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改委印發《關(guan) 於(yu) 做好2020年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工作的通知》,公布了2020年17個(ge) 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名單,包括北京平穀、山西晉中、內(nei) 蒙古巴彥淖爾、遼寧營口、江蘇蘇州、浙江舟山、安徽合肥、福建福州、山東(dong) 濟南、河南鄭州、湖北武漢、湖南懷化、廣東(dong) 東(dong) 莞、四川自貢、雲(yun) 南昆明、陝西寶雞、青島西海岸新區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
為(wei) 什麽(me) 是這些城市?今後,這個(ge) 基地將如何打造?對於(yu) 這些城市高質量發展又有何重大意義(yi) ……
優(you) 勢——
區位、基礎設施等條件得天獨厚
“今年4月份進行申報時,僅(jin) 在安徽省就一共有5個(ge) 城市參與(yu) 競爭(zheng) 。”在合肥市發改委貿易和服務處處長張彩雲(yun) 看來,此次合肥市獲得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的殊榮,實屬不易。合肥市能夠最終上榜,這得益於(yu) 自身擁有的獨特優(you) 勢。
“多年來,合肥以打造都市現代農(nong) 業(ye) 為(wei) 主業(ye) ,全麵提升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發展力度。”除了有全國第三大杭椒生產(chan) 基地,張彩雲(yun) 介紹,合肥還有“長豐(feng) 草莓”“合肥龍蝦”“巢湖銀魚”等多個(ge) 全國知名農(nong) 產(chan) 品品牌。2019年,全市主要生鮮農(nong) 產(chan) 品產(chan) 量308.91萬(wan) 噸,農(nong) 林牧漁業(ye) 總產(chan) 值494.49億(yi) 元。
同時,合肥還堅持創新水果栽培模式,形成了以草莓、桃、葡萄為(wei) 主體(ti) ,全麵發展的水果產(chan) 業(ye) 。以長豐(feng) 草莓為(wei) 例,通過冷鏈物流的保障,不僅(jin) 銷往北京、上海、深圳等多個(ge) 國內(nei) 大中型城市,還遠銷印尼、日本、俄羅斯等多個(ge) 國家。
“我們(men) 的生鮮產(chan) 品交易集散在全國也是排頭兵。”張彩雲(yun) 表示,合肥擁有連接華中、華東(dong) 地區的天然區位優(you) 勢,在全國生鮮農(nong) 產(chan) 品集散交易與(yu) 冷鏈物流網絡打造中發揮核心節點作用。當前,全市生鮮農(nong) 產(chan) 品交易規模位居華中、華東(dong) 地區第一方陣。
當前,合肥市冷鏈物流產(chan) 業(ye) 主要集中在肥東(dong) 、肥西、瑤海等物流基礎設施相對完善的地區。其中,以合肥周穀堆大興(xing) 農(nong) 產(chan) 品國際物流園為(wei) 核心的基地範圍內(nei) ,集聚了近20家大中型冷鏈物流企業(ye) ,企業(ye) 聯盟集聚效應示範全國。
轉眼南方,廣東(dong) 省唯一的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花落東(dong) 莞。
為(wei) 何是東(dong) 莞?
