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航運業(ye) 谘詢公司Sea Intelligence發布的一份分析報告顯示,從(cong) 5月3日至9日,地中海到北美東(dong) 海岸的空班量為(wei) 33%,亞(ya) 洲到南美東(dong) 海岸第20周的空班量減少了59%,航班取消數量達到了頂峰。Alphaliner日前也表示,幾乎所有的主要航線都在宣布削減運力,集運公司被迫閑置大部分在運營集裝箱船,這將影響到所有船型市場。
世界貿易組織(WTO)4月發布貿易統計及展望報告預測:在較樂(le) 觀的情況下,今年全球商品貿易將下滑13%,全球GDP今年將下滑2.5%;在較差情況下,今年全球商品貿易將重挫32%,明年將反彈提升24%。業(ye) 內(nei) 人士分析,航運業(ye) 的好壞與(yu) 國際貿易走勢息息相關(guan)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貿易額下滑,航運業(ye) 麵臨(lin) 嚴(yan) 峻挑戰。除了油輪板塊能夠享受片刻的安寧,航運其他各細分市場形勢不容樂(le) 觀。
集運運價(jia) 止跌企穩
中港協近日發布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港口生產(chan) 運行監測與(yu) 分析(4月27日至5月3日)》(以下簡稱《分析》)顯示,目前,我國港口集裝箱業(ye) 務進入“青黃不接”階段。八大樞紐港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回落7.6%,降幅較上周明顯擴大,外貿業(ye) 務占比高的港口降幅更大。腹地進出口企業(ye) 前期因國內(nei) 疫情積壓的貨物陸續疏運支撐起港口一部分吞吐量,而目前國外疫情使得進出口企業(ye) 新訂單數量大幅減少,港口集裝箱業(ye) 務貨源不足。
有業(ye) 內(nei) 人士告訴記者,這與(yu) 班輪公司近期大量停航的情況不謀而合。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最近發布的分析報告就指出,因為(wei)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集裝箱運輸需求下降,班輪公司紛紛采取大規模停航舉(ju) 措。2M Alliance已暫停4條亞(ya) 歐航線,The Alliance宣布了暫停15周-19周在亞(ya) 歐航線上的15個(ge) 航次,3ocean Alliance也將取消太平洋航線上的10個(ge) 航次。
寧波航運交易所行業(ye) 分析師施靜嫻認為(wei) ,全球疫情已引發多國企業(ye) 停工停產(chan) 、貿易管控和航運禁運,對社會(hui) 消費、製造業(ye) 生產(chan) 、集裝箱班輪運輸產(chan) 生的負麵影響持續發酵。中國、美國、新加坡、歐洲、中東(dong) 等主要港口集裝箱吞吐量較去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下降。雖然受運力不斷收窄影響,集運運價(jia) 止跌企穩,但仍處於(yu) 相對脆弱的局麵。
Sea Intelligence表示,在最有利的情況下,由於(yu) 新冠肺炎疫情,集運公司在2020年的運量下降了10%。在這種情況下,與(yu) 2019年相比,全球前15家集運公司的利潤將下降60億(yi) 美元,並導致2020年所有主要承運商合計損失8億(yi) 美元。
近日,國際評級機構穆迪已決(jue) 定將集運公司穆勒-馬士基和赫伯羅特的評級展望從(cong) “穩定”下調至“負麵”,並且該評級機構還正打算進一步下調達飛輪船CMA CGM的評級。實際上在更早之前,穆迪還整體(ti) 下調航運業(ye) 展望至負麵。
幹散貨運輸運價(jia) 回升可期
5月7日,波羅的海綜合運價(jia) 指數BDI收盤值514點,同比跌3.75%。施靜嫻告訴記者,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國際幹散貨運輸行情的回升滯後了一個(ge) 月,4月裏BDI連續上漲,其中BCI由負轉正。
4月30日,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遠東(dong) 幹散貨指數(FDI)綜合指數、運價(jia) 指數和租金指數分別為(wei) 533.98點、559.02點和496.42點,分別較上期末下跌4.9%、8.0%和上漲1.0%。上海航運交易所分析指出,受國內(nei) 進口煤炭政策收緊,幹散貨運輸市場總體(ti) 可用運力偏多,各國防疫政策多變等因素影響,4月市場擔憂情緒蔓延,國際幹散貨運輸市場延續弱勢,各船型租金運價(jia) 跌多漲少。
