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究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論文薈萃 > 正文

提升應急能力首要在理清事權和財權 ——反思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交通運輸應急保障

發布時間:2020-06-10 15:24:45 中國交通新聞網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各級交通運輸部門認真落實中央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和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工作部署,按照“一斷三不斷”要求,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交通運輸組織保障工作,在恢複交通運輸秩序和保障道路交通暢通等方麵做出了積極努力,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在應急運輸管理體(ti) 製、應急保障資金等方麵仍然存在問題與(yu) 短板,急需解決(jue) 。本文在問題分析的基礎上,參考國外相關(guan) 經驗,提出“完善應急管理與(yu) 應對法律,賦予特殊情況下交通運輸部門應急統一管理職責”和“通過多種方式設立交通運輸應急專(zhuan) 項資金”的建議。

疫情防控暴露交通運輸應急能力短板

交通運輸應急管理機製不暢,導致部分交通網絡不暢。交通運輸領域既是遏製病毒傳(chuan) 播的重要環節,又是運輸組織保障工作的重要支撐。為(wei) 做好防疫工作,各地交通運輸部門按照交通運輸部統一部署,在地方黨(dang) 委、政府領導下,一度暫停部分交通運輸服務。但由於(yu) 交通運輸行業(ye) 管理職責與(yu) 地方政府屬地化管理職責劃分模糊,“條塊分割”“條塊衝(chong) 突”現象凸顯,地區間銜接配合不夠、協調困難等問題突出。部分地區違法違規關(guan) 閉高速公路出入口,阻斷部分國省幹線公路,硬隔離、挖斷部分農(nong) 村公路,導致車輛和人員不能實現正常通行,嚴(yan) 重影響各類應急物資、生活物資、重點生產(chan) 物資跨省(區)運輸、跨疫情區域間運輸、跨運輸方式銜接。

同比國外,以美國和日本為(wei) 例,均強調應急管理以地方政府為(wei) 主,但同時又都在立法層麵設置不同等級的緊急狀態,對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權進行明確劃分。如在嚴(yan) 重狀態下,國家通過法定授權與(yu) 合法程序,打破條塊分割管理模式,中央政府或主管部門有權對交通運輸、應急通信、消防等應急支持功能係統實行統一集中管理。

交通運輸應急資金機製不健全,保障不力。目前我國主要涉及應急管理與(yu) 突發事件應對的法律法規,規定各有關(guan) 單位或政府部門有權征用或安排有關(guan) 單位或個(ge) 人參與(yu) 相關(guan) 救援行動,同時要求在各級政府財政預算範圍內(nei) 設立專(zhuan) 項資金用於(yu) 成本補貼、物資儲(chu) 備、隊伍建設。由於(yu) 法律法規對補貼標準、資金規模沒有明確要求,主要依靠各地財政預算能力,因此出現了資金規模、適用範圍、統籌使用等不適應新形勢下應急突發事件應對的現象。根據《交通運輸突發事件應急管理規定》(2011年第9號)規定,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應當根據本級人民政府財政預算情況,編列應急資金年度預算,設立突發事件應急工作專(zhuan) 項資金,但據現狀看,中央政府與(yu) 絕大部分地方政府還沒有安排交通運輸應急專(zhuan) 項資金,導致本次疫情防控期間應急重點物資、重點人員轉運的資金保障不足,參與(yu) 應急運輸工作的社會(hui) 誌願力量尤其是民營企業(ye) 成本壓力較大。

美國、日本等從(cong) 多種渠道建立應急儲(chu) 備資金,有效保障了應急需求。據了解,美國、日本除了根據法律規定地方政府設立專(zhuan) 項保障資金外,為(wei) 防範應對重特大突發事件,中央政府也設立專(zhuan) 項資金提供最基本保障。如美國支持應急運輸保障力量(預備役船隊NRDF/RRF、海事安全船隊MSP)的“海軍(jun) 特殊資金”“國會(hui) 特殊資金”,日本應對全國範圍內(nei) 巨災設立的“政府特殊資金”等用於(yu) 日常儲(chu) 備與(yu) 應急行動,如應急運輸保障力量的培訓演練、裝備更新、應急行動等,臨(lin) 時征用調配社會(hui) 力量,以及新技術新裝備研發應用等。

