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轉型升級需要各省結合自身發展優(you) 勢,凝心聚力推進多樣化的發展新模式。河南省作為(wei) 人口大省,在和平時期的區位優(you) 勢逐漸顯現,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的內(nei) 陸開放新高地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ou) 勢。結合“一帶一路”建設曆史機遇,以河南省為(wei) 樞紐,巧用現代金融工具和金融杠杆、係統化打造空中絲(si) 綢之路,恰逢其時!
黨(dang) 的十九大進一步明確了“一帶一路”建設的偉(wei) 大意義(yi) ,伴隨著陸上、海上絲(si) 綢之路的熱絡,建設空中的絲(si) 綢之路不僅(jin) 是亞(ya) 太地區經濟發展的契機,也應該成為(wei) 中國軍(jun) 民融合戰略的重要支點,成為(wei) 中國經濟再開放的重要支點。環顧與(yu) 中國接壤的中亞(ya) 和南亞(ya) 國家,受山地地貌和海島地貌困擾,鐵路和高速公路的互聯互通成本高、傳(chuan) 統的船運速度慢,在用“中國辦法”解決(jue) 空中絲(si) 綢之路挑戰的同時,現有中國企業(ye) 參與(yu) 國際航空市場值得期待。
2017年6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會(hui) 見盧森堡首相貝泰爾時指出:“要深化雙方在‘一帶一路’建設框架內(nei) 金融和產(chan) 能等合作,中方支持建設鄭州-盧森堡‘空中絲(si) 綢之路’。要加強文化、教育、體(ti) 育等人文交流,提高人員往來便利化水平。”總書(shu) 記的指示為(wei) 河南省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指明了方向。8月17日,河南省政府常務會(hui) 議提出將“空中絲(si) 路”打造成為(wei) 引領中部、服務全國、聯通歐亞(ya) 、輻射世界的空中經濟廊道;8月21日,河南省委常委會(hui) 研究推進鄭州-盧森堡“空中絲(si) 綢之路”建設專(zhuan) 項規劃和工作方案。
基於(yu) 河南的優(you) 勢構建世界空中絲(si) 綢之路,就是要利用河南省的優(you) 勢、整合國內(nei) 航空產(chan) 業(ye) 資源,在布點(航空基礎設施建設)、建網(航線網絡建設及運營)、合作(航空產(chan) 品貿易及合作)三方麵協同共進,逐步完善“一帶一路”沿線航空運輸網絡,推動航空產(chan) 業(ye) (含機場建設、臨(lin) 空產(chan) 業(ye) 園、航空維修及設施建設、商用航線及通航運營、反恐、應急安全航空保障、航空產(chan) 品貿易等)全方位發展,促進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打造“利益共同體(ti) ”和“命運共同體(ti) ”,助力“一帶一路”建成為(wei) 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創新之路和文明之路!
河南經濟轉型升級離不開高端裝備製造業(ye) 的集聚
航空工業(ye) 是一國現代製造業(ye) 的代表,產(chan) 業(ye) 鏈長、輻射性強,是“中國製造2025”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宏觀經濟新常態下“中國製造”轉型升級不可或缺的一環。空中絲(si) 綢之路既要圍繞航空“做加法”,也要積極結合包括軍(jun) 民融合等其他國家戰略“做乘法”,助力中國軍(jun) 工製造世界頂尖的軍(jun) 用航空器,時刻保持武器的先進性。河南省是傳(chuan) 統的製造業(ye) 大省,通過在河南本地全序列民用航空器的生產(chan) 能力,從(cong) 服務非軍(jun) 用市場入手、推進航空軍(jun) 用和民用產(chan) 品的平衡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通過引進波音空客等國際大品牌,雖然快速建立了現代化的中國民航,也擠壓了國內(nei) 民用幹線飛機的生存空間;同時,東(dong) 南沿海人口密集地區依托高鐵和高速公路網,減少了對國內(nei) 支線飛機的需求;加上長期和平時期對航空武器的需求最小化,航空工業(ye) 本土化生產(chan) 的人才和技術難以形成序列化的良性循環,藍領工人和技術人才薪酬水平低於(yu) 國際同行,很多航空細分技術領域隻有一兩(liang) 個(ge) 本土技術專(zhuan) 家,阻礙了航空強國、軍(jun) 民融合戰略的落實。一旦遇到戰爭(zheng) ,如果沒有強大的民用航空產(chan) 能,無法形成軍(jun) 用航空產(chan) 品的有效供給,這與(yu) 中國船舶製造領先世界的產(chan) 能優(you) 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於(yu) 民用飛機、特別是支線飛機的需求,恰恰是中國航空業(ye) 補短板的機遇,是培育“中國製造”中短程支線飛機和通用航空器的時間窗口,不容錯過!
