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究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論文薈萃 > 正文

激發船舶專業技術人才創新創造創業活力 ——《關於深化船舶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製度改革的指導意見》解讀

發布時間:2020-07-10 09:19:16 中國交通新聞網

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部、交通運輸部印發了《關(guan) 於(yu) 深化船舶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職稱製度改革的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部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管理司、交通運輸部人事教育司有關(guan) 負責人就《指導意見》進行深入解讀。

《指導意見》出台的背景

一是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國務院職稱製度改革新要求。2016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guan) 於(yu) 深化職稱製度改革的意見》,為(wei) 全麵深化職稱製度改革指明了方向。為(wei) 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和國務院決(jue) 策部署,有必要研究製定《指導意見》,對深化船舶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職稱製度改革進行部署和謀劃。

二是適應經濟社會(hui) 發展對船舶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提出的新要求。1988年建立的船舶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職稱製度,對調動廣大船舶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加強船舶專(zhuan) 業(ye) 人才隊伍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經濟社會(hui) 的發展,船舶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職稱製度已不能完全適應航運事業(ye) 發展的需要,存在著職稱層級設置不夠健全、評價(jia) 標準不夠科學、向基層一線傾(qing) 斜不夠、管理服務不夠規範等問題,急需通過改革加以解決(jue) 。

按照中央深化職稱製度改革工作部署要求,2017年5月,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部、交通運輸部啟動了船舶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職稱製度改革工作。為(wei) 做好《指導意見》研究起草工作,兩(liang) 部門專(zhuan) 門研究製定了改革工作方案,麵向全國各引航機構、航運企業(ye) 、培訓機構、行業(ye) 協會(hui) 等242家相關(guan) 單位開展調查研究,廣泛征求意見,多次召開座談會(hui) ,反複調研論證,吸納各方麵意見建議,形成了初稿。2019年4月和11月,分別在江蘇昆山和北京召開了部分專(zhuan) 家及船舶運輸企業(ye) 、海事院校、海事主管部門、人社部門職稱工作相關(guan) 負責人參加的座談會(hui) ,對《指導意見》進行研究、討論和修改,形成了征求意見稿,並於(yu) 今年4月向社會(hui) 公開征求意見。根據征求意見情況,兩(liang) 部門對征求意見稿進行了修改完善。在“世界海員日”“中國航海日”前夕,《指導意見》以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部、交通運輸部名義(yi) 正式印發實施。這是送給船員們(men) 的一份節日禮物。

《指導意見》對促進我國航運發展和船員隊伍發展的意義(yi)

我國是海洋大國、航運大國,也是船員大國,現有船員169萬(wan) ,水運承擔著90%以上的外貿貨物運輸和50%以上的國內(nei) 貿易貨物運輸任務。船員對促進經濟社會(hui) 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發揮著重要作用,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擴散蔓延以來,船員們(men) 始終戰鬥在疫情防控前線,全力保障了國際物流供應鏈暢通和重要防疫物資的運輸,為(wei) 全球抗擊疫情作出了巨大貢獻。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與(yu) “玫瑰”輪船長通話時指出,我很關(guan) 心在外遠航的船員們(men) ,希望大家工作生活順利,高高興(xing) 興(xing) 起航、平平安安回家。祝願大家一帆風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問候,體(ti) 現了黨(dang) 中央對船員隊伍的高度重視、深切關(guan) 愛。《指導意見》的出台是加強船舶人才隊伍專(zhuan) 業(ye) 化建設的重要舉(ju) 措,是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心船員工作指示精神的具體(ti) 體(ti) 現;實現了職稱製度與(yu) 職業(ye) 資格製度的有效銜接,將最大限度激發和釋放船舶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創新創造創業(ye) 活力,是繼去年國家出台遠洋船員個(ge) 稅優(you) 惠政策後,促進船員隊伍發展、創造優(you) 良環境的又一利好政策。

《指導意見》的主要內(nei) 容

船舶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職稱製度改革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遵循船舶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成長規律,把握船員職業(ye) 特點,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完善評價(jia) 標準,創新評價(jia) 方式,建立符合船舶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特點的職稱製度,為(wei) 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海洋強國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改革堅持服務發展、國際通行,堅持分層分類、科學評價(jia) ,堅持結合實際、注重業(ye) 績。

《指導意見》主要內(nei) 容包括四個(ge) 方麵。一是健全製度體(ti) 係。包括船舶專(zhuan) 業(ye) 分類,增設正高級職稱,實現職稱製度與(yu) 船員職業(ye) 資格製度有效銜接,船舶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各級別職稱分別與(yu) 事業(ye) 單位專(zhuan) 業(ye) 技術崗位等級相對應等內(nei) 容。二是完善評價(jia) 標準。包括突出評價(jia) 船舶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職業(ye) 道德,充分體(ti) 現職業(ye) 特點,注重向基層一線傾(qing) 斜,實行國家標準、地區標準和單位標準相結合等內(nei) 容。三是創新評價(jia) 機製。包括豐(feng) 富評價(jia) 方式,加強評審委員會(hui) 建設等內(nei) 容。四是改進管理服務方式。包括合理下放評審權限,暢通職稱申報渠道,加強職稱管理信息化建設等內(nei) 容。

船舶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職稱製度改革的亮點

一是統一規範了船舶職稱專(zhuan) 業(ye) 分類,完善職稱層級。船舶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職稱劃分為(wei) 船舶駕駛、船舶輪機、船舶電子和船舶引航四個(ge) 專(zhuan) 業(ye) 類別。其中,為(wei) 適應船舶電子電氣技術發展,設立船舶電子專(zhuan) 業(ye) ,將原電機、報務專(zhuan) 業(ye) 一並納入船舶電子專(zhuan) 業(ye) 。增設正高級職稱,船舶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職稱設初級、中級、副高級、正高級,進一步拓展船舶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職業(ye) 發展空間。

