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究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論文薈萃 > 正文

“中國智造”提升全球產業鏈抗風險能力

發布時間:2020-03-30 15:46:39 經濟參考報

編者按:

“中國智造”正在提升全球產(chan) 業(ye) 鏈抗風險能力。作為(wei) “世界工廠”,中國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門類最全、配套最完備的製造業(ye) 體(ti) 係,220多種工業(ye) 產(chan) 品產(chan) 量居全球第一。盡管疫情帶來嚴(yan) 峻挑戰,但也成為(wei) 新業(ye) 態、新模式的催化劑。中國經濟在抗壓的同時,也積蓄著新動能,激發出新動力。隨著近期中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中國社會(hui) 經濟運行正逐步恢複正常。“中國引擎”的重啟有力推動全球產(chan) 業(ye) 鏈“轉起來”,提升其抗風險能力。從(cong) 整個(ge) 產(chan) 業(ye) 鏈看,正是中國產(chan) 業(ye) 鏈條的強勁韌性,為(wei) 保障全球供應鏈的穩定提供了持久動力。

“中國引擎”重啟推動全球產(chan) 業(ye) 鏈“轉起來”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全球產(chan) 業(ye) 鏈和供應鏈遭幹擾破壞。隨著近期中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包括外資企業(ye) 在內(nei) 的重點行業(ye) 、龍頭企業(ye) 陸續複工複產(chan) ,中國社會(hui) 經濟運行正逐步恢複正常。“中國引擎”重啟,將有力推動全球產(chan) 業(ye) 鏈“轉起來”,提升其抗風險能力。

疫情發生後,一些美國政客進一步鼓吹與(yu) 中國“脫鉤”,煽動把供應鏈移出中國。但疫情對供應鏈和產(chan) 業(ye) 鏈的影響是階段性的、短期的,跨國投資者的投資經營決(jue) 策是長期的、綜合性的、戰略性的。在各國利益深度交融的今天,鼓噪“脫鉤”與(yu) 供應鏈轉移,既不明智也不現實。

事實上,中國統籌疫情防控與(yu) 社會(hui) 經濟發展的駕馭力得到市場加分。多數跨國公司表示投資中國的信心和戰略沒有改變,仍看好中國市場長期發展前景。近日,中國美國商會(hui) 的調查顯示,超過60%的受訪企業(ye) 2020年會(hui) 考慮增加在華投資。

長期來看,中國仍是大多數在華外企的重點市場。英中貿易協會(hui) 的調查也顯示,盡管受到疫情影響,多數英國企業(ye) 依然看好中國市場,認為(wei) 中國市場值得長期、戰略性投入。美國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日前說,蘋果在大中華區的所有零售店已恢複營業(ye) ,蘋果中國市場供應鏈的恢複提供了最佳疫情防控實踐。

“世界工廠”重啟,有力推動全球產(chan) 業(ye) 鏈“轉起來”。疫情洗禮下,中國在全球產(chan) 業(ye) 鏈中的地位得到彰顯,而其背後的硬支撐,則是中國經濟難以替代的綜合優(you) 勢。

作為(wei) “世界工廠”,中國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門類最全、配套最完備的製造業(ye) 體(ti) 係,220多種工業(ye) 產(chan) 品產(chan) 量居全球第一;作為(wei) 世界市場,中國龐大的消費群體(ti) 、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讓企業(ye) “難以割舍”;中國充足的成熟產(chan) 業(ye) 工人、領先的物流服務體(ti) 係以及不斷優(you) 化的營商環境,決(jue) 定了中國依然是許多企業(ye) 投資的首選。

一些有長遠眼光的企業(ye) 沒有因疫情而動搖加速布局中國的步伐。日本豐(feng) 田公司將與(yu) 中國一汽合作,投資85億(yi) 元人民幣在天津興(xing) 建電動汽車工廠;星巴克在美國以外最大的一項生產(chan) 性投資——星巴克中國“咖啡創新產(chan) 業(ye) 園”落戶江蘇昆山;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尼古拉斯·拉迪認為(wei) ,中國麵臨(lin) 疫情挑戰,但是大規模的供應鏈轉移“不太可能發生”。

疫情帶來嚴(yan) 峻挑戰,但也成為(wei) 新業(ye) 態、新模式的催化劑。中國經濟在抗壓的同時,也積蓄著新動能,激發出新動力。線上經濟帶來新生需求,多條數字供應鏈幫扶眾(zhong) 多中小企業(ye) 恢複生產(chan) 經營,未來產(chan) 業(ye) 互聯網有望改善企業(ye) 經營效率並帶來供應鏈管理、生產(chan) 銷售流程的再造和效率提升。

