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港航業(ye) 一直存在兩(liang) 大排行榜,結果卻迥然不同:以吞吐量計算,全球前十大港口7個(ge) 在中國;可國際十大航運中心,卻隻有一個(ge) 在內(nei) 地。
究其原因,二者的概念並不一致:前者比拚的是港口的集疏運能力和腹地經濟的容量;後者則以港口為(wei) 核心,衡量的是這一區域是否擁有更加開放的貿易政策,能否形成龐大的臨(lin) 港產(chan) 業(ye) 集群,能否對城市、區域貿易、經濟產(chan) 生帶動作用。
8月6日剛剛組建的山東(dong) 省港口集團,在整合山東(dong) 四大港口後——青島港、煙台港、日照港、渤海港——總吞吐量飆升至16億(yi) 噸;恰在此時,國務院又批準山東(dong) 成立自由貿易試驗區。這支由多個(ge) 港口組成的航母編隊,正以全新的形態加入到東(dong) 北亞(ya) 航運中心新一輪角逐中來。
與(yu) 眾(zhong) 不同的競爭(zheng) 者
東(dong) 北亞(ya) 航運中心之爭(zheng) ,由來已久。
曾經,青島港、天津港和大連港一度輪番上陣,比拚較量。可中國北方諸港均是單打獨鬥,又單純追求吞吐量,始終難以對日本東(dong) 京港、韓國釜山港構成真正的競爭(zheng) 。如今,這場對東(dong) 北亞(ya) 航運中心曠日持久的角逐中,突然闖入了一位與(yu) 眾(zhong) 不同的競爭(zheng) 者。
作為(wei) 中國北方最主要的出海通道、東(dong) 北亞(ya) 地區的橋頭堡,山東(dong) 推動了一場史無前例的港口大整合:2019年8月6日,山東(dong) 省港口集團在青島正式掛牌成立,分布在山東(dong) 沿海的青島港、日照港、煙台港和渤海灣港四大港口將整合為(wei) 一。
根據海關(guan) 統計數據,2018年,山東(dong) 港口外貿吞吐量全國第一,占全國總量的22%,超過五分之一;接卸鐵礦石、原油占全國四分之一;金屬礦石、危險貨物吞吐量均居全國第一;集裝箱吞吐量全國第三,這四大港口的總吞吐量高達近13億(yi) 噸。相比而言,韓國釜山港2018年吞吐量為(wei) 4.5億(yi) 噸,
一直以來,麵對東(dong) 北亞(ya) 航運中心國際地位的爭(zheng) 奪,中國北方諸港始終各自為(wei) 政、無法形成合力,不少國內(nei) 港口因國際航線少等因素,為(wei) 了增強本土競爭(zheng) 力反而會(hui) 選擇與(yu) 韓日港口合作。如今,山東(dong) 率先整合境內(nei) 主要港口資源,宛如一艘巨型航母編隊重新加入到這場曠日持久的角逐中來。
山東(dong) 省港口集團董事長霍高原表示:“作為(wei) 全球港航業(ye) 中的一員,山東(dong) 省港口集團致力於(yu) 通過一體(ti) 化規劃、一體(ti) 化建設、一體(ti) 化運營、一體(ti) 化管理,實現從(cong) ‘整合’到‘融合’到‘耦合’的升級,為(wei) 全球港航業(ye) 發展貢獻新的力量”。
僅(jin) 僅(jin) 20天後,山東(dong) 剛剛組建的大港又迎來了政策動向。8月26日,國務院官方網站發布了《國務院關(guan) 於(yu) 同意新設6個(ge) 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批複》。其中,“推動貿易轉型升級”“深化中日韓區域經濟合作”,被作為(wei) 山東(dong) 自由貿易試驗區的首要任務。
所謂自由貿易試驗區,是以貿易自由化、便利化為(wei) 主要目的,以更加寬鬆的貿易政策、更加低廉貿易成本,促進國際貿易往來。
從(cong) 已有的自貿區來看,這會(hui) 為(wei) 港口帶來更加寬鬆、開放的貿易政策,會(hui) 促進所在區域的對外經貿往來,將帶來顯著的物流積聚效應。
比如,2013年9月,中國首個(ge) 自貿試驗區———上海自貿區正式在浦東(dong) 掛牌。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2月,上海自貿區累計新設立企業(ye) 5.2萬(wan) 戶,4年來新設企業(ye) 數是前20年同一區域企業(ye) 數的1.5倍。上海自貿區以五十分之一的麵積創造了上海市四分之一的生產(chan) 總值、40%的外貿進出口總額。同時,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從(cong) 2012年的3000多萬(wan) 標準箱持續飆升至2018年的4200多萬(wan) 標準箱,連續多年居全球首位。
同樣,山東(dong) 自由貿易試驗區的獲批,對於(yu) 剛剛整合而成的這支港口航母編隊無異於(yu) 一股東(dong) 風。
2019年9月4日,韓國駐華大使張夏成專(zhuan) 程趕到韓商最大的聚集地——中國青島。他此行的目的是,希望借第十八屆韓商合作大會(hui) 之機,在新的自由貿易試驗下,推動停滯多時的中韓商貿往來。
種種跡象表明,中韓兩(liang) 國經貿關(guan) 係開始回暖:《中國(山東(dong) )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ti) 方案》中明確要求,“深化中日韓區域經濟合作”;此前,韓商合作大會(hui) 除2010年選址中國沈陽以外,其餘(yu) 17次均在韓國舉(ju) 辦,就在山東(dong) 自貿試驗區獲批一個(ge) 月後,這一會(hui) 議特地選在中國青島召開。
