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長期以來,我國公路貨運市場主體(ti) 呈現“多、小、散”特征,盡管近年來我國公路貨運市場規模迅速擴張,但由於(yu) 數字化水平較低、企業(ye) 的精細化管理能力良莠不齊,導致安全風險缺乏全麵係統的數據統計與(yu) 分析,公路貨運行業(ye) 安全風險居高不下,阻礙著我國公路貨運整體(ti) 運營效率的進一步提升。
5月14日,北京匯通天下物聯科技有限公司(簡稱G7)舉(ju) 辦以“這不是數字”為(wei) 主題的安全科技日活動,發布了全麵升級的G7安全管家2.0。活動當天,本報與(yu) G7、普華永道戰略管理谘詢團隊思略特聯合發布《中國公路貨運行業(ye) 智慧安全白皮書(shu) 》(簡稱《白皮書(shu) 》),全麵分析了我國公路貨運行業(ye) 安全總體(ti) 趨勢。
近年來,在我國公路貨運市場規模迅速擴張的同時,安全風險居高不下。5G時代的到來,將推動公路貨運企業(ye) 安全管理向智慧化發展,提升企業(ye) 數字化水平。
本報與(yu) 普華永道、G7聯合發布《中國公路貨運行業(ye) 智慧安全白皮書(shu) 》,對公路貨運安全的趨勢、原因、經濟效益影響以及解決(jue) 方案進行了係統研究。
百萬(wan) 公裏事故數仍然偏高
據G7大數據平台顯示,截至2019年,我國公路貨運的百萬(wan) 公裏事故數為(wei) 3.7起。而據美國交通運輸部的統計,早在2014年,美國公路貨運百萬(wan) 公裏事故數已經降到0.1起左右。
基於(yu) G7大數據平台的樣本分析,早上7時—9時事故發生的頻率更高,這一時段我國公路貨運百萬(wan) 公裏事故數高達4.7起。根據調研,大部分貨車司機通常於(yu) 淩晨完成裝車並開始駕駛,到早上7時—9時已連續工作8小時左右,處於(yu) 疲倦狀態,而該時段通常為(wei) 通勤早高峰,道路車輛密度激增,綜合導致了事故的高發率。
國道與(yu) 省道事故數顯著高於(yu) 高速公路,但後者的事故程度更為(wei) 嚴(yan) 重。高速公路百萬(wan) 公裏事故數為(wei) 1.9起,而國道高達11.4起,省道則為(wei) 9.3起。盡管整體(ti) 數量低,但發生於(yu) 高速公路的事故案均賠付額高出國道、省道70%以上。
數據顯示,70%的賠付金額是由10%的事故造成的,這意味著安全風險存在高杠杆現象。該類少量卻嚴(yan) 重的事故,是貨運企業(ye) 和車隊防範的重中之重。
在我國,由個(ge) 體(ti) 運營的貨車數量占比達到65%以上,中小型車隊千公裏風險數高出大型車隊3倍左右,中小型車隊由於(yu) 缺乏完善的管理流程、管理工具和管理手段,行車安全係數長期處於(yu) 低水平。
在承運價(jia) 格不斷壓縮、企業(ye) 麵臨(lin) 較大的成本上漲壓力背景下,安全風險將進一步加劇成本端的挑戰。在我國,公路貨運企業(ye) 平均每年的事故保險賠付額約為(wei) 每車3萬(wan) 元;嚴(yan) 重的卡車事故,一次性損失則高達幾十萬(wan) 元。此外,平均每輛卡車單次事故將造成6天—7天的停運,帶來平均約每次3.5萬(wan) 元的收入損失。事故風險同樣會(hui) 對行業(ye) 上下遊的經濟效益造成影響,尤其是保險公司。由於(yu) 高事故率,公路貨運行業(ye) 也呈現了較高的保險賠付率。
精細化運營體(ti) 係缺失是根本原因
公路貨物運輸通常會(hui) 受到司機駕駛行為(wei) 、裝備、外部環境等多種直接原因的影響,然而,事故背後不完善的安全管理體(ti) 係其實是長期潛伏於(yu) “冰山下”的係統性原因。
從(cong) 直接原因看,司機不當駕駛行為(wei) 和設備盲區是導致事故發生的主要因素。數據顯示,公路貨運事故中來自司機的因素占比為(wei) 37%,來自設備盲區的因素占比為(wei) 35%,是導致風險發生最核心的兩(liang) 個(ge) 因素。其中,司機激進駕駛行為(wei) 導致的事故數量最高,占比接近80%。疲勞駕駛則成為(wei) 第二大因素,導致的事故占比為(wei) 15%。此外,裝備盲區也是導致公路貨運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大部分車隊由於(yu) 輔助設備裝載率低,因此駕駛過程中的盲區也會(hui) 導致事故的高發,主要為(wei) 右側(ce) 盲區(占比42%)和倒車盲區(占比32%)。
從(cong) 企業(ye) 管理角度出發,精細化運營體(ti) 係的缺失,是我國公路貨運安全風險長期存在的根本原因。盡管我國公路貨運市場總體(ti) 規模已處於(yu) 第一梯隊,但大型貨運企業(ye) 的市場占比較低,貨運行業(ye) 遠未進入規模化、集約化運營階段,大量的中小型車隊長期處於(yu) 低利和低效運營的困境,缺乏精細化管理的體(ti) 係和抓手。
在這樣的運力結構下,我國整體(ti) 公路貨運行業(ye) 的安全管理處於(yu) 較為(wei) 粗放的階段,主要體(ti) 現為(wei) 數據驅動的管理工具和管理方式不完善,以及安全文化和管理流程不到位。
長短結合降低事故風險
