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物流的黃金時代似乎已經成為(wei) 過去,三十年河東(dong) ,三十年河西,甲方越發強勢,熟人關(guan) 係不在,成本節節攀升,費用絲(si) 毫未漲,互聯網+物流風起雲(yun) 湧,平台來勢洶洶,如何絕地反擊?掘金物流金融藍海……在2015年中國物流金融創新高峰論壇上來自北上廣深四地的四位物流企業(ye) 家就“互聯網經濟下物流業(ye) 與(yu) 金融的創新融合”進行了巔峰對話,觀點犀利,可謂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才。
對話嘉賓:
海格物流董事長梅春雷
天地匯董事長徐水波
寶供物流總裁兼一站網CEO盧立新
全峰集團副總裁劉偉(wei)
主持人:惲綿华体会体育客服电话多少副會(hui) 長德利得物流總公司運營總監
主持人:剛才蔡總開場一句話,第三方物流的黃金時代已經成為(wei) 過去時了。我們(men) 公司就是做第三方物流的,所以我們(men) 現在也是很苦惱,真的是有點要走到過去時的位置。就是在這裏麵,其實我們(men) 大家都看到,世界變化非常快,創新不斷。在創新裏麵都有兩(liang) 個(ge) 字,叫金融。到底是什麽(me) 是金融?我現在我聽了半天,很多高大上的東(dong) 西我們(men) 不說了。大家所理解的金融,好像無孔不入、無處不在,無所不能;少了不行,多了難受。好像各種各樣的問題都會(hui) 出現在這個(ge) 地方。就像剛才我們(men) 徐水波總講解的時候講的,叫做戰戰兢兢,很不好玩,有80個(ge) 億(yi) 在兜裏頭的時候,這個(ge) 東(dong) 西很不好玩。那麽(me) ,沒錢呢?沒錢又不行。
所以,金融是企業(ye) 發展的基礎,同時又是企業(ye) 騰飛的催化劑。曾經有人說,金融是良藥;又有人說,金融是春藥。到底是什麽(me) ?這個(ge) 我覺得從(cong) 各方各麵都會(hui) 有很多理解。對我們(men) 企業(ye) 來說,可能更多的是,金融是水。沒有水,我們(men) 這個(ge) 船絕對不能走;可是水太大,你的船也會(hui) 翻。
所以在這個(ge) 地方,我就想請幾位嘉賓來談一談,我們(men) 如何去駕馭金融,如何去利用金融,如何在金融的創新裏頭我們(men) 去走我們(men) 走出來的路。所以,這個(ge) 我想,正是我們(men) 每個(ge) 企業(ye) 家在追求的事情。
這個(ge) 地方大家看看,很有意思。全峰劉總,北京;天地匯徐總,上海;寶供盧總,廣州;海格梅總,深圳。北上廣深,我們(men) 都有了。我們(men) 從(cong) 北講起,全峰,劉總一直在操盤,全峰快遞叫有愛的快遞。我想請劉總聊一聊,我們(men) 快遞快速增長,可也是壓力無窮的這麽(me) 一種行業(ye) ,在這種變革裏頭,我們(men) 的激情、我們(men) 的現實、我們(men) 金融的抓手在哪?資本的介入的得與(yu) 失,您能不能跟大家聊聊?
劉偉(wei) :從(cong) 北開始,全峰有愛的快遞,我覺得這是一個(ge) 企業(ye) 的服務理念。可能也未必當下這種殘酷競爭(zheng) 慘烈的局麵,現在毋庸置疑,快遞行業(ye) 的飛速發展,近些年來,超過40%多的增量,是一個(ge) 爆發性的,也是一個(ge) 曆史性的這樣一個(ge) 飛速發展的階段。
在這個(ge) 階段的發展當中,像全峰這樣的體(ti) 量,我們(men) 短短在四年當中,有每天日單量有2萬(wan) 多票,到每天日單量是100多萬(wan) 票,這麽(me) 大一個(ge) 跨度。同時我們(men) 也看到,我們(men) 二線品牌和一線品牌的這種差距,一線品牌現在都到千萬(wan) 了,這麽(me) 大一個(ge) 體(ti) 量。在飛速的發展中,短期被迅速地膨脹了。那麽(me) ,靠什麽(me) 去支撐呢?我們(men) 靠營業(ye) 網點,而且現在快遞業(ye) 有是資本密集型的、人力資源密集型的,信息化,打造一個(ge) 信息化係統。所以資產(chan) 這一套係統,大概幾萬(wan) 元、上億(yi) 的打造,人力資源資本逐年提高。而且,和快遞有關(guan) 的,除了快遞費正在下降以外,所有的都在上漲,這種壓力是巨大的。
我從(cong) 我們(men) 自身來講,感覺到現在是一個(ge) 特別糾結的時代,二線品牌與(yu) 一線品牌的差距越來越大。而且,現在快遞突然感覺這麽(me) 一個(ge) 傳(chuan) 統的行業(ye) ,突然感覺很任性了,任性得爛白菜價(jia) ,到這樣一個(ge) 局麵。市場價(jia) 2元、3元、全國包郵,特別不可思議。我是這樣想,每一家都做自己戰略上的布局,鞏固自己的江湖地位。這種江湖地位如何鞏固,目前這種市場的價(jia) 格的廝殺,就應該靠資本支撐,沒有第二條出路。我們(men) 同樣也麵臨(lin) 這樣的問題。
所以,像我們(men) 這樣大的體(ti) 量,我們(men) 自身也是A輪、B輪,到D輪了。對於(yu) 我們(men) 來說,剛才惲總說那個(ge) 詞挺新鮮,對物流行業(ye) 是春藥。對我們(men) 來說,純粹是輸血。我們(men) 也想體(ti) 驗一下,能不能活下來,我們(men) 也弄點藥,興(xing) 奮一點。對我們(men) 目前來講,實在資本是離不開的,一定是。因為(wei) 目前這樣一個(ge) 狀態,而且是各大家都有一個(ge) 大的戰略布局,你要想跟上這個(ge) 布局,沒有辦法,就是如何來將定位策略做大,一定是靠一個(ge) 輸血功能來做的。
主持人:您談到輸血,就是資本在您這裏輸血的時候,會(hui) 有血型萬(wan) 一不合的時候嗎?
