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究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論文薈萃 > 正文

最新政策給物流行業帶來的新的機遇和挑戰

發布時間:2019-02-25 11:02:15 億(yi) 歐網

2018年是物流降本增效、結構調整的一年。2019年是科技與(yu) 物流不斷融合、創新運輸的一年。展望2019:

(1)完善物流行業(ye) 基礎建設,構建全麵的全國交通網絡;

(2)鐵路運輸推動運輸結構變革;

(3)科技高速融入,推動智慧物流發展;

(4)供應鏈物流得到發展;

(5)市場監管轉向信用與(yu) 數據。

1、物流與(yu) 國家政策

1.1 物流政策的曆史

40年前,我國還沒有「物流」概念;40年後,中國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物流市場國家,發展成包括合同物流、地麵運輸(公路和鐵路係統提供的物流)、快遞及包裹、貨運代理、第四方物流、分銷公司在內(nei) 的龐大體(ti) 係。這些都源於(yu) 國家政策的扶持與(yu) 引導。

20世紀90年代,物流開始在中國起步。2001年出台了《關(guan) 於(yu) 加快我國現代物流發展的若幹意見》推動了物流業(ye) 的快速發展。2009年,《物流業(ye) 調整振興(xing) 規劃》的出台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物流熱,國家從(cong) 實際行動上狠抓物流。2011年,推出了推動物流業(ye) 發展的8項配套措施,營造了行業(ye) 發展的健康環境。

從(cong) 傳(chuan) 統物流到現代物流,再到物流供應鏈,政策在其中無一不起到協助指導作用。

如今,政府部門的任務就是提供公平、透明、統一的物流法製環境,為(wei) 物流企業(ye) 能夠在市場中充分發揮實力提供良好的外部條件,這將對行業(ye) 發展產(chan) 生深遠的影響。

1.2 物流中長期規劃

物流業(ye) 已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產(chan) 業(ye) 。在《物流業(ye) 發展中長期規劃》中,確定了多式聯運、物流園區、農(nong) 產(chan) 品物流、製造業(ye) 物流與(yu) 供應鏈管理、資源型產(chan) 品物流、城鄉(xiang) 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物流、物流標準化、物流信息平台、物流新技術開發應用、再生資源回收物流、應急物流等12項重點工程,並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現代物流服務體(ti) 係。

《物流業(ye) 發展中長期規劃》政策出台兩(liang) 年多以來,物流整體(ti) 運行效率明顯提升。在「互聯網+」高效物流、「智慧物流」的推動下,湧現出一大批新企業(ye) 、新模式、新業(ye) 態。通過兼並重組、聯盟合作等方式,物流企業(ye) 不斷強化資源整合能力,加快跨界融合,服務範圍逐漸向產(chan) 業(ye) 鏈、價(jia) 值鏈高端延伸。

接下來,為(wei) 促進物流業(ye) 轉型升級創新發展,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將有進一步動作。

1.3 2018年來政策圖譜

現在,國家關(guan) 於(yu) 物流的支撐政策不勝枚舉(ju) ,以下梳理了2018年來關(guan) 於(yu) 促進物流行業(ye) 發展的國家政策。這些政策、指導意見從(cong) 不同的角度,為(wei) 物流業(ye) 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對於(yu) 物流企業(ye) 來說,準確地把握風向,順應大環境,才能找準發力點。

2018年來政策圖譜

2、2018年物流政策回顧與(yu) 案例

2.1 快遞:提質增效,加速企業(ye) 「走出去」

(1)快遞與(yu) 電商:保護快遞企業(ye) 權益,進一步提升配送效率

快遞是實現電商的重要手段,是完成商品交易的重要環節。在電商發展的帶動下,2018年,中國快遞業(ye) 正式邁進了1天10億(yi) 件包裹的新時代。電商行業(ye) 的不斷完善,也推進了快遞物流轉型升級、提質增效。

2018年,國務院公開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guan) 於(yu) 推進電子商務與(yu) 快遞物流協同發展的意見》,旨在將電商與(yu) 快遞服務分隔開,為(wei) 快遞企業(ye) 創造增值服務,同時為(wei) 實現雙方信息共享,以提升配送效率做進一步推動。

在《電商法》中,為(wei) 了減輕快遞企業(ye) 風險與(yu) 責任,明確了交付原則,確立了電子商務經營者先行賠付的法律依據。另外,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是現今強有力的競爭(zheng) 方式,也是因為(wei) 有這一因素在,我國快遞業(ye) 才能發展至今。《電商法》的確立,讓快遞企業(ye) 線上經營有了法律依據,能更好地與(yu) 相對完善的線下經營相輔相成。

