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究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論文薈萃 > 正文

快遞企業爭奪便利店市場 分一杯羹並不容易

發布時間:2017-08-14 08:01:25 北京商報

零售業(ye) 態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參與(yu) 者。近日快遞企業(ye) 涉足線下零售的消息不斷,中國郵政、順豐(feng) 、圓通等快遞企業(ye) 都開始著手發展便利店業(ye) 務。與(yu) 零售企業(ye) 不同,快遞企業(ye) 大部分是利用自身的物流優(you) 勢切入零售業(ye) 態,但業(ye) 內(nei) 人士分析,若僅(jin) 靠物流優(you) 勢,這些企業(ye) 很難撐起整個(ge) 零售業(ye) 務,想要在零售市場分一杯羹,供應鏈資源、對消費習(xi) 慣的研究和如今新零售的發展趨勢等都是必要條件。

 

近日,關(guan) 於(yu) 中國郵政開始做便利店的消息在微博中傳(chuan) 開。昆明某小區附近的一家便利店使用了郵政風格的綠體(ti) 字,且在旁邊放上了中國郵政線上購物平台“郵樂(le) 購”LOGO。據了解,這家便利店提供了郵儲(chu) ATM、郵政快遞、電商和傳(chuan) 統便利店的快消品零售四大業(ye) 務。除了中國郵政,快遞企業(ye) 涉足零售業(ye) 的例子很多,順豐(feng) 自2011年開始就在快遞網點的門店基礎上增添了便利店業(ye) 務,後來統一將其店名改為(wei) 嘿客。當時嘿客的定位為(wei) 社區生活服務平台,除了快遞物流業(ye) 務、虛擬購物外,嘿客還具備ATM、冷鏈物流、團購、預售、家電維修等多項業(ye) 務;順豐(feng) 業(ye) 務負責人曾表示,店名選用“嘿客”,是以高度擬人化的名稱體(ti) 現順豐(feng) 對社區服務的整合。但好景不長,接下來的一年中,嘿客與(yu) 順豐(feng) 優(you) 選合二為(wei) 一,組成順豐(feng) 商業(ye) 板塊;2016年,順豐(feng) 商業(ye) 板塊迎來調整,將線上線下所有品牌統一為(wei) 順豐(feng) 優(you) 選,並開放加盟。

 

前不久圓通“媽媽菁選”生鮮便利店也在上海亮相,而“媽媽菁選”並不是圓通首次涉足生鮮電商所打造的產(chan) 品,此前北京商報報道的鮮果優(you) 派與(yu) 媽媽驛站也都屬於(yu) 圓通生鮮電商的一部分。

 

從(cong) 這些案例可以看到,零售領域當中快遞企業(ye) 的身影已經不少。對於(yu) 跨界發展零售業(ye) 態,快遞企業(ye) 方麵更多的是想利用自身物流優(you) 勢。但在業(ye) 內(nei) 人士看來,目前快遞企業(ye) 介入零售圈發展起來的成功概率很低,這些企業(ye) 完全是在用物流的思維考慮,而不是用商業(ye) 的思維。線下零售超市應該以商業(ye) 為(wei) 主結合物流的優(you) 勢,而不是利用物流的優(you) 勢讓商業(ye) 去搭配。

 

快遞專(zhuan) 家趙小敏也指出,中國郵政的問題與(yu) 其他幾家快遞企業(ye) 不同,郵政可以將自身的資源進行整合,打造共享中心。例如它旗下的金融業(ye) 務、銀行業(ye) 務、證券業(ye) 務和優(you) 樂(le) 購等,還包括郵政旗下所有的門店,都可以進行整合。郵政目前所麵臨(lin) 的挑戰更多的是體(ti) 內(nei) 機製的問題,如果這個(ge) 問題解決(jue) 了有可能可以在零售業(ye) 分一杯羹。據趙小敏透露,圓通接下來會(hui) 把媽媽驛站等業(ye) 務統一改成媽媽菁選,但這樣的改變不代表一定能成功,圓通業(ye) 務的整合與(yu) 郵政有一定區別,圓通這樣的快遞企業(ye) 的核心思路是物流,即使思路發生轉變,也不會(hui) 動搖核心業(ye) 務。值得注意的是,媽媽菁選暫時不屬於(yu) 圓通已上市的範圍內(nei) ,所以就算未來出了問題也不會(hui) 影響到圓通速遞的業(ye) 務。根據目前的數據來看,快遞公司做線下零售成功的可能性很小,未來這些快遞企業(ye) 的物流業(ye) 務做到一定量級時,或許才可以考慮分出一個(ge) 板塊經營零售業(ye) 務。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