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究竟已多大程度上成為(wei) 消費者“買(mai) 買(mai) 買(mai) ”的重要平台?根據尼爾森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電商銷售額超過3萬(wan) 億(yi) 元,遠高於(yu) 美國。依托網民數量高速增長、智能手機快速普及以及互聯網持續滲透,中國已經成為(wei) 全球最大的網購市場。
中國電子商務作為(wei) 一個(ge) 新興(xing) 行業(ye) ,從(cong) 快速發展期逐漸過渡到成熟穩定期。當下,網絡購物出現新生態:電商品牌意識增強、移動電商爆發式發展、消費中國全時互聯,如何洞察新發展,把握電商發展新機遇?
趨勢之一:跨境網購
多元化,二線城市潛力大,購物行為(wei) 日趨成熟
中國跨境電商交易已初具規模,相對實體(ti) 店,網購人群多為(wei) 泛90後,海淘人群更甚,26—35歲占據海淘整體(ti) 人數的89%,其中在職人數為(wei) 80%。從(cong) 收入分布來看,家庭月收入高於(yu) 10,000元的消費者占據海淘整體(ti) 人數的73%,大學及以上的比例高達86%。
產(chan) 品品類、銷售渠道、購物模式更加多元化
趨勢之二:農(nong) 村電商
一片藍海,卻也易開難守
據尼爾森調查顯示,農(nong) 村地區的消費意願上升,直接體(ti) 現在網購用戶的增速上。2014年農(nong) 村網民網購用戶數量同比2013年上漲40.6%,高於(yu) 城鎮地區的16.9%增速。
快遞、電商下鄉(xiang) ,零售商觸電助力電商發展。而農(nong) 村居民的消費需求增長與(yu) 實際線下供應的不匹配、政府及電商的不斷投入成為(wei) 農(nong) 村電商增長的兩(liang) 大驅動力。
然而,農(nong) 村消費者網購的行為(wei) 與(yu) 城鎮消費者存在較大差異,需要對他們(men) 製定專(zhuan) 門的策略。
製約淘寶村進一步發展的可能障礙包含4點:1.各自為(wei) 陣,無法形成規模優(you) 勢;2.同質化、抄襲嚴(yan) 重,導致品牌競爭(zheng) 力弱;3.技術能力弱,提升空間有限;4.專(zhuan) 業(ye) 人才和資金缺乏,後繼乏力。
如何為(wei) 農(nong) 村電商這列特快列車的發展掃除障礙,關(guan) 鍵在於(yu) 淘寶村、政府、電商的協同發力。第一,合並資源,完善產(chan) 業(ye) 鏈;第二,淘寶主應打造自主品牌,創造核心競爭(zheng) 力;第三,針對技術與(yu) 專(zhuan) 業(ye) 人才問題,政府及相關(guan) 機構應提供專(zhuan) 業(ye) 培訓,發揮政策支持的優(you) 勢吸引專(zhuan) 業(ye) 人才的加入;第四,完善針對電商創業(ye) 的金融延伸服務。
趨勢之三:線上線下融合
O2O模式格局初成
近兩(liang) 年,各地“互聯網+”新創公司數量劇增,移動APP呈井噴狀態。從(cong) 消費者角度來看,餐飲外賣、旅遊、點評、打車是目前最為(wei) 流行的O2O模式。尼爾森數據顯示,過去一年使用過這4類APP的消費者比例分別為(wei) 55%、44%、42%、41%;而在未使用但未來考慮嚐試的APP中,超市便利店代購(30%)和生鮮(25%)則是重要方向,零售O2O的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數字化時代,消費者購物方式雖然已經改變,便利性、舒適度以及價(jia) 格依然是消費者考慮購物方式的重要維度。他們(men) 不願放棄線下消費的體(ti) 驗,同樣也享受線上購物的便利。
趨勢之四:移動電商
場景化和社交化
得益於(yu) 智能手機終端的普及,中國移動購物市場保持高速發展態勢,移動端交易額占比已近半成,2016年一季度移動端交易占比達54.9%。主要的移動端網購人群分布在26—35歲(53%),本科以上(80%)居多。移動端的消費與(yu) PC端最大的不同,在於(yu) 其場景化和社交化的特質。
移動電商模式探索1:消費需求場景化
移動購物模式多樣,與(yu) 場景相關(guan) 的應用成為(wei) 推動流量的新增長點。2015年尼爾森在線購物者趨勢研究報告顯示,美團網、大眾(zhong) 點評、攜程等與(yu) 場景相關(guan) 的應用成為(wei) 推動流量的心增長點。與(yu) PC端網購的最大的不同是,移動購物更與(yu) 購物場景相關(guan) 。
移動電商模式探索2:社交化網絡營銷
移動電商的另一個(ge) 模式探索是社交化網絡營銷,即將關(guan) 注、分享、溝通、討論、互動等社交元素應用於(yu) 移動電商交易過程中的現象。尼爾森調查顯示,以社交網絡作為(wei) 入口的移動端消費者比例明顯上升,“點擊好友分享鏈接進入”的比例從(cong) 2014年12%上升至2015年的23%,而其他移動消費入口的使用率出現明顯下降或勉強持平。
最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