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5年前,人們(men) 還認為(wei) 航空貨運業(ye) 在數字技術方麵不如其他行業(ye) 成熟。但隨著工業(ye) 4.0的到來,創新被列入每位企業(ye) 管理者的議程,一係列令人興(xing) 奮的變化正在改變這個(ge) 行業(ye) 。此外,隨著消費者習(xi) 慣的改變和預期的改善,客戶希望能追蹤整個(ge) 貨物運輸流程。區塊鏈、人工智能、單一記錄和交互式貨物等新興(xing) 技術的出現,正在提升整個(ge) 行業(ye) 的效率。
一個(ge) 有效的“藥方”
根據《穀歌2019年趨勢報告》,人們(men) 平均每月在穀歌搜索“區塊鏈”24.6萬(wan) 次,搜索“區塊鏈技術”4.05萬(wan) 次。這些數字很好地說明了人們(men) 對此項技術的關(guan) 注,而航空貨運業(ye) 在區塊鏈技術的應用方麵並未落後太多。
全球近2/3的大型企業(ye) 正在考慮研發自己的區塊鏈應用程序。航空貨運業(ye) 的許多企業(ye) 目前也在測試這項技術,以期建立自己的區塊鏈生態係統。區塊鏈在旅遊業(ye) 和運輸業(ye) 的商業(ye) 價(jia) 值巨大,預計能節省約380億(yi) 美元成本。
管理現在的供應鏈(所有與(yu) 生產(chan) 和銷售商品有關(guan) 的環節)異常複雜。由於(yu) 當前的供應鏈非常複雜且缺乏透明度,人們(men) 對區塊鏈如何改變供應鏈和物流行業(ye) 很感興(xing) 趣。
Nallian公司為(wei) 商業(ye) 合作提供了世界上第一個(ge) 開放數據共享平台。其解決(jue) 方案架構師保羅·迪爾巴說:“不可否認,區塊鏈的價(jia) 值在於(yu) ,通過確保數據的可靠性和提供公共數據訪問框架,促使人們(men) 考慮開展合作。雖然區塊鏈隻在此類應用程序中起部分作用,但它已被有遠見的參與(yu) 者視為(wei) 合作解決(jue) 方案早早被接受的關(guan) 鍵因素。”
如今,航空貨運供應鏈上的重要利益相關(guan) 者是不同的公司。雖然他們(men) 在不同的國家運營,有不同的優(you) 先事項和工作方式,但經常需要交換數據信息。航空公司有責任在合適的時間與(yu) 相應的公司共享數據,並且必須信任共享數據的各方。
然而,目前的體(ti) 係往往是脆弱、低效且成本高昂的。盡管進行了一些數字化的嚐試,但每次發貨時許多文件仍須手工處理。一旦發生變化,利益相關(guan) 者很難跟蹤貨物狀態,貨物有時會(hui) 延遲送達甚至丟(diu) 失——至少從(cong) 文件上看是這樣的。
因此,解決(jue) 有關(guan) 貨物延遲送達、損壞或丟(diu) 失的糾紛給貨運公司帶來了數十億(yi) 美元的損失。這些問題的根源在於(yu) 各運輸環節缺乏可視性和利益相關(guan) 者缺乏信任。區塊鏈技術是一個(ge) 有效的“藥方”,因為(wei) 它能夠在整個(ge) 供應鏈上提高可視性和信任度。
與(yu) 此同時,區塊鏈帶來了高昂的運行成本、學習(xi) 成本和大量的限製。從(cong) 商業(ye) 的角度來看,風險規避型公司不大可能接受這項技術。物流巨頭馬士基航運公司和IBM等實力強大的企業(ye) 已經深刻認識到,協作不能僅(jin) 建立在技術基礎上,信任需要的也不僅(jin) 僅(jin) 是數據安全。
“在區塊鏈生態係統中,真正的贏家是那些積極采用區塊鏈技術的營銷者、教導並幫助客戶使用區塊鏈技術的谘詢顧問,以及提供區塊鏈托管等服務的技術提供商。”迪爾巴說。
單一記錄定義(yi) 貨運語言
區塊鏈是實現國際航協倡導的單一記錄願景的關(guan) 鍵推動技術,旨在推進數據標準化。展望未來,行業(ye) 領導者們(men) 樂(le) 觀地認為(wei) ,區塊鏈技術將解決(jue) 航空貨運業(ye) 目前麵臨(lin) 的許多重要業(ye) 務問題,並最終推動該行業(ye) 實現數字化。
國際航協數字貨運主管亨克·穆德在談到單一記錄計劃時說,目標是通過製定數據共享標準,將數字化提升到一個(ge) 新的水平。據他觀察,直到今天,整個(ge) 航空貨運供應鏈依然是通過信息係統實現信息共享的,這是一項可以追溯到20世紀70年代的老技術。“這些信息要經過航空貨運供應鏈上的利益相關(guan) 者推送才能實現共享。但問題是,如果有人不推送信息,就可能出現很多問題。而且在許多情況下,係統並不兼容。”他說。
單一記錄將為(wei) 裝載的貨物提供單一的記錄視圖,其為(wei) 通過標準化且安全的網絡應用程序接口共享數據設計了一個(ge) 公共數據模型。這一標準基於(yu) 成熟而先進的數據共享技術,與(yu) 領先航空公司使用的最佳實踐很好地結合在一起。這使得信息技術團隊和服務提供商可以直接訪問它。
