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yu) 上海的青浦區而言,物流業(ye) 比當地的奧特萊斯還出名。這裏是上海物流中轉的樞紐——川流不息的城鎮公路上,印有各類物流企業(ye) 標識的運輸車來來往往;空曠人稀的工業(ye) 用地上,卻星羅棋布著諸多物流企業(ye) 。
青浦區統計局社會(hui) 調查科人士介紹,據最新一期的統計,青浦區規模以上的現代物流企業(ye) 共計42家。其中,道路貨運類企業(ye) 20家,以德邦物流、新大洲物流為(wei) 代表;快遞服務類企業(ye) 12家,以申通快遞、韻達貨運為(wei) 代表;另有運輸代理類、倉(cang) 儲(chu) 類企業(ye) 若幹。
物流業(ye) 之於(yu) 青浦區的經濟地位顯著。記者查詢青浦區9月份的統計月報發現,今年前8月,青浦區42家現代物流企業(ye) 的營業(ye) 收入合計為(wei) 277.88億(yi) 元,同比增長66%。而前三季度,青浦區的地區生產(chan) 總值為(wei) 656.90億(yi) 元。據此可計算,同期物流業(ye) 收入占該地區生產(chan) 總值的比例超過42%。
同樣,青浦區之於(yu) 物流行業(ye) 的重要性也是毋庸置疑。以“通達係”為(wei) 代表的諸多民營快遞企業(ye) 的總部設在這裏。鋪開青浦區的地圖,標記出“通達係”四巨頭(申通、圓通、中通、韻達)總部的位置,不難發現它們(men) 之間的距離近得如同其一起出身自浙江桐廬那樣親(qin) 密。而在以四個(ge) 位置點構成的形似三角形區域內(nei) ,精彩的資本故事正在上演。
11月8日,距離雙十一僅(jin) 剩下3天時間,韻達貨運總部內(nei) 的工作人員正在全線緊張備戰。快遞業(ye) 習(xi) 慣性地將這個(ge) 一年一度的電商節日視作一場“春運”。韻達貨運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公司今年雙十一的快件量預計將是去年同期的1.4倍。因此,為(wei) 了應對往年快遞行業(ye) 經常出現的“爆倉(cang) ”現象,韻達貨運將在雙十一業(ye) 務量最高峰期間增聘臨(lin) 時人員約3萬(wan) 人,且從(cong) 雙十一當天至11月21日,預計共臨(lin) 時招聘約11萬(wan) 人。
而在韻達貨運總部的員工老郭看來,11月8日這天令他在意的不僅(jin) 有雙十一的籌備工作。遠在一千多公裏之外的北京,韻達貨運借殼新海股份(002120.SZ)的並購重組案正在上會(hui) 審核。所幸的是,手機那頭傳(chuan) 來的審核結果還算令人滿意。
11月8日晚間,新海股份發布公告,公司重大資產(chan) 置換及發行股份購買(mai) 韻達貨運100%股權事項獲得證監會(hui) 有條件通過,公司股票將於(yu) 11月9日複牌。這也意味著,“通達係”快遞企業(ye) 上市版圖的最後一塊“拚圖”順利銜接。
2016年7月1日晚間,以打火機業(ye) 務著稱資本市場的新海股份拋出了一份重大資產(chan) 重組方案。根據該方案,新海股份擬置出上市公司全部資產(chan) 及負債(zhai) 與(yu) 韻達貨運100%股權的等值部分進行置換。兩(liang) 部分資產(chan) 的交易價(jia) 格隨後有所調整:新海股份置出資產(chan) 的價(jia) 格定格為(wei) 6.74億(yi) 元,較初案增加了0.07億(yi) 元,而韻達貨運100%股權的價(jia) 格則由初期的180億(yi) 元微調至177.60億(yi) 元。
跟“通達係”其他企業(ye) 相比,韻達貨運的上市時間雖然有所節省,但其上市節奏還是慢了半拍。從(cong) 公布借殼方案到獲得證監會(hui) 通過,韻達貨運花去了4個(ge) 月7天的時間,這比“快遞第一股”圓通速遞(600233.SH)僅(jin) 多了一天,並遠遠少於(yu) 申通快遞超過10個(ge) 月的漫長等待。然而,圓通速遞早於(yu) 10月17日完成了上市公司簡稱的更換,中通快遞(ZTO.N)也已於(yu) 10月27日登陸紐交所進行融資,即便是曾陷入同業(ye) 競爭(zheng) 風波而延緩上會(hui) 審核的申通快遞也於(yu) 10月24日過會(hui) ,先於(yu) 韻達。
但總歸,“通達係”四巨頭正式聚首資本市場,快遞業(ye) 的競爭(zheng) 進入新階段。
“戰爭(zheng) ”升級
2016年因兩(liang) 點原因,將注定成為(wei) 中國民營快遞業(ye) 發展史上最為(wei) 重要的年份。
