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曆史上每一次進化的背後都有消費與(yu) 產(chan) 業(ye) 、技術變化的影子。今天,無論是在消費與(yu) 產(chan) 業(ye) 層麵,還是技術層麵,都在經曆一場變革。而作為(wei) 零售最重要的基礎設施,物流“新時代”同樣也呼之欲出。那麽(me) ,未來物流將會(hui) 走向哪裏?
物流行業(ye) 即將迎來翻天覆地的巨變
“新一代物流正在到來,它將呈現出短鏈、智慧與(yu) 共生三大核心要素。”在12月11日的2017全球新一代物流峰會(hui) 上,京東(dong) 物流CEO王振輝信心十足地表示。
無獨有偶,菜鳥總裁萬(wan) 霖在12月10日“2017中國企業(ye) 領袖年會(hui) ”上也表達了自己對物流未來的看法,“未來10年物流業(ye) 的趨勢是萬(wan) 物互聯,所有的物流要素能夠被數字化,能夠被連接起來,通過我們(men) 的大數據智能和人進行完美協同和全局優(you) 化。”
雖然菜鳥網絡和京東(dong) 物流的基因有著不小的差異,但兩(liang) 大巨頭對物流業(ye) 的未來卻殊途同歸。隨著“新零售”概念的推出,對倉(cang) 儲(chu) 係統的智能化、柔性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無論是阿裏的新零售還是京東(dong) 無界零售,物流都是其中最為(wei) 關(guan) 鍵的一環。
「新物流」是阿裏“五新戰略”的基礎,沒有新物流就沒有新零售,新零售需要新物流、新技術助力新物流、消費升級呼喚新物流。對於(yu) 京東(dong) 而言,優(you) 質的物流服務則是其麵對慘烈的市場競爭(zheng) 中最重要的競爭(zheng) 優(you) 勢,也是其立足之本,是其實現無界零售的重要支撐。
兩(liang) 大巨頭的求變,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wei) 物流行業(ye) 的巨變。不久前,國家郵政局公布了2017年上半年快遞行業(ye) 運行情況,從(cong) 今年第二季度開始,我國常態化進入單日快遞億(yi) 件時代!隨著包裹量的增長越來越快,物流行業(ye) 需要思考如何為(wei) 「未來的日均10億(yi) 個(ge) 包裹」做好準備。
而在快遞業(ye) 務持續增長的同時,消費者多樣化與(yu) 個(ge) 性化需求也不斷提升。競爭(zheng) 的激烈使得消費者對電商的每一個(ge) 環節都更加挑剔。物流行業(ye) 的服務標準正在不斷升級,“一日達”開始成為(wei) 配送領域新航標。單日、億(yi) 件、一日達,在這些字眼驚人組合在一起的背後,都對物流行業(ye) 的服務和效率有了更高的標準。
智能化升級關(guan) 口,機器人將成為(wei) 物流行業(ye) 主角
隨著中國的人口紅利逐漸消失,科技創新正在席卷全球,傳(chuan) 統行業(ye) 正不斷地與(yu) 科技碰撞。依賴人力的物流行業(ye) ,也正努力從(cong) 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從(cong) 傳(chuan) 統模式向機器人智能物流升級。
機器人智能物流,顧名思義(yi) ,即是用機器人作為(wei) 物理載體(ti) ,綜合機器人、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先進技術,將物流的不同環節實現自動化、柔性化、智能化的係統級解決(jue) 方案。一家企業(ye) 想要實現效率提升、低成本地履行訂單,一套自動化、智能化的倉(cang) 儲(chu) 係統就顯得尤為(wei) 重要。
隨著各家巨頭的積極布局、新銳創業(ye) 公司的迅速崛起,各大企業(ye) 紛紛加入了智能物流機器人的市場布局和研發中來,尤其在我國大力推行中國製造2025以及企業(ye) 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智能物流機器人已被認為(wei) 是下一個(ge) 風口。