劉偉(wei) :你想想,作為(wei) 我們(men) 這樣一個(ge) 企業(ye) ,人家都給你輸血了,你想想,我們(men) 得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先說感謝,你還挑什麽(me) 型啊?多多少少的,也有個(ge) 別的會(hui) 不太適應。但是總體(ti) 來講,那還是促進我們(men) 健康向上成長的。在這個(ge) 投資的過程中,或許會(hui) 有一些,因為(wei) 畢竟作為(wei) 一個(ge) 投資,一個(ge) 新的股東(dong) 進來,各方麵意見我們(men) 都要采納。但是,都是通過董事會(hui) 大家協商,不同的聲音都會(hui) 有的。比如說在現在這麽(me) 大的一個(ge) 環境當中,資本進來,是要量的增長?還是要保持你的利潤、成本的降低?這是直接關(guan) 係到一個(ge) 企業(ye) 的一個(ge) 大的布局,一個(ge) 策略的問題。我們(men) 就一心奔量,不計血本,大量的資本投入,還是會(hui) 有一些不同的聲音。
主持人:我聽出您的話中話,好像是說我們(men) 資本進來的時候是給我們(men) 輸血,但是有可能是不是跟我們(men) 過去難忘的初衷會(hui) 有所不同?但是您現在回過頭來看,您初衷的調整是更趨向於(yu) 好的?還是稍微有點遺憾?
劉偉(wei) :一定是趨向好的。但是是從(cong) 這個(ge) 行業(ye) 來講,其他的我還沒做調查。因為(wei) 一開始還是先往一個(ge) 大方向,在一個(ge) 大的框架裏麵去商談這些事情。
主持人:一個(ge) 是資本對我們(men) 全峰的作用。再一個(ge) ,全峰在金融上想做點什麽(me) ?
劉偉(wei) :我們(men) 也做了,因為(wei) 我看媒體(ti) 對全峰也說了很多,就是說我們(men) 除了自己有快遞這一塊,我們(men) 又並購了一家快運。同時,我們(men) 還和上海外灘網信做了一個(ge) 全峰e收貸。因為(wei) 我們(men) 做這個(ge) 事,因為(wei) 我剛才聽了徐總談,我也真的很有感觸。因為(wei) 我們(men) 做這個(ge) 事,主要的目的就是為(wei) 了滿足我們(men) 自己,因為(wei) 我們(men) 大概有將近4700個(ge) 網點,主要是解決(jue) 我們(men) 加盟商這種短期的需求,它也要發展,但是它的條件不符合我們(men) 這些專(zhuan) 業(ye) 銀行的標準。我們(men) 要求又抵押,又貸款等等,我們(men) 自己來解決(jue) ,集團作為(wei) 一個(ge) 擔保,下麵做一個(ge) 無抵押的貸款。我僅(jin) 限於(yu) 我自己的體(ti) 係內(nei) ,還沒有麵向社會(hui) 去做。
主持人:這也很重要。謝謝!徐總,我們(men) 到上了,您是天地匯,也超過了您的預期了。您怎麽(me) 看金融在天地匯整個(ge) 發展中,它是一個(ge) 決(jue) 定性的作用?還是一個(ge) 支撐性的作用?您把它放在一個(ge) 什麽(me) 樣的位置?金融是工具?手段?還是誘餌?還是盈利為(wei) 目標?