首先,國內(nei) 民營快遞的市場份額創曆史新高。據國家郵政局公布的今年上半年郵政行業(ye) 經濟運行情況顯示,今年前6月,全國快遞服務企業(ye) 的業(ye) 務量累計完成132.5億(yi) 件,同比增長56.7%。其中,民營快遞增長繼續保持高位,業(ye) 務量同比增長61.5%。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國內(nei) 民營快遞的市場份額更是首次突破九成,達到90.1%。此外,最新一期的郵政行業(ye) 運行情況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國快遞服務企業(ye) 的業(ye) 務量累計已完成211億(yi) 件,業(ye) 務收入累計已完成2703.7億(yi) 元,分別同比增長54%、43.9%。
其次,國內(nei) 民營快遞企業(ye) 迎來上市年。今年掀起的快遞企業(ye) 上市潮,極大地將民營快遞行業(ye) 當前的競爭(zheng) 格局進行升級。根據記者梳理,除了以順豐(feng) 、圓通、申通、中通、韻達這五家民營巨頭組成的第一梯隊順利登陸A股市場之外,以百世物流、天天快遞、全峰快遞等組成的第二梯隊也正在加快資本競逐步伐。根據公開資料,百世物流於(yu) 今年6月完成了最新一輪約50億(yi) 元的融資,主要投資者包括中信產(chan) 業(ye) 投資基金、阿裏巴巴旗下的菜鳥網絡。天天快遞繼今年2月份完成6億(yi) 元的A輪融資後宣布稱將於(yu) 6月底前完成規模為(wei) 7億(yi) 至8億(yi) 元的B輪融資(目前暫未公布),並可能在年內(nei) 上市。全峰快遞則於(yu) 10月31日獲得近20億(yi) 元的戰略投資,主要投資者為(wei) 青旅聯合物流。
民營快遞企業(ye) 心照不宣地在今年打響了這場轟轟烈烈的資本戰,大有引發行業(ye) “洗牌”的架勢。一位快遞行業(ye) 資深分析人士表示,資本戰背後反映了快遞行業(ye) 的集中度未來將會(hui) 進一步提升,“提升行業(ye) 集中度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因此快遞企業(ye) 均遭遇了資金壓力,選擇上市成為(wei) 共同的選擇。”
顯然,以順豐(feng) 和“通達係”為(wei) 代表的民營快遞企業(ye) 走在了這場戰爭(zheng) 的前沿。如果將從(cong) 推出上市方案到成功過會(hui) 視作其加入資本戰的籌備期,那麽(me) 在此前近一年的時間裏,如何贏得主動權成為(wei) 五家民營快遞巨頭最為(wei) 關(guan) 心的問題。
所謂掌握資本戰的主動權即是一種效率的體(ti) 現,簡單的解釋便是誰能在較短的時間內(nei) 成功地從(cong) 二級市場獲得資金。在這一層麵的競爭(zheng) 上,中通快遞占得先機。
不同的上市方案將“通達係”分成兩(liang) 個(ge) 流派——申通、圓通、韻達組成的A股借殼上市派,以及中通另辟蹊徑的美股IPO派,但後者卻以最低的成本獲得了最高資金。上圖顯示,A股借殼上市派成員麵臨(lin) 著借殼成本主要包括殼資源成本以及牽扯到的殼資產(chan) 置出成本。其中,殼資源成本最大,這會(hui) 對借殼上市的企業(ye) 產(chan) 生股權稀釋的直接影響。若以重組停牌前20日線的價(jia) 格為(wei) 參考,圓通、申通、韻達的殼資源市值分別為(wei) 57億(yi) 元、60億(yi) 元、33億(yi) 元,對應稀釋的股權比例分別約為(wei) 24%、26%、15%。相較之下,選擇赴美IPO的中通便省去幾十億(yi) 元數量級的殼成本。
而在最重要的上市募資環節,中通也優(you) 勢盡顯。根據借殼方案,圓通、申通上市募集的配套資金數額分別為(wei) 23億(yi) 元、48億(yi) 元。韻達則因受到證監會(hui) 今年6月新規對借殼上市重組案取消募集配套資金的限製,無法從(cong) 此次借殼上市中融資。赴美上市的中通快遞憑借其IPO募資的特點,順利地在美股市場募集了高達95億(yi) 元的資金。
事實上,“通達係”已經握有的現金流並不算拮據。同以2015年的數據為(wei) 例(考慮到申通目前披露的現金流量僅(jin) 截至2015年底),2015年年底,圓通、申通、中通、韻達的經營性現金流淨額分別為(wei) 17.28億(yi) 元、8.63億(yi) 元、18.67億(yi) 元、10.71億(yi) 元。且同期,圓通、申通、韻達的貨幣資金分別為(wei) 5.41億(yi) 元、1.23億(yi) 元、3.48億(yi) 元(中通當期的現金及現金等價(jia) 物為(wei) 24.52億(yi) 元)。
可以肯定的是,無論是在A股借殼上市的圓通、申通、韻達,還是登陸美股的中通,資本市場成為(wei) 它們(men) 新的資金庫,由此推動了資本戰升級。
新一輪的“燒錢”競賽?
