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究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論文薈萃 > 正文

托盤共用:借勢共享經濟 領跑綠色物流

發布時間:2015-10-13 15:49:06

如今,一場前所未有的產(chan) 業(ye) 革命正在醞釀。隨著“互聯網+”概念的備受追捧,由其引發的革命熱潮也波及到了物流行業(ye) 。如何抓住“互聯網+”帶來的新機遇成為(wei) 各行業(ye) 有識之士關(guan) 注的焦點。在一些人看來,“互聯網+”的實質其實是共享經濟。誰搭上了共享經濟這趟快車,誰就擁有了先人一步的資本。

有專(zhuan) 家表示,共享經濟對於(yu) 物流尤其是對於(yu) 綠色物流的發展將起到至關(guan) 重要的作用。

綠色物流已經成為(wei) 行業(ye) 的發展趨勢,更成為(wei) 企業(ye) 責無旁貸的職責所在。隨著全球環境的惡化、資源短缺日益嚴(yan) 重,中國目前高耗能、高排放、高成本、低效率的粗放型發展模式已難以為(wei) 繼,提高物流企業(ye) 經營水平,促進物流業(ye) 轉型升級已迫在眉睫。然而,綠色物流在實際發展中卻頻頻受阻,急需大力推動,共享經濟的出現對綠色物流來說或許是一次機會(hui) 。那麽(me) ,綠色物流將如何借力共享經濟,實現跨越發展?

 

擁抱共享時代

在以往推進綠色物流的過程中,我們(men) 通常習(xi) 慣於(yu) 從(cong) 環保的角度對企業(ye) 提出一些要求和期待。然而,招商路凱大中華區總經理戴正楠卻認為(wei) ,綠色物流不僅(jin) 僅(jin) 是一個(ge) 環保問題,更是一個(ge) 經濟問題。

作為(wei) 一家世界知名的托盤循環共用係統服務商,招商路凱一直致力於(yu) 推動綠色物流的發展,在我國已經有許多成功案例。在戴正楠看來,要想使綠色物流真正得以落地和推廣,在注重環保的同時,更要強調其對於(yu) 企業(ye) 的貢獻度。“綠色物流帶給企業(ye) 的實際效益有多大,企業(ye) 想要推進綠色物流的動力和決(jue) 心就有多大!” 戴正楠說。

他的觀點也得到了業(ye) 內(nei) 人士的認可。商務部流通業(ye) 發展司處長張祥在日前舉(ju) 辦的一次會(hui) 議上就曾公開表示,“企業(ye) 是綠色物流發展的主體(ti) ,要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將短期投入與(yu) 長遠收益結合起來,將經濟效益與(yu) 社會(hui) 責任感結合起來,結合自身實際製定綠色物流實施方案,推進綠色物流發展。”

可見,要想讓綠色物流付諸實施,在企業(ye) 生根發芽,最終實現可持續發展,就不能忽視其經濟性。那麽(me) ,綠色物流的經濟性又該如何體(ti) 現呢?對此,戴正楠給出了這樣的答案:共享。

事實上,共享經濟並不是一個(ge) 全新的概念,不過是借由“互聯網+”又火了一把。然而它對於(yu) 綠色物流確實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yi) 。所謂共享經濟,在業(ye) 內(nei) 人士看來,其本質是對已有資源使用的重新分配,把“使用權”從(cong) “產(chan) 權”中解放出來。以汽車為(wei) 例,如果你開一輛自己的車上班,去程1個(ge) 小時,回程1個(ge) 小時,剩下的22個(ge) 小時這輛車就一直“閑置”在停車庫裏。你付了全款,卻隻有效地使用了它的8.33%的價(jia) 值。但如果你將車輛出租出去,這樣一來,閑置的22小時就有可能會(hui) 被別人利用,同時你將獲得相應的報酬,那麽(me) ,這輛車的價(jia) 值就會(hui) 遠遠大於(yu) 8.33%。

與(yu) 此同時,共享經濟還帶有鮮明的環保主義(yi) 色彩。試想一下,如果大量的基礎設施被積極利用和合理分配,將會(hui) 有多少因為(wei) 重複製造這樣的基礎設施而耗去的人力和物力成本被節約下來?進而又因為(wei) 這些節約下來的人力物力而減少了多少碳排放和汙染?如此看來,共享經濟所帶來的資源利用的最大化,是最有力的環保。從(cong) 這個(ge) 意義(yi) 上說,共享經濟實現了社會(hui) 效益與(yu) 經濟效益雙收,真可謂一舉(ju) 兩(liang) 得。

其實,上述汽車租賃模式早已在現實生活中大行其道,共享經濟滲透進了各行各業(ye) ,物流領域也不例外。托盤循環共用就是一個(ge) 典型的共享經濟模式,它對於(yu) 綠色物流的作用不容小覷。從(cong) 選材、生產(chan) 到運營模式,托盤循環共用處處都體(ti) 現著共享和綠色理念。以招商路凱為(wei) 例,他們(men) 非常注重與(yu) 托盤相關(guan) 的每一個(ge) 細節,包括原材料采購、設計、製造、使用與(yu) 維修等,力求每塊托盤都是高品質、並且環保、可循環使用。

