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農(nong) 村物流是關(guan) 鍵。為(wei) 解決(jue) 農(nong) 產(chan) 品上行“最先一公裏”和工業(ye) 品下行“最後一公裏”的難題,政府投入大量資源,著力構建縣、鄉(xiang) 、村三級物流體(ti) 係,為(wei) 滿足農(nong) 村居民消費和促進農(nong) 產(chan) 品流通作了重要支撐。在廣西田東(dong) 縣掛職期間,筆者就當地農(nong) 村物流體(ti) 係構建中的問題進行了調研,建議下一步更好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加強部門間、產(chan) 業(ye) 間和與(yu) 社會(hui) 資本間的協同。
農(nong) 村物流體(ti) 係製約瓶頸明顯
田東(dong) 縣於(yu) 2018年底脫貧摘帽,外出務工和芒果等亞(ya) 熱帶水果種植是當地農(nong) 民增收的主要來源。總體(ti) 看,農(nong) 村物流體(ti) 係基本構建,但製約瓶頸明顯。
電子商務和快遞物流在農(nong) 村發展迅速。傳(chuan) 統分銷體(ti) 係仍是農(nong) 村市場流通形式,連鎖商超的觸角還沒有深入到鄉(xiang) 鎮。農(nong) 民主要通過分散的農(nong) 家店和鄉(xiang) 村小賣部購買(mai) 日用消費品和化肥等農(nong) 資;外銷農(nong) 產(chan) 品以外地客商批發收購為(wei) 主;傳(chuan) 統圩日在日常商品交換中還占有較為(wei) 重要的地位。這些商品流通方式采用較為(wei) 傳(chuan) 統的物流運作方式,多是貨主雇傭(yong) 零散社會(hui) 車輛或通過自有車輛運輸。近年來,移動網絡普及和電商蓬勃發展很大程度改變了傳(chuan) 統流通模式。越來越多的水果和日用消費品通過網絡平台銷售或采購,快遞成為(wei) 農(nong) 村物流的主要增量。
農(nong) 村物流服務網絡基本構建。鄉(xiang) 村物流服務網點主要由郵政、供銷和社會(hui) 快遞企業(ye) 提供。其中,郵政係統在全縣10個(ge) 鄉(xiang) 鎮都設有站點,確保郵包每天送達一次;161個(ge) 村中的31個(ge) 設有“郵樂(le) 購”服務點,提供每周三次送貨服務。供銷社係統現有8個(ge) 鄉(xiang) 鎮服務中心、63個(ge) 供銷網點。順豐(feng) 、“三通一達”等近20家主流快遞企業(ye) 在田東(dong) 注冊(ce) 運營,各鄉(xiang) 鎮的加盟商家負責提供中轉倉(cang) 儲(chu) 服務和縣鄉(xiang) 間雙向運輸,鄉(xiang) 鎮和村屯間由村民自取。在一些交通較為(wei) 便利的鄉(xiang) 鎮,村民利用隔日趕圩的機會(hui) 順便取送包裹。在芒果主產(chan) 地,電商會(hui) 去田頭收貨,也有大量臨(lin) 時開辦的代收點。
現有設施無法滿足高峰期物流需求。田東(dong) 縣農(nong) 村物流需求高峰集中在每年6~8月芒果上市期間。除在田頭直接通過大型運輸車輛和電商渠道發往外縣外,多數通過位於(yu) 城郊的芒果交易中心集貨發運。該交易中心沒有公共倉(cang) 儲(chu) 設施,受麵積和布局限製,進出車輛一多,交通堵塞便成為(wei) 常態。同時,電商渠道銷售的農(nong) 產(chan) 品平時都在辦公場所周邊場地上分揀打包,在高峰期由政府部門協調臨(lin) 時租用第三方閑置廠房或倉(cang) 庫。快遞企業(ye) 一般租用公路貨運站的閑置場地進行作業(ye) 。考慮其中的搬倒損耗和物流各環節銜接的時間成本等,物流效率和服務質量顯然還有很大提升空間。此外,電商企業(ye) 還普遍反映,與(yu) 相鄰省份相比,廣西快遞費用總體(ti) 偏高。
政府主導與(yu) 社會(hui) 資本協同還需探索
政府資源整合有待推進。農(nong) 村物流投資回收慢和公益性的特點,決(jue) 定了政府在其中的主導作用。從(cong) 田東(dong) 縣實踐看,基層有整合意願,但合作範圍窄、層次淺。有關(guan) 縣直部門和單位大都認可資源整合的必要性,主要考慮盤活自有閑置土地和倉(cang) 儲(chu) 資源、完成網絡布局任務和考核指標、降低公益性業(ye) 務運營成本或增加收益等。但操作中涉及利益協調和運營調整等一些現實具體(ti) 問題。比如,幾個(ge) 部門都意識到建設縣級物流節點的必要性,可在用地規劃上想法不一;客貨同運的試點,出於(yu) 頻率班次不協調、空間不夠和安全性等問題,最終隻保留一條運營線路;有部門對現有網點運營水平和人員素質不滿意,製約了實際合作的可能性。
