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究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論文薈萃 > 正文

迎“疫”而上,交通運輸如何化危為機?

發布時間:2020-05-25 14:30:42 中國水運報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大考,考驗我們(men) 能否統籌推進經濟社會(hui) 發展各項工作,奪取疫情防控和實現今年經濟社會(hui) 發展目標的雙勝利。當前,各行各業(ye) 正有序推進企業(ye) 複工複產(chan) ,這也是保持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要保障。

連日來,無論在代表委員的口頭發言中,還是提案議案的字裏行間,疫情下的行業(ye) 發展都是核心詞。怎樣應對疫情帶來的衝(chong) 擊?針對企業(ye) 的扶持政策如何落細落實?他們(men) 或分析麵臨(lin) 的現狀、或提供務實的建議,勾勒出交通行業(ye) 再升級的圖景。

加快發展 按下項目“快進鍵”

建立與(yu) 疫情防控相適應的經濟社會(hui) 運行秩序,有序推動複工複產(chan) ,暢通經濟社會(hui) 循環,江蘇一直走在前列。

“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緊迫感和危機感,加快恢複正常交通運輸秩序,按下項目‘快進鍵’,打出發展‘組合拳’,保障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交通運輸廳廳長、黨(dang) 組書(shu) 記兼省鐵路辦主任陸永泉日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據陸永泉介紹,江蘇省交通運輸廳配合省財政廳、省發改委下發3739萬(wan) 現代服務業(ye) 發展專(zhuan) 項資金,對疫情防控期間承擔重要防控物資保供的物流企業(ye) 給予補助,首批227家受疫情影響的交通運輸企業(ye) 通過“綠色通道”獲得企業(ye) 發展融資8億(yi) 元。目前,全省公路水路運輸行業(ye) 、港口行業(ye) 基本實現複工複產(chan) 。

為(wei) 對衝(chong) 疫情影響,對擴大有效投資作出更大貢獻,江蘇省政府舉(ju) 行了重點交通工程集中開工儀(yi) 式,集中開工28個(ge) 項目,總投資391億(yi) 元。全省交通運輸行業(ye) 開展“大幹一百天、努力實現‘雙過半’攻堅行動”,鐵路、過江通道、高速公路、內(nei) 河航道等項目全麵複工。1-4月,全省公鐵水空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累計完成投資487.6億(yi) 元,同比增長12.1%,達到序時進度。

“下一階段,我們(men) 將著力抓‘六保’、促‘六穩’,加快推進重點交通項目,促進年內(nei) 計劃開工的58個(ge) 重大交通項目加快落地見效。”陸永泉表示。

工程建設進度也引起了全國政協委員、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顧明的關(guan) 注。“港口建設步伐加快,可有效帶動產(chan) 業(ye) 快速發展。”他建議,適時適度調整港口建設用海政策,科學審批一批重大港口工程建設項目,充分發揮重大工程建設項目的引擎作用。

為(wei) 此,他在“調整港口建設用海政策,積極推進交通強國戰略”的提案中提出,加強用海規劃、環評規劃與(yu) 港口規劃的協調統一,嚴(yan) 格管控項目用海的同時,保障世界一流港口建設的正常用海需求,確保港口規劃的可實施性。

與(yu) 此同時,實施岸線利用及差別化海域使用政策,對黨(dang) 中央、國務院批複的戰略規劃範圍內(nei) 的港口項目,視同國家重大戰略項目予以用海支持,保障合理用海需求,納入環評審批綠色通道,加快審查審批進度。

在戰略規劃範圍以外的港口項目方麵,他提出,由交通行業(ye) 主管部門或省級人民政府編製港口重點項目庫,經相關(guan) 部委論證入庫的港口項目,視同國家重大戰略項目予以用海支持,保障合理用海需求,納入環評審批綠色通道,加快審查審批進度。

“軟硬兼施” 推動港口再升級

受疫情影響,海外港口接二連三關(guan) 閉,國內(nei) 外港口吞吐量同樣出現大幅跳水。

“根據全球疫情發展態勢,未來較長的一段時期內(nei) 港航業(ye) 將繼續承壓。而在疫情期間,港口業(ye) 務相對寬鬆,提升港口智能化水平不失為(wei) 一次機會(hui) 。”全國政協委員、廈門海事法院院長夏先鵬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迎接疫後經濟的全麵複蘇,需要與(yu) 各地港口實際結合,進一步提升港口的智能化水平,創新服務,提質增效。

“麵對全球性重大疫情乃至於(yu) 未來可能麵臨(lin) 的其他危機,依托5G技術打造港口統一的智能指揮平台尤為(wei) 重要。”他建議,國內(nei) 各大港口應結合現有港口物流可視化平台的建設項目,全麵實現進出口集裝箱在工廠、貨代、堆場、碼頭、船公司等物流節點的信息實時動態可視、可控,方便生產(chan) 調度人員對港口作業(ye) 線進行實時指揮和作業(ye) 方式調整。平台能夠快速設計疫情監控和生產(chan) 生活運營監管兩(liang) 類指數指標,有效應對疫情防控產(chan) 生的貨物積壓、車輛不足以及司機短缺等問題。

