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究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論文薈萃 > 正文

農村電商配套服務“瘸腿”:農產品物流損耗達30%

發布時間:2015-12-02 09:52:42 經濟參考報

記者近期在江蘇、湖北、廣西、海南等地部分農(nong) 村調研了解到,當前,農(nong) 村電子商務對暢通農(nong) 產(chan) 品銷售、增加農(nong) 民收入、繁榮農(nong) 村經濟發揮了重要作用,不過也應看到,農(nong) 村電子商務尚處於(yu) 起步階段,麵臨(lin) 缺人缺錢缺配套服務等多重困境,尤其是在基礎設施建設、競爭(zheng) 力打造、創業(ye) 平台搭建、物流體(ti) 係及相關(guan) 培訓等方麵還存在諸多短板。其中,就物流而言,有專(zhuan) 家曾表示,我國農(nong) 產(chan) 品物流環節的損耗平均比例是30%,而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則為(wei) 3%、甚至更低,相差十倍之多。
  配套服務滯後培訓亂(luan) 象叢(cong) 生
  隨著農(nong) 村電商日益增多,一些地方正在逐漸建立配套體(ti) 係,但總體(ti) 而言,農(nong) 村電子商務配套服務滯後、運輸成本高、培訓不足或存在亂(luan) 象,是不少地區反映的較為(wei) 普遍的問題。
  “我感覺上當了。前不久參加一個(ge) 公司組織的電商培訓,第二天就幫忙注冊(ce) 一個(ge) 網站,我當時刷卡交費2.1萬(wan) 元。參加的有上百人,都是像我這樣急著想要搞電商的老總們(men) 。”京山縣羅店鎮劉港水稻種植合作社理事長劉實勇說。此外,也有人反映,有的電商培訓僅(jin) 僅(jin) 是搞一個(ge) 網頁,根本不是銷售平台,沒有建立上下遊產(chan) 業(ye) 鏈。
  有基層幹部反映,目前農(nong) 業(ye) 勞動者年齡普遍較大,受教育程度相對較低,缺乏電子商務知識和操作技能,發展電商在營銷、運營、設計等崗位都有不同程度的人才缺口。湖北京山縣的國寶橋米、京和米業(ye) 的電商銷售平台設在武漢而不是京山,其主要原因是京山缺乏人才。
  江蘇金壇一名農(nong) 口幹部說,農(nong) 村創業(ye) 培訓分散在很多個(ge) 部門,有農(nong) 口、科技、民政、人社、團委、婦聯、工商聯等等,處於(yu) “九龍不治水”的混亂(luan) 狀態。縣市裏的部委辦局都有一些資金和項目,搞農(nong) 民創業(ye) 培訓也是各搞一攤,請來講課的人水平參差不齊,有的花了錢但沒有什麽(me) 效果,也沒有建立一個(ge) 有真正影響力的創業(ye) 培訓平台。
  “一些農(nong) 民聽商家說,有一種紫薇花可以開出七種顏色,不少村民就信以為(wei) 真,也在網站上發布這一訊息,不少顧客買(mai) 了之後發現問題,就在網站投訴。”江蘇沭陽縣顏集鎮堰下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李彥春舉(ju) 例道,這不僅(jin) 影響了買(mai) 方,更是影響了花農(nong) 群體(ti) ,甚至損害了一個(ge) 地域的形象。記者調研了解到,一些農(nong) 民為(wei) 了短期利益兜售虛假產(chan) 品時有發生。如何線上線下聯動打擊虛假產(chan) 品銷售需要引起重視。
  部分地區網絡基礎落後,配套服務滯後。“基礎設施落後,在中西部地區表現明顯,主要是網絡運行質量差,電信費用高,部分農(nong) 村偏遠地區沒有覆蓋網絡。”京山縣商務局有關(guan) 人士說。
  同時,隨著電子商務高效運轉,越來越離不開快遞、倉(cang) 儲(chu) 、運營、園區等電子商務服務協同支持。不少地方反映,電子商務沒有統一的服務平台,不能為(wei) 網商提供谘詢、倉(cang) 儲(chu) 等一站式服務,具體(ti) 體(ti) 現在服務費用高、服務效率低、服務空缺等方麵,如快遞費較高、送貨比較慢、較少有相關(guan) 運營服務等。
  運輸成本高企
  農(nong) 產(chan) 品物流損耗嚴(yan) 重