機場跨境的互聯互通有實體(ti) 經濟需求的基礎
中國邊境城市與(yu) 周邊國家中心城市的機場建設,可以促進航空領域基礎設施的軍(jun) 民融合。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ye) 走出去、中國公民出境遊增加,跨境人流量快速增加,帶來財富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保護其人身和財產(chan) 安全的應急需求。這種跨境軍(jun) 民融合需求,最佳解決(jue) 路徑就是我國能對外開放更多邊境地區的通用航空市場,結合“鄭州-盧森堡”的國際航空港樞紐建設,編製向西開放的機場“珍珠項鏈式”聯盟。另一方麵,鄭州作為(wei) 國際化物流中心,全球化的機場建設、運營參與(yu) ,將促進空中絲(si) 綢之路的貿易和投資,催生一係列通用航空產(chan) 業(ye) 鏈和服務企業(ye) ,也必然反哺跨境機場建設的大市場。
跨境機場建設也可有效服務軍(jun) 事領域的多樣化需求。在國防現代化和軍(jun) 隊現代化建設中,中國除了需要建設以吉布提基地為(wei) 代表的遠距離軍(jun) 事補給支點,也需要在周邊國家建立便捷的網絡化空中交通支點。因此,應該鼓勵中國企業(ye) 、特別是國有企業(ye) 積極參與(yu) 周邊國家的機場改擴建工程,積極參與(yu) 經營權的競標,按照國際貿易和投資規律辦事,力求用最小代價(jia) 贏得網絡化,覆蓋周邊國家1000公裏半徑的民用航空“準基地”,便於(yu) 軍(jun) 民航空器的維修、加油和補給。初期應重點選取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ya) 等地理位置突出、輻射能力較強、市場潛力較大、雙邊關(guan) 係良好、貿易往來密切、安全係數較高、參與(yu) 意願強烈的國家為(wei) 重點開拓,以點帶麵逐步擴大“空中絲(si) 路”網絡化覆蓋區域。
鄭州成為(wei) 全球航空樞紐城市,需要一個(ge) 有特色的航空公司作為(wei) “名片”
河南曆史悠久,安陽、洛陽、開封等地的文物早就享譽世界,空中的河南“符號”需要本地企業(ye) 主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航空公司的運營,符合河南利益、符合中國利益,也是國家軍(jun) 民融合戰略的有效延展。
中國製造的飛機、中國建設的新機場,還應輔以中國參股、甚至控股的一係列跨國區域支線和幹線航空公司運營,這將與(yu) 現有中國四大航空公司跨國長途幹線經營互補,共同為(wei) 周邊國家提供一攬子航空市場解決(jue) 方案。近年來,美國新總統推行貿易保護主義(yi) 下的“美國優(you) 先”、俄羅斯受原油價(jia) 格和烏(wu) 克蘭(lan) 等問題困擾,美俄在中國周邊國家留下的航空“戰略空白”值得我們(men) 迅速填補。當尼泊爾大地震、哥斯達黎加颶風襲擊等危難時刻,航空工業(ye) 的中國造“新舟”60、運12飛機保障工作組始終堅守一線,得到了當地居民和政府的高度讚揚。
發展經濟學理論告訴我們(men) ,中小人口規模的發展中國家,其本土航空公司的建設需要密集而持續的資本投入,國家財政往往隻能支持本國首都與(yu) 他國首都間的最基本幹線經營,所屬區域中心城市的支線航空隻能依靠民間資本和國際資本。隨著中國民航市場成為(wei) 世界最大的航空市場之一,航線經營現代化和係統化已經成型,中國已經具備了為(wei) 周邊國家輸出支線航空管理的能力,擴展民用航空管理企業(ye) 服務中國軍(jun) 事用途的空間。
航空產(chan) 業(ye) 鏈打造有利於(yu) 航空人才的集聚和培養(yang)