當前,中國早已超越單純依靠勞動力成本優(you) 勢取勝的階段。據統計,2019年中國全球價(jia) 值鏈更長和附加值更高的全球價(jia) 值鏈環節貿易比重已提高到接近60%,其中科技創新研發能力和自主品牌競爭(zheng) 力的影響權重不斷加大,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光伏、通訊、電力、醫療器械等價(jia) 值鏈不斷延伸拓展,這些產(chan) 業(ye) 鏈新動力不是短期疫情所能改變的。

正如法國美妝巨頭歐萊雅集團首席執行官讓-保羅·安鞏所言,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競爭(zheng) 優(you) 勢更重要的是建立在質量、創新和可持續性上。知名谘詢公司麥肯錫認為(wei) ,當前全球價(jia) 值鏈的重構中,勞動力成本的重要性下降,生產(chan) 率和基礎設施等因素變得越發重要,中國在這些方麵優(you) 勢顯著。隨著中國外商投資法及其實施條例、《優(you) 化營商環境條例》等施行,營商環境不斷優(you) 化,中國“磁場”魅力定然隻增不減。

中國供應鏈未來更加柔性化

新冠肺炎疫情考驗著中國各行業(ye) 供應鏈的運轉。隨著複工複產(chan) 率不斷提升,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未來中國供應鏈企業(ye) 將更注重大數據、可視化轉型,提升柔性應對能力。

“這次疫情發生以後,我們(men) 第一時間為(wei) 防疫物資重要客戶建立了綠色通道。”東(dong) 方嘉盛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孫衛平說。該公司主要服務於(yu) 跨境貿易企業(ye) ,其客戶包括全球知名口罩生產(chan) 商、醫療器械生產(chan) 商等重要防疫物資生產(chan) 者。

孫衛平說,對於(yu) 口罩生產(chan) 商,倉(cang) 庫在春節假期加班加點全線運營,全麵調度運輸車輛。而對於(yu) 重要醫療器械的進口,數字化供應鏈平台則發揮了重要作用,通過與(yu) 海關(guan) 總署的數字化對接,在家就能完成報關(guan) 操作,實現了快速清關(guan) ,保障醫療物資供應。

山東(dong) 海科化工集團是消毒液上遊工業(ye) 原料的生產(chan) 者,集團副總經理王春梅介紹,在疫情期間,集團開發的危化品供應鏈一體(ti) 化平台專(zhuan) 門開設了“防疫救災”板塊,向社會(hui) 免費提供服務,集中處理對接防疫救災的物資與(yu) 運力信息,快速達成交易。在危化品運輸過程中,通過數據全程可視化,對運輸車輛全程跟蹤、視頻監控。

“一旦出現超時或報警,我們(men) 能夠快速響應、及時協調調度。”王春梅說,借助這一平台,車輛事故率減少了19.6%,業(ye) 務量上升20%,車輛運營成本下降了10.3%。

除了保障抗疫一線物資,中國人的“宅家戰疫”使得網購生活物資、生鮮食品更為(wei) 日常,對電商供應鏈和物流提出了新挑戰。中國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目前郵政快遞業(ye) 日處理快件量1.6億(yi) 件以上,截至3月12日,郵政企業(ye) 、快遞企業(ye) 承運、寄遞疫情防控物資累計10.46萬(wan) 噸、包裹1.84億(yi) 件。

京東(dong) 集團副總裁、京東(dong) 物流戰略與(yu) 創新研究院院長傅兵表示,疫情發生後,第一時間通過大數據發現並預測了可能的銷售波動,並依靠多級庫存模式把庫存推到離消費者更近的地方,減少交通管製的影響。對於(yu) 洗手液、消毒水等疫情中需求量激增的物資,不僅(jin) 通過大數據預測趨勢、提升補貨力度,還將信息同步給更多廠商客戶,幫助調整生產(chan) 、采購計劃。

