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國(杭州)跨境電商綜合實驗區運營半年多以來,為(wei) 進一步推廣其“六體(ti) 係兩(liang) 平台”模式,國務院於(yu) 2016年1月15日,印發《關(guan) 於(yu) 同意在天津等12個(ge) 城市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批複》(以下簡稱《批複》),同意在天津市、上海市、重慶市、合肥市、鄭州市、廣州市、成都市、大連市、寧波市、青島市、深圳市、蘇州市等12個(ge) 城市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
獲批1個(ge) 多月以來,這十二個(ge) 城市在推動跨境電商綜合實驗區建設方麵,有哪些新動向,物流體(ti) 係如何?帶來哪些發展新機遇?《現代物流報·第一物流全媒體(ti) 》記者對其進行了梳理。
天 津 市
城市地位:天津市是環渤海地區經濟中心,首批沿海開放城市、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天津港是中國北方最大的綜合性港口和重要的對外貿易口岸,是華北、西北地區能源物資和原材料運輸的主要中轉港,是北方地區的集裝箱幹線港和發展現代物流的重要港口。
最新進展:設立三大平台支撐跨境電商綜合實驗區
據《渤海日報》報道天津市商務委、口岸辦、天津海關(guan) 和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搭建天津跨境電商公共服務平台、海關(guan) 監管平台和檢驗檢疫監管平台。並在天津港保稅區、東(dong) 疆保稅港區和開發區出口加工區完成測試。不久的將來,北方消費者即可通過保稅進口方式以“企對企”形式將商品從(cong) 國外送入海關(guan) 特殊監管區,然後按照行郵稅進行報關(guan) 以“商對客”形式送到買(mai) 家手中。通過跨境電商渠道購買(mai) 海外商品所繳納的“行郵稅”相比一般進口貿易繳稅要低10%~30%。
物流支撐:天津市將依托、跨境電商綜合實驗區、自貿區和“跨境電子商務試點城市”的優(you) 勢,以天津市快遞專(zhuan) 業(ye) 類物流園區規劃建設為(wei) 契機,吸引大型電子商務企業(ye) 和快遞企業(ye) 落戶天津,構建“內(nei) 貿、外貿”銜接、“線上、線下”協同的快遞發展格局。推動快遞企業(ye) 轉型,培育本地1~2家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快遞企業(ye) 走出去,拓展國際快遞市場;在天津建設國際航空快件處理中心(轉運站),大幅提升快件中轉量,帶動天津航空貨郵吞吐量有效增長。
大 連 市
城市地位:大連是東(dong) 北門戶,與(yu) 日本、韓國、朝鮮和俄羅斯遠東(dong) 地區相鄰,大連市是中國對日,對韓外貿的重要城市和出海口,大連港是北方重要港口,腹地覆蓋整個(ge) 東(dong) 北地區。
最新進展:對韓經貿優(you) 勢助跨境電商綜合實驗區成新地標
據大連晚報報道,隨著《中韓自貿協定》的生效、跨境電商大規模的入駐,大連跨境電商綜合實驗區已經成為(wei) 大連搶占對外開放製高點的又一新地標。大連跨境電商綜合實驗區創立中國首家“四位一體(ti) ”(跨境電商+旅遊采購貿易+保稅電商體(ti) 驗+保稅展示展銷)運營模式,按照線上線下結合、導購平台與(yu) 展銷中心聯動的方式運作,利用互聯網+模式對傳(chuan) 統國際貿易和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進行升級改造,充分釋放大連對外貿易和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集聚能量,激發創業(ye) 創新活力,努力打造經濟增長新引擎。
目前,實驗區累計接待韓資企業(ye) 50多家,400多人次,登記注冊(ce) 韓資跨境電商20多家。
物流支撐:大連為(wei) 推動跨境電商綜合實驗區發展,加快國際物流園區建設,大連港冷鏈物流園完成70萬(wan) 平方米布局,成為(wei) 中國唯一集保稅港、專(zhuan) 業(ye) 冷藏船泊位、集裝箱碼頭以及港口後方冷庫群於(yu) 一域的專(zhuan) 業(ye) 化冷鏈物流中心。與(yu) 此同時,大連有海運航線108條,其中外貿航線84條,內(nei) 貿航線24條,基本覆蓋全球主要航區。