短期來看,《白皮書(shu) 》建議貨運企業(ye) 通過數據驅動建立智慧安全管理流程,比如智能設備和數字化技術可在事前預警、在途幹預和長期運營優(you) 化三個(ge) 環節發揮價(jia) 值。在出車前,企業(ye) 通過曆史數據完善風險評估機製,分級配備合理的數字化安全設備,並事先加強司機的安全培訓,保證設備的使用率與(yu) 健康率;運輸過程中,利用監控設備和駕駛輔助係統,實時準確地識別盲區和高危駕駛行為(wei) ,做到即時幹預和預警,將運輸過程中的人為(wei) 風險降到最低;在日常運營中,基於(yu) 大數據分析進行複盤調整,結合業(ye) 務特性改善運營流程,優(you) 化安全管理效能。
長期來看,《白皮書(shu) 》建議貨運企業(ye) 和車隊應夯實安全文化的建設,進一步完善精細化管理體(ti) 係,實現包含風險降低在內(nei) 的整體(ti) 降本增效。將全運營流程在線化、可視化、透明化,配合準入標準、培訓、考核、激勵等多種手段的嚴(yan) 格執行,讓安全管理意識滲透在精細化運營的每個(ge) 環節,實現全麵的降本增效。
專(zhuan) 家觀點
G7、普華永道和中國交通報社作為(wei) 《白皮書(shu) 》的共同發布方,對公路貨運安全有著深入的觀察與(yu) 理解,會(hui) 議期間,記者采訪了三方相關(guan) 負責人。
中國交通報社副社長莊長波
發揮媒體(ti) 力量助力公路貨運行業(ye) 更智慧更安全
5G時代的到來,將加速智能物聯網的發展和基礎算力的提升,從(cong) 而推動風險行為(wei) 的可視化、透明化,使得公路貨運企業(ye) 借力數字科技實現智慧安全管理成為(wei) 可能。
為(wei) 真實、全麵地分析我國公路貨運安全總體(ti) 趨勢,我報聯合普華永道、G7發布了《白皮書(shu) 》,向行業(ye) 上下遊企業(ye) 闡明公路貨運安全的現狀和事故成因,並圍繞如何降低安全風險、改善貨車司機生存狀況、提升貨運企業(ye) 精細化運營水平,為(wei) 行業(ye) 提供行之有效的建議。
《中國交通報》作為(wei) 交通運輸行業(ye) 的主流媒體(ti) ,長期高度關(guan) 注公路貨運行業(ye) 並通過各種形式予以宣傳(chuan) 報道,同時也願意與(yu) 科技物流企業(ye) 和相關(guan) 機構一起,共同為(wei) 推動我國公路貨運行業(ye) 更加智慧更加安全發展貢獻力量。
普華永道思略特中國汽車管理谘詢合夥(huo) 人蔣逸明
多方聯合方可共同解決(jue) 貨運安全問題
此次《白皮書(shu) 》具有兩(liang) 個(ge) 意義(yi) ,一個(ge) 是從(cong) 整個(ge) 行業(ye) 來講,安全在公路貨運行業(ye) 是一個(ge) 非常關(guan) 鍵的問題,既牽扯到人,也牽扯到整個(ge) 行業(ye) 長期健康發展。這不是一個(ge) 短期的問題,而是一個(ge) 常態的、持續的、需要跟蹤發展的問題;這不是一家企業(ye) 可以解決(jue) 的問題,也不是一種類型的企業(ye) 可以解決(jue) 的問題,需要政府、行業(ye) 平台、科技公司、物流企業(ye) 聯合去解決(jue) 。針對這樣的問題,需要大家有一個(ge) 知識體(ti) 係去持續跟蹤,從(cong) 而提供建議。其次,從(cong) 普華永道角度來講,除了大家熟知的審計、稅務工作,普華永道還做著專(zhuan) 業(ye) 的谘詢服務,出行行業(ye) 是我們(men) 最為(wei) 關(guan) 注的行業(ye) 之一。普華永道研究出行領域的智慧化進展程度,公路貨運也是出行的一部分,普華永道始終關(guan) 注公路貨運行業(ye) 智慧化發展程度。
其實,安全這個(ge) 問題尤其在公路貨運行業(ye) 並不新,甚至可以說是一個(ge) 很老的問題,但是一直沒有一個(ge) 特別好的解決(jue) 方案,因為(wei) 安全問題需要大量的數據支持。隨著IoT物聯網的發展,使得公路貨運行業(ye) 產(chan) 生解決(jue) 方案的拐點出現了。這也是公路貨運行業(ye) 第一次係統化地提出用數字化的方法解決(jue) 安全問題。
G7副總裁陳立寧
與(yu) 發達國家找差距做對比 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白皮書(shu) 》中把我國的相關(guan) 數據和發達國家的數據做了直接對比,這是此次報告最大的亮點。
美國的公路貨運市場很發達,頭部企業(ye) 集中。企業(ye) 投入了巨大的管理力量,他們(men) 有很完善的培訓模擬艙,選擇退伍軍(jun) 人做司機,為(wei) 他們(men) 做毛發級的基因檢測,能夠檢測到三個(ge) 月內(nei) 有沒有吸過毒。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men) 能達到一個(ge) 很好的安全管理效果。
而我國的公路貨運安全管理,在過去由於(yu) 數據不夠準確,技術和場景相對複雜,始終做得不到位。此次報告把全球最領先的市場和數據拿來和我國現在的技術投入、行業(ye) 進展對比,找差距、找方向,用技術的力量提高企業(ye) 的安全管理水平。
根據技術的發展,G7始終不斷在調整服務,未來所有的技術投入和研發方向都是希望能減少司機死亡,減少重大事故發生。例如,G7在積極探索5G技術的落地,研究如何將5G技術與(yu) 對司機的幹預、提醒功能結合起來。
最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