(2)快遞與(yu) 跨境電商:加快快遞企業(ye) 走出去

2013年跨境電商興(xing) 起,形成「亂(luan) 花漸欲迷人眼」的狀況。國家政策正在逐步規範跨境電商的運營,同時也是推動跨境電商發展的強大動力。隨著2013年提出了「一帶一路」的倡議,國際物流開始被深入推進。

2018年,在《國務院關(guan) 於(yu) 同意在北京等22個(ge) 城市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批複》中,明確了在北京、呼和浩特、沈陽、長春、哈爾濱、南京、南昌、武漢、長沙、南寧、海口、貴陽、昆明、西安、蘭(lan) 州、廈門、唐山、無錫、威海、珠海、東(dong) 莞、義(yi) 烏(wu) 等22個(ge) 城市建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更好地服務於(yu) 「一帶一路」建設。在物流、倉(cang) 儲(chu) 、通關(guan) 等方麵進一步簡化流程、精簡審批,完善通關(guan) 一體(ti) 化、信息共享等配套政策,加速快遞企業(ye) 走出去。

2.2 多式聯運:集裝箱車型、基礎設施需求急增,優(you) 化運輸結構,開辟合作機會(hui)

針對物流行業(ye) 發展,國家郵政局推出了《深入推進長江經濟帶多式聯運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推進運輸結構調整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優(you) 化口岸營商環境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工作方案》等一係列政策,無一不指明了未來幾年內(nei) 多式聯運將成為(wei) 重點發展對象,通過運輸結構的調整,開辟合作機會(hui) 。

多部政策提出,發展多式聯運的當務之急,是要補齊其基礎設施短板,加快完善運輸網絡、搭建配套港口基礎設施。

在運輸結構方麵,做到擴大水路、鐵路運輸量,提升既有的鐵路、水路綜合利用率,這也帶來幹線網絡的競爭(zheng) 愈加激烈。在產(chan) 能過剩的情況下,強化資源整合,創造公鐵、公水聯運合作機會(hui) ,帶動港口鐵路集疏運量和集裝箱多式聯運量大幅增長。

2018年,商橋公交貨巴的運營模式吸引了中集集團投資,兩(liang) 者將在集裝箱與(yu) 多式聯運上展開深度合作;長久物流也與(yu) 優(you) 特埃國際物流、中甫航運等企業(ye) 展開合作,豐(feng) 富多式聯運業(ye) 務。

2.3 無車承運人:完善稅收,強化技術與(yu) 管理,推廣試點,有望分享萬(wan) 億(yi) 元市場

一係列政策表明,公路貨運已然進入了結構調整狀態。雖然我國擁有數萬(wan) 億(yi) 元規模的公路貨運市場,但是市場中還是以中小微企業(ye) 為(wei) 主,整體(ti) 還是處於(yu) 「小、散」的狀態。

在政策的倡導下,無車承運展開試點,將推動產(chan) 業(ye) 結構的調整,充分調動現有的社會(hui) 資源,降低物流成本。在「物流+互聯網」的逐步滲透下,以平台為(wei) 核心的產(chan) 業(ye) 模式或得到快速發展,無車承運人有望分享萬(wan) 億(yi) 元市場。

針對無車承運,推出的優(you) 化稅收、推動落實個(ge) 體(ti) 運輸戶開具增值稅專(zhuan) 用發票等政策,不僅(jin) 解決(jue) 了無車承運人發展的重大阻礙,還支持試點企業(ye) 在城配、冷鏈、農(nong) 村物流等重點領域,推廣無車承運物流模式,鼓勵探索無車承運模式與(yu) 其他運輸方式的融合應用。在江蘇省還專(zhuan) 門針對「無車承運人」出台了稅收優(you) 惠政策,明確了增值稅、企業(ye) 所得稅的財政扶持比例。

2.4 綠色物流:城配新能源物流車將爆發

新能源物流車市場被業(ye) 內(nei) 看好,市場潛力巨大。2018年以來,國家為(wei) 推動物流用車電動化,推出了不少新能源利好政策。針對車企業(ye) ,公布了《交通運輸部辦公廳關(guan) 於(yu) 做好交通運輸行業(ye) 標準<營運貨車安全技術條件>(JT/T1178.1-2018)實施工作的通知》,要求貨車生產(chan) 企業(ye) 加強技術研發與(yu) 產(chan) 品升級,確保新研發貨車車型滿足營運貨車安全技術條件的標準要求。

對於(yu) 物流企業(ye) ,特別是城配企業(ye) 來說,在《關(guan) 於(yu) 公布城市綠色貨運配送示範工程創建城市的通知》中,明確了22個(ge) 城市為(wei) 綠色貨運配送示範工程創建城市,大力發展城配新能源物流車。在《關(guan) 於(yu) 進一步規範和優(you) 化城市配送車輛通行管理的通知》中,為(wei) 推動城配用車轉型升級,將區別化管理新能源貨車、純電動輕型貨車少限行,優(you) 化其管控。