“不僅(jin) 如此,托盤循環共用是既能夠環保也能夠省錢的方式,它讓綠色物流變得可行,讓其能夠真正落地。”戴正楠表示,一方麵,因為(wei) 托盤實現了共享、循環利用,節省了大量的原材料,並且在這個(ge) 體(ti) 係中使用的大多都是用可再生木材製造的托盤,這樣就將碳排放降到最低;另一方麵,托盤循環共用極大地提高了物流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使得零庫存管理在技術上有了實現的可能,與(yu) 此同時,它能夠使車輛的利用率大幅提高,從(cong) 而在很大程度上節約了油耗,既節約了企業(ye) 的燃油成本,又減低了環境汙染。

 

盡享綠色紅利

對於(yu) 物流企業(ye) 來說,綠色物流不應該隻是一句口號,而應該落實到所有日常經營活動中去,落實到每一項物流操作之中。而共享經濟的發展無疑將給物流業(ye) ,特別是綠色物流帶來新的機遇。

托盤循環共用,通過在供應鏈上下遊間實現資源的充分共享共用,為(wei) 企業(ye) 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首先,托盤循環共用帶來了托盤使用方式的變革,該模式從(cong) 一次性使用或者是不合理、低利用率的使用,變成更高效的使用,本身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資源節約。

而在靜態使用中,托盤循環共用也具有很大的價(jia) 值。以往在許多人看來,靜態使用的過程中,托盤共用是沒有什麽(me) 實用性或者說沒有什麽(me) 節約性的,也就沒有什麽(me) 環保意義(yi) ,但實際並非如此。

“因為(wei) 很多行業(ye) 是有周期性的,如季節周期性等,比如說快消品行業(ye) 。對於(yu) 快消品行業(ye) 來說,每年春節期間都是一年中的最大的一個(ge) 旺季,而過了春節以後,有30%左右的托盤就閑置了。如果企業(ye) 自購托盤的話,就隻能按照最大需求量進行采購,一旦而且旺季過去以後,這些閑置托盤就得待在倉(cang) 庫裏麵,不僅(jin) 占用空間,更還占用了資金,無論從(cong) 成本還是環保角度都造成了浪費。”

戴正楠表示,實際上這種浪費完全可以避免,比如淡旺季的調劑,企業(ye) 沒有必要按照峰值采購,而是按照實際使用量進行租用,這樣,不同企業(ye) 在同一區域內(nei) 就實現了共享,甚至不同企業(ye) 、行業(ye) 之間也可以共用托盤,實現了托盤在更大範圍的循環共用。

而另一種是在長距離帶板運輸中,企業(ye) 由原來的使用一次性托盤到通過回收方式多次使用,但即便如此也會(hui) 有燃油與(yu) 能耗的挑戰,比如在一些像冰淇淋等冷鏈長途帶板運輸過程中,企業(ye) 會(hui) 將空的托盤運輸回來,由此不但會(hui) 產(chan) 生很高的運輸成本,還會(hui) 消耗很多的燃油。

我們(men) 可以算一筆經濟賬,一輛車從(cong) 上海運送空托盤到成都,以一塊木托盤的平均運輸成本約30元計算,在這30元中,大約有30%~40%是燃油費,這樣換算一下,大概1塊托盤就要消耗近1升多燃油。從(cong) 環保的角度,這是很大的能源浪費。而如果采用循環共享模式,1塊托盤就可以節約1升燃油,即便是最保守的估計,每2塊托盤節約1升燃油,這樣累計下來,也是很可觀的數字。

正是由於(yu) 運輸成本高昂,一些企業(ye) 在長距離帶板運輸過程中,到達目的地後,不得已隻能選擇將托盤丟(diu) 棄,這就使得一些原本 完好的托盤變成了一次性托盤,以一塊木托盤40-60元成本計算,這種一次性使用造成的損失也是非常驚人的。

這樣看來,無論是靜態租賃,還是動態的帶板運輸,托盤循環共用都能夠為(wei) 企業(ye) 帶來節約。然而,據戴正楠介紹,托盤循環共用的處還遠不止於(yu) 此,其更能直接為(wei) 企業(ye) 創造收益。例如當前國家積極倡導的共同配送在實際推行的過程中遇到了很多阻礙,而通過帶板運輸以幫助實現共同配送,從(cong) 而使企業(ye) 從(cong) 中獲得更高的效益。

據戴正楠介紹,以快消品為(wei) 例,在共同配送中,一個(ge) 理想的狀態是將供應鏈上的所有零售商、供應商、物流服務商以及生產(chan) 商整合到一個(ge) 平台上,使他們(men) 之間能夠共享供應鏈係統或者是物流補貨係統,進而共享運力資源。此外,在地理上也要實現倉(cang) 庫和DC的整合,這樣才能最有效地去集成補貨或者提高車輛滿載率,從(cong) 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流成本。