二是實現職稱製度與(yu) 船員職業(ye) 資格製度有效銜接。船舶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取得船員資格,可對應初級、中級職稱,圍繞船舶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服務未來發展方向,按照國際海事組織《海員培訓、發證和值班標準國際公約》(STCW公約)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船員條例》相關(guan) 規定,動態調整船舶係列初級、中級職稱與(yu) 船員職業(ye) 資格對應關(guan) 係。

三是突出評價(jia) 船舶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職業(ye) 道德。把品德放在船舶專(zhuan) 業(ye) 人員評價(jia) 的首位,引導船舶專(zhuan) 業(ye) 人員堅定政治立場、堅守道德底線,對學術不端、弄虛作假等行為(wei) “零容忍”。堅持把船員日常工作中的預防處理安全事故、遵守交通安全和防汙染法規等情況作為(wei) 重要評價(jia) 內(nei) 容,引導船舶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自覺遵紀守法、勤勉盡責、參與(yu) 管理、強化服務,不斷提高職業(ye) 操守和專(zhuan) 業(ye) 能力。建立誠信管理評價(jia) 機製,對嚴(yan) 重失信人員實施聯合懲戒。

四是堅持分層分類,完善評價(jia) 標準。根據船舶等級及航區特點,分層分類製定評價(jia) 標準。充分體(ti) 現船舶係列實操性強的職業(ye) 特點和船員隊伍長遠發展需要,將安全記錄、工作實績、實踐經曆和貢獻作為(wei) 評價(jia) 的主要內(nei) 容,增加技術創新、專(zhuan) 利、技術推廣、標準製定等評價(jia) 指標權重,注重考察經濟效益和社會(hui) 效益;推行代表作製度,重點考察成果質量。強化船員實際操作能力和綜合素質評價(jia) ,客觀反映船舶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的適任能力。

五是突出職稱評價(jia) 的能力、業(ye) 績導向,注重向基層一線傾(qing) 斜。對長期堅持在基層一線工作的人員,特別是執行急難險重任務的船舶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適當放寬學曆和資曆要求,重點考察實際工作業(ye) 績。破除唯學曆、唯資曆、唯論文、唯獎項傾(qing) 向,尤其是不把論文作為(wei) 船舶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職稱評價(jia) 的限製性條件,突出船舶專(zhuan) 業(ye) 人員的工作業(ye) 績、實際操作水平等評價(jia) 指標。

六是綜合采用多種評價(jia) 方式,創新評價(jia) 機製。綜合采用考試、專(zhuan) 家評審等多種評價(jia) 方式,建立適應不同層級船舶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職業(ye) 特點的評價(jia) 機製。船舶初級、中級職稱采取考試方式,與(yu) 船員資格考試合並進行。副高級和正高級職稱采取評審方式,堅持同行專(zhuan) 家評審,注重對船舶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的職業(ye) 道德、能力素質、工作業(ye) 績等進行評價(jia) 。完善以同行專(zhuan) 家評審為(wei) 基礎的業(ye) 內(nei) 評價(jia) 機製和評審專(zhuan) 家遴選機製,建立評審公開製度,提高評審工作的科學性、針對性和客觀公正。

七是改進管理服務方式。合理下放船舶係列職稱評審權限,以確保評審質量為(wei) 前提,正高級職稱由交通運輸部組織評審。發揮用人單位在職稱評審中的主導作用,逐步將副高級職稱評審權下放至有條件有意願的大型企事業(ye) 單位。暢通職稱評審渠道,探索選擇具備條件的行業(ye) 協會(hui) 或學會(hui) 、公共人才服務機構等社會(hui) 組織,為(wei) 民營企業(ye) 船員以及社會(hui) 船員提供職稱申報服務,確保其公平公正參與(yu) 申報和評審。加強職稱管理信息化建設。結合船員職業(ye) 特點,具有船員適任證書(shu) 即可視為(wei) 具有船舶係列中級、初級職稱,發放相應專(zhuan) 業(ye) 技術資格證書(shu) 。逐步實行電子化證書(shu) ,逐步實現職稱網上申報、受理、結果查詢、證書(shu) 查驗等。

《指導意見》的適用範圍

《指導意見》適用於(yu) 在以下各類船舶上工作的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一是100總噸及以上海船、內(nei) 河船舶,海上非自航一、二、三等工程船舶的駕駛和船舶電子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二是海港(內(nei) 河)引航員;三是主推進動力裝置220千瓦及以上海船、主推進動力裝置75千瓦及以上內(nei) 河船舶,海上非自航一、二、三等工程船舶的輪機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

漁業(ye) 船舶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職稱評審工作參照《指導意見》執行,具體(ti) 辦法另行製定。

貫徹落實《指導意見》的要求

船舶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職稱製度改革是分係列推進職稱製度改革的重要內(nei) 容,涉及廣大船舶船員切身利益,政策性強,涉及麵廣。各地要充分認識改革的重大意義(yi) ,高度重視,切實加強領導,明確工作責任,密切配合,相互協調,確保船舶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職稱製度改革平穩推進。

各級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部門會(hui) 同交通運輸等有關(guan) 部門負責全國船舶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職稱製度改革的政策製定、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工作。要結合實際落實好各項改革舉(ju) 措,開展的船舶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職稱評審要嚴(yan) 格按照《指導意見》規定進行,不得隨意降低評價(jia) 標準,不得擅自擴大評審範圍。要強化監督,確保公平。

各評審機構要嚴(yan) 格規範評審程序,健全完善評聘監督機製,認真執行職稱評審回避製度、公示製度、隨機抽查製度,確保職稱評審程序公正規範,評聘過程公開透明。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