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究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論文薈萃 > 正文

生鮮電商“煙火味”濃 冷鏈物流依然“很痛”

發布時間:2015-12-21 09:35:39 現代物流報

作為(wei) 食品電商裏的最大的一片“藍海”,生鮮電商以其“毛利率高”“市場需求大”成為(wei) 各路電商爭(zheng) 搶的“大蛋糕”。除了天貓、京東(dong) 等綜合電商平台積極布局生鮮市場,垂直生鮮電商如每日優(you) 鮮、本來生活網也紛紛加入生鮮戰略布局。既然“蛋糕”這麽(me) 大,為(wei) 何生鮮電商卻遲遲得不到爆發呢,除了生鮮產(chan) 品自身損耗率較高的痛點,在配送痛點上,大部分生鮮電商的“最後一公裏”始終難以突破,冷鏈物流是生鮮電商永遠的痛。   
  生鮮電商“煙火味”甚濃  
  易觀智庫的一份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生鮮電商交易規模為(wei) 289.8億(yi) 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22.6%;易觀分析師認為(wei) ,2017年中國生鮮電商交易規模將突破1400億(yi) 元。生鮮電商作為(wei) 食品電商最大的一片“藍海”,不斷有創業(ye) 公司瘋狂湧入,並頻頻獲得資本熱情的投資。  
  在即將過去的2015年,本來生活網在年初的時候宣布完成B輪數千萬(wan) 美元投資;天天果園於(yu) 今年5月份獲京東(dong) 數千萬(wan) 美元的投資;9月,社區電商愛鮮蜂宣布完成C輪7000萬(wan) 美元融資;11月12日,移動生鮮電商平台“每日優(you) 鮮”宣布獲得2億(yi) 元的B輪融資,而在剛剛落下帷幕的“雙11”,也有著生鮮電商濃重的“煙火味道”。  
  馬雲(yun) 在今年“雙11”的啟動儀(yi) 式上,以38888元的價(jia) 格買(mai) 下了一條從(cong) 日本遠洋捕撈超低溫保存的藍鰭金槍魚,此舉(ju) 意在預熱生鮮電商在“雙11”熱度,為(wei) 了讓生鮮電商更加國際化,阿裏與(yu) 來自全球百餘(yu) 家生鮮行業(ye) 協會(hui) 簽訂了合作協議。  
  同樣在“雙11”購物節,京東(dong) 訂單量突破1000萬(wan) ,其中生鮮產(chan) 品成銷量冠軍(jun) 。11月5日,京東(dong) 在北京宣布,旗下京東(dong) 物流正式推出生鮮冷鏈物流解決(jue) 方案,並麵向商家開放,全麵進入國內(nei) 生鮮冷鏈物流配送領域。據悉,京東(dong) 生鮮的冷鏈配送覆蓋城市目前已經達到35個(ge) ,在北上等城市實現當日送達服務,如果能解決(jue) 生鮮電商最大的短板“冷鏈物流”,這絕對是京東(dong) 在生鮮電商市場的優(you) 勢,而另一個(ge) 優(you) 勢,則是京東(dong) 與(yu) 其今年入股的永輝超市,攜手在“雙11”力推生鮮電商O2O的配送服務,在今年更早之前的5月份則投資了天天果園,對生鮮電商的布局正在完善。  
  相比阿裏和京東(dong) ,另一互聯網巨頭亞(ya) 馬遜的生鮮項目雖然在“雙11”期間沒有太大動作,但其今年的重點發力領域還是在生鮮電商,在今年5月份的時候已經上線了生鮮館,亞(ya) 馬遜中國副總裁石建軍(jun) 表示,亞(ya) 馬遜在生鮮的初期不會(hui) 急於(yu) 求成,以提供更好的體(ti) 驗為(wei) 出發點,保證用戶體(ti) 驗,再進一步擴張,這或許也是為(wei) 了有較好的狀態進入中國生鮮電商市場做準備。  
  發展瓶頸:冷鏈物流“很痛”  
  雖然生鮮電商市場發展空間及潛力巨大,不過回頭望一下今年的“雙11”,基本上除了阿裏和京東(dong) 兩(liang) 大巨頭在生鮮電商這一塊有所布局,其他生鮮電商基本動靜不大。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冷鏈物流“很痛”,盡管部分電商在聲稱“全程冷鏈,專(zhuan) 業(ye) 保險”,但當產(chan) 品到消費者手中時,還是會(hui) 有解凍,甚至產(chan) 品變質的現象發生,生鮮的運送和儲(chu) 存已經成為(wei) 影響生鮮電商發展的最大瓶頸。  
  目前來說,隻有少部分電商巨頭在冷鏈物流這一塊正在完善,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生鮮產(chan) 品的配送痛點。阿裏方麵,通過利用大數據預判商品的潛在銷量,以對物流係統調配,阿裏在全國生鮮布局采取銷售地建倉(cang) 的分倉(cang) 模式;京東(dong) 方麵也推出了生鮮冷鏈物流解決(jue) 方案,各大電商巨頭正在“生鮮電商冷鏈物流”這一環節逐漸完善。  
  另外,其他垂直電商在“冷鏈物流”這一塊也在積極探索,據悉,“我買(mai) 網”計劃用兩(liang) 年多時間,並投入1億(yi) 美元用於(yu) 冷鏈物流體(ti) 係布局和建設,進一步擴大生鮮商品配送範圍;而“每日優(you) 鮮”則在城市建立“城市分選中心+社區配送中心”的專(zhuan) 業(ye) 冷鏈物流體(ti) 係。  
  有分析人士指出,無論是對互聯網巨頭,還是其他生鮮電商來說,‘冷鏈物流’能力存在嚴(yan) 重不足的原因,還是我國農(nong) 產(chan) 品冷鏈物流技術滯後,而且目前國內(nei) 很多農(nong) 產(chan) 品也並沒有按照冷鏈的標準來配送,這也是生鮮電商發展受阻的根本原因。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