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nei) 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消費市場潛力迎來集中釋放。在餐飲、零售領域,新型消費正顯現出強大的生命力。直播帶貨、社區團購、無接觸服務等消費新模式快速發展,實體(ti) 商業(ye) 數字化轉型步伐加快。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前3個(ge) 月,網絡零售對消費的促進作用進一步提升,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在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中的比重達23.6%,較上年同期提升5.4個(ge) 百分點。
線上線下加速融合
“‘雲(yun) 逛店’的消費者可不少呢。”北京蘇寧易購豐(feng) 台洋橋店的導購員武高陽正在門店搭建的“直播間”裏,在線為(wei) 顧客介紹產(chan) 品。目前,線下門店客流量還在逐漸恢複,不少消費者通過線上遠程下單,由店鋪接單後配送上門。
“直播讓內(nei) 聯升可以麵向更多年齡層次、不同地域的消費者,不僅(jin) 帶動線上銷售,還增加了用戶黏性,讓品牌文化更豐(feng) 滿地呈現在用戶麵前,為(wei) 線下門店帶來新客流。”北京內(nei) 聯升鞋業(ye) 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程旭介紹,公司員工已經買(mai) 來補光燈,未來將常態化運營直播。作為(wei) 擁有167年曆史的老字號鞋企,擁抱數字化讓內(nei) 聯升拉近了與(yu) 消費者的距離。
受疫情影響,餐飲、超市、商場等線下門店遭遇衝(chong) 擊,客流量大幅縮減,線下門店紛紛發力線上渠道,加快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入駐電商平台、直播帶貨、經營會(hui) 員微信群、提供無接觸服務,通過開拓多元消費場景,為(wei) 消費者提供更好服務。
商務大數據監測顯示,一季度電商直播超過400萬(wan) 場,其中家居用品、廚具、健身器材等受到消費者青睞,同比增長超40%。
“人們(men) 的消費方式和消費習(xi) 慣正在改變。”吉林長春某中學教師江燕說,以前家裏的老人不會(hui) 考慮網購生鮮商品,但現在經常在線買(mai) 菜,對網購生鮮的接受度明顯提高。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在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中,吃類和用類商品分別增長32.7%和10.0%。
應對疫情催生並推動了許多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快速發展,生鮮配送、新零售、在線醫療等消費需求爆發式增長,讓越來越多人享受到便利。一季度,我國移動互聯網累計流量同比增長39.3%,今年3月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達到9.5GB,為(wei) 近12個(ge) 月以來的最高點。
為(wei) 順應居民消費升級趨勢,國家發改委等23個(ge) 部門聯合印發《關(guan) 於(yu) 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nei) 市場的實施意見》,提出從(cong) 市場供給、消費升級、消費網絡、消費生態、消費能力、消費環境等6個(ge) 方麵促進消費擴容提質,穩定和擴大居民消費。工信部近日也表示,正在加快5G技術推廣應用,推進5G+VR全景虛擬導購雲(yun) 平台等應用場景,助力新型消費發展。
中國社會(hui) 科學評價(jia) 研究院院長荊林波認為(wei) ,新消費模式的出現不僅(jin) 滿足了消費者的基本需要,為(wei) 生活帶來便利,促進國內(nei) 消費市場潛力釋放;而且消費模式的創新也為(wei) 整個(ge) 社會(hui) 提供了新型工作崗位,起到了穩就業(ye) 的作用;同時,新模式極大地激發了企業(ye) 活力,中小微企業(ye) 通過線上線下融合、直播帶貨等新供給方式不斷提升供給效率、優(you) 化供應鏈。
實體(ti) 商業(ye) 轉型升級
“一走進門店仿佛進入了櫻花林,本來隻想買(mai) 瓶咖啡就走,沒忍住還買(mai) 了些櫻花口味的糖果。”在上海市虹口SOHO工作的王青開心地說,“當然得拍照分享啦,心情一下子明媚了起來。”
3月中旬至4月中旬,便利蜂在北京和上海兩(liang) 地推出6家櫻花主題門店,不僅(jin) 有櫻花元素裝飾、拍照牆,還上架大量櫻花口味零食產(chan) 品及櫻花香型洗手液等日用品,消費者可以邊購物邊賞“花”,吸引了不少周邊居民前往。
蘇寧易購平台運營集團副總裁範春燕表示,盡管疫情悄然改變了消費者的部分生活方式與(yu) 消費習(xi) 慣,但注重體(ti) 驗與(yu) 追求個(ge) 性化依舊是不變的主題。零售企業(ye) 應回歸市場本質,洞察用戶需求和變化,調整營銷和渠道布局,展開主動而積極的變革。