1、亞(ya) 馬遜、京東(dong) 、阿裏等巨頭的爭(zheng) 相入局
過去幾年間,電商企業(ye) 在一路高歌猛進的同時,而這也麵臨(lin) 著海量訂單快速處理帶來的巨大壓力。智能物流勢在必行,也是因為(wei) 此阿裏、京東(dong) 、亞(ya) 馬遜紛紛加入到智能物流體(ti) 係建設中。
亞(ya) 馬遜自2014年便開始在其智能物流體(ti) 係中使用Kiva機器人,如今亞(ya) 馬遜已啟用了如搖臂機器人、倉(cang) 儲(chu) 機器人、智能運算推薦包裝、智能包裹分揀等多款機器人。其中僅(jin) 倉(cang) 儲(chu) 機器人便已在全球部署了10萬(wan) 台。
今年9月初,亞(ya) 馬遜還宣布在紐約的首個(ge) 訂單履行中心將坐落於(yu) 史坦頓島,預計創造2250個(ge) 全新工作崗位,而且將全麵啟用“機器人員工”幫助提高訂單處理效率,公司稱這些全職員工“將有機會(hui) 與(yu) 先進的機器人協同工作”。
最近幾年,京東(dong) 也一直在加強對物流前沿科技的研發,京東(dong) CEO劉強東(dong) 甚至喊出京東(dong) 是一家科技企業(ye) 的口號。目前備受關(guan) 注的是京東(dong) “無人倉(cang) ”的技術研發和應用,其中關(guan) 鍵環節之一則是大量智能物流機器人的協同作業(ye) 。Delta揀選機器人、搬運型AGV機器人、智能叉車等一係列智能物流機器人與(yu) 技術在京東(dong) 無人倉(cang) 中,組成了完整的智慧物流場景。
在昨日的京東(dong) “2017全球新一代物流峰會(hui) ”上,京東(dong) 官方在開場環節公布的視頻中出現一款新型倉(cang) 儲(chu) 協作機器人,這被猜測是京東(dong) 在智能倉(cang) 儲(chu) 中布局的新動作。後來經媒體(ti) 證實,該機器人是由一家名為(wei) 靈動科技(forwardx.ai)的AI初創型公司研發。
京東(dong) 通過人工智能、深度學習(xi) 、圖像智能識別、大數據等諸多先進技術,為(wei) 工業(ye) 機器人賦予了智慧,讓它們(men) 具備自主的判斷和行為(wei) ,適應不同的應用場景、商品形態,完成各種複雜的任務。
去年5月份,菜鳥ET物流實驗室正式對外公布,目標是研發物流前沿科技產(chan) 品,追求符合未來科技發展的物流生產(chan) 方式,在末端配送機器人、倉(cang) 內(nei) 複雜揀貨機器人矩陣、無人送貨機等方麵努力。該實驗室已推出末端配送機器人小G以及智能分揀機器人“曹操”。
菜鳥網絡今年最主要的變化就是機器人倉(cang) 庫從(cong) 過去的單點開花走向大規模應用,不久前,阿裏巴巴菜鳥ET物流實驗室研發還推出了末端配送機器人小G。同時,阿裏自主研發的造價(jia) 百萬(wan) 的智能機器人“曹操”也正式上線。
今年雙11前,菜鳥網絡在上海、天津、廣東(dong) 、浙江、湖北等地都會(hui) 上線多種類型的機器人倉(cang) 庫,包括自動化流水線、AGV機器人、機械臂等設備,在算法的驅動下提升物流運行效率。這些機器人倉(cang) 分布在全國從(cong) 南到北,從(cong) 東(dong) 到西的重點城市,不僅(jin) 有全自動化的流水線,還有各種緩存機器人、播種機器人、揀選機器人,以及機械臂、AGV矩陣等。
2、初創企業(ye) 也開始集中湧現
據有關(guan) 調研數據顯示,全球物流機器人市場將從(cong) 2014年的160億(yi) 美金增長至2020年的313億(yi) 美金,市場空間巨大,機器人智能物流將是百億(yi) 規模的市場。
這一年,多家國內(nei) 的創業(ye) 新銳公司紛紛瞄準機器人智能物流市場,並湧現出了像Geek+、水岩科技、馬路創新、立鏢機器人、智久機器人、快倉(cang) 、靈動科技等一眾(zhong) 明星創業(ye) 公司。
