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技術在物流領域的應用,將會(hui) 帶來哪些重大的創新?今日,就這個(ge) 問題,結合無車承運人的發展,我們(men) 來探討一下。
數據對無車承運的意義(yi)
自2016年無車承運人在國內(nei) 合法化後,我們(men) 對無車承運人的探索和研究層出不窮,但是圍繞的話題離不開“資產(chan) 少、權責大、合規與(yu) 風控很重要”。隨著無車承運人平台開始成為(wei) 風投在物流領域的投資熱點,我們(men) 看到資本的錢不再投資存量,而是幫助你增強技術和風險控製,無車承運人也從(cong) 傳(chuan) 統物流的重“車輛”過渡到重“數據”。即使車是需要更替的,但不再靠規模取勝,而是提高質量和風險控製擔當,所以我們(men) 會(hui) 看到整個(ge) 產(chan) 業(ye) 的價(jia) 值觀開始扭轉,企業(ye) 的投資方向也開始扭轉,資本的推動和導向也會(hui) 開始扭轉。
什麽(me) 是無車承運人的數據資產(chan) ?
我們(men) 先來看一個(ge) 數據,當初公布的部級無車承運人裏,95%的企業(ye) 都與(yu) 互聯網相關(guan) 。這裏指的“傳(chuan) 統物流+互聯網”、“互聯網+物流”、“電商+無車承運”企業(ye) 都有一個(ge) 共性,就是利用互聯網等技術手段將業(ye) 務“線上化、數據化”,這些企業(ye) 脫穎而出成為(wei) 試點,是因為(wei) 他們(men) 已有一個(ge) 區別於(yu) 傳(chuan) 統業(ye) 態的重要的資產(chan) ——數據。
什麽(me) 是無車承運人的數據呢?即是無車業(ye) 務鏈條的完整映射。包含了用戶資料+訂單數據+運單數據+軌跡數據+支付數據+財務數據+車後消費數據+運力數據。這一長串的數據反映的就是無車承運企業(ye) 的服務能力。在試點結束以前,因為(wei) 政策未普適,無車資格在行業(ye) 裏成為(wei) 一種稀缺資源,不乏不看企業(ye) 能力,單純以資質購買(mai) 為(wei) 由的收購行為(wei) 。但真正要了解一個(ge) 無車承運企業(ye) 如何,最直接的就是從(cong) 兩(liang) 個(ge) 維度去看,一個(ge) 是看業(ye) 務數據,這個(ge) 數據要完整,要真實。一個(ge) 是看管理,是傳(chuan) 統企業(ye) 的管理方式還是平台服務的管理方式。
那麽(me) 什麽(me) 是數據資產(chan) 呢?資產(chan) 的核心內(nei) 涵是“擁有和控製”以及“預期的經濟效益”。從(cong) 這個(ge) 角度,我們(men) 看無車承運人企業(ye) 的擁有、可控與(yu) 增值的資產(chan) 便隻有數據。所以數據資產(chan) 將成為(wei) 無車承運企業(ye) 的重要標識。
在無車政策推動下的行業(ye) 業(ye) 務線上化趨勢大增,大數據應用或者說數據資產(chan) 的管理在經曆一個(ge) 很長的探索階段。這個(ge) 階段包括數據的管控、數據的共享、數據的流通運營和增值。這個(ge) 高大上的三階段在無車承運領域看起來其實並不複雜。
監管體(ti) 係下的數據管控——我們(men) 一直在做的合規
政府的監管
國家交通運輸部辦公廳於(yu) 2017年11月22日發布的《關(guan) 於(yu) 進一步做好無車承運人試點工作的通知》,實際上是政府想通過監管無車承運人企業(ye) 運輸流水,運輸單據、運輸軌跡等等來監管無車承運人的整個(ge) 業(ye) 務流程。
政府通過互聯網平台以及大數據去解決(jue) 無車承運人的監管,通過無車承運人市場業(ye) 務運營積累所形成的精細化數據,動態全麵了解市場運行態勢,準確預測行業(ye) 發展方向,會(hui) 有效提升政府決(jue) 策能力。
同時,無車承運人企業(ye) 通過對接國家物流信息平台,會(hui) 沉澱大量的運單信息,資金流量信息,物流各個(ge) 環節產(chan) 生的海量數據,經過大數據技術的處理和分析,將會(hui) 產(chan) 生巨大的市場價(jia) 值。
無車承運人的工作要想一直順利推進下去,不僅(jin) 需要政府借助大數據對企業(ye) 進行動態監管,也需要企業(ye) 轉變經營思維,加強運營數據的采集及處理能力,為(wei) 適應政府監管及大數據應用創造必要條件。
稅務合規
國家稅務總局針對無車承運人,出台過很多稅務相關(guan) 的政策,其中最有曆史意義(yi) 的是發布了《關(guan) 於(yu) 開展互聯網物流平台企業(ye) 代開增值稅專(zhuan) 用發票試點工作的通知》。此文件的發布,賦予了物流平台新使命、新動能,是突破以票控稅走向以數據控稅的開始。文件的實施,可以有效實現信息流,資金流,發票流的三流合一。