實體(ti) 門店要想留住消費者,一方麵要不斷滿足消費者對品質、文化娛樂(le) 等享受附加值的追求,推出個(ge) 性化的服務和產(chan) 品,提供安全健康、沉浸式的購物體(ti) 驗;另一方麵,也要加快從(cong) “到店消費”轉變為(wei) “到店+到家消費”,提升末端物流配送能力。
日前,商務部印發《關(guan) 於(yu) 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做好穩外貿穩外資促消費工作的通知》,提出要鼓勵電商、快遞等企業(ye) 與(yu) 實體(ti) 店、商務樓宇和小區物業(ye) 等合作,開展末端配送服務合作。
為(wei) 滿足社區居民日常消費需求,打造家門口的百貨商超,菜鳥驛站和大潤發、歐尚等全國連鎖商超合作,推出驛站團購服務。菜鳥驛站負責解決(jue) 最後一公裏配送問題。與(yu) 大賣場合作,意味著社區居民有超過兩(liang) 萬(wan) 種品類商品可選擇,包括新鮮食材、日用百貨等,消費者隻需用手機向社區菜鳥驛站下單,預訂好商品就可在家等著收快遞。目前菜鳥驛站團購已在南京、蘇州、成都等多地開放,正逐步向全國推廣。
國家郵政局統計,一季度,全國快遞服務企業(ye) 業(ye) 務量累計完成125.3億(yi) 件,同比增長3.2%。尤其是3月份,隨著快遞業(ye) 服務能力的全麵恢複,全國快遞服務企業(ye) 業(ye) 務完成量同比增長23%。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副司長邊作棟表示,電子商務與(yu) 快遞物流是互相促進、緊密聯係的,目前快遞業(ye) 所支撐的實物商品網絡零售額已經占到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5。現在,每天快遞量已超過2億(yi) 件,基本恢複到正常水平。
政策發力提振需求
4月28日一大早,湖南長沙市民鄭怡就迫不及待地打開拚多多APP。搜索“雙品網購節”,進入活動會(hui) 場,點進“大牌母嬰產(chan) 品”專(zhuan) 題,貨比三家後,她滿意地下單4包紙尿褲。
“活動力度很大,過去我買(mai) 這個(ge) 牌子的紙尿褲,一包要100多元,這次每包才78元。”鄭怡是個(ge) 95後媽媽,女兒(er) 剛半歲。得知“雙品網購節”不僅(jin) 商品五花八門,價(jia) 格還有很大優(you) 惠,她打算趁此機會(hui) 多“逛逛”,給寶寶買(mai) 學步鞋、啟蒙玩具、安全座椅,還有家裏的一些生活必需品。
“雙品網購節”由商務部、工信部、國家郵政局、中國消費者協會(hui) 等部門於(yu) 4月28日—5月10日舉(ju) 辦。據了解,本屆“雙品網購節”參加的平台及企業(ye) 超過109家,將大力運用共享工廠、直播帶貨等新模式,全方位、全流程提升消費者購物體(ti) 驗。
日前,商務部發布關(guan) 於(yu) 統籌推進商務係統消費促進重點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要加快零售創新轉型,鼓勵零售企業(ye) 數字化發展,打造沉浸式、體(ti) 驗式消費,促進消費新業(ye) 態、新模式、新場景普及應用。做大做精“雙品網購節”活動,引導電商企業(ye) 以數據為(wei) 依托,精準匹配網絡消費新需求,大力發展個(ge) 性化定製、柔性化生產(chan) ,加快線上線下融合。
“剛剛在一家飯店充值200元,自己花了100元,使用電子消費券100元。”幾天前,江蘇南京市民“老記宋軍(jun) ”在社交網站上曬出賬單,他抽中滿150元減100元的餐飲類電子消費券。
通過網上搖號的方式,南京市公開發放3.18億(yi) 元餐飲、體(ti) 育、鄉(xiang) 村旅遊等品類電子消費券。互聯網平台發放的電子消費券,可以由消費者在線申領後,支付時直接抵扣相應金額,使用更方便,進一步激發消費熱情;同時,政府可以在線動態調整消費券發放策略,精準提振消費。
連日來,各地出台一係列舉(ju) 措,激活新型消費潛力。上海市推出“雲(yun) 直播”“雲(yun) 逛街”“雲(yun) 上快閃店”等“雲(yun) 購物”模式,深圳市發起“微視鮮粉節”助力企業(ye) 拓寬電商銷售渠道,杭州市武林商圈開啟“雲(yun) 購武林”活動,全國100多位縣長、市長走進直播間為(wei) 當地產(chan) 品“代言”……
“下一步將圍繞培育發展新消費,加快以5G網絡和數據中心為(wei) 重點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推進信息服務全覆蓋。鼓勵發展線上線下融合消費新模式,促進傳(chuan) 統銷售和服務上線升級。”國家發改委就業(ye) 收入分配和消費司司長哈增友透露。
商務部消費促進司負責人王斌也表示,將進一步支持電商平台創新服務模式,鼓勵實體(ti) 零售業(ye) 數字化轉型,推進線上線下深度融合,促進消費新業(ye) 態、新模式、新場景的普及應用。
最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