這些公司從(cong) 機器人智能物流目前可解決(jue) 的不同應用場景著手,諸如“貨到人”揀選係統、機器人分揀係統、機器人搬運係統,也獲得了資本市場的青睞。而在這其中靈動科技、Geek+和快倉(cang) 的快速非常令人矚目。
Geek+於(yu) 今年3月完成1.5億(yi) 元A和A+輪融資,7月又完成B輪融資6000萬(wan) 美元;快倉(cang) 則與(yu) 今年3月完成B輪2億(yi) 元融資;而致力於(yu) 視覺感知輪式機器人的初創企業(ye) 靈動科技(ForwardX)則在成立一年左右的時間裏相繼完成了天使輪和千萬(wan) 美元的A輪融資。
Geek+的商業(ye) 場景定位於(yu) 倉(cang) 儲(chu) 物流領域智能機器人,主要研發生產(chan) 以智能機器人為(wei) 主的揀選係統、搬運自動化係統和分揀係統。經過兩(liang) 年的發展,Geek+已經成為(wei) 國內(nei) 應用案例最多、業(ye) 務規模最大的智能物流機器人公司。
快倉(cang) 主要提供智能倉(cang) 儲(chu) 機器人服務,其快倉(cang) 智能機器人有自己的控製係統和決(jue) 策係統以及軟件係統,機器人會(hui) 在適合的節點配合其他自動化設備和人工展開合理有序的分工配合,不同的揀配流程,不同的分揀產(chan) 品,快倉(cang) 機器人都會(hui) 根據不同的應用場景做出最優(you) 的解決(jue) 配置方案。
靈動科技的產(chan) 品主要是基於(yu) 視覺感知的智能倉(cang) 儲(chu) 協同機器人,在12月11日的京東(dong) 物流大會(hui) 上,官方視頻中就使用了靈動科技研發的機器人作為(wei) 應用示範場景片段。靈動科技的第一批機器人有望在未來一個(ge) 季度投入生產(chan) ,預計將會(hui) 在明年初量產(chan) 。目前靈動科技已聚集了60位資深專(zhuan) 業(ye) 人士,涵蓋AI領域各技術端的國際團隊。
3、傳(chuan) 統機器人公司的野心也不容小覷
在智慧物流逐漸成為(wei) 行業(ye) 發展趨勢的情況下,不僅(jin) 國外物流裝備企業(ye) 高度重視物流機器人的研發應用,國內(nei) 一些實力雄厚的物流係統集成商也紛紛投入倉(cang) 儲(chu) 物流機器人領域,並在市場上取得了顯著成果。像新鬆、昆船、海康、井鬆這樣的傳(chuan) 統機器人或者AGV公司,已紛紛開始發力著手物流機器人領域,或多或少都向外界拋出自己的物流解決(jue) 方案。
一片看好之下,機器人行業(ye) 還存在諸多瓶頸
物流機器人得到前所未有的關(guan) 注是可喜現象,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智能物流機器人的時代已經全麵到來。當下中國物流機器人領域麵臨(lin) 的挑戰其實還有不少。
1、 技術基礎比較薄弱
機器人替代人工是大勢所趨,但令人遺憾的是很多物流機器人領域最新的技術並非我國原創。事實上,當前我國大多數物流機器人,技術基礎比較薄弱。實際上,針對我國倉(cang) 儲(chu) 物流機器人當前存在的諸多問題,
不過好消息在於(yu) ,國家有關(guan) 政策已指明了重點發展方向。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發展機器人共性關(guan) 鍵技術,重點開展人工智能、機器人深度學習(xi) 等基礎前沿技術研究,突破機器人通用控製軟件平台、人機共存、安全控製、高集成一體(ti) 化關(guan) 節、靈巧手等核心技術。
在可預見的未來,隨著行業(ye) 投入的不斷加大,一些新的技術突破將會(hui) 不斷湧現,中國在機器人領域技術上的落差將會(hui) 很快追上,但現在可能還需要時間。
2、機器人自主導航仍存難題