  農(nong) 產(chan) 品物流發展相對滯後,不僅(jin) 削弱了農(nong) 產(chan) 品的市場競爭(zheng) 力,並且成為(wei) 整個(ge) 流通體(ti) 係的瓶頸。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曾表示,我國農(nong) 產(chan) 品物流環節的損耗平均比例是30%,而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則為(wei) 3%、甚至更低,相差十倍之多。
  江蘇省農(nong) 委信息中心主任吳建強等人說,相對於(yu) 城市電子商務和工業(ye) 品電子商務而言,目前農(nong) 村物流終端大都不到村,加之農(nong) 產(chan) 品物流速度要求高或需采用保鮮技術,損耗多,物流運輸成本相對較高,妨礙農(nong) 產(chan) 品電子商務的開展。
  有關(guan) 專(zhuan) 家與(yu) 業(ye) 內(nei) 人士建議,從(cong) 三個(ge) 方麵布局農(nong) 產(chan) 品大物流體(ti) 係建設。
  政府搭建服務平台,減少直接主導行為(wei) 。中國人民大學農(nong) 業(ye) 教授鄭風田表示,國家相關(guan) 部門前些年陸續搞了很多農(nong) 村物流工程,農(nong) 業(ye) 部、商務部、工信部、供銷社等都有具體(ti) 的項目,比如超市下鄉(xiang) 、萬(wan) 村千鄉(xiang) 工程、冷鏈物流規劃等等,但是總體(ti) 看成效都不大。主要原因有兩(liang) 方麵,首先是農(nong) 村太分散,導致物流體(ti) 係的建設成本很高,政府與(yu) 企業(ye) 都沒有足夠的資金投入。其次是由政府主導物流體(ti) 係建設,效率比較低。一個(ge) 簡單的例子,郵政快遞的收費就明顯比淘寶、京東(dong) 的快遞費用高。
  鄭風田舉(ju) 例說,浙江義(yi) 烏(wu) 的小商品快遞體(ti) 係近年來發展很快,為(wei) 客戶提供多樣化的服務,各類物流快遞企業(ye) 也取得了快速發展。這是因為(wei) 政府打造了一個(ge) 物流行業(ye) 發展平台,提供企業(ye) 需要的各種服務,但政府並沒有直接主導產(chan) 業(ye) 發展,而是由市場引領行業(ye) 發展。他建議,政府要打造一個(ge) 良好的物流業(ye) 發展平台,特別是針對農(nong) 產(chan) 品物流的產(chan) 業(ye) 特點,開展動產(chan) 、倉(cang) 單、商鋪經營權、租賃權等質押融資,並拓展融資渠道,加快行業(ye) 發展。
  一些農(nong) 業(ye) 龍頭企業(ye) 和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相關(guan) 人士表示,現在大城市都有物流園區,但是在農(nong) 村想建一個(ge) 倉(cang) 庫卻很難找到建設用地,基層政府也沒有相關(guan) 的政策支持。海南省東(dong) 方市是我國冬季玉米最大的產(chan) 地之一,當地多個(ge) 玉米種植大戶反映,他們(men) 希望在產(chan) 地附近建設一家冰廠,用於(yu) 儲(chu) 存鮮玉米,但是分管副市長出麵協調了幾次,仍然得不到工業(ye) 用地指標。“農(nong) 村缺乏冷鏈物流設施,是導致農(nong) 產(chan) 品價(jia) 格劇烈波動的一個(ge) 重要因素。”
  鼓勵大型流通企業(ye) 、大型電子商務企業(ye) 向農(nong) 村延伸經營網絡。對於(yu) 淘寶、京東(dong) 等有能力的龍頭企業(ye) ,應當鼓勵其加速農(nong) 村物流體(ti) 係建設。與(yu) 此同時,支持中小物流企業(ye) 特別是小微企業(ye) 專(zhuan) 業(ye) 化、特色化發展,或通過兼並、重組、收購、控股等方式組建大型企業(ye) 集團。創建農(nong) 業(ye) 物流示範基地,促進物流企業(ye) 與(yu) 農(nong) 戶建立緊密型利益聯結機製。
  農(nong) 村人才難留
  返鄉(xiang) 創業(ye) 自生自滅
  一些農(nong) 村創業(ye) 者和涉農(nong) 企業(ye) 負責人表示,農(nong) 村創業(ye) 的核心是人才,雖然這兩(liang) 年學成歸鄉(xiang) 的青年創業(ye) 者人數有增長,但是受到思想觀念和現實條件的影響,年輕人回鄉(xiang) 創業(ye) 仍麵臨(lin) 重重阻礙,一些涉農(nong) 企業(ye) 反映,“招攬年輕人難,留住年輕人更難”。