德路裏認為(wei) ,由於(yu) 大宗商品供應中斷和主要需求中心經濟不景氣,租船費率麵臨(lin) 壓力。全球許多國家因疫情處於(yu) 封鎖狀態,對幹散貨船船東(dong) 來說,唯一的好消息是中國的生產(chan) 正在恢複。未來幾個(ge) 月中國的經濟活動將加快步伐,中國的鋼鐵生產(chan) 、鐵礦石和煤炭進口前景可期。
業(ye) 內(nei) 人士預計,幹散貨船舶的運費回升可能要到下半年後期才會(hui) 出現,前提條件是,疫情不會(hui) “吞噬”巴西和澳大利亞(ya) 等大宗商品出口大國。目前大型散貨船的平均每日運費約為(wei) 8000美元,不到盈虧(kui) 平衡點的一半。
但VesselsValue近日發布報告任務稱,其收益預測模塊顯示:寒冬已至,春天已經不遠,長期低迷的幹散貨船市場或將在2020年觸底反彈。
根據VesselsValue聯合ViaMar AS最新推出的收益預測模塊顯示,從(cong) 2020年中開始幹散貨船各船型的前景均會(hui) 趨於(yu) 樂(le) 觀,尤其是好望角型船(Capesize),其收益或可在未來6個(ge) 月中暴增六倍。到2020年10月,租金預計或可從(cong) 現在的5000美元/天漲至30000美元/天。
油輪運輸需謹慎樂(le) 觀
國際油價(jia) 的暴跌,刺激了原油消費國的存儲(chu) 需求,一時間使得可供囤油的超大型油輪(VLCC)似乎也一船難求。
專(zhuan) 家分析,整體(ti) 而言VLCC運力處於(yu) 供不應求的狀態。一方麵,油價(jia) 走低進一步刺激了主要消費國家的原油儲(chu) 存需求;另一方麵,沙特如果要將增產(chan) 的原油運輸到它想要爭(zheng) 奪的市場,就要第一時間大量訂船。據船舶經紀機構Poten & Partners報告,3月初,沙特阿拉伯國家航運公司巴赫裏在市場上搶租了18艘超大型原油運輸船(VLCC),隨後又增加了7艘,使得船舶總數達到了25艘。因此,全球原油運力出現了比較明顯的緊張態勢。有分析師表示,近期原油運價(jia) 上漲非常厲害,從(cong) 2月的2萬(wan) 美元,最高漲到28萬(wan) 美元,隨後又回落到約18萬(wan) 美元,波動非常大。
對於(yu) 油輪運價(jia) 走勢,有研究報告指出,與(yu) 去年Q4供給原因導致的運價(jia) 暴漲不同,本輪有沙特增產(chan) 的支撐。有沙特在,其他貨主較難聯合打壓運費,油價(jia) 下降與(yu) 供應增加促使貿易商和石油公司趁機購入原油,因此,短期運價(jia) 仍將維持相對強勢。
施靜嫻指出,油價(jia) 暴跌刺激了下遊煉化企業(ye) 的生產(chan) 積極性,短期內(nei) 油品運輸需求暴增。但受到倉(cang) 儲(chu) 的製約以及對後市經濟的預期,目前運價(jia) 已出現回落趨勢。
二季度市場不確定性較強
4月以來,各國都為(wei) 控製新冠肺炎疫情采取了積極措施,有地區已出現疫情緩和跡象,部分國家也在計劃重啟國內(nei) 經濟活動。二季度航運市場會(hui) 有怎樣的走向?
“4月,全球航運市場較前期有明顯改善,但整體(ti) 仍顯疲軟,運力過剩問題依然凸顯。二季度,國際航運市場不確定性仍較強。疫情對貿易與(yu) 航運的影響短期內(nei) 無法消除。克拉克森最新預計,2020年海運貿易可能收縮5%,是過去35年來的最大降幅。不過隨著疫情的有效控製,各個(ge) 國家陸續複工複產(chan) ,全球貿易物流鏈的全麵複蘇,航運市場總體(ti) 呈現企穩回升的局麵。”施靜嫻認為(wei) ,南非、東(dong) 南亞(ya) 等大宗物資出口國疫情仍較為(wei) 嚴(yan) 重,主要貿易夥(huo) 伴消費和生產(chan) 需求不足將進一步對我國進出口造成二次衝(chong) 擊。國際航運公會(hui) (ICS)預計,二季度全球集裝箱運輸量恐將再降低30%。中國港口協會(hui) 預計二季度國內(nei) 樞紐港口外貿集裝箱吞吐量將下降15-20%。
但目前國內(nei) 航運市場利好因素正逐步積聚。
施靜嫻指出,雖然國內(nei) 宏觀經濟依然承壓,但穩增長預期逐漸增長。一方麵,近日中央提出“新基建”計劃,要求加快5G 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投資規模預計達3.3萬(wan) 億(yi) 人民幣。受此提振,鋼材消費迎來大幅增長,鋼企生產(chan) 維持較高開爐率,不僅(jin) 帶動鐵礦石等原材料的需求,也帶動工業(ye) 用電量增長,間接拉動電煤需求,沿海幹散貨運輸需求擴大,運價(jia) 開始上行。隻是受低油價(jia) 和外貿製造業(ye) 低迷限製,目前上漲幅度有限。
施靜嫻還告訴記者,下半年,若全球疫情得以基本控製,全球經濟將迎來恢複式增長,各國為(wei) 快速恢複經濟都將進行消費刺激計劃,對航運複蘇起到利好推動。此外,由於(yu) 當前航運企業(ye) 經營壓力較大,預計二季度陸續或有船東(dong) 破產(chan) ,下半年市場可供運力減少,供需矛盾有所改善,運價(jia) 可能迎來階段性保障。
最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