“通達係”四巨頭順利上市具有兩(liang) 點意義(yi) ,第一是推動民營快遞業(ye) 進入新一輪競備賽中,第二是反映了監管層對於(yu) 快遞加盟製的認可。但助推“通達係”迅速擴張並搶占市場份額的加盟製,卻也是一隻“潘多拉魔盒”。消費者抱怨的是,加盟製暴露出了快遞企業(ye) 的管理和服務問題。而投資者擔心的則是,成功上市後的“通達係”是否會(hui) 引發新一輪的“燒錢”競賽?畢竟,加盟製下催生出的“價(jia) 格戰”恐會(hui) 擠壓企業(ye) 利潤空間。
實際上,“通達係”如今麵對的並不是一個(ge) 容易“圈錢”的二級市場,這在提醒著它們(men) 要悠著點“燒錢”。上述業(ye) 內(nei) 資深分析人士表示,“價(jia) 格戰”幾乎每年都有,但上市後“通達係”也麵臨(lin) 著兩(liang) 種選擇,即繼續“價(jia) 格戰”或者專(zhuan) 注提升效率和服務品質。
中金公司的一份研報分析指出,市場上對快遞業(ye) 的擔心是,由於(yu) “價(jia) 格戰”還會(hui) 繼續,利潤增速會(hui) 低過快遞業(ye) 務量增速,而中金公司認為(wei) ,雖然“價(jia) 格戰”還會(hui) 繼續,但是絕對降幅將大幅收窄。
記者根據Wind資訊統計的數據發現,換取國內(nei) 快遞業(ye) 務量爆發式增長的代價(jia) 是,過去九年裏,中國快遞行業(ye) 全年快遞業(ye) 務平均單價(jia) 已經“腰斬”。數據顯示,2007年至2015年,國內(nei) 規模以上快遞業(ye) 務量由12.02億(yi) 件猛增至206.70億(yi) 件,增速超16倍。而同期,全年快遞業(ye) 務平均單價(jia) 則由28.50元/件下降至13.40元/件,降幅高達53%。
在此背景下,“通達係”的利潤空間十分有限。“通達係”近三年的單件快遞毛利數據顯示,除了中通之外,其他三家企業(ye) 毛利整體(ti) 處於(yu) 下滑趨勢。原本單件毛利最高的圓通,則由2013年的1.14元/件,下降至去年的0.51元/件,降幅55%。同期,申通、韻達的單件毛利降幅分別為(wei) 24%、13%。“通達係”中屬韻達和中通單件毛利最高,其2015年的數據分別為(wei) 0.70元/件、0.71元/件。但同期,順豐(feng) 的單件毛利卻高達4.75元/件。因此,該現象或將減少“通達係”上市後“燒錢”大打“價(jia) 格戰”的可能性。
另一項數據也反映出了快遞行業(ye) 或在重新審視“價(jia) 格戰”。根據Wind資訊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國內(nei) 規模以上快遞業(ye) 務的月度收入分別為(wei) 311.40億(yi) 元、317.60億(yi) 元、360.20億(yi) 元,而結合各月份對應的規模以上快遞業(ye) 務量計算,7月-8月份單件快遞的收入分別為(wei) 12.47元/件、12.58元/件、12.74元/件,這是近三年來首次出現了單季度快遞單件收入持續上升的現象。
“通達係”的上市拚圖已經完成,這些快遞業(ye) 公司目前也十分清楚,眼下兄弟企業(ye) 之間的差距不會(hui) 因為(wei) 順利上市而立即拉開,登陸資本市場隻是它們(men) 應對下一階段快遞行業(ye) 掀起“洗牌”時的籌碼。
它們(men) 麵對的也是比以往更嚴(yan) 峻的挑戰。
就在11月11日這一天,一邊是電商們(men) 不斷刷新的成交金額和物流訂單數,而另一邊則是快遞股的大跌。當日,除了停牌的圓通快遞,新海股份、艾迪西(002468.SZ)和鼎泰新材(002352.SZ)三家公司收盤跌幅分別高達-8.44%、-6.78%和-3.98%。
最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