物流現代化水平受到產(chan) 業(ye) 發展製約。作為(wei) 物流“補短板”的重點之一,建設完善冷鏈物流網絡對保障國內(nei) 消費升級和推動鮮活農(nong) 產(chan) 品流通具有積極的意義(yi) ,農(nong) 村物流相關(guan) 項目也都將其作為(wei) 重點支持方向。田東(dong) 作為(wei) 農(nong) 業(ye) 大縣,對冷鏈設施並沒有表現出強烈的需求,相關(guan) 建設基本都是在上級資金支持下催生的。現有的縣級冷鏈中心基本閑置,僅(jin) 有幾個(ge) 田頭預冷設施在運營,均為(wei) 供銷社係統“新網工程”支持的項目,用於(yu) 儲(chu) 存當地農(nong) 民合作社生產(chan) 銷售的火龍果。有部門對下一步建設的冷鏈設施運行效果有些擔憂,認為(wei) 縣裏外銷的農(nong) 產(chan) 品多為(wei) “大路貨”,同質低價(jia) 競爭(zheng) 激烈,沒必要也無力承擔冷鏈運營成本;而主打的芒果通常采用常溫運輸、利用在途時間作“後熟”處理。表麵看,是物流投入超出了現實需要,實際上反映了當地農(nong) 業(ye) 發展思路局限於(yu) 產(chan) 業(ye) 本身,未將相關(guan) 基礎性服務性產(chan) 業(ye) 納入考慮,最終將製約產(chan) 業(ye) 自身的發展水平。例如,芒果常溫運輸的做法是建立在六七成熟采摘催熟的前提下,並形成慣性思維;而市場上已有個(ge) 別品種通過生產(chan) 流通全過程的精細化管理和技術設施應用做到樹上熟,產(chan) 品差異化定位獲得了很好的市場回報。
政府主導與(yu) 社會(hui) 資本協同還需探索。政府資金大規模投入後、後續運營乏力和企業(ye) 止步鄉(xiang) 鎮的現象在不少貧困縣共存。田東(dong) 縣在政府與(yu) 社會(hui) 資本協同方麵的探索剛剛開始。正在實施的“電子商務進農(nong) 村”項目,計劃引入部分社會(hui) 資金用於(yu) 網點建設,通過招投標方式引入第三方負責日常運營,並尋找與(yu) 大型電商企業(ye) 農(nong) 村業(ye) 務的合作空間。政府投入與(yu) 社會(hui) 資本合作的難點:一是機製性差異。政府項目有既定的申報程序和進度要求,地方在前期工作中重點是項目申報、對與(yu) 第三方合作或後期運營等鮮少考慮,在引入社會(hui) 資本是否符合政府資金管理使用要求方麵也有一定顧慮。二是受行業(ye) 特點影響。政府項目多以縣級行政單位申報實施,而物流跨區域運營的特點決(jue) 定了縣級網點多為(wei) 執行單位、基本沒有決(jue) 策權限,雙方溝通存在困難。三是體(ti) 製性障礙。郵政和供銷係統都是自建體(ti) 係,係統內(nei) 形成閉環,與(yu) 投入第三方物流和電商的社會(hui) 資本更多是競爭(zheng) 關(guan) 係。此外,還有利益分配、信息係統開放兼容等問題。
鼓勵探索社會(hui) 資本參與(yu) 農(nong) 村物流
對於(yu) 國務院有關(guan) 部門和單位,一是加強部門間溝通和協同。物流管理“九龍治水”問題由來已久,以文件形式反複強調資源整合顯然不夠。建議細化頂層設計,在項目設計和進度要求上加強協調,避免重複建設,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也給地方在實施過程中預留出資源整合的空間。二是鼓勵探索社會(hui) 資本參與(yu) 農(nong) 村物流的形式。既要在中央層麵與(yu) 社會(hui) 資本探討合作的模式,也要鼓勵地方在不違反原則的前提下大膽創新,並做好優(you) 質企業(ye) 和優(you) 秀案例的推介。此外,還要增加對地方的業(ye) 務指導,繼續深化郵政、供銷等領域的體(ti) 製改革等。
對於(yu) 地方政府而言,一是重視農(nong) 村物流業(ye) 發展。對農(nong) 村物流業(ye) 的基礎性和先導性作用要有清晰的認識,做好縣域物流發展規劃,統籌城鄉(xiang) 物流體(ti) 係和關(guan) 鍵節點建設,避免部門間扯皮或各幹一攤。二是統籌農(nong) 村物流和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發展和融合。在推動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發展過程中,不能局限於(yu) 第一產(chan) 業(ye) 本身,也不能停留在做大規模和產(chan) 量的初級階段,要從(cong) 整體(ti) 和係統的視角將物流等配套服務業(ye) 和關(guan) 聯性產(chan) 業(ye) 的發展也納入進來,促進良性互動,避免相互製約。三是積極探索公私合作模式。做好項目前期工作,對有利於(yu) 項目實施和運營的意見建議,主動向上級主管部門反映,上下聯動,探索新模式。
(作者:陳敏;係國家發展改革委經貿司掛職幹部)
最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