一旦河南擁有全球化的航空公司,空中絲(si) 綢之路的通航,支線和幹線國際化運營,必然需要培養(yang) 大量中國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飛行員,將是中國航空工業(ye) 真正走向世界的重要成果。二戰時期,日本就在對美國的空軍(jun) “持久戰”中吃過這方麵的大虧(kui) 。借鑒美國經驗,受過航空培訓、能夠駕駛中小型民用飛機的飛行員,比起普通人能在短得多的時間內(nei) 學會(hui) 駕駛軍(jun) 用飛機,是一國空中軍(jun) 事力量的隱形戰略預備役部隊。
在支持河南企業(ye) 參股、甚至控股周邊國家的機場和民用航空公司的同時,河南要勇於(yu) 投入、建設航空培訓學校,讓空中絲(si) 路成為(wei) 有誌於(yu) 翱翔藍天的中國飛行員大展身手的新天地。考慮到河南地處中國內(nei) 地,人口密集,通用航空業(ye) 發展顧慮較多、經營風險較大,空中絲(si) 綢之路建設不妨換個(ge) 思路,鼓勵河南企業(ye) 率先與(yu) 周邊國家合作,共同經營跨國境1000公裏以內(nei) 的支線航空和通用航空業(ye) 務,除了可以為(wei)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培訓成建製的飛行隊伍,也可以為(wei) 我國儲(chu) 備更多軍(jun) 民兩(liang) 用飛行員資源。
利用航空作為(wei) 資本密集型產(chan) 業(ye) 的機遇,拓展直接融資機構和上市公司的支持“空中絲(si) 路”是難得的跨境金融拓荒者,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抓手和平台,是河南省在金融領域彎道超車的難得機遇。跨境金融作為(wei) 經濟全球化的資本和資金中介,具有優(you) 化資源配置的功能,無疑是中國航空企業(ye) 走出去的最佳橋梁。無論是現代化飛機的持續生產(chan) 、還是跨境機場和航線的經營,資本市場的有效建設、提高效能的功能都是不可或缺的基本支撐。空中絲(si) 綢之路必須要依靠市場這隻無形的手,必須巧用金融杠杆,形成中國特色的經濟再開放體(ti) 係。
河南省要立誌在頂層設計層麵推進成立“空中絲(si) 路”產(chan) 業(ye) 聯盟,以航空製造企業(ye) 、航空運輸企業(ye) 、航空基礎設施建設企業(ye) 及通航、機場等運營企業(ye) 為(wei) 實施主體(ti) ,實現製造企業(ye) 和金融企業(ye) 、航空企業(ye) 和非航空企業(ye) 、國內(nei) 企業(ye) 和國外企業(ye) “三個(ge) 聯合”,開放合作、優(you) 勢互補,增強係統解決(jue) 方案供給能力,形成空中“貿易+產(chan) 能+金融”的全方位、多領域、立體(ti) 化合作格局。針對海外航空市場,產(chan) 業(ye) 聯盟依托較為(wei) 成熟的飛機租賃業(ye) 務國際化,助力人民幣的國際化使命,是一帶一路產(chan) 能合作的示範性領域。
聚焦中國漫長的國境線,中國周邊國家對人民幣的認可程度不一,空中絲(si) 綢之路的絕大部分航空器和設備都采購於(yu) 國內(nei) ,應該鼓勵相關(guan) 的上市公司、金融信貸和股權投資使用人民幣,建立多層次“中歐、中亞(ya) 跨境人民幣產(chan) 能合作基金”,對絲(si) 綢之路航空全產(chan) 業(ye) 鏈項目進行篩選和投資,夯實中國與(yu) 周邊國家在貿易和投資中的人民幣定價(jia) 機製,盡快擺脫當前邊貿結算對美元的過度依賴,衝(chong) 破美國“美元+美軍(jun) ”的“軟+硬”包圍圈。
最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