“從(cong) 物流行業(ye) 本身來講,在和省內(nei) 其他城市的競爭(zheng) 中,東(dong) 莞能夠入選的最大原因之一是區位優(you) 勢。”增益供應鏈(東(dong) 莞)有限公司負責人程茂春表示,東(dong) 莞位居廣深之間,一個(ge) 半小時就可以到達大灣區的各個(ge) 城市,成為(wei) 東(dong) 莞能夠勝出的最大優(you) 勢。
增益冷鏈位於(yu) 東(dong) 莞沙田,經南沙大橋、廣深高速可快速抵達廣深兩(liang) 地。江南農(nong) 批基地位於(yu) 東(dong) 莞市北大門的水鄉(xiang) 中堂鎮,水陸交通便利,周邊有S120省道、G107國道、廣深高速、廣園快速幹線等公路。嘉速物流基地位於(yu) 東(dong) 莞市西北部的洪梅鎮,南接廣深沿江高速公路,西連東(dong) 莞西部快速路、五環路,毗鄰東(dong) 莞港,水陸交通便利發達。
在廣東(dong) 嘉速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唐洪傑看來,作為(wei) 大型消費型城市,東(dong) 莞對物流服務時效性和便捷性要求高,要求企業(ye) 采用先進的物流技術和創新物流經營模式,也為(wei) 冷鏈物流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空間。
近日舉(ju) 行的東(dong) 莞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發布會(hui) 指出,東(dong) 莞市在冷鏈物流基礎設施、技術應用、農(nong) 產(chan) 品冷鏈物流服務體(ti) 係和能力建設方麵都取得了重大進展,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推進,冷鏈物流硬件支撐不斷完善。
探索——
政策密集發力 各省市落實迅速
2020年對冷鏈物流來說是極具挑戰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讓冷鏈物流問題暴露凸顯,給整個(ge) 行業(ye) 帶來了衝(chong) 擊,但同時也給冷鏈物流帶了新的發展機遇。
今年以來,政府對冷鏈物流的發展高度重視,密集出台了多項政策提及冷鏈物流,一方麵對冷鏈物流產(chan) 業(ye) 的發展目標、發展路徑和體(ti) 係建設等提供了指導意見;另一方麵,也對相關(guan) 舉(ju) 措的落地實施提出了具體(ti) 要求和有力的政策補貼、資金支持。
梳理後可以發現,《關(guan) 於(yu) 實施“互聯網+”農(nong) 產(chan) 品出村進城工程的指導意見》、《關(guan) 於(yu) 抓好“三農(nong) ”領域重點工作確保如期實現全麵小康的意見》(簡稱“中央一號文件”)、《關(guan) 於(yu) 開展首批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工作的通知》、《關(guan) 於(yu) 加強冷藏冷凍食品質量安全管理的公告》、《關(guan) 於(yu) 加快農(nong) 產(chan) 品倉(cang) 儲(chu) 保鮮冷鏈設施建設的實施意見》、《“互聯網+”農(nong) 產(chan) 品出村進城工程試點工作方案》、《關(guan) 於(yu) 做好“三農(nong) ”領域補短板項目庫建設工作的通知》、《關(guan) 於(yu) 進一步優(you) 化發展環境促進生鮮農(nong) 產(chan) 品流通的實施意見》……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國家層麵出台冷鏈相關(guan) 政策、規劃超過40項;全國各地方政府出台的冷鏈相關(guan) 政策、規劃超過100項。從(cong) 這次些指導意見和公告可以充分看出政府的重視程度——
2月5日,中央一號文件提及“安排中央預算內(nei) 投資,支持建設一批骨幹冷鏈物流基地”,提供“千萬(wan) 級政策補貼”;
3月20日,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同樣給出了巨大的資金支持來鼓勵農(nong) 產(chan) 品骨幹冷鏈物流基地的建設,各省市紛紛響應,迅速出台相關(guan) 落地文件通過獎勵和減負擔來激勵冷鏈發展;
7月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了2020年17個(ge) 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名單,政策落實十分迅速。
與(yu) 此同時,各省市迅速落實。
比如,近日,濟南市政府辦公廳印發《關(guan) 於(yu) 加快全市農(nong) 產(chan) 品冷鏈物流體(ti) 係建設的實施意見》,提出將加快農(nong) 產(chan) 品冷鏈物流體(ti) 係建設,聚焦鮮活農(nong) 產(chan) 品產(chan) 地“最先一公裏”,構建全鏈條、網絡化、嚴(yan) 標準、可追溯、新模式、高效率的現代化冷鏈物流體(ti) 係。《意見》提出,到2025年,濟南將新建和改造提升50個(ge) 田頭市場,果蔬、肉類和水產(chan) 品的綜合冷鏈流通率達到50%左右,冷庫容量達到300萬(wan) 立方米,打造全國農(nong) 產(chan) 品冷鏈物流產(chan) 業(ye) 集聚總部基地。