重 慶 市
城市地位:中西部地區水、陸、空型綜合交通樞紐。形成了電子信息、汽車、裝備製造、綜合化工、材料、能源和消費品製造等千億(yi) 級產(chan) 業(ye) 集群,金融、商貿物流、服務外包等現代服務業(ye) 快速發展。
最新進展:將江津列入重慶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重點區縣
重慶市人大常委會(hui) 副主任翁一豐(feng) 建議,將江津列入重慶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重點區縣。江津是重慶與(yu) 川、黔、滇區域合作的橋頭堡,也是重慶城市發展新區戰略支點和重慶內(nei) 陸開放高地建設的重要支撐,目前已經形成裝備製造、汽摩及零部件、電子信息、新型材料、食品工業(ye) 五大產(chan) 業(ye) ,集聚了一大批汽摩整車及零部件、機械加工、糧油食品等進出口企業(ye) 。
區內(nei) 大型專(zhuan) 業(ye) 市場集聚,營銷網絡健全,雙福國際農(nong) 貿城、和潤汽摩城、攀寶鋼材市場、五金機電市場等一大批專(zhuan) 業(ye) 市場去年實現商品銷售額接近300億(yi) 元。目前,雙福國際農(nong) 貿城進口食品銷售已經起步,和潤汽摩城已經獲得市級跨境電子商務產(chan) 業(ye) 園授牌,並依托“渝新歐”鐵路實現產(chan) 品出口,在江津開展跨境電子商務試點,可依托兩(liang) 大市場帶動食品、汽摩零部件、五金機電等產(chan) 品實現跨境貿易。
物流支撐:重慶擁有珞璜鐵路綜合物流樞紐和長江樞紐港兩(liang) 大物流樞紐,江津區依托“渝新歐”大通道、長江黃金水道、渝昆泛亞(ya) 大通道有機融合,提速重慶及西南地區跨境貿易交流,發揮江津產(chan) 業(ye) 優(you) 勢引領重慶汽摩及零部件、機械製造等傳(chuan) 統支柱產(chan) 業(ye) 的轉型升級和市場拓展。
合 肥 市
城市地位:合肥是安徽省的政治、經濟、教育、金融、科技和交通中心,皖江城市帶核心城市,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hui) 城市,長江中下遊城市群副中心城市。
最新進展:全力打造 “國字號”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
據中新網報道,按照規劃,中國(合肥)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依托安徽(蜀山)跨境電子商務產(chan) 業(ye) 園,以快件、郵件為(wei) 物流支撐,構建通關(guan) 、結匯、退稅等政府服務職能,力爭(zheng) 到2018年,形成2~3個(ge) 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交易額超過100億(yi) 元人民幣的跨境電商平台,引進30家國內(nei) 外知名跨境電商上下遊企業(ye) 。
而在布局進口貿易平台方麵,將投資約9億(yi) 元人民幣的進口商品O2O展示體(ti) 驗中心、跨境電商大廈、國際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實現年進口額300億(yi) 美元,力爭(zheng) 成為(wei) 中部地區最大的跨境電商進口門戶。
物流支撐:合肥是華東(dong) 地區綜合交通和通信樞紐之一。合肥市作為(wei) 長江經濟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的重要節點城市,具有獨特區位優(you) 勢和廣闊發展前景。據透露,安徽唯一國際郵件互換局目前也確認獲批,將實現合肥對美國、日本、法國、韓國、英國、俄羅斯等10個(ge) 主要跨境出口國家和地區的國際郵件總包直封。
鄭 州 市
城市地位:鄭州地處中國地理中心,是全國重要的鐵路、航空、高速公路、電力、郵政電信主樞紐城市,中國中部地區重要的工業(ye) 城市。目前有汽車、裝備製造、煤電鋁、食品、紡織服裝、電子信息等六大優(you) 勢產(chan) 業(ye) 。
最新進展:年底前在開封、洛陽、南陽、焦作四市推廣試驗
據河南日報報道,河南省商務廳透露中國(鄭州)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將於(yu) 年底前在開封、洛陽、南陽、焦作四市推廣試驗,並將於(yu) 2018年推廣至全省。2015年河南全省跨境電商貿易額50億(yi) 美元,約占全省一般貿易額的四分之一,跨境電商正逐步成為(wei) 外貿發展新的增長點。
