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究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論文薈萃 > 正文

化危為機 釋放交通運輸行業新動能

發布時間:2020-04-03 10:04:40 中國水運報

交通運輸行業(ye) 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大動脈。複工複產(chan) ,交通運輸是“先行官”,必須打通“大動脈”,暢通“微循環”。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工作部署會(hui) 議3月23日進一步指出:“要幫扶交通運輸等受疫情影響嚴(yan) 重的行業(ye) ”,“善於(yu) 化危為(wei) 機,有序恢複生產(chan) 生活秩序,強化‘六穩’舉(ju) 措,加大政策調節力度,把我國發展的巨大潛力和強大動能充分釋放出”。十九屆四中全會(hui) 精神強調: “去產(chan) 能”是五大結構性改革任務之首。對於(yu) 交通運輸行業(ye) ,在國家幫扶產(chan) 業(ye) 釋放動能和巨大潛力的過程中,同步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化危為(wei) 機,抓住“去產(chan) 能”這個(ge) “牛鼻子”,淘汰低端產(chan) 能和落後產(chan) 能,優(you) 化產(chan) 能利用,加快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從(cong) 根本上實現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加快構建市場競爭(zheng) 力強、可持續的現代產(chan) 業(ye) 體(ti) 係。

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隨著第五代移動通信(5G)等公網和新一代衛星通信係統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交通與(yu) 電子、通信、互聯網服務等產(chan) 業(ye) 深度融合,為(wei) 交通運輸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轉型發展賦予新動能。交通運輸行業(ye) 聚焦以創新為(wei) 發展的第一動力,通過做大做強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集群,實施大數據發展行動,加強新一代人工智能研發應用,多領域推進“互聯網+”模式等措施,實現傳(chuan) 統行業(ye) 轉型升級,完成發展壯大新動能和繼續破除無效供給的攻堅任務,積極推進數字產(chan) 業(ye) 化、產(chan) 業(ye) 數字化,引導數字經濟和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釋放交通運輸行業(ye) 新動能和巨大潛力。

宏觀建議

1. 準確掌握交通運輸行業(ye) 產(chan) 能利用現狀

產(chan) 能利用程度的準確判斷是實現交通運輸行業(ye) 產(chan) 能優(you) 化的核心。應強化對交通運輸行業(ye) 產(chan) 能利用的關(guan) 注,加快對交通運輸行業(ye) 產(chan) 能利用現狀的掌握,從(cong) 而有效推動交通運輸行業(ye) 產(chan) 能利用優(you) 化的實施。牢牢把握數字交通發展核心要義(yi) ,強化全國、各省市及自治區交通運輸行業(ye) 產(chan) 能利用信息采集、挖掘,促進交通運輸行業(ye) 產(chan) 能利用數據跨部門共享共用,推動交通運輸行業(ye) 產(chan) 能利用數據庫應用示範,為(wei) 提升綜合交通運輸發展水平奠定堅實基礎。

2. 著力提升交通運輸行業(ye) 生產(chan) 管理水平

建立高效運轉的管理體(ti) 係是交通運輸行業(ye) 現代化治理能力的重要體(ti) 現。充分發揮行業(ye) 規劃、政策、標準的引導和約束作用,采取既利當前更惠長遠的策略, 落實《“十三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ti) 係發展規劃》中建設交通運輸行業(ye) 的交通管理聯網聯控在線協同的規劃,加快建設綜合交通運輸統計信息資源共享平台,促進全國、各省市及自治區交通運輸行業(ye) 行政許可信息和服務監督信息互通共享,提高交通運輸生產(chan) 管理綜合治理能力。從(cong) 交通運輸行業(ye) 生產(chan) 管理層麵深入推進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增強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交通運輸行業(ye) 產(chan) 能利用。

3. 大力推進交通運輸行業(ye) 創新驅動發展

在當前我國由工業(ye) 文明轉向知識文明的進程中,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是優(you) 化當前生產(chan) 方式,加快培育形成新的增長動力,提高中國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的核心。應當貫徹落實《數字交通發展規劃綱要》中以創新為(wei) 第一動力的要求,深化製度創新、推進技術創新、強化應用創新,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破除體(ti) 製機製障礙,積極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yu) 交通運輸深度融合,推動模式、業(ye) 態、產(chan) 品、服務等聯動創新,從(cong) 清潔燃料、智能交通以及運輸組織優(you) 化三個(ge) 層麵強化交通運輸業(ye) 的創新發展,最大限度激發交通技術的創新活力。

4. 合理規劃交通運輸行業(ye) 生產(chan) 資源配置

交通運輸資源配置是交通運輸生產(chan) 服務的根本,優(you) 先實施交通資源類調控政策是促進交通運輸係統的和諧發展的基礎。應當加強綜合交通運輸頂層設計,充分發揮《“十三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ti) 係發展規劃》對各種運輸方式專(zhuan) 項規劃及重大建設項目的指導作用,優(you) 化規劃布局,合理規劃有限的綜合運輸資源,優(you) 化各種運輸方式在運輸通道內(nei) 的資源配置,注重與(yu) 經濟發展主軸的銜接,避免過度利用。在建設綜合交通運輸信息資源共享平台基礎上,強化交通運輸各領域生產(chan) 資源信息采集、挖掘和綜合開發利用。以合理配置交通資源為(wei) 著力點,通過先進技術與(yu) 交通運輸的深度融合,促進交通運輸業(ye) 的高質量發展。