從(cong) 應急管理體(ti) 製和專(zhuan) 項資金保障著手提升能力

盡快製修訂相關(guan) 法律法規,賦予交通運輸部門對交通運輸資源與(yu) 應急力量的統一管理職責。一是盡快研究製定重特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狀態下的疫情防控應急物資運輸保障相關(guan) 法律法規及政策,明確黨(dang) 中央及國務院、交通運輸部及相關(guan) 部委、省(市)級人民政府在應急物資運輸保障方麵的責任、權利和義(yi) 務,厘清責任邊界。二是修訂我國相關(guan) 法律,如《突發事件應對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以及《道路運輸條例》《水路運輸條例》等,設置突發事件管控範圍及有效期限,明確規定不同緊急狀態下中央與(yu) 地方管理權限;最高級別狀態下打破日常“條塊分治”管理模式,由黨(dang) 中央、國務院經過相關(guan) 法定程序,授權由交通運輸部商公安部同意聯合製定交通運輸通道管控方案,對有關(guan) 公共資源及應急力量實施全國範圍內(nei) 統一調度管理使用。

具體(ti) 來講:交通運輸部牽頭負責,會(hui) 同公安、衛健、發改、應急管理、工信等國家相關(guan) 部門,統籌組織、指揮、協調國家層麵的重特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疫情防控所需應急物資的運輸保障工作(重點是跨省調配運輸,緊急、重大、特殊運輸)。交通運輸部統一負責全國各類運輸方式的應急物資運輸保障工作,實施對全國範圍內(nei) 的央地公共資源(如公路主幹道、水路主航道、鐵路主幹線、民航主航線等),以及應急運輸儲(chu) 備與(yu) 臨(lin) 時征用力量(裝備、人員、物資等)實施統一調配管理使用,充分發揮各種運輸方式的比較優(you) 勢,高效保障應急物資、生活物資、重點生產(chan) 物資及重點人員及時運輸,以滿足各地區、各部門應急運輸需求。在重點、特殊、緊急應急物資運輸過程中,各部門共同確保運輸通道暢通。

設立交通運輸應急專(zhuan) 項資金。多渠道建立運輸應急專(zhuan) 項資金,出台相關(guan) 管理使用辦法,構建國家與(yu) 地方兩(liang) 級資金儲(chu) 備與(yu) 統籌分配機製,以中央經費為(wei) 主,各地區、各部門預算配套為(wei) 輔,規定保障服務對象、明確資金規模、資金使用與(yu) 補貼標準,確保交通運輸應急工作央地聯動、地區間聯動、部門間聯動,全力做好裝備、技術、人員儲(chu) 備,充分保障全國範圍內(nei) 短時間大量各類運輸裝備、技術人員、物資的調配、轉運,補貼應急運輸保障隊伍與(yu) 社會(hui) 力量征用的各類成本負擔與(yu) 經濟損失,增強應急運輸效率,確保各種資源合理科學利用。

基金來源有三個(ge) 渠道建議:一是從(cong) 現有中央、地方應急專(zhuan) 項資金中預留適度比例的資金列入交通運輸應急專(zhuan) 項資金;二是從(cong) 鐵路建設基金、民航發展基金、港口建設費等全國政府性基金及高速公路車輛通行費、長江幹線船舶引航費用等行政事業(ye) 性收費中預留適度比例的資金,調整上述資金來源的使用範圍;三是發行類似“疫症債(zhai) 券”的“交通運輸應急債(zhai) 券”,以政府公信力為(wei) 基礎,向全國各類組織、個(ge) 人募資,設定總投資年限、債(zhai) 券價(jia) 值總額、適度的投資利率,在全國範圍內(nei) 統籌資金使用,有效解決(jue) 應急運輸與(yu) 日常運行的各項成本開支。

(作者單位: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