2.5 降本增效依舊是重點:以托盤為(wei) 切口,推進單元產(chan) 品標準化

2018年,商務部等10大部門聯合發布的《關(guan) 於(yu) 推廣標準托盤發展單元化物流的意見》,旨在發揮托盤的物流單元作用,提升單元化物流水平。托盤作為(wei) 最基本的物流單元器具,廣泛應用於(yu) 生產(chan) 流通領域,對於(yu) 物流一體(ti) 化運作具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

以標準托盤作為(wei) 切入點,進行推廣標準化應用,從(cong) 而逐步統一包裝箱、周轉箱、貨運車廂、集裝箱等上下遊設施設備標準,實現物流各環節標準化銜接。大幅度降低裝卸成本和貨損率,提高裝卸效率及車輛周轉率,推動物流實現降本增效。

3、2019年物流展望

2019年,我國物流業(ye) 仍然處於(yu) 重要的戰略機遇期,同樣麵臨(lin) 著新的挑戰。

3.1 完善基礎建設,構建全麵的全國交通網絡

當前物流發展趨勢,就是規模化、集約化、融合化。具體(ti) 落在空間上就是物流向節點聚集,節點和節點之間發生業(ye) 務關(guan) 係,依托節點向周邊地區開展分撥和配送。

年初,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所長王鳴就《國家物流樞紐布局和建設規劃》發表了演講。這是一個(ge) 標誌著在2019年中國現代物流基礎設施網絡建設將全麵啟動的政策。加強區域間物流設施有效銜接,完善城市物流網點布局,產(chan) 業(ye) 集群聯動融合,發展「通道+樞紐+網絡」的現代物流體(ti) 係。同時,物流樞紐不僅(jin) 僅(jin) 是單一運輸方式間的鏈接,多數會(hui) 變成多式聯運轉運節點,這將對運輸結構產(chan) 生重大影響。

3.2 鐵路運輸推動運輸結構變革

2019年,我國鐵路計劃完成33億(yi) 多噸運輸量。隨著《推進運輸結構調整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的進一步實施,鐵路運輸成為(wei) 我國運輸結構變革的重要助力。

物流企業(ye) 可以在貨運價(jia) 格、運輸樞紐、數據共享等方麵,深度參與(yu) 鐵路運輸建設,創新高鐵快遞、馱背運輸、集裝箱多式聯運等產(chan) 品,如中鐵快運與(yu) 順豐(feng) 合作的高鐵快遞,京東(dong) 物流、普洛斯、中集投資中鐵特貨混改。

3.3 科技高速融入,推動智慧物流發展

2019年將是物流科技落地的一年,越來越多的成熟物流科技將更廣泛地應用到物流行業(ye) ,比如智能倉(cang) 儲(chu) 、無人技術等。同時,物流企業(ye) 也會(hui) 加大研發投入,加速科技產(chan) 品落地。

在2018年,無人機物流應用實現多項突破。京東(dong) 取得了覆蓋陝西全省的無人機物流運營許可證,並且京東(dong) 自主研發的支線無人機完成首飛;餓了麽(me) 獲批準開通中國第一批無人機即時配送航線;順豐(feng) 參與(yu) 研發的大型貨運無人機完成了異地轉場飛行試驗。

除了技術高速發展外,監管部門也有意給予物流企業(ye) 更大的無人機試點空間。無人機或將成為(wei) 智慧物流的突破口。

3.4 供應鏈物流得到發展

現代供應鏈已經寫(xie) 入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要求形成新的增長點,形成新動能,以滿足提質增效的目標。

隨著下遊行業(ye) 競爭(zheng) 日益激烈,社會(hui) 分工不斷細化,先進的物流企業(ye) 向供應鏈服務轉型成為(wei) 了重要趨勢,供應鏈能力也將成為(wei) 檢驗物流企業(ye) 綜合實力的重要尺度。

另外,全球經濟一體(ti) 化與(yu)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也從(cong) 旁助推物流組織技術向供應鏈管理發展。

3.5 市場監管轉向信用與(yu) 數據

物流企業(ye) 已然開始擁抱科技,推進業(ye) 務數字化改造。通過大數據、雲(yun) 計算等智能基礎設施的建設,把每個(ge) 物流環節的信息數字化並實現線上連接,推動物流過程透明化。通過智能科技賦能物流每一環節,能實現提質增效降本。

隨著物流數據化、智能化的不斷推進,政府監管也有了新的手段,物流綜合信息平台的搭建讓信息透明程度、監管力度都得到加強。隨之而來的便是市場監管重心由事前資質監管,轉向事中事後的信用與(yu) 數據監管。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