“這次疫情讓我們(men) 看到,我們(men) 的反應速度可以通過大數據挖掘研究得到極大提升,大數據提升供應鏈對異常的認知速度將是未來的一個(ge) 重要趨勢。”傅兵說。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運營及供應鏈管理學教授趙先德認為(wei) ,近十年來,中國已成為(wei) 全球供應鏈網絡的中心,在近200個(ge) 從(cong) 中國進口商品的經濟體(ti) 中,中間商品占比中位數平均達到21.7%,中國複工複產(chan) 的速度會(hui) 沿著供應鏈上下遊傳(chuan) 導至世界各地,影響海外供應商與(yu) 客戶的供應、生產(chan) 與(yu) 交付節奏,並進一步對全球經濟產(chan) 生影響。

趙先德表示,疫情結束後,中國數字化供應鏈轉型的步伐可能會(hui) 加快,越來越多的供應鏈將實現端到端的可視化、自動化和智能化。同時,供應鏈企業(ye) 可能會(hui) 調整采購策略,由戰略集中供應轉化為(wei) 集中供應與(yu) 分散供應共存,供應鏈及物流設施的兼容性與(yu) 靈活性也會(hui) 得到更多重視。

“這次疫情讓全社會(hui) 意識到了物流和供應鏈的重要性。”孫衛平說,公司目前正加大5G應用領域的探索,希望依托高帶寬、低時延、廣聯接的5G網絡實現供應鏈管理的新升級。

中車戰“疫”助力海外供應“不斷鏈”

中國的零配件已發貨,保證及時供應印度新孟買(mai) 地鐵一號線機車裝配。因配件庫存告急而神色沮喪(sang) 的印度工人聽到這個(ge) 消息後露出笑容,為(wei) 中國產(chan) 業(ye) 鏈的強勁韌性伸出大拇指。

新孟買(mai) 地鐵一號線計劃今年10月左右投入運營。該項目由中國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下稱“中車株機公司”)在印度設立的全資子公司印度中車株機公司負責,目前基建已進入尾聲,車輛處於(yu) 移交前的調試、保養(yang) 階段。

“我對中國的供應鏈有百分百的信心。”戴著口罩的維諾特·庫馬爾說。他是一名電工,24歲,來自印度南部城市金奈,在印度中車株機項目部工作了一年多。

庫馬爾說:“新冠肺炎疫情還在蔓延,但我們(men) 的工作沒有停,我想對中國同事們(men) 說,做好防護,在印度項目部,我們(men) 也是這麽(me) 做的。”

在孟買(mai) 項目現場,所有來訪者必須填寫(xie) 姓名、工作單位,以及近期有無在發生疫情的國家旅行經曆等信息後才能進入。

在項目部辦公室牆上,新張貼了介紹新冠病毒的資料,用英文配圖介紹了新冠病毒的傳(chuan) 播途徑、發病症狀、預防措施和治療手段等。

印度中車項目部技術經理丁慈表示,國內(nei) 總部克服困難,力保海外供應“不斷鏈”,打消了印度業(ye) 主對疫情影響工期的憂慮。孟買(mai) 項目部按當地政府要求加強疫情防控,目前各項工作正常進行。

保證孟買(mai) 項目動力十足不間斷運行的背後,是中國防控疫情的不懈努力和企業(ye) 嚴(yan) 格遵守防疫要求,在完備防疫措施基礎上全力複工複產(chan) 的積極努力,也是中國產(chan) 業(ye) 鏈在嚴(yan) 重疫情影響等極端情況下韌性強勁的表現。

“海外項目是中國中車集團和中車株機戰略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車株機公司項目管理中心副總監劉穎說。

疫情發生後,根據國家和中車集團的統一安排,中車株機公司製定了階段複工計劃,海外項目是首批複工項目。墨西哥蒙特雷輕軌、菲律賓動車組、馬其頓電力機車項目的現場交付和無故障運行,捷克動車組項目的認證等工作也在全力推進。

位於(yu) 湖南的中車株機公司是世界最大的電力機車研製基地。中車株機公司安全環境與(yu) 生產(chan) 保衛部副部長周小敏介紹,為(wei) 保證複工公司采取了一係列措施,包括多道體(ti) 溫檢測、抽測,專(zhuan) 業(ye) 人員對車間、更衣室消毒,設立臨(lin) 時隔離觀察點和對員工出現發燒、咳嗽症狀立即進行相關(guan) 處置等。

周小敏說,目前公司全員複崗率已達95%左右,公司機車、地鐵和動車等各類項目已經基本恢複生產(chan) 。

3月11日,中車四方複產(chan) 後首列“複興(xing) 號”動車組列車下線。新華社發(張進剛 攝)

