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究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論文薈萃 > 正文

商務部解讀《關於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的若幹意見》

發布時間:2015-12-18 09:20:50 商務部

國務院於(yu) 12月17日發布《關(guan) 於(yu) 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的若幹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為(wei) 了讓公眾(zhong) 更好地了解《意見》,日前,商務部國際司負責人就《意見》出台的背景意義(yi) 和主要內(nei) 容等進行了解讀。

一、《意見》發布的背景和意義(yi) 是什麽(me) ?

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是我國新一輪對外開放的重要內(nei) 容。黨(dang) 的十八大提出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黨(dang) 的十八屆三中、五中全會(hui) 進一步要求以周邊為(wei) 基礎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形成麵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當前,全球範圍內(nei) 自由貿易區的數量不斷增加,涵蓋議題快速拓展,自由化水平顯著提高。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外貿發展機遇和挑戰並存,引進來、“走出去”正麵臨(lin) 新的發展形勢。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是我國適應經濟全球化新趨勢的客觀要求,是全麵深化改革、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ti) 製的必然選擇。在上述背景下,國務院發布了《意見》。這是我國開啟自貿區建設進程以來的首個(ge) 戰略性、綜合性文件,對我國自貿區建設做出了“頂層設計”,提出了具體(ti) 要求。

二、我國目前自由貿易區建設情況如何?

截至目前,我國已簽署14個(ge) 自貿協定,其中已實施12個(ge) 自貿協定,涉及22個(ge) 國家和地區,自貿夥(huo) 伴遍及亞(ya) 洲、拉美、大洋洲、歐洲等地區。這些自貿協定分別是我國與(yu) 東(dong) 盟、新加坡、巴基斯坦、新西蘭(lan) 、智利、秘魯、哥斯達黎加、冰島、瑞士、韓國和澳大利亞(ya) 的自貿協定,內(nei) 地與(yu) 香港、澳門的《更緊密經貿關(guan) 係安排》(CEPA),以及大陸與(yu) 台灣的《海峽兩(liang) 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

此外,我國也正在推進多個(ge) 自貿區談判,包括《區域全麵經濟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RCEP)、中國—海灣合作委員會(hui) 自貿區、中國—挪威自貿區、中日韓自貿區、中國—斯裏蘭(lan) 卡自貿區和中國—馬爾代夫自貿區等。此外,我們(men) 還在推進中國—新加坡自貿區升級談判、中國—巴基斯坦自貿區第二階段談判和《海峽兩(liang) 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後續談判。

三、我國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的指導思想是什麽(me) ?

《意見》明確提出了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的指導思想,即全麵貫徹黨(dang) 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hui) 精神,認真落實黨(dang) 中央、國務院決(jue) 策部署,按照“四個(ge) 全麵”戰略布局要求,堅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jue) 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堅持統籌考慮和綜合運用國際國內(nei) 兩(liang) 個(ge) 市場、兩(liang) 種資源,堅持與(yu) 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和國家對外戰略緊密銜接,堅持把握開放主動和維護國家安全,逐步構築起立足周邊、輻射“一帶一路”、麵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

四、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要堅持什麽(me) 原則?

《意見》提出了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要堅持的四個(ge) 原則:一是擴大開放,深化改革。通過自由貿易區提高開放水平和質量,深度參與(yu) 國際規則製定,拓展開放型經濟新空間,促進全麵深化改革,更好地服務國內(nei) 發展。二是全麵參與(yu) ,重點突破。全方位參與(yu) 自貿區等各種區域貿易安排合作,重點加快與(yu) 周邊、“一帶一路”沿線以及產(chan) 能合作重點國家、地區和區域經濟集團商建自由貿易區。三是互利共贏、共同發展。以正確義(yi) 利觀指導自由貿易區戰略的實施,尋求利益契合點和合作公約數,推動我國與(yu) 世界各國和各地區共同發展。四是科學評估,防控風險。努力排除自由貿易區建設中的風險因素,同時,提高開放環境下的政府監管能力,建立健全並嚴(yan) 格實施安全審查、反壟斷和事中事後監管等方麵的法律法規,確保國家安全。

五、我國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的目標是什麽(me) ?

《意見》明確了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的近期和中長期目標。近期目標是,加快現有自由貿易區談判進程,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逐步提升已有自由貿易區的自由化水平,積極推動與(yu) 我國周邊大部分國家和地區建立自由貿易區,使我國與(yu) 自由貿易夥(huo) 伴貿易額占我國對外貿易總額的比重達到或超過多數發達國家和新興(xing) 經濟體(ti) 的水平;中長期目標是,形成包括鄰近國家和地區、涵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以及輻射五大洲重要國家的全球自由貿易區網絡,使我國大部分對外貿易、雙向投資實現自由化和便利化。

六、我國未來將形成怎樣的自由貿易區建設布局?