“然而,這裏大家經常會(hui) 忽略了一件最基本的事情,那就是必須以帶板運輸為(wei) 前提。”戴正楠直言,“沒有帶板運輸,很難實現共同配送呢?你裝卸一次車輛需要花四五個(ge) 小時甚至更長時間,怎麽(me) 可能提高配送效率?如何與(yu) 上下遊配合?”因此,一定要充分認識到帶板運輸,也就是托盤循環共用是共同配送的前提,有了這個(ge) 前提,企業(ye) 通過共同配送將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物流效率,從(cong) 而降低物流成本。這也是托盤循環共用帶給物流企業(ye) 的綠色紅利。

 

踐行低碳之道

除了節能,減排也是綠色物流所要追求的目標,而這更加需要托盤循環共用的支撐。

2014年,路凱聘請了澳洲知名環境谘詢公司Edge Environment公司對澳洲和中國公司分別開展了托盤生命周期的調研項目,並完成了評估報告。托盤生命周期評估項目選取了招商路凱循環共用租賃模式中廣泛使用的軟木、硬木、塑料托盤,以及市場上流通的一次性的軟木、壓製紙托盤作為(wei) 評估對象,量化評估了各類托盤在原材料獲取、製作、運輸、使用及處置的整個(ge) 生命周期過程中對碳排放、資源消耗、土地占用及水汙染等共十八方麵對環境可能產(chan) 生的影響。

托盤生命周期評估結果可證明,招商路凱所推廣的循環共用業(ye) 務模式可有效減少能源消耗、固體(ti) 廢棄和溫室氣體(ti) 排放,對低碳環保和促進環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yi) 。

在同等托盤流轉次數情況下,路凱循環共用係統相比一次性使用托盤:

產(chan) 生的固體(ti) 廢物減少97%,

能源消耗減少56%

二氧化碳氣體(ti) 排放減少53%。

在同等條件下, 路凱的循環共用木托盤在溫室氣體(ti) 排放和燃料消耗上都大幅低於(yu) 一次性托盤。其中一次性軟木托盤的燃料消耗高於(yu) 路凱軟木托盤達200%,二氧化碳排放量高於(yu) 路凱木托盤達257%。

 

 

 

在中國,約有八億(yi) 塊的托盤保有量,生產(chan) 這些托盤需要耗費大量的木材。如果采用托盤循環共用,將能夠節約百分之三十的木材砍伐量,這對於(yu) 環境保護來說可謂十分可觀。

從(cong) 另一角度,也許有人會(hui) 提出,為(wei) 什麽(me) 一定要用木托盤呢?用塑料托盤不是更環保,更能節省木材?有人說,塑料托盤要比木托盤使用的壽命更長,更結實,當然就更環保;還有有人認為(wei) ,塑膠製品熔化後可以回收再利用,這也體(ti) 現了環保。

但戴正楠坦言,這裏麵其實是有個(ge) 特別大的誤區。“首先,塑料這個(ge) 材料本身就已經注定了它是不可能環保的。因為(wei) 塑料雖然可以回收,但是一個(ge) 全新的塑料托盤在回收之後就不能再做托盤了,而隻能成垃圾桶之類的;而一個(ge) 二次回收的托盤,熔化之後再製造出來的東(dong) 西可能就是黑膠袋了……最終這個(ge) 塑料托盤的命運就隻有埋到地下,然後100年都無法降解。”

再者,塑料屬於(yu) 不可再生資源,因為(wei) 塑料來自於(yu) 石油,而石油本身是不可再生的。但木頭是可再生的。不過在中國,因為(wei) 曾經經曆過一段時間的過度砍伐,導致前二三十年森林資源緊張。然而,經過最近幾十年的努力,森林資源已經逐漸恢複,加上現在對於(yu) 過度砍伐的限製,大家更多會(hui) 采取輪伐等科學的砍伐方式,森林資源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護,能夠滿足托盤生產(chan) 的需要。不過對招商路凱來說,因為(wei) 對環保的近似苛刻的追求,對亂(luan) 砍亂(luan) 伐零容忍,所以他們(men) 大部分的木材進口自那些對砍伐要求極其嚴(yan) 格的國家和地區,隻有很小一部分來自國內(nei) 比較大的林區。

正是由於(yu) 對環保的執著追求和努力踐行,確保了用於(yu) 循環共用的每一塊托盤從(cong) 源頭開始就是符合環保要求的,就是有利於(yu) 綠色物流的。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狄根思的這句話對於(yu) 今天的物流行業(ye) 來說依然適用。共享經濟已然來臨(lin) ,綠色物流大勢所趨,可以說機遇與(yu) 挑戰並存,物流企業(ye) 要善於(yu) 抓住時代賦予的機遇,借力托盤循環共用,實現綠色轉型,推動行業(ye) 可持續發展。否則,就可能被淹沒於(yu) 時代的洪流之中。是做領跑者,還是跟隨者,亦或被淘汰,相信企業(ye) 可以做出正確的選擇。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