  有的返鄉(xiang) 大學生反映,農(nong) 村觀念依然保守,“一個(ge) 年輕人回村,全家反對、全村費解”的現象並不少見。返鄉(xiang) 創業(ye) 往往被當作是在城裏待不下去了灰溜溜回家了,這種觀念被不少村民認同。此外,農(nong) 村發展速度慢,各種配套設施跟不上,大學生返鄉(xiang) 創業(ye) 會(hui) 出現種種不適應,有的待了兩(liang) 三年後又回城了。部分農(nong) 村電商企業(ye) 反映,在縣城裏聘用一個(ge) 大學生每月工資2000元就有人願意幹,但是在農(nong) 村開出2800元的工資也無人問津。
  據湖北省鍾祥市統計,在就地創業(ye) 、回鄉(xiang) 創業(ye) 和外出創業(ye) 的三大板塊中,回鄉(xiang) 創業(ye) 占比最小,僅(jin) 為(wei) 6.5%,而外出創業(ye) 則高達62.1%。記者了解到,能夠在農(nong) 村紮根且符合農(nong) 村實際需要的大學生主要包括來自農(nong) 村和學習(xi) 大農(nong) 業(ye) 專(zhuan) 業(ye) 的大學生,這兩(liang) 類大學生往往具備較好的專(zhuan) 業(ye) 知識,同時對“三農(nong) ”有感情,又是最能帶動農(nong) 村產(chan) 業(ye) 升級的活躍分子。
  近年來,各個(ge) 城市政府紛紛出台吸引人才的各種配套優(you) 惠政策,在住房、辦公場所、融資貸款、稅費減免等方麵給予大力度優(you) 惠,有的地方甚至還幫助創業(ye) 企業(ye) 找市場賣產(chan) 品,為(wei) 創業(ye) 者提供“保姆式”服務。但是在最缺乏人才的農(nong) 村地區,吸引創業(ye) 者的優(you) 惠政策卻少得可憐。一些基層政府和主管部門,對於(yu) 農(nong) 民工、大學生返鄉(xiang) 創業(ye) 有陌生感,不了解基本情況,返鄉(xiang) 創業(ye) 處於(yu) 自生自滅的狀態。
  深化簡政放權
  優(you) 化創業(ye) 環境
  農(nong) 村創業(ye) 配套服務跟不上,有兩(liang) 個(ge) 原因,一是一些政府部門表麵放權,實際沒放,影響到創業(ye) 環境的優(you) 化。另一個(ge) 是農(nong) 村創業(ye) 支撐體(ti) 係稀缺,農(nong) 村地區金融服務、物流設施、電子商務服務稀缺,遠遠落後於(yu) 創業(ye) 需求。
  平安銀行湖北分行一位高管說,農(nong) 村小微企業(ye) 是一片新出現的“藍海”,金融機構其實很希望與(yu) 政府合作推動小微企業(ye) 金融的發展。但是金融機構本身從(cong) 成本和風險出發,難以大麵積鋪開做。如果通過“產(chan) 業(ye) 基金”“政銀保”等方式,與(yu) 政府合作扶持農(nong) 村小微,效率會(hui) 大大提高。但是在實際接觸中,一些地方政府部門仍然沿用老的做法,把資金捏在自己手裏,不願與(yu) 金融單位合作。他舉(ju) 例說,各個(ge) 農(nong) 業(ye) 縣都有自己的優(you) 勢特色產(chan) 業(ye) ,如果一個(ge) 縣成立一個(ge) 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基金,政府隻要出資100萬(wan) 元,銀行就可以按照1:10的杠杆,融資1000萬(wan) 元。但是有些地方願意做,有的地方寧願給農(nong) 戶和企業(ye) 一筆一筆發放幾萬(wan) 元的補助金,也不采用更有效率的方法。
  江蘇省農(nong) 工辦主任諸紀錄表示,農(nong) 村創業(ye) 平台建設嚴(yan) 重滯後於(yu) 實際發展需求。比如說,與(yu) 互聯網創業(ye) 密切相關(guan) 的農(nong) 村電子商務平台稀缺,村級電子商務服務站多數沒有建立,電商最後一公裏沒有打通。再比如生鮮農(nong) 產(chan) 品冷鏈物流一直是一個(ge) 短腿,也是造成農(nong) 產(chan) 品價(jia) 格大幅波動的一個(ge) 重要因素。長期以來,依靠企業(ye) 自己投入建設冷鏈物流沒有什麽(me) 進展,建議在國家層麵認真研究這個(ge) 問題。
  廣西銀監局相關(guan) 研究課題中提出建議,吸引和扶持農(nong) 民工、大學生返鄉(xiang) 創業(ye) ,需要聚合多種生產(chan) 要素,形成農(nong) 村創業(ye) 支撐體(ti) 係,促進創業(ye) 經濟形成集聚效應,更好地帶動農(nong) 村經濟發展。當前,還特別需要在信貸服務、電商服務、物流設施等創業(ye) 必備條件上加大投入,提升創業(ye) 效率。