《意見》對我國自由貿易區建設的布局在周邊、“一帶一路”和全球三個(ge) 層次做出了規劃。一是加快構建周邊自由貿易區。力爭(zheng) 和所有與(yu) 我國毗鄰的國家和地區建立自由貿易區,不斷深化經貿關(guan) 係,構建合作共贏的周邊大市場。二是積極推進“一帶一路”自由貿易區。結合周邊自由貿易區建設和推進國際產(chan) 能合作,積極同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商建自由貿易區,形成“一帶一路”大市場,將“一帶一路”打造成暢通之路、商貿之路、開放之路。三是逐步形成全球自由貿易區網絡。爭(zheng) 取同大部分新興(xing) 經濟體(ti) 、發展中大國、主要區域經濟集團和部分發達國家建立自由貿易區,構建金磚國家大市場、新興(xing) 經濟體(ti) 大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大市場等。

七、我國加快建設高水平自由貿易區有哪些具體(ti) 措施?

《意見》對加快建設高水平自由貿易區,提出了八個(ge) 方麵的要求和措施。

一是提高貨物貿易開放水平。與(yu) 自由貿易夥(huo) 伴共同削減關(guan) 稅和非關(guan) 稅壁壘,相互開放貨物貿易市場,實現互利共贏。

二是擴大服務業(ye) 對外開放。推進金融、教育、文化、醫療等服務業(ye) 領域有序開放,放開育幼養(yang) 老、建築設計、會(hui) 計審計、商貿物流、電子商務等服務業(ye) 領域外資準入限製。在與(yu) 自由貿易夥(huo) 伴協商一致的基礎上,逐步推進負麵清單談判模式。

三是放寬投資準入。大力推進投資市場開放和外資管理體(ti) 製改革,進一步優(you) 化外商投資環境,實質性改善我國與(yu) 自由貿易夥(huo) 伴雙向投資準入。積極穩妥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dui) 換各項試點,加強與(yu) 自由貿易夥(huo) 伴貨幣合作,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

四是推進規則談判。對符合我國需要的規則議題,在自由貿易區談判中積極參與(yu) 。參照國際通行規則及其發展趨勢,結合我國發展水平和治理能力,加快推進知識產(chan) 權保護、環境保護、電子商務、競爭(zheng) 政策、政府采購等新議題談判。

五是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加強原產(chan) 地實施管理,積極探索在更大範圍實施經核準出口商原產(chan) 地自主聲明製度。改革海關(guan) 監管、檢驗檢疫等管理體(ti) 製,加強關(guan) 檢等領域合作,逐步實現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受理。

六是推進規製合作。加強與(yu) 自由貿易夥(huo) 伴就各自監管體(ti) 係的信息交換,促進在監管體(ti) 係、程序、方法和標準方麵的適度融合,減少貿易成本,提高貿易效率。

七是推動自然人移動便利化。為(wei) 我國企業(ye) 境外投資的人員出入境提供更多便利條件。

八是加強經濟技術合作。適當納入產(chan) 業(ye) 合作、發展合作、全球價(jia) 值鏈等經濟技術合作議題,推動我國與(yu) 自由貿易夥(huo) 伴的務實合作。

八、我國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有哪些保障體(ti) 係和支持機製?

《意見》對健全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的保障體(ti) 係和完善相關(guan) 支持機製提出了具體(ti) 要求。

關(guan) 於(yu) 健全保障體(ti) 係,一是要繼續深化自由貿易試驗區試點,在上海等自由貿易試驗區內(nei) 先行先試,探索最佳開放模式,為(wei) 對外談判提供實踐依據。二是要完善外商投資法律法規,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麵清單的管理模式,保持外資政策穩定、透明、可預期。三是要完善事中事後監管的基礎性製度,加強對市場主體(ti) “寬進”以後的過程監督和後續管理。四是要繼續做好貿易救濟工作,依法開展貿易救濟調查,維護國內(nei) 產(chan) 業(ye) 企業(ye) 合法權益。五是要研究建立貿易調整援助機製,在減少政策扭曲、規範產(chan) 業(ye) 支持政策的基礎上,對因關(guan) 稅減讓而受到衝(chong) 擊的產(chan) 業(ye) 、企業(ye) 和個(ge) 人提供援助,提升其競爭(zheng) 力,促進產(chan) 業(ye) 調整。

關(guan) 於(yu) 完善支持機製,一是要完善自由貿易區第三方評估製度,通過第三方機構對自由貿易區談判進行利弊分析和風險評估。二是要加強對已生效自由貿易協定的實施工作,提高協定利用率,用足用好優(you) 惠措施。三是要加強對自由貿易區建設的人才支持,逐步建立一支政治素質好、全局意識強、熟悉國內(nei) 產(chan) 業(ye) 、精通國際經貿規則、外語水平高、談判能力出色的自由貿易區建設領導、管理和談判人才隊伍。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