在山東(dong) 自貿試驗區的吸引下,此次與(yu) 張夏成同來的還包括LG電子、希傑集團、SK集團等多達400餘(yu) 家韓商,當天共簽約中韓(青島)產(chan) 業(ye) 聯盟1個(ge) ,中韓創新創業(ye) 平台2個(ge) ,生態農(nong) 業(ye) 科技輸出項目1個(ge) ,中韓招商引資項目8個(ge) ,現場簽約5.7億(yi) 美元。
張夏成表示,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ti) ,是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巨大“引擎”,韓中兩(liang) 國經濟合作經曆了以加工貿易為(wei) 主的勞動密集型階段,大企業(ye) 進入中國的資本集約型階段,目前進入相互借鑒、共享利益的“3.0”階段。
從(cong) 去年開始,中日經貿往來也持續升溫。在首屆“進博會(hui) ”上,400多家日本企業(ye) 構成了最大外商團體(ti) ,集體(ti) 前來中國“淘金”。目前,中日韓GDP總量已超過16萬(wan) 億(yi) 美元,超過歐盟,占世界的20.9%、亞(ya) 洲的70%,三國的貿易總量能夠支撐山東(dong) 自貿區的發展基礎,也將成為(wei) 推動國際大港崛起的引擎。
再逐東(dong) 北亞(ya) 航運中心
任何一個(ge) 大港的崛起、國際航運中心的誕生,都有著曆史變遷和產(chan) 業(ye) 興(xing) 替的深刻背景。如果說當初香港入選全球十大國際航運中心受益於(yu) 上世紀亞(ya) 洲“四小龍”的經濟騰飛,上海的後來居上是因為(wei) 本世紀中國製造業(ye) 的崛起。如今,剛剛組建的山東(dong) 省港口集團正麵臨(lin) 同樣的曆史契機。
“自貿區的獲批,不僅(jin) 為(wei) 山東(dong) 港口帶來潛在的物流商機,更重要的是能夠賦予這一區域更加寬鬆的自由貿易政策,促進臨(lin) 港產(chan) 業(ye) 的集聚,助力山東(dong) 省港口集團爭(zheng) 取國際航運中心。”在上海海事大學校長黃有方看來,港口後麵是產(chan) 業(ye) ,產(chan) 業(ye) 後麵是城市。一個(ge) 大港如果沒有類似自貿區、自貿港的政策配套,資源配置能力就會(hui) 受到製約。所以,自貿區的獲批對山東(dong) 乃至中國北方航運業(ye) 的外向發展,是非常重要的發展契機。
事實上,在《中國(山東(dong) )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ti) 方案》中就明確提出,諸如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培育貿易新業(ye) 態新模式、探索中日韓三國地方經濟合作,打造東(dong) 北亞(ya) 國際航運樞紐等具體(ti) 化要求。
此前,國內(nei) 部分港口與(yu) 城市已經意識到這一差距。“青島港是中國長江以北最好的出海口,現在隻是一個(ge) 運輸港,沒有成為(wei) 貿易港,隻能掙點車馬費。”青島市委書(shu) 記王清憲對這個(ge) 中國北方第一綜合大港對城市的帶動寄予厚望,“我們(men) 經營城市、經營港口,就要充分挖掘港口的經濟內(nei) 涵,把運輸港變成貿易港。”
如今,山東(dong) 整合了港口資源,又擁有了自貿區的政策優(you) 勢,港口向樞紐港、貿易港轉型,城市向國際航運中心轉變,成為(wei) 了新的目標。
經濟觀察報獲悉,山東(dong) 省港口集團一方麵計劃“海向增航線、擴艙容、拓中轉”——增開威海、日照、煙台、渤海灣內(nei) 支線,形成以青島港為(wei) 樞紐港,其他為(wei) 喂給港幹支線網絡配套發展格局;同時加強與(yu) 馬士基、中遠海運、地中海等大船公司的合作,加密航線、擴容艙位、擴大中轉、做大內(nei) 貿,建設輻射東(dong) 北亞(ya) 港口群的中轉網絡。一方麵計劃“陸向開班列、建陸港、拓貨源”——中西部內(nei) 陸地區,是各港口的交叉腹地,四大港口集團將形成對外強有力的競爭(zheng) 優(you) 勢,互相借力、合理互補、強化聯動,構築在東(dong) 北亞(ya) 地區的優(you) 勢地位,從(cong) 而推動“東(dong) 西雙向互濟、陸海內(nei) 外聯動”的開放格局。
與(yu) 此同時,山東(dong) 省港口集團發起設立了“一帶一路”陸海聯動發展聯盟,涵蓋了港口、鐵路、航運、物流、產(chan) 業(ye) 、政府等40家單位的國際合作平台,並成立1000億(yi) 元陸海聯動發展基金,在培育臨(lin) 港產(chan) 業(ye) 、貿易、金融以及高端航運服務業(ye) 等全方位支持山東(dong) 國際航運中心的建設。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微指出,從(cong) 目前來看,全球物流格局在發生新變化——全球經濟增長和貿易中心正在從(cong) 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這會(hui) 使得全球貨物的流通在未來產(chan) 生一個(ge) 大的變局。
目前,中國已批準了18地作為(wei) 自由貿易試驗區。這被外界認為(wei) ,是中國政府以改革推動新一輪開放。相比於(yu) 此前全國統一的開放政策,此次18地可以結合自身特點先行先試,更加具有針對性和靈活度。
上海海事大學校長黃有方表示,產(chan) 能規模與(yu) 自由貿易政策是一個(ge) 大港崛起、國際航運中心形成的必要條件。在全球貿易大變局下,搭乘著自由貿易試驗的東(dong) 風,這艘剛剛組建的港口航母能否攻下寄望已久的東(dong) 北亞(ya) 航運中心,相信時間會(hui) 給出答案。
最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