河南省商務廳廳長焦錦淼表示,鄭州跨境電商綜試區將把做大做強B2B作為(wei) 主攻方向,把促進產(chan) 業(ye) 發展作為(wei) 工作重點,進出口並重、以出口為(wei) 主,著力在跨境電商B2B方式相關(guan) 環節的技術標準、業(ye) 務流程、監管模式和信息化建設等方麵先行先試。
河南省結合實際,提出了積極開展“三個(ge) 創新”,加快建設“三個(ge) 平台”,探索建立“七個(ge) 體(ti) 係”。其中,“三個(ge) 創新”分別是製度創新、管理創新、服務創新;“三個(ge) 平台”分別是“單一窗口”綜合服務平台、綜合園區平台、人才培養(yang) 和企業(ye) 孵化平台;“七個(ge) 體(ti) 係”分別是跨境電子商務信息共享體(ti) 係、金融服務體(ti) 係、智能物流體(ti) 係、信用管理體(ti) 係、質量安全體(ti) 係、統計監測體(ti) 係、風險防控體(ti) 係。
在實施範圍上,鄭州綜試區不是簡單地在鄭州試點,而是在全省分階段漸次推開,最終實現跨境電子商務多點布局、多模式發展。據焦錦淼介紹,目前初步考慮分三個(ge) 階段推進,第一階段麵向鄭州市開展業(ye) 務的各類市場主體(ti) ,但需在鄭州綜合試驗區“單一窗口”綜合服務平台登記備案。第二階段將在開封、洛陽、南陽、焦作市推廣試驗,預計在今年年底實現。第三階段,預計在2018年推廣至全省。
物流支撐:鄭州地處京廣鐵路和隴海鐵路的交叉口,被稱為(wei) 鐵路拉來的城市,鄭新歐鐵路開通後極大拉動了鄭州的跨境貿易。鄭州是中部地區重要的物資集散地,每年都會(hui) 舉(ju) 辦全國性、區域性大型商貿活動。鄭州商品交易所是三大全國性商品交易所之一,“鄭州價(jia) 格”一直是世界糧食生產(chan) 和流通的指導價(jia) 格。河南保稅物流中心作為(wei) 鄭州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試點項目的承接單位,以中國(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獲批為(wei) 契機,建設“單一窗口”平台和線下“綜合園區”平台。截至目前,中心最大日業(ye) 務單量為(wei) 108萬(wan) 單,每秒通關(guan) 12.5單,被譽為(wei) “秒通關(guan) ”模式。
廣 州 市
城市地位:廣州是中國的“南大門”,是廣佛都市圈、粵港澳都市圈、珠三角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對外貿易發達,得益於(yu) 良好的地理位置,廣州自秦漢至明清,一直是中國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口城市。廣州舉(ju) 辦的廣交會(hui) ,與(yu) 世界20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建立經貿聯係,吸引了大量的客商及投資者。
最新進展:打造亞(ya) 太地區跨境電子商務中心城市
據經濟日報報道,此次獲批成為(wei) “綜合試驗區”,廣州跨境電商的商品範圍會(hui) 更廣,監管將更加方便,通關(guan) 效率也會(hui) 更高。廣州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將以打造中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高地和亞(ya) 太地區跨境電子商務中心城市為(wei) 總體(ti) 目標,構建具有“廣州元素、中國特色”的跨境電子商務發展促進體(ti) 係。
據悉,廣州創建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將重點做好七方麵工作,一是創新監管體(ti) 係;二是大力建設跨境電商產(chan) 業(ye) 園區;三是完善提升跨境電商公共服務平台;四是建立跨境電商產(chan) 業(ye) 鏈促進機製;五是建立線上線下融合機製;六是建立跨境電商促進外貿轉型升級機製;七是培育發展一批“海外倉(cang) ”。目前,廣州市跨境電商企業(ye) 已達777家,其中電商企業(ye) 630家、物流企業(ye) 112家、支付企業(ye) 35家。
