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究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論文薈萃 > 正文

“身邊經濟”打造同城生活便利圈 外賣騎手除了送餐還送啥?

發布時間:2020-08-06 08:40:35 人民網

不少人注意到,路上的外賣騎手不僅(jin) 在用餐時段奔忙,其他時間也穿梭在社區的樓宇間。

外賣騎手,除了送美食,正在更多地開始遞送各類非餐飲商品以及家居服務。從(cong) 送餐到“送萬(wan) 物”、“送服務”,這一轉變是如何實現的?未來,“身邊經濟”如何發展?

外賣軟件有了新玩法

“幫我買(mai) 瓶水”“幫我買(mai) 些菜”“幫我送藥上門”……如今,五花八門的需求在餓了麽(me) 、美團等外賣平台上都可以得到解決(jue) 。“身體(ti) 不舒服,家裏沒有對症的藥卻又一個(ge) 人在家的時候,去藥店買(mai) 藥就很不方便。”隻身在北京打拚的小王對記者說,自從(cong) 美團外賣APP推出“送藥上門”這一功能後,再也不擔心買(mai) 藥不方便的問題了。“‘送藥上門’非常貼心、人性化,送藥速度也很快,一般20分鍾內(nei) 就能送到家門口。”小王說,如果不知道買(mai) 什麽(me) 藥,還可以在APP上進行用藥谘詢,不嚴(yan) 重的頭疼腦熱都能得到解決(jue) ,十分方便。

除了“送藥上門”,外賣平台的“跑腿代購”功能可謂“各類商品皆可送”。“記得有一次,我與(yu) 女朋友去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野餐,突然下起大雨。因為(wei) 沒有帶傘(san) ,兩(liang) 人鞋子都濕了,被淋成了‘落湯雞’。”在上海工作的付先生告訴記者,當時抱著試試的心態,嚐試了餓了麽(me) 的“跑腿代購”功能,讓騎手幫忙代購了兩(liang) 雙拖鞋、兩(liang) 件雨衣,並送到了公園裏,解決(jue) 了他和女友的尷尬困境。“當時我們(men) 的定位在公園一個(ge) 角落,與(yu) 外麵的大路僅(jin) 有一牆之隔,騎手準確找到了我們(men) 的位置,並隔著牆把東(dong) 西遞給了我們(men) 。”付先生覺得,騎手真是“萬(wan) 能”。

“我幫客人買(mai) 過菜、買(mai) 過煙,還幫客人扔垃圾、送鮮花。”已有5年工作經驗的外賣平台配送員丁師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除了傳(chuan) 統外賣,幫人跑腿代購的訂單也逐漸增加。“我接的單子主要是送餐,但一天也就是中午和晚上訂單較多。所以在非高峰期,如果碰上順路的代購訂單我就會(hui) 搶單。”丁師傅年逾六旬,被夏日炙烤得皮膚黝黑,“單子能多接一點是一點,工資也能更高,我一天最多接過60多單。這兩(liang) 年跑腿單子越來越多,客人要求最多的就是送藥、買(mai) 菜、買(mai) 日常用品。”

外賣騎手拓展新業(ye) 務,背後有哪些因素?

近日,餓了麽(me) 發布新版本,正式宣布從(cong) 餐飲外賣平台轉型為(wei) 即時需求的生活服務平台,開啟以即時配送服務為(wei) 核心的零售業(ye) 變革。“決(jue) 定做什麽(me) 的核心還是從(cong) 用戶價(jia) 值出發,從(cong) 消費者需求出發不斷優(you) 化和升級業(ye) 務和戰略。” 餓了麽(me) 相關(guan) 負責人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介紹,加碼非餐飲領域的外賣服務,是基於(yu) 消費者需求的不斷增加。

該負責人介紹,過去一年來,餓了麽(me) 用戶的非餐飲類需求持續增長,尤其是商超、果蔬、醫藥、鮮花等品類。疫情發生以來,餓了麽(me) 整體(ti) 商家數量增長30%,非餐飲門店數量增速遠超整體(ti) ,寵物用品店數量增長6倍、火鍋烤串食材店和母嬰店的數量也都增長超3倍。“消費者的習(xi) 慣正在被沉澱下來,比如商超品類,在疫情得到有效控製後雖有小幅回落,但還是比疫情前高出很多。”該負責人說。

新改版的餓了麽(me) APP升級上線後,涵蓋四大方麵:從(cong) 送餐升級到提供同城生活全方位服務、個(ge) 性化推薦、內(nei) 容化互動、會(hui) 員體(ti) 係升級,打造“身邊經濟”。“消費者也許不光是在肚子餓了的情況下需要餓了麽(me) ,凡是在生活服務的場景下,消費者都會(hui) 需要餓了麽(me) 。”該負責人表示,在餓了麽(me) 看來,公司整體(ti) 的戰略沒有發生改變,無論是“身邊經濟”還是“新服務”,餓了麽(me) 都將秉承“以人為(wei) 本”的基本理念,推進服務業(ye) 的數字化升級。

送商品,還送服務

外賣配送的內(nei) 涵正不斷拓展,商品和服務都可以外賣到家。除了鮮奶、母嬰玩具、美妝、書(shu) 籍文具、體(ti) 育裝備等零售商品外,美甲、美容、家政、保潔等項目也將實現送服務上門。

打開餓了麽(me) APP,在“跑腿代購”中,“萬(wan) 能小哥”功能下預設了許多快捷指令供消費者選擇:“幫忙排隊”“給女朋友道歉”“幫我去醫院取下報告”……種種要求讓消費者看了不禁感歎:還能這麽(me) 玩?