  完善支撐體(ti) 係
  打通電商“最後一公裏”
  部分農(nong) 村創業(ye) 者和基層幹部認為(wei) ,當前農(nong) 村電子商務發展暴露出基礎設施建設、創業(ye) 平台搭建、物流體(ti) 係及相關(guan) 培訓等方麵的一係列問題,向建立並完善相應支撐體(ti) 係提出更高要求。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基層共識。在中西部地區有一定農(nong) 村電商發展基礎的縣鄉(xiang) ,部分基層幹部建議,因電商工作跨部門、跨行業(ye) ,在縣一級應當成立電子商務工作領導小組,協調解決(jue) 發展中的重大問題。
  各地應研究製定農(nong) 產(chan) 品電子商務發展的具體(ti) 政策,建立財政資金與(yu) 社會(hui) 資本相結合的多元化農(nong) 產(chan) 品電子商務投入機製,並把農(nong) 產(chan) 品電子商務列為(wei) 農(nong) 業(ye) 信息服務、農(nong) 業(ye) 技術推廣和現代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培育等工作的重要內(nei) 容。特別是把農(nong) 產(chan) 品電子商務與(yu) 特色產(chan) 業(ye) 培育壯大相結合,與(yu) 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業(ye) 發展和“品牌農(nong) 業(ye) ”建設結合起來,利用網銷情況分析,深入研究市場需求,培育更多適合上網營銷的農(nong) 產(chan) 品。
  二是完善配套服務,搭建多層次綜合服務平台。不少基層幹部表示,繼續強化農(nong) 村網絡、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在知名電商平台建設地方特色館、特色網店的同時,在有需求的地方,應加強縣級農(nong) 村電子商務服務中心建設,搭建農(nong) 村電商實體(ti) 和網絡公共服務等多功能於(yu) 一體(ti) 的綜合平台,並做好上網農(nong) 產(chan) 品市場秩序維護、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消費需求研究等方麵工作,保障農(nong) 產(chan) 品電子商務快速、有序、健康發展。
  同時,大力推進村級電子商務服務站點建設,打通電商“最後一公裏”。多地建議,適當增加投入,整合政府、電商、通信、物流企業(ye) 等資源,充分利用村綜合服務中心、村信息服務站、農(nong) 村商超、農(nong) 資店、科技超市、農(nong) 家書(shu) 屋等現有基礎條件,通過改造升級,加快建設集上網購銷、產(chan) 品集散、培訓指導、信息與(yu) 互聯網金融服務等功能於(yu) 一體(ti) 的服務站點。同時,建立健全站點工作機製,加強站點人員培訓,擴大站點覆蓋麵,提高站點電商化服務能力。
  三是大力開展農(nong) 產(chan) 品電商培訓,構建人才保障體(ti) 係。在江蘇不少地方,已逐步將農(nong) 產(chan) 品電子商務知識與(yu) 技能培訓作為(wei) 新型職業(ye) 農(nong) 民培育的重要內(nei) 容,並列入農(nong) 民創業(ye) 、科技入戶等各類培訓工程。江蘇省正在全省開展“電子商務萬(wan) 人培訓”,組織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專(zhuan) 業(ye) 大戶、加工企業(ye) 有關(guan) 人員、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家庭農(nong) 場主要成員等參加網店開設、網絡營銷等實用技能培訓。
  廣西柳州銀行董事長李耀清建議,鼓勵大專(zhuan) 院校特別是農(nong) 林職業(ye) 技術學院開設農(nong) 產(chan) 品電子商務課程,鼓勵在校學生開展農(nong) 產(chan) 品電子商務實踐,為(wei) 農(nong) 村培養(yang) 輸送農(nong) 產(chan) 品電子商務人才。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