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究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論文薈萃 > 正文

“冰凍期”的外貿服裝企業,物流正成為不可承受之重

發布時間:2020-04-17 13:37:29 全球紡織網

全球化的時代,仿佛一切被新冠病毒敲下暫停鍵,隨之而來的是多個(ge) 國家緊閉國門。航班停飛、物流減半,這一係列操作帶來的蝴蝶效應正影響每一個(ge) 人外貿人。

2月份愁複工,3月份愁訂單,4月份開始愁物流,外貿服裝企業(ye) 的難題再次+1。關(guan) 於(yu) 物流,外貿人有一種束手無策的挫敗感。

物流業(ye) 現實情況

關(guan) 於(yu) 國際物流,現實情況是由於(yu) 疫情加重,很多客運和貨運航空公司的航班取消,貨物都湧向了三大國際快遞公司。但是其中一家快遞公司的郵件信息顯示,“隨著中國大部分地區逐步複工複產(chan) ,對中國出口運力的需求也快速增長,我們(men) 不得不采取艙位控製的措施。”

國內(nei) 工廠陸續恢複生產(chan) ,意味著積壓了近一個(ge) 月的貨物在短時間內(nei) 集中向外運輸,如果沒有自建物流,必須要依靠物流公司。所以現在物流公司普遍爆倉(cang) ,不僅(jin) 是國內(nei) 倉(cang) 庫積壓,海外倉(cang) 庫也積壓。

貨運航空方麵受影響最大,而且這是目前外貿行業(ye) 選擇最多的物流方式。有業(ye) 內(nei) 人士反映:海運方麵暫時受影響不大,但是物流時間太長。海運從(cong) 中國到美國大約需要40天的時間,其實海運貨物一般是客戶用作庫存的,空運的則是急單,3到7天能到。

尤其是服裝類選擇空運物流比較多,其訂單有極強的時效性,過了時機,商機就沒了。如果被取消或縮減的訂單比較多,還要支付因無法按時交貨而產(chan) 生的違約金,資金鏈就會(hui) 麵臨(lin) 較大壓力。

物流漲價(jia) 在所難免

常年做外貿的公司和快遞簽訂的一般是長期協議,協議價(jia) 一般比公開價(jia) 低很多。大件貨一般走經濟型,價(jia) 格低,時效相對慢一些。

但是由於(yu) 大量貨物等待運輸,物流開始不接經濟型,隻接優(you) 先型,甚至是全價(jia) 的。按照平時的情況,空運運費一般占到貨值的20%30%,漲回全價(jia) 後,運費成為(wei) 了不可承受之重。

有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最近一個(ge) 月幾家國際物流公司的通知,其中某物流2月中旬的報價(jia) 是每公斤29元,到了3月下旬價(jia) 格已經飆升至53元,還有一家物流公司新增了“緊急物流附加費”,根據重量分別在原有費用的基礎上多收取20元至1600元不等。

主要由於(yu) 一方麵疫情影響下公司複工人數不確定,導致工作時間和工作效率無法評估,增加了人工成本;另一方麵,各地區設置防疫消毒站點,降低了物流流通效率,增加了在途時間,進而推高了運輸成本。這些物流成本的增加,最終導致物流價(jia) 格的上漲。

在貨物運輸成本提高的同時,近期出海的船隻因疫情而運力減少,可以運輸的船隻運輸費用出現上漲,進一步增加了成本支出。

然而價(jia) 格上漲,物流的速度卻變慢了。正常情況下,發貨後一周對象就能收到貨,但是疫情期間物流速度明顯變慢了。

物流效率大打折扣

外貿物流企業(ye) 大打折扣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因為(wei) :

消費者的支出水平下降、消費結構產(chan) 生變化,導致總需求減少。再加上物流商需要定期消毒、限製人員流動等,進而降低了勞動效率;

受疫情影響,傳(chuan) 統的空運和海運運輸渠道受阻,全球的物流通道縮減了90%。大部分國際航班取消或大幅減少了各國與(yu) 中國之間的定點客運航班,隻有部分航空公司保留了貨運航班,導致物流時效性變慢且難以估計;

海外清關(guan) 導致貨物檢驗檢疫更嚴(yan) 格,清關(guan) 的時間有所增加;

除因受疫情影響,各地交通管製嚴(yan) 格導致的物流不暢,港口排隊時間比以前長,外國客戶因為(wei) 疫情,會(hui) 要求公司出具各種承諾書(shu) ,貨物出口時效性明顯降低。

中國外貿出口的三大主要市場分別為(wei) :北美市場、歐洲市場、東(dong) 亞(ya) 市場,這些市場目前都是疫情高發區。海外疫情的加劇,無疑是對外貿物流的重大考驗,疫情影響是係統性的,需要政府、生產(chan) 企業(ye) 及采購商等供需各方共同應對。處於(yu) “冰凍期”的服裝外貿人,再難也要想辦法活下去,疫情的影響是暫時的,希望大家都可以渡過難關(guan)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