丁師傅告訴記者,除了幫忙代購東(dong) 西,配送員也可以幫客人同城取送件、打卡網紅店,甚至記者對丁師傅的采訪也是通過“萬(wan) 能小哥”這一功能實現的。“不論什麽(me) 要求,隻要是在法律允許、能力允許的範圍內(nei) ,我們(men) 騎手都會(hui) 盡可能滿足客人。”丁師傅說,“不過現在要求‘送服務’的訂單沒有那麽(me) 多,更多的還是代購、送餐的訂單。”

北京姑娘小李希望未來外賣平台可以有更加專(zhuan) 業(ye) 化的服務上門。“我一個(ge) 人在北京租房,老房子有時會(hui) 出現各種各樣的小問題,比如空調沒氟了、下水道不通了、油煙機需要清理等,雖然可以聯係房東(dong) 解決(jue) ,但上門的修理人員總是來不了那麽(me) 快,有時甚至還要等到第二天才能解決(jue) 問題。”小李說,“外賣平台也可以開發一下這方麵的業(ye) 務,解決(jue) 所有生活即時需求,培養(yang) 一批有專(zhuan) 業(ye) 技能和知識的騎手上門服務。”

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送服務”對騎手和平台的要求與(yu) 送餐十分不同。“比如送藥的需求可能更著急一些,我們(men) 在後台給騎手派單時就會(hui) 優(you) 先安排送藥訂單;服飾美妝的需求沒這麽(me) 著急,優(you) 先級就會(hui) 排後。我們(men) 的物流規劃和設計包括騎手的操作流程和規範,也都會(hui) 隨之有差異。”

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已經證明了數字化的力量,但國內(nei) 服務業(ye) 數字化進展仍緩慢。業(ye) 內(nei) 人士指出,服務業(ye) 數字化是一個(ge) 剛開始的新興(xing) 賽道,像餓了麽(me) 、美團這類生活服務類APP在前端持續聚焦用戶的“身邊經濟”,滿足用戶需求;在後端,是持續推進的商戶端數字化,幫助商家更好地獲取和管理用戶,提升經營效率。

“阿裏巴巴在電商領域有深厚積累,但在服務業(ye) 數字化的滲透比例還處於(yu) 一個(ge) 較低階段。要做數字化服務並不簡單,不僅(jin) 僅(jin) 需要相應的騎手隊伍來協同,餓了麽(me) 此次升級背後依托的是整個(ge) 集團的力量。”餓了麽(me) 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此次提出的“新服務”,可以理解為(wei) “本地生活的商業(ye) 操作係統”和“做商家的中台”。按照設想,商家使用“新服務”,搭建獨立中台後,既可以通過中台實施觀測、分析自身運營水平,也可以通過中台對自己在餓了麽(me) 、淘寶、天貓、支付寶等多個(ge) 平台的店鋪進行統一運營。

“本地生活”成競爭(zheng) 新領域

外賣平台拓展邊界,也是對“本地生活”這一市場的爭(zheng) 奪。

據《2019年度中國生活服務電商市場數據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生活服務電商交易規模達2.176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45.27%,成為(wei) 僅(jin) 次於(yu) 產(chan) 業(ye) 電商(25萬(wan) 億(yi) 元)、零售電商(10.32萬(wan) 億(yi) 元)的另一塊“萬(wan) 億(yi) 級”電商市場。

“本地生活是一塊極具誘惑力的‘大蛋糕’。”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生活服務電商分析師陳禮騰指出,狹義(yi) 的生活服務電商指基於(yu) 互聯網為(wei) 人們(men) 日常生活消費提供的服務,分為(wei) 到店服務(包括到店餐飲、酒店、影院等)與(yu) 到家服務(外賣、家政等)兩(liang) 大類;廣義(yi) 上的生活服務電商還包括旅遊、出行、醫療、教育、婚戀等生活服務行業(ye) 的互聯網化。

投資者紛紛看好本地生活的萬(wan) 億(yi) 市場。除了阿裏和美團,還有京東(dong) 的到家服務,更有眾(zhong) 多小型的垂直型平台。如鮮花類的花加、家政類的阿姨幫、維修類的極客修等等,眾(zhong) 多平台之間競爭(zheng) 激烈。外賣頭部企業(ye) 紛紛入局,也證明了大家都充分認識到本地即時零售和配送具有的巨大市場潛力。

“服務升級的背後其實是大量技術的提升。”餓了麽(me) 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在阿裏雲(yun) 、達摩院、高德等生態夥(huo) 伴的支持下,餓了麽(me) 可以快速訓練出一套與(yu) 新場景相適應的即時配送能力,完成倉(cang) 位管理、庫存管理、揀貨路徑、配送路徑的實時管理的同時,能夠兼顧效率和成本。

陳禮騰認為(wei) ,外賣平台拓寬服務維度的做法值得肯定,但其本質還是一個(ge) 配送服務平台。打造核心競爭(zheng) 力,除了自身平台的升級外,用戶權益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抓手。

在布局過程中,二三線城市的同城便利圈打造成為(wei) 一個(ge) 重點。餓了麽(me) 有關(guan) 負責人說,二三線城市擁有豐(feng) 富且較廉價(jia) 的勞動力,有利於(yu) 建立一支龐大、專(zhuan) 業(ye) 性強、效率更高的騎手隊伍。在二三線城市的商超配送和餐飲配送中,企業(ye) 將餐飲配送的多點取、多點送和商超配送的中心化結合起來,同時著力升級倉(cang) 庫的生產(chan) 係統以及平台的配送係統,讓消費者不論在哪裏都能“需要什麽(me) ,送來什麽(me)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