物流支撐:廣州是海上絲(si) 綢之路的起點之一,海運、鐵路、公路網交錯,物流基礎設施完善,跨境物流發展優(you) 勢得天獨厚,廣州白雲(yun) 機場海關(guan) 著力打造便利通關(guan) 環境,其中推出的空運進口貨物“提前申報、貨到驗放”、出口貨物“提前申報、運抵驗放”通關(guan) 模式,大大提高了廣州口岸貨物通關(guan) 、驗放效率。
成 都 市
城市地位:成都市是西南地區的科技、商貿、金融中心和交通、通訊樞紐。
最新進展:成都有望形成跨境電商的西部中心
據四川日報報道,根據方案,成都將力爭(zheng) 在2018年初步形成“一都一府三中心”的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格局。為(wei) 跨境電子商務平台、中小經營主體(ti) 、供應鏈、倉(cang) 儲(chu) 等企業(ye) 提供基礎環境,實現海關(guan) 、檢驗檢疫、外管、國稅等授權範圍內(nei) 的部門信息共享。
目前,成都已啟動跨境貿易電子公共服務平台的搭建,獲批之後,該平台將全麵升級,“要求更嚴(yan) 格,類別將更細化。”
物流支撐:成都是西南商貿物流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成都在空港保稅物流中心(B型)重點發展嬰幼兒(er) 輔食、嬰幼兒(er) 奶粉、日用品、化妝品等網購保稅進口業(ye) 務,兼顧特殊區域出口業(ye) 務。並爭(zheng) 取國際郵件互換中心成為(wei) 全國第四大口岸互換局。
深 圳 市
城市地位:深圳是中國改革開放建立的第一個(ge) 經濟特區,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已發展為(wei) 有一定影響力的國際化城市。
最新進展:跨境電商綜合實驗區以前海為(wei) 龍頭
據悉,深圳目前正在起草的實施方案,初步確立以前海為(wei) 龍頭,囊括深圳全市,各區域協同開展跨境電商業(ye) 務的基本思路。
深圳電子商務服務中心主任助理洪培林表示,對跨境電商活躍的深圳而言,不再拘於(yu) 前海保稅港區這一狹小的地方,從(cong) 而有利於(yu) 釋放福田保稅區、鹽田綜合保稅區、機場保稅物流中心、鹽田港保稅物流園等深圳多個(ge) 海關(guan) 監管區的活力和潛能。
物流支撐:深圳市域邊界設有中國最多的出入境口岸。深圳也是重要的邊境口岸城市
深圳寶安國際機場是中國境內(nei) 第一個(ge) 實現海、陸、空聯運的現代化國際空港,深圳港集裝箱吞吐量連續九年位居世界集裝箱港口第四位。
寧 波 市
城市地位:寧波是副省級市、計劃單列市,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中國大陸綜合競爭(zheng) 力前15強城市,長三角五大區域中心之一,長三角南翼經濟中心,浙江省經濟中心。
最新進展:利用互聯網+ 促進外貿增長
據統計,2015年,寧波市跨境電商試點業(ye) 務進出口總額81.38億(yi) 元人民幣,其中進口額29.30億(yi) 元人民幣,出口額約52.08億(yi) 元人民幣(約8億(yi) 美元),2萬(wan) 多家外貿企業(ye) 中90%以上企業(ye) 利用互聯網開展商務活動。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重在監管模式與(yu) 發展模式的創新。寧波市表示,將依托國際深水良港形成的開放、完善的集疏運體(ti) 係和堅實的外貿產(chan) 業(ye) 基礎,發展大產(chan) 業(ye) 、打造大物流、拓展大市場,形成跨境電商“一盤棋”發展格局,為(wei) 全國跨境電子商務的跨區域協同發展進行改革探索。
物流支撐:寧波是現代化國際港口城市,浙江東(dong) 部的交通樞紐,是浙江省乃至華東(dong) 地區海運遠洋貿易的集散地和物流中心。
青 島 市
城市地位:青島是山東(dong) 省省轄市,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城市、山東(dong) 省經濟中心城市、全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是國務院批準的山東(dong) 半島藍色經濟區規劃核心區域龍頭城市。
最新進展:打造三大機製構建樣板
據青島市商務局介紹,下一步,青島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將圍繞建立“國際貿易信息流引領發展、監管服務窗口一體(ti) 化、區域合作協同發展”三大機製逐漸展開,重點在B2B模式先行先試,為(wei) 全省跨境電商健康發展打造可靠樣板。