“今年一季度全國前十大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僅(jin) 有青島港出現2.2%的增長。由此可見,‘智慧港口’正在釋放紅利。”夏先鵬指出,疫情之下,加快全自動碼頭建設,提升裝卸智能化水平尤為(wei) 重要。例如加快推進港口港區內(nei) 平麵無人拖車運輸建設和配置,碼頭的智能化改造、平麵運輸無人拖車駕駛、智能輸運通道和對接前場貨運堆場自動化作業(ye) 等一係列智能化升級;推進建設港口貨物集疏運係統對接碼頭與(yu) 腹地堆場智能化無人化的運輸服務係統,碼頭的空箱集配中心與(yu) 外運公司腹地修箱堆場的智能服務係統的集成建設等。

在推動港口硬件再升級的同時,促進港口服務業(ye) 轉型升級也迫在眉睫。夏先鵬提出,建立線上無紙化物流體(ti) 係,應對重大突發衛生公共事件帶來的影響。例如推廣疫情期間國內(nei) 各大港口實行的業(ye) 務線上辦理、遠程辦單、移動支付、單證無紙化電子化、無接觸式辦理等新模式;推動港口供應鏈綜合服務平台建設;引入銀行協同服務港口物流企業(ye) 的業(ye) 態創新,實現港口貿易服務向全程物流供應鏈服務業(ye) 態轉型,形成無線物聯,無縫對接,無紙操作,無接觸交割的實時動態服務新模式……

“港口變得更‘智慧’了,這不僅(jin) 是競爭(zheng) 優(you) 勢所在,更是未來的趨勢所在。”夏先鵬說。

推動港口轉型升級的同時,全國人大代表、上海港國際客運中心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徐玨慧立足於(yu) 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提出“關(guan) 於(yu) 盡早實施允許外籍國際航行船舶開展以洋山深水港為(wei) 國際中轉港的外貿集裝箱沿海捎帶業(ye) 務的建議”。

“在當前形勢下,航運市場急需促進政策,努力改善疫情帶來的消極影響。”她建議,加快沿海捎帶政策開放的步伐,推動允許經備案的所有外籍國際航行船舶開展以洋山深水港為(wei) 國際中轉港的外貿集裝箱沿海捎帶業(ye) 務的實施;海關(guan) 總署對沿海捎帶監管模式進行優(you) 化和統一,可參考國際中轉模式進行監管;支持創新開展針對中小外貿企業(ye) 的港口供應鏈金融延伸服務,解決(jue) 中小企業(ye) 在沿海捎帶業(ye) 務上的出口退稅相關(guan) 監管和操作問題。

抓住“利好” 為(wei) 郵輪業(ye) 複產(chan) 提供“中國方案”

過去十年,中國郵輪行業(ye) 迅速成長為(wei) 僅(jin) 次於(yu) 美國的第二大國家郵輪市場,在豐(feng) 富人民幸福生活的同時,創造了一個(ge) 全新的產(chan) 業(ye) 鏈。新冠疫情爆發後,各國頒布了不同程度的旅行禁令,全球郵輪行業(ye) 進入停擺狀態,郵輪碼頭麵臨(lin) 史無前例的經營困境。

“郵輪產(chan) 業(ye) 發展200多年,除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這次是受衝(chong) 擊最嚴(yan) 重的一次。”徐玨慧對此深有感觸,並著手調研新冠肺炎疫情對郵輪產(chan) 業(ye) 的影響。“1月24日開始,中國所有始發港郵輪航次全部取消。截至4月底,原計劃在中國運營的郵輪公司已經宣布取消近260個(ge) 中國始發的航次。根據初步估算,僅(jin) 僅(jin) 郵輪港口收入損失就超過2.6億(yi) 元人民幣,與(yu) 郵輪產(chan) 業(ye) 鏈相關(guan) 的船舶供應等相關(guan) 服務業(ye) 等也將承受巨大的損失。”

除了看到疫情影響帶來的“利空”,徐玨慧還看到了國內(nei) “複工、複產(chan) 、複市”帶來的“利好”。“當前,國內(nei) 疫情已經得到有效控製,而國際上疫情仍在進一步發展,郵輪有機會(hui) 率先恢複在中國母港的運營,這將增強國際資本對中國市場的信心,提升中國在國際郵輪業(ye) 中的競爭(zheng) 力。”

中國郵輪產(chan) 業(ye) 如何抓住機會(hui) 彎道超車?徐玨慧提出,首先應該以疫情常態化防控下完善的衛生體(ti) 係為(wei) 參考,製定郵輪產(chan) 業(ye) 複蘇的防疫指引,強化郵輪港和郵輪公司的閉環防控方案,根據成功的中國防控經驗,結合科技手段,形成郵輪業(ye) 安全防疫的中國標準。第二,在疫情常態化防控條件成熟的情況下,應盡快出台恢複郵輪旅遊的方案,支持郵輪公司探索性開拓創新產(chan) 品,給郵輪複航創造條件,滿足疫後的消費需求,進一步恢複旅遊市場的信心。第三,在恢複郵輪市場的基礎上,加快中國郵輪設計、製造的步伐。進一步提升產(chan) 業(ye) 的經濟貢獻的同時,逐步為(wei) 中國郵輪製造積累經驗,更好的參與(yu) 到全球競爭(zheng) 。

“雖然今年受疫情影響,郵輪業(ye) 遭受較大衝(chong) 擊,但我堅信,中國郵輪產(chan) 業(ye) 一定會(hui) 在這場大考中化危為(wei) 機,迎來複蘇發展、彎道超車的春天!”徐玨慧說。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