稅收問題,一直是物流行業(ye) 的痛點,虛開發票等違規操作不僅(jin) 僅(jin) 存在於(yu) 無車承運人企業(ye) 。國家對無車承運人的嚴(yan) 格監測監管,歸根到底就是為(wei) 了管理無車承運人的稅務問題。有了平台數據作為(wei) 依據,就能檢測承運業(ye) 務的真實性,這恰恰就是稅務合規性的根本與(yu) 基礎。
國家的每一項政策都離不開對數據的分析和整理。因為(wei) 物流運輸行業(ye) 的特殊性、複雜性,以及從(cong) 業(ye) 人員廣、構成結構複雜、業(ye) 務層層轉包、獲取運力進項難等現實問題的存在,物流運輸行業(ye) 內(nei) 開發票等問題一直是個(ge) 重災區。也隻有數據控稅的辦法才能解決(jue) 物流運輸行業(ye) 違規開票問題。
數據的共享——與(yu) 上遊貨主、與(yu) 下遊平台的開放共享
在整個(ge) 供應鏈中,貨主通常是驅動供應鏈發展的核心企業(ye) ,下遊的服務商信息化需要跟隨貨主信息化平台的驅動而隨之變動,從(cong) 而形成整個(ge) 供應鏈的協同。為(wei) 實現貨主、承運商、司機、收貨人等各流通關(guan) 鍵方的互聯互通,需要利用互聯互通技術,高效、安全實現貨主、第三方物流、快遞、設備、信息服務商等上下遊組織及係統之間的對接聯通,建立安全的上下遊貫通,促進開放合作及數據共享。
無車承運人做的是整合供應鏈上下遊分散貨源和物流資源,在產(chan) 業(ye) 鏈環節扮演了深度的組織和協作的工作,就數據而言,要解決(jue) 這個(ge) 協作的問題就要足夠的開放,做更多的鏈接、共享、互聯互通,去解決(jue) 在交易環節上的突出問題,從(cong) 而有效促進物流行業(ye) 的降本增效。在物流整體(ti) 解決(jue) 方案、精細化運輸組織,以及平台型整合維度發揮作用。
數據的運營、增值——信用風控、金融、產(chan) 品創新
信用風控與(yu) 金融領域
我國物流領域的中小企業(ye) 普遍缺少經營周轉資金,長期承受著墊資煎熬。在傳(chuan) 統物流企業(ye) 中有倉(cang) 庫用地和車輛等一定規模化的企業(ye) 融資也不易,如此一來,更別提輕資產(chan) 型的無車承運人。
在互聯網金融的時代,為(wei) 什麽(me) 還會(hui) 存在融資難的問題?因為(wei) 物流行業(ye) 的數據向來不全,看不到真實的數據、未來的趨勢,金融機構即使想向無車承運人企業(ye) 給予資金,但卻沒有鏈條完整的數據,或者沒有規範的數據結構,很難做出選擇。
從(cong) 金融角度看,信用、杠杆、風險是最關(guan) 鍵的,無車承運人是連不到這些關(guan) 健詞上去的。但如果無車承運人平台能夠通過平台,把信用體(ti) 係數據化的展現出來,不僅(jin) 可以更容易解決(jue) 金融問題而且對於(yu) 無車承運人提高責任能力,實現風控作用突出。
產(chan) 品創新與(yu) 用戶體(ti) 驗
如果說“用戶體(ti) 驗”是一種指向,那麽(me) 數據是通往該指向切實的工具。否則,“體(ti) 驗”是好是壞無從(cong) 談起,或不準確。
放眼全球,歐美物流企業(ye) 在大數據應用方麵比國內(nei) 早,很多創新之處都值得國內(nei) 物流行業(ye) 人士學習(xi) 和了解,比如我們(men) 最熟悉的羅賓遜,北美最大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建立了專(zhuan) 門整合其他運輸商的物流係統,通過係統對社會(hui) 資源進行數據整合,建立起平台經濟,而整個(ge) 交易平台上沉澱下來的數據可以支持羅賓遜的金融支付業(ye) 務和谘詢業(ye) 務。
大數據的應用是一定會(hui) 將推動物流業(ye) 向智慧物流這一更高層次快速發展的,能否抓住“大數據”所帶來的機遇,將成為(wei) 無車承運人以及物流企業(ye) 提升核心競爭(zheng) 力的關(guan) 鍵。進一步完善物流服務平台體(ti) 係,為(wei) 用戶提供更多優(you) 質的服務,企業(ye) 才能更好發展。
如何選擇數據平台
顯然,貨運大數據的應用已經成為(wei) 物流創新融合的新態勢。而如何選擇數據平台,是每個(ge) 無車承運人企業(ye) 該深入思考的問題。
無車承運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而大數據的時代已經到來。通過大數據與(yu) 多方資源聯動,探索符合無車承運人的物流產(chan) 業(ye) 交易模式,構建具有影響力的無車承運人業(ye) 務交易平台,這是每個(ge) 無車承運人都將要麵對的未來。
最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