又如,合肥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將重點圍繞4個(ge) 功能定位來打造,即:引領安徽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化發展的核心集散地、長三角地區冷鏈物流資源配置中心、國家骨幹冷鏈物流網絡中的核心節點、參與(yu) “一帶一路”建設和國際分工合作的發展新引擎。
未來,合肥將基本建立“幹線運輸+區域配送”為(wei) 主要特征的現代化多式聯運網絡,不斷擴大冷鏈物流產(chan) 業(ye) 輻射範圍,建立貫通南北、呼應東(dong) 西、覆蓋全國的生鮮農(nong) 產(chan) 品冷鏈物流網絡,打造形成華中、華東(dong) 地區冷鏈物流基地網絡支點,成為(wei) 鏈接長三角、國內(nei) 、國際主要生鮮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地和消費地的關(guan) 鍵節點,暢通國際國內(nei) 冷鏈物流大通道。
另外,還將進一步增強本地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整合集聚冷鏈物流市場供需及上下遊產(chan) 業(ye) 資源,補齊“最先、最後一公裏”短板,提高冷鏈物流規模化、集約化、組織化、網絡化水平,建成“全鏈條、網絡化、嚴(yan) 標準、可追溯、新模式、高效率”服務全國的現代冷鏈物流體(ti) 係,確保生鮮農(nong) 產(chan) 品腐壞率低於(yu) 8%,有效提升流通率達到60%。
機遇——
冷鏈企業(ye) 的厚積薄發
國家重點建設的首批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市場前景如何?2019年,我國冷鏈物流行業(ye) 市場規模近3400億(yi) 元,比2018年增長505億(yi) 元,同比增長17.5%。到2020年,國內(nei) 冷鏈物流行業(ye) 市場規模將突破4000億(yi) 元,行業(ye) 正進入爆發期。
風口之下,電商物流巨頭爭(zheng) 相入局,阿裏巴巴、京東(dong) 物流、蘇寧物流、順豐(feng) 等頭部企業(ye) 都出現在賽道上。
縱覽2020年冷鏈物流相關(guan) 的政策、基建、企業(ye) 發展、標準發布等,可以看出不同於(yu) 之前的穩中有進,冷鏈物流已經迎來了爆發期。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今年至2022年都是冷鏈物流的投資黃金期。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與(yu) “冷鏈”相關(guan) 的在業(ye) 、存續企業(ye) 有4.2萬(wan) 家,全行業(ye) 注冊(ce) 量實現兩(liang) 年翻一番;2020年第二季度,我國冷鏈物流相關(guan) 的企業(ye) 注冊(ce) 量達到3656家,相比今年第一季度環比上漲102.9%。
然而,我國冷鏈物流體(ti) 係不夠健全,信息化、自動化水平不高,這些短板都需要補齊。像萬(wan) 緯冷鏈、京東(dong) 冷鏈、蘇寧冷鏈、順豐(feng) 、鮮生活冷鏈等在資源、科技、管理等方麵都非常成熟的巨頭們(men) ,為(wei) 急需升級、創新、標準化的冷鏈行業(ye) 注入了新的活力。以京東(dong) 為(wei) 例,一方麵,京東(dong) 冷鏈依靠骨幹網+合夥(huo) 人模式拉起的全國網絡,包括已經建成的全國最大的冷鏈卡班網絡,保障了生鮮產(chan) 品的穩定出庫、配送,並確保提供全程冷鏈、可視化的一體(ti) 化冷鏈物流服務;另一方麵,京東(dong) 冷鏈擁有40萬(wan) 平方米以上的倉(cang) 儲(chu) 資源,為(wei) 諸多全球知名品牌企業(ye) 提供全鏈路全流程F2B2C一體(ti) 化冷鏈物流服務。
2020年上半年我國新經濟消費領域投融資主要集中在生鮮電商領域,生鮮電商涉及采購、品控、倉(cang) 儲(chu) 、運輸、補貨、配送等諸多環節,鏈條較長、流通環節多、整體(ti) 效率較低,而且生鮮的即時屬性要求很高,易壞、高損耗。傳(chuan) 統冷鏈的局限性根本無法滿足現代生鮮電商需求,因此將激發大型供應鏈及冷鏈物流平台的崛起,生鮮供應鏈的信息化、網絡化等全鏈條的管理能力、實現冷鏈物流的“降本增效”都將成為(wei) 生鮮電商企業(ye) 的高競爭(zheng) 壁壘。生鮮電商冷鏈物流成本占比達20%~40%,若在冷鏈部分有所突破,或是生鮮電商與(yu) 競爭(zheng) 對手拉開差距的最佳選項。因此,各生鮮電商有的重金投入自建冷鏈體(ti) 係,比如阿裏旗下盒馬鮮生、生鮮電商每日優(you) 鮮等;有些則尋求具備完善冷鏈運輸和倉(cang) 儲(chu) 體(ti) 係的第三方進行長期合作,如順豐(feng) 、京東(dong) 等。隨著冷鏈物流係統的建設以及新一代消費群體(ti) 逐漸成熟,未來生鮮電商具有較大的成長空間。
最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