中車株機公司的複工複產(chan) 保證了孟買(mai) 地鐵項目的進度,這隻是中國產(chan) 業(ye) 鏈上的一個(ge) 縮影。從(cong) 整個(ge) 產(chan) 業(ye) 鏈看,正是中國產(chan) 業(ye) 鏈條的強勁韌性,為(wei) 保障全球供應鏈的穩定提供了持久動力。

物流鏈暢通帶動產(chan) 業(ye) 鏈協同

在重慶中集物流有限公司的露天堆場,2萬(wan) 多噸從(cong) 雲(yun) 南等地運來的鋁錠堆放整齊,這些鋁錠部分將被送往重慶汽車摩托車上遊配套企業(ye) 加工成零部件,為(wei) 重慶汽摩整車製造企業(ye) 全力複產(chan) 提供急需的原材料。

重慶中集物流有限公司位於(yu) 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主要運儲(chu) 有色金屬、化工原料、家用電器等大宗工業(ye) 品。在該企業(ye) 各倉(cang) 庫之間,記者看到貨車、叉車進進出出,作業(ye) 繁忙。公司總經理許金官告訴記者,自2月19日複工以來,240多名員工已有近180人返崗,倉(cang) 庫加堆場共9萬(wan) 平方米,2月份庫存量隻有20%左右,現在庫存量已經超過80%。

原料進不來、產(chan) 品出不去,產(chan) 業(ye) 鏈不協同是製約部分企業(ye) 複工複產(chan) 的關(guan) 鍵問題。“前段時間,重慶涪陵區一家企業(ye) 急需鋁錠,雲(yun) 南企業(ye) 生產(chan) 的鋁錠又運不出來,雙方都很著急。我們(men) 在政府的協助下,采取定點定線的物流方式,將這批鋁錠如期送到客戶手中,帶動了相關(guan) 製造業(ye) 恢複。”許金官說。

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位於(yu) 重慶主城沙坪壩區,園區近3000家企業(ye) 中交通運輸企業(ye) 有335家,是我國西部重要的物流基地和對外開放大通道。園區物流企業(ye) 中轉貨物既有鋁錠、聚丙烯、鋼材等基礎生產(chan) 原料,又有輪胎、發動機、電子產(chan) 品等工業(ye) 零配件,對於(yu) 加快汽摩、電子等重慶支柱產(chan) 業(ye) 以及建設項目複工達產(chan) 十分關(guan) 鍵。連日來,沙坪壩區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著力加快物流園區複工,通過暢通物流鏈帶動重慶甚至西部汽車、電子、化工等產(chan) 業(ye) 鏈協同。

在該園區的中新南向通道(重慶)物流發展有限公司集裝箱運管中心,工人們(men) 操作高大的正麵起重機將一個(ge) 個(ge) 集裝箱吊裝在貨車上,然後運往位於(yu) 附近的重慶團結村鐵路集裝箱中心站。這些滿載貨物的集裝箱將通過鐵海聯運班列到達廣西北部灣後再出海,有效減少了西部物流成本和時間。

“我們(men) 公司是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的運營平台,目前公司一邊嚴(yan) 抓疫情防控,一邊緊鑼密鼓發運國際鐵海聯運班列。自公司2月24日正式複工至3月15日,已開行班列41列,將青海、重慶等地的化工原料及製品、汽車整車及零配件等運往海外,同時將南美的生鮮凍貨運到西南地區,為(wei) 企業(ye) 複工複產(chan) 、生活物資保障提供了物流支撐。”中新南向通道(重慶)公司相關(guan) 負責人說。

暢通物流微循環,才能確保農(nong) 產(chan) 品運出來、生活必需品供得上。分揀分發、裝貨卸貨,800多名工人在園區內(nei) 的永輝超市西部物流中心忙碌,這裏每天有1200多台次車輛進出、1.2萬(wan) 個(ge) 生鮮百貨品種吞吐,為(wei) 400公裏半徑內(nei) 的各永輝超市及第三方門店提供配送倉(cang) 儲(chu) 服務。

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管委會(hui) 負責人介紹,企業(ye) 要複工複產(chan) ,物流必須先行一步。園區防疫複工兩(liang) 手抓兩(liang) 手硬,通過采取“一對一”服務、金融支持等舉(ju) 措,對重點物流企業(ye) 加大幫扶、加快複工,讓整個(ge) 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順暢連接。目前,包括84家重點物流企業(ye) 、30個(ge) 物流倉(cang) 儲(chu) 項目在內(nei) ,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重點監控的200個(ge) 企業(ye) (項目)已全部複工。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