2015年3月,先後啟動“直購進口”和“中韓海運直購進口”等模式,是國內(nei) 首個(ge) 開展海運跨境電商直購進口的城市,跨境電商公共服務平台使用效率、通關(guan) 和退稅速度優(you) 於(yu) 其他試點城市。
據海關(guan) 統計,青島已有15家企業(ye) 完成“跨境貿易電子商務進出口公共服務平台”建設,近200家企業(ye) 利用海關(guan) “陽光通道”開展跨境電商業(ye) 務,跨境零售出口貨值超過3000萬(wan) 美元,直購進口貨值超過8000萬(wan) 元,跨境B2B出口額近3億(yi) 美元。
物流支撐:青島擁有國際性海港和區域性樞紐空港。青島是沿黃流域和環太平洋西岸重要的國際貿易口岸和海上運輸樞紐,與(yu) 世界13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的450多個(ge) 港口有貿易往來,港口吞吐量躋身全球前十位。
蘇 州 市
城市地位:蘇州是長三角地區經濟重鎮,位於(yu) 江浙富庶之地,自古有“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之稱。蘇州對外貿易發達,近年來在跨境電商方麵狂飆猛進,已經成為(wei) 跨境電商的重點城市。
最新進展:因地製宜打造跨境電商綜試區
蘇州將根據國務院批複要求,借鑒新一批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將借鑒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經驗和做法,因地製宜,突出本地特色和優(you) 勢,著力在跨境電子商務企業(ye) 對企業(ye) (B2B)方式相關(guan) 環節的技術標準、業(ye) 務流程、監管模式和信息化建設等方麵先行先試,為(wei) 推動全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用新模式為(wei) 外貿發展提供新支撐。
蘇州跨境電商協會(hui) 秘書(shu) 長徐金龍認為(wei) ,通過製度創新,企業(ye) 能夠突破原有機製的桎梏,在保障正常經營的同時,為(wei) 自身增添更多活力。蘇州跨境電商協會(hui) 秘書(shu) 長徐金龍認為(wei) ,通過製度創新,企業(ye) 能夠突破原有機製的桎梏,在保障正常經營的同時,為(wei) 自身增添更多活力。
物流支撐:蘇州交通發達,跨境物流渠道暢通,蘇州當地物流物流公司開發集成了WMS係統、OMS係統、DC數據交換中心等多種功能的跨境平台服務係統,已完成與(yu) 銀聯、支付寶等多個(ge) 支付平台的對接,為(wei) 跨境電商業(ye) 務保駕護航。
上 海 市
城市地位:中國國家中心城市,中國的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
最新進展:2020年跨境電商規模位居全國前列
上海市將在跨境電商方麵向規模化、標準化、集群化、規範化方向發展,從(cong) 公共服務、物流、海關(guan) 等方麵提供了一係列優(you) 惠政策,並提出在2020年實現跨境電商規模位居全國前列的目標。
根據該意見的表述,上海市將依托本市電子口岸,把跨境電商公共服務平台建設成為(wei) “單一窗口”平台,為(wei) 進出口電商和支付、物流、倉(cang) 儲(chu) 等企業(ye) 提供數據交換服務,為(wei) 海關(guan) 、檢驗檢疫、稅務、外管等部門提供信息共享平台,實現“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提高口岸監管便利化程度。簡化企業(ye) 申報辦理流程,建立公平、開放、透明、高效的對接服務機製。
物流支撐:上海在空間優(you) 勢相對突出的郊區探索“跨境電商平台+保稅倉(cang) 儲(chu) 基地”線上線下互動的模式。近日在滬郊嘉定正式開通的跨境電商運營平台“嘉境通”對接了京東(dong) 等20多家電商企業(ye) ,並建立了跨境電商倉(cang) 儲(chu) 物流的基地。
(綜合渤海日報、大連晚報、中新網、江津日報、河南日報、經濟日報、四川日報、深圳都市報、中青在線、半島都市報、人民網、中國經濟周刊報道。第一物流全媒體(ti) 策劃整理)
最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