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2015(第九屆)中國冷鏈產(chan) 業(ye) 年會(hui) 契機,我首先談談即將過去的這一年,我國冷鏈物流的發展有哪些新常態、新特點。
首先是冷鏈政策環境持續利好。《新食品安全法》的出台實施,對上下遊環節的食品安全要求更加嚴(yan) 格,冷鏈物流得到進一步重視和發展。此外,《國務院關(guan) 於(yu) 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中指出,鼓勵發展社區自提櫃、冷鏈儲(chu) 藏櫃等新型社區化配送模式,完善冷鏈倉(cang) 儲(chu) 建設等關(guan) 鍵問題。此外,地方政府也相繼出台冷鏈專(zhuan) 項規劃。一係列冷鏈政策紅利的釋放,無疑給冷鏈物流發展創造有利環境。
二是冷鏈標準不斷完善,行業(ye) 門檻逐步建成。2015年,從(cong) 國標委、發改委等標準主管負責部門,到以冷鏈委、冷標委為(wei) 代表的行業(ye) 標準製定協會(hui) ,再到冷鏈行業(ye) 龍頭企業(ye) 和科研院校專(zhuan) 家,都在加快冷鏈空白領域的標準製定,以及整個(ge) 冷鏈物流標準體(ti) 係的完善。從(cong) 冷鏈物流的基本分類與(yu) 要求,到水產(chan) 、肉類、餐飲、乳製品、海產(chan) 品、藥品,再到冷藏車、冷庫、冷藏箱,冷鏈物流的標準門檻已初步建立。2015年依據《物流企業(ye) 冷鏈服務要求與(yu) 能力評估指標》國家標準,华体会登录界面冷鏈委在全國範圍內(nei) 展開星級冷鏈物流企業(ye) 評估工作,取得很好成效。冷鏈行業(ye) 正在變得有標準可依,有標杆可選。
三是冷鏈市場需求穩定增長。2014年,我國蔬菜產(chan) 量為(wei) 76650萬(wan) 噸,水果產(chan) 量為(wei) 26142萬(wan) 噸,禽蛋產(chan) 量為(wei) 2893萬(wan) 噸,豬肉產(chan) 量為(wei) 5571萬(wan) 噸,牛肉產(chan) 量為(wei) 689萬(wan) 噸,羊肉產(chan) 量為(wei) 428萬(wan) 噸,水產(chan) 品產(chan) 量為(wei) 8481萬(wan) 噸,速凍成品產(chan) 量為(wei) 528萬(wan) 噸,乳製品4500萬(wan) 噸...2015年,這些數字均還有不同程度的上漲,如此龐大的產(chan) 業(ye) 支撐,可想而知冷鏈的市場需求和發展空間還有多大。當前我國需要冷鏈服務的產(chan) 品市場,預計總價(jia) 值超過3萬(wan) 億(yi) 元,如果冷鏈成本按最保守的5%計算,整個(ge) 市場超過1500億(yi) 元。
四是冷鏈基礎設施合理增長,冷鏈整體(ti) 水平提升。據华体会登录界面冷鏈委不完全統計,2014年全國冷鏈物流百強企業(ye) 收入總額為(wei) 148.3億(yi) 元,同比增長36.1%,收入總額不足冷鏈市場10%。2015年全國冷藏車預計增長14000輛左右,冷藏車保有量突破9萬(wan) 輛,同比增長18.4%。2015年全國冷庫新增390萬(wan) 噸,冷庫總保有量達到3710萬(wan) 噸,折合9275萬(wan) 立方米,同比增長11.76%。2015年,果蔬、肉類、水產(chan) 品的冷鏈流通率分別達到22%、34%、41%,冷藏運輸率分別為(wei) 35%、57%、69%。對比來看2010年發改委出台的《農(nong) 產(chan) 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提到的發展目標,已經完成並略有超出。
五是傳(chuan) 統冷鏈業(ye) 務份額收縮,新機遇凸顯。冷鏈企業(ye) 受食品生產(chan) 製造,以及零售行業(ye) 的業(ye) 績下滑影響,部分傳(chuan) 統冷鏈業(ye) 務縮水成普遍現象。據統計,2015年上半年,主要零售企業(ye) 關(guan) 店120家,商超冷鏈配送業(ye) 務份額下降約25%。但與(yu) 此同時,隨著“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實施,中國與(yu) 更多國家自貿協定的簽署,上海、廣東(dong) 、天津、福建自貿區的運營,使得高端食品進出口業(ye) 務快速增長,例如天津港的進口凍肉,深圳港的進口高端水果,進口量均得以大幅攀升,這對平衡傳(chuan) 統冷鏈業(ye) 務下滑,開創冷鏈新的營收板塊,起到重要作用。