具體(ti) 建議

1. 建立完善的交通運輸行業(ye) 產(chan) 能利用監測體(ti) 係

在信息化時代的發展背景下,推進交通運輸管理信息化、數字化的建設是實現交通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應推動監測體(ti) 係與(yu) 交通設施的同步發展,強化交通運輸行業(ye) 的資源供給、運輸服務以及汙染排放等信息的數據采集係統,形成動態感知、全麵覆蓋的交通運輸業(ye) 產(chan) 能利用監測體(ti) 係,為(wei) 及時掌握全國、各省市及自治區交通運輸行業(ye) 產(chan) 能利用現狀,製定針對性優(you) 化產(chan) 能利用策略奠定堅實基礎。

2. 打造“一帶一路”互聯互通交通運輸通道

“一帶一路”倡議不僅(jin) 成為(wei) 助推中國實現可持續發展和提升國際地位的窗口,同時也成為(wei) 世界各國交流的通道,為(wei) 交通發展帶來新格局。應當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齊心開創共建“一帶一路”美好未來》的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央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決(jue) 策部署和工作要求,推動“一帶一路”全麵建設的先行和基礎作用,發揮民航運輸的先鋒作用、將高鐵建設作為(wei) 突破口,加強與(yu)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陸上、空中、海上交通運輸互聯互通,打通國際物流通道,完善國際運輸服務網絡,提高國際運輸便利化水平。加快推進戰略規劃對接,不斷順暢國際合作機製,擴大合作共識,推動與(yu)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交通運輸行業(ye) 企業(ye) 開展全方位產(chan) 能合作,通過投資、租賃、技術合作等方式參與(yu) 海外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的規劃、設計、建設和運營,化解過剩產(chan) 能,優(you) 化產(chan) 能利用。

3. 製定差異化區域交通運輸發展策略

形成與(yu) 地區經濟發展、交通需求結構和地理位置環境相適應的交通運輸網絡是中國交通運輸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充分發揮統籌規劃、協同推進的製度優(you) 勢,推動政企、行業(ye) 、部省間各交通運輸部門協同發力,在準確掌握全國、各省市及自治區交通運輸行業(ye) 產(chan) 能利用現狀的基礎上,製定針對性的平衡區域差異、優(you) 化產(chan) 能利用的交通發展政策。針對產(chan) 能利用不足的地區,應擴大交通網絡的覆蓋麵,加快落實《“十三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ti) 係發展規劃》中相應布局,加強地區交通先行政策實施,著力改善交通運輸產(chan) 能利用現狀;針對產(chan) 能利用提升潛力較大的地區,應充分發揮地理區位的優(you) 勢,推進數字交通運輸網絡的建立,在運輸組織管理上加強各種交通方式融合發展,著力提高交通運輸生產(chan) 服務質量。

4. 強化交通運輸行業(ye) 資金的有效供給

資金的有效供給是交通運輸行業(ye) 增加值提升的根本。應當落實《“十三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ti) 係發展規劃》中交通運輸行業(ye) 投資優(you) 化規劃,發揮中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建立健全中央與(yu) 地方投資聯動機製,增強交通運輸行業(ye) 資金的有效供給。在《數字交通發展規劃綱要》加快推進數字化交通建設基礎上,全國、各省市及自治區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應積極探索創新交通建設籌融資機製,通過利用投資銀行、基金等平台,推動互聯互通交通項目建設實施,鼓勵有意願采用政府和社會(hui) 資本合作(PPP)模式的交通項目及時納入管理庫,通過夯實基礎管理工作,有效發揮積極財政政策的作用。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全國、各省市及自治區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積極爭(zheng) 取政策性、開發性等金融機構信貸資金支持力度,拓寬交通運輸行業(ye) 資金渠道,從(cong) 資金層麵為(wei) 優(you) 化交通運輸行業(ye) 產(chan) 能利用提供有效保障。

5. 注重交通運輸高技術型人才的培養(yang)

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應在數字化、智能化的發展背景下,進一步落實《數字交通發展規劃綱要》,建設綜合交通運輸人才隊伍,建立多層次交通運輸人才培養(yang) 體(ti) 係,加強交通運輸人才支持的規劃布局。推動交通運輸智能化發展重點工程科技領軍(jun) 人才和優(you) 秀青年人才培養(yang) ,發揮高端智庫、院校等機構的智力支持作用,鼓勵建立產(chan) 學研金的交通運輸行業(ye) 高技術型人才對接平台。深化人才管理體(ti) 製改革,提升交通運輸行業(ye) 教育培訓的基礎條件和軟硬件環境,推進高技術型人才引進策略。結合當前全國、各省市及自治區交通運輸行業(ye) 產(chan) 能利用現狀,針對產(chan) 能利用不足的地區,應加強人才使用和激勵政策引導,吸引更多交通運輸行業(ye) 高技能型人才,優(you) 化勞動力結構,著力改善交通運輸行業(ye) 產(chan) 能利用現狀;針對產(chan) 能利用提升潛力較大的地區,應強化人才國際交流與(yu) 合作,做好國外智力引進和人才培養(yang) 推送工作,打造一支富有創新精神、敢於(yu) 承擔風險的創新型人才隊伍,著力提高交通運輸產(chan) 能利用水平。(作者單位:長安大學)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