機器人導航本身是一個(ge) 比較複雜的係統。物流機器人的自主導航問題被分成三大塊:定位,建圖,路徑規劃。定位就是精確確定機器人在環境中的當前姿態。建圖就是將環境的多個(ge) 不完整觀測集成到單個(ge) 一致的模型中,路徑規劃就是在地圖中確定一條通過環境的導航最優(you) 路徑。
目前倉(cang) 儲(chu) 物流機器人在感知環節大多使用的是激光SLAM,通過搭載特定傳(chuan) 感器的運動體(ti) ,在沒有環境先驗的信息情況下,根據傳(chuan) 感器感知得到的信息,在運動過程中建立環境的三維模型,同時估計自己的位置。
但在現實中,因為(wei) 環境是不停變化的,激光SLAM技術所構建的全局地圖並不能完全反映導航時的障礙物狀況,因此需要淩駕於(yu) 全局導航之上的視覺避障算法進行實時的運動調整。這也是為(wei) 什麽(me) 像靈動科技這類的新一代物流機器人企業(ye) 會(hui) 押寶在VSLAM上的關(guan) 鍵原因。
要知道在物流機器人走向智能化和開放化的過程中,激光SLAM可能已經不太適用,例如智能配送機器人需要在複雜的室外環境運行,而VSLAM主要用攝像頭來實現,這種技術可以提供關(guan) 於(yu) 環境更為(wei) 高層的語義(yi) 理解,比如包括環境中的特定目標、運動信息、交互關(guan) 係等。這意味著VSLAM 的應用場景不僅(jin) 豐(feng) 富很多,也完全可以勝任在室外環境下開展工作,
目前國內(nei) ,靈動科技是第一家將VSLAM運用到倉(cang) 儲(chu) 物流機器人領域的企業(ye) ,對整個(ge) 行業(ye) 來說靈動科技是一個(ge) 先行者,而這代表了未來物流機器人的發展趨勢,從(cong) 室內(nei) 走向室外,從(cong) 物流行業(ye) 走向多元化。
3、成本仍然是不可抗拒的元素
不過真正製約智能物流發展的其實還是成本問題,智能物流具有數據智慧化、網絡協同化和決(jue) 策智慧化的特征,其承擔了“物品識別、地點跟蹤、物品溯源、物品監控、實時響應”等工作。隻有產(chan) 業(ye) 鏈條的協同發展,才能有效發揮智能物流係統的作用。
像亞(ya) 馬遜的倉(cang) 庫自動化和智能化程度確實高於(yu) 國內(nei) 同行,但是其倉(cang) 庫機器人每台30萬(wan) 元的價(jia) 格很難被國內(nei) 電商快遞企業(ye) 接受。如今快遞業(ye) 正麵臨(lin) 利潤下滑、成本高企等問題,就連京東(dong) 物流也是剛剛才實現盈利,距離機器人在物流產(chan) 業(ye) 的大規模落地可能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物流機器人成本高,很大程度上是因為(wei) 長期可重新定位的導航方案非常昂貴,這些都是很難被平常的消費及工業(ye) 級的場景所能接受的。從(cong) 這個(ge) 角度來說,靈動科技將VSLAM和物流機器人結合在一起,又是一大創舉(ju) 。
VSLAM有一個(ge) 天生的優(you) 勢,那就是使用攝像頭+MEMS慣性傳(chuan) 感器的組合,這可以用很低的成本實現高精度。相對於(yu) 激光SLAM,VSLAM具有造價(jia) 成本低廉、適用範圍廣泛、感知信息豐(feng) 富等優(you) 點,對於(yu) 環境的語義(yi) 理解也更加智能化。
像無人機領域、服務機器人領域、清潔機器人以及工業(ye) 機器人領域等都特別需要一個(ge) 小型化、低功耗、低成本和高壟斷性的定位方案,這也是為(wei) 何VSLAM越來越得到業(ye) 界認可的關(guan) 鍵。長期來看,物流機器人的成本下降,很可能要落實到VSLAM技術的運用。
就整個(ge) 行業(ye) 來看,電商發展到一定規模以後,物流才是取勝的法寶。隻有在物流成本不斷下降的前提下,電商才會(hui) 有更多的優(you) 勢,提供更加優(you) 質的服務。上一個(ge) 10年是電商,下一個(ge) 10年是物流,大變革即將到來,全麵機器人化的時代還會(hui) 遠嗎?
最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