六是冷鏈企業(ye) 借助資本力量前行的步伐加快。海航冷鏈、小田物流、齊暢冷鏈、鎮江恒偉(wei) 、凱雪冷鏈等紛紛登陸新三板或E板,大韓通運控股榮慶物流、三井物產(chan) 與(yu) 領鮮合資、伊藤忠與(yu) 遼漁牽手,此外快行線融資1000萬(wan) 美金,碼上配天使輪獲千萬(wan) 投資,九曳供應鏈A輪融資數千萬(wan) 。總之,2015年是金融資本和冷鏈物流結合的最緊密的一年,也是實質性動作最多的一年。有資本助力,冷鏈發展固然會(hui) 走上快車道,但需要思考的是,資本是把雙刃劍,做好資本擴張與(yu) 冷鏈服務的平衡顯得尤為(wei) 關(guan) 鍵。
七是生鮮電商依舊很熱,O2O大行其道,但隱憂顯現。據統計2015年我國生鮮電商交易規模達到560億(yi) 元,並將在2017年突破1000億(yi) 元。2015年中糧我買(mai) 、天天果園、本來生活、每日優(you) 鮮等紛紛拿到融資。而在餐飲外賣、食材配送、生鮮社區、超市便利店等領域,O2O業(ye) 務更是如火如荼的發展。需要指出的是,生鮮電商和O2O表麵看一片大好,但背後形勢不容樂(le) 觀,如果不能通過控製產(chan) 品源頭、完善冷鏈體(ti) 係、市場差異化定位等有效手段,來加強客戶粘性,一味隻靠價(jia) 格戰和補貼來贏得短期客戶,等資本熱潮一旦褪去,必將造成市場重新洗牌。
八是利用互聯網+,冷鏈行業(ye) 模式不斷創新。隨著生鮮電商、跨境電商、食材配送、餐飲外賣,以及O2O市場的快速崛起,行業(ye) 內(nei) 湧現出像:安家宅配、黑狗冷鏈、九曳供應鏈、碼上配、極客貓、冷聯天下、神盾快送等一批具有創新模式的冷鏈企業(ye) ,他們(men) 的出現,為(wei) 傳(chuan) 統的冷鏈格局帶來了生機,為(wei) 我國冷鏈行業(ye) 進一步快速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內(nei) 生動力。
2015年即將過去,回顧這一年冷鏈物流發展的特點,是為(wei) 了更好地與(yu) 大家共同展望2016年我國冷鏈物流發展可能麵臨(lin) 的趨勢,便於(yu) 及早籌劃和安排好明年全年的工作。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日益加快,生活消費的不斷升級,人們(men) 對食品安全和生命健康的進一步關(guan) 注,冷鏈行業(ye) 的總體(ti) 發展趨勢仍將一路高走。這其中除了政策標準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冷鏈市場規模持續向好之外,還將有一些新的變化:
一是冷鏈產(chan) 業(ye) 鏈將更多的向“最先一公裏”和“最後一公裏”延伸,這兩(liang) 個(ge) 市場蘊藏的冷鏈機遇,將被越來越多的開拓和挖掘;
二是新常態下將有更多傳(chuan) 統行業(ye) 的企業(ye) 跨界進入冷鏈市場,他們(men) 在原來業(ye) 務領域積累的優(you) 勢和資源,可能會(hui) 給現有冷鏈企業(ye) 帶來新的衝(chong) 擊,並實現彎道超車;
三是冷鏈市場趨於(yu) 整合和爆發,投融資並購還將接連上演,當前冷鏈“群雄割據”的局麵將有望改觀,全國性、綜合性的冷鏈龍頭企業(ye) 會(hui) 逐漸冒出頭來;
四是傳(chuan) 統企業(ye) +互聯網,冷鏈+互聯網,原有的產(chan) 業(ye) 機構和供應鏈將被重塑的同時,必將釋放新的冷鏈商機,誰能抓住機遇,誰就有可能脫穎而出;
五是隨著冷鏈產(chan) 品全球化、多元化、定製化的需求發展,更多的冷鏈運輸方式將會(hui) 出現並占有一席之地,鐵路、船運、航空冷鏈將迎頭趕上,不再是公路冷鏈運輸“一支獨放”。
過去的一年,無論是國家的宏觀經濟環境,還是冷鏈物流的行業(ye) 發展環境,都發生了很深刻的變化。唯有遵循市場和行業(ye) 發展規律,不斷加強自身實力,時刻迎接變局,迎接挑戰,敢於(yu) 創新,才能在今後的發展中,找到屬於(yu) 自己的空間和方向。
最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