業(ye) 界已經有多種貨運數據模型,所有這些數據模型如何在單一記錄中組合在一起?穆德解釋說,單一記錄數據模型的設計是以數據為(wei) 中心,而非以文件為(wei) 中心的。
“嚐試將兩(liang) 種不同的數據模型組合在一起很難,因為(wei) 你需要研發特殊的程序才能將它們(men) 組合起來。對於(yu) 單一記錄,我們(men) 采用了一種不同的方法,這種方法在數據管理方麵先進得多。除了定義(yi) 數據模型之外,我們(men) 還定義(yi) 了一種語言,基本上就是貨運語言。所以,這些不同的數據模型就像是同一種語言的方言。有了單一記錄,它就為(wei) 語言提供了語境。也就是說,當兩(liang) 台不同模式的計算機互相‘交談’時,它們(men) 就能理解當時的語境了。”他說。
讓貨物“說話”
同時,物流公司正在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來運營全球物流網絡。例如,UPS自主研發了聊天機器人UPSBot,並在這一創意誕生僅(jin) 3個(ge) 月後就發布使用。這個(ge) 由人工智能驅動的聊天工具能模仿人類對話,可以對客戶的提問如最近的UPS網點在哪裏迅速作出回應,可以跟蹤包裹,以及告知客戶運費信息。
UPS客戶可通過移動設備、社交媒體(ti) 以及穀歌助手等虛擬助手以文本或語音的形式向UPSBot提問。UPSBot能夠識別這些問題並作出回應。它與(yu) 客戶的“對話”越多,作出恰當回應的經驗就越豐(feng) 富。UPS采用的人工智能技術產(chan) 生了數據緩存,為(wei) 提高效率、提升客戶體(ti) 驗、優(you) 化遞送解決(jue) 方案等提供了更多的機會(hui) 。
隨著交互式貨運越來越流行,貨運航空公司需要推廣智能係統,並讓飛機、卡車和其他設施具備與(yu) 貨物“交流”的能力。這催生了智能航空貨運設施。許多貨運航空公司已經在這方麵進行了巨額投資。
例如,芬蘭(lan) 航空2017年在芬蘭(lan) 赫爾辛基機場設立了北歐冷庫中心。這個(ge) 智能的冷庫中心依靠倉(cang) 庫自動化係統促進貨物流動,並將對溫度敏感的貨物轉移到合適的地方。芬蘭(lan) 航空已經統一了其新貨運站的倉(cang) 庫運營,並且是第一批使用Mercator倉(cang) 庫應用程序的航空公司之一。該應用程序允許倉(cang) 庫代理通過單一的移動界麵獲取航空貨物數據,實現對倉(cang) 庫管理過程的全麵可視化。
作為(wei) 簡化貨運業(ye) 務的一部分,國際航協的交互式貨物項目旨在提供基於(yu) 智能係統的響應式航空貨運服務。這些智能係統能夠自我監控、發送實時警報、響應偏差以滿足客戶的期望,並報告貨物“旅程”。交互式貨運使航空公司和物流公司能實時或主動地發現並解決(jue) 問題,實現流程自動化。
隨著UPS使用亞(ya) 馬遜Alexa聊天助手提供運費信息,達美航空通過低成本的藍牙設備構建物聯網提供實時跟蹤服務,荷蘭(lan) 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構建了自己的物聯網應用網絡,一係列新技術正在提高航空貨運業(ye) 的效率。
例如,史基浦機場計劃在停機位上測試傳(chuan) 感器,以便提供停機位上相關(guan) 設備的實時信息,這樣就可以在飛機和操作人員到達登機口之前檢查必要的設備是否就位。同時,這些信息有助於(yu) 迅速解決(jue) 航班中斷問題並預防航班延遲。
“史基浦機場的目標是成為(wei) 全球可持續的航空樞紐,我們(men) 為(wei) 此已經製訂了不同的方案。數字化是六大支柱之一。”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貨運部負責人巴特·普韋爾斯說。該機場正在與(yu) 荷蘭(lan) 航空、貨運代理公司、進口商、花卉種植者等合作,使鮮花供應鏈完全實現數字化。
其中一項策略是數據共享門戶。該機場在史基浦貨運社區調查發現,從(cong) 農(nong) 場到拍賣環節的鮮花跟蹤能力是各方在易腐冷鏈運輸中最優(you) 先考慮的事項。數據共享門戶是基於(yu) 這一調查結果開發的,旨在從(cong) 源頭將花卉運輸數據與(yu) 航空運單號關(guan) 聯起來,生成唯一的全球標準代碼,讓所有用戶能在一個(ge) 地方訪問所有數據。(中國民航網 遊熙編譯)
最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