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究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論文薈萃 > 正文

人民時評:消費升級增添經濟發展動力

發布時間:2020-07-15 09:40:45 人民網-人民日報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men) 的奮鬥目標。”向著這一奮鬥目標,我們(men) 黨(dang) 帶領人民攻堅克難,砥礪前行,在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的進程中不斷取得曆史性成就。

從(cong) 家電全麵普及、汽車快速進入尋常百姓家,到高鐵飛馳、物暢其流,人們(men) 的生活每天都在發生著改變。從(cong) 今天起,本版推出係列評論,觀察百姓生活中的新變化、新趨勢,和大家一起從(cong) 身邊生活感受全麵小康。

——編  者 

消費範圍拓寬延伸,消費結構轉型升級,消費潮流澎湃不息,不僅(jin) 點亮了生活色彩,而且增添了經濟發展動力

向著美好生活不斷奮鬥的過程,蘊含著微觀生活改善與(yu) 宏觀經濟發展的內(nei) 在聯係,伴隨著供給大幅提升與(yu) 內(nei) 需持續旺盛的良性互動

不久前,一家數據中心發布的“新消費”報告,繪出了一幅消費複蘇的“熱力圖”:健康消費激活一池春水,文化消費提高生活品質,個(ge) 性消費引領流行時尚,並正成為(wei) 消費新趨勢。這些消費熱點和消費趨勢,讓小康生活的畫卷更加繽紛多彩。

民以食為(wei) 天,百姓餐桌反映小康成色。生活中,一句“吃了嗎”,既是富有人情味的問候,也反映出吃飯問題在人們(men) 生活中的重要性。如今,媒體(ti) 調查發現,以前圍著餐桌轉的柴米油鹽醬醋茶,正在變成“網購收快遞”“移動掃一掃”“手機點外賣”等。拿“舌尖上的味道”來說,營養(yang) 餐、健身餐、兒(er) 童餐各取所需,見證了從(cong) “缺吃”到“好吃”再到“會(hui) 吃”的變化;團購、外賣、點評環環相扣,折射出移動互聯網帶來的方便快捷。幾十年中,中國的家庭餐桌告別了票證時代的單調和匱乏,美食的口感越來越有層次,生活的味道也越來越有滋味。

生活需要煙火,也渴望色彩。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居民恩格爾係數(食品占居民消費支出比重)為(wei) 28.2%,連續8年下降。這意味著,在吃之外,人們(men) 有了更多的消費選擇,生活有了更多可能。今天,觀察普通人的消費習(xi) 慣就能發現,飛機票、高鐵票一鍵下單,隨時隨地就能開啟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國貨潮牌“下單包郵”,滿足年輕人的時尚需求;充會(hui) 員追國產(chan) 劇集,文娛付費變得稀鬆平常……可以說,消費範圍拓寬延伸,消費結構轉型升級,消費潮流澎湃不息,不僅(jin) 點亮了生活色彩,而且增添著經濟發展動力。

消費是民生改善的重要內(nei) 容,也是經濟增長的強勁動能。當消費場景從(cong) 線下向線上延伸,消費對象從(cong) 實物向服務轉變,消費體(ti) 驗從(cong) 大眾(zhong) 化向個(ge) 性化探索,生活可以實現新的可能,經濟足以打開新的藍海。從(cong) 大街上一眼望去的“藍灰黑”,到如今的“中國潮牌”驚豔世界,從(cong) “你一間,我一間,筒子樓裏冒黑煙”,到“小高層,電梯房,城鄉(xiang) 廣廈千萬(wan) 間”……事實上,向著美好生活不斷奮鬥的過程,蘊含著微觀生活改善與(yu) 宏觀經濟發展的內(nei) 在聯係,伴隨著供給大幅提升與(yu) 內(nei) 需持續旺盛的良性互動。時至今日,包括4億(yi) 多中等收入群體(ti) 在內(nei) 的14億(yi) 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規模內(nei) 需市場,既是我們(men) 應對風險挑戰的優(you) 勢,也是麵向未來發展的潛力。

發展的引擎一旦點燃,便會(hui) 不斷拓展人們(men) 想象力的邊界。在通往小康生活的道路上,互聯網創新、人工智能等技術進步正在產(chan) 生強大的牽引力,改變著人們(men) 的生活,也催動消費市場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今天,不論是城市的角落,無人超市的人臉識別技術為(wei) 人們(men) 帶來更多便利,還是偏遠山村,“直播經濟”改寫(xie) 大山裏人們(men) 的命運;無論是智慧物流的不斷升級,讓人們(men) 的網購體(ti) 驗持續改善,還是無人機助力“智慧農(nong) 業(ye) ”,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注入科技力量……人們(men) 身邊的消費場景,講述著一個(ge) 又一個(ge) “百姓身邊的故事”。由此不難理解,小康生活的內(nei) 涵,就在老百姓不斷改善的衣食住行中,就在每個(ge) 地方日新月異的發展裏。

如今,全麵小康的美好生活畫卷正徐徐展開。向更燦爛的明天進發,朝更亮麗(li) 的未來奔跑,我們(men) 信心滿懷。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