌擴大出口,僅(jin) 1-5月份出口額就達4億(yi) 多元。
加大投資和消費扶貧力度。加大對吳家溝村食用菌種植基地基礎設施的配套建設、大櫻桃品質改良項目、農(nong) 村技術人員培訓資金投入。駐縣副縣長、選調大學生助力產(chan) 銷對接,通過抖音、今日頭條、快手等平台“直播帶貨”,用好公益中國App,變流量為(wei) 銷量。舉(ju) 辦首屆吳家溝村大櫻桃洽商會(hui) ,幫助銷售盧氏縣大櫻桃1500萬(wan) 元。助力民權縣把大閘蟹等水產(chan) 品銷售到澳門和香港市場。
最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