徐水波:天地匯首先它的定位跟傳(chuan) 統不一樣,天地匯第一天成立,它麵臨(lin) 的就是園區這樣的一些會(hui) 員單位。講白了,你就是一個(ge) 飛機跑道為(wei) 依托,這麽(me) 多架飛機在跑道上起跑。真要做一個(ge) 比喻,它相當於(yu) 人的血液。因為(wei) 現在同質化非常嚴(yan) 重,競爭(zheng) 非常惡化,我相信在座不搞物流還不清楚。我進這個(ge) 行業(ye) 是2007年,那時候裝卸工800元一個(ge) 月,人家還托關(guan) 係;現在5000元,還找不著人。那時候3000元的司機,人家都要托關(guan) 係;現在1萬(wan) 元,他都嫌低。而且,更年輕一點的司機,還給你講加班,還給你講社保。講白了,物流行業(ye) 賺的就是工錢。加上這個(ge) ,還賺錢嗎?我真懷疑。
到今天為(wei) 止,我們(men) 現在運價(jia) ,如果我們(men) 回過頭去,我們(men) 看看價(jia) 格指數,我們(men) 全係統的調研數據已經基本上出來了。現在的運價(jia) ,嚴(yan) 格來講,比原來還要低。原來是隱形的東(dong) 西少,現在惡性競爭(zheng) 以後,隱形的東(dong) 西多。其成本越來越緊,原來賺點錢我擺譜,這個(ge) 東(dong) 西我不做了。現在,你不做也得做。這些核心成本,現在非常高,這是行業(ye) 最主要的痛點。現在你做一個(ge) 園區,我做一個(ge) 平台,大家一講,徐總,你別給我講未來了,我明天能不能活著我都不知道。所以,我就要兩(liang) 個(ge) 東(dong) 西,要麽(me) 給錢,要麽(me) 給貨。我說,我給貨給不了,我以後沒辦法合作了,因為(wei) 我的角色衝(chong) 突了。那我隻能給錢,但是這幫人我敢給錢嗎?從(cong) 這個(ge) 行業(ye) 缺錢的角度,你也給不出去。但是,你本質上你做平台,你就要解決(jue) 這個(ge) 問題。
我覺得在目前,整個(ge) 行業(ye) 作為(wei) 一個(ge) 係統,不講金融好像就不是做平台,不講做平台就好像不是做物流。對我來講,因為(wei) 我們(men) 得每家都會(hui) 分析,我自己也會(hui) 去研究,因為(wei) 天地匯的產(chan) 品基本上是以我為(wei) 主去研究的。所以比如說講金融,行業(ye) 中有誰會(hui) 去做第一償(chang) 還責任人?你天地匯就搞資產(chan) ,現在都說一天給1個(ge) 億(yi) 。對我們(men) 來講,是信用體(ti) 係的問題。金融沒有,那血液就流不通。但是,這個(ge) 血液你現在還不敢隨便輸,所以就處在一個(ge) 兩(liang) 難的地步。
所以,要扶持好它們(men) 的體(ti) 製,無非就是怎麽(me) 樣降低它們(men) 的成本,提升它們(men) 的效率,提升它的服務質量,強化它的產(chan) 業(ye) 。所以,這些基礎工作你就得去做。原來是直管,現在你不能這麽(me) 做,它是你的客戶,你那樣太拽了。所以,你還得耐心去教育、幫助它。所以,這是一個(ge) 比較長的周期。
這樣短的時間,哪怕把曆史數據采集。有很多數據你知道,物流企業(ye) 本質上數據很差,它可以補很多數據,但這些數據不能采集。對我們(men) 來講,你要把其他事情做完。我很坦率地講,我在2010年,我當時預言電商起來,快遞馬上會(hui) 從(cong) 藍海變成紅海。互聯網金融如果朝這個(ge) 速度下去,也會(hui) 很快。銀行資金渠道能拿到7個(ge) 點算好了,你還有什麽(me) 渠道?所以,這裏麵是一個(ge) 很複雜的問題。
對天地匯來說,我們(men) 提供的金融服務,它必須是有助於(yu) 這個(ge) 行業(ye) 、這個(ge) 群體(ti) 發展。但是盈利,如果我們(men) 是靠這個(ge) 盈利,天地匯的模式就出了問題。因為(wei) 我們(men) 這個(ge) 模式比較成熟了,在天地匯我們(men) 都經過長時間的嚐試。但是就算我要把三千萬(wan) 我要弄完,我想利用金融來,我得做60個(ge) 億(yi) 。就算你做到400個(ge) 億(yi) ,你也轉化20%、30%,你敢轉化嗎?
所以對我們(men) 來講,金融在我們(men) 這裏的定位,其實就是這個(ge) 定位。我們(men) 做金融的唯一目的,就是希望我們(men) 這樣一個(ge) 會(hui) 員群體(ti) 在血液的支持下,在整個(ge) 我們(men) 的管理模式的支持下,它們(men) 能夠做到更大、更強、更好。
主持人:謝謝!徐總,剛才您專(zhuan) 門談到您首先是疏通血管,要不然有的血輸下去,走不到末端,沒有意義(yi) 。您是在疏通血管,讓它強身健體(ti) ,然後我再給你輸血進去,雪中送炭,您是這麽(me) 一套路數。
徐水波:講白了,就是要減少它的犯罪動機。
主持人:您想主動地去解決(jue) 壞賬問題,而不是被動地去解決(jue) 一個(ge) 壞賬準備金。
徐水波:不是主動去解決(jue) 壞賬問題,而是不能夠有壞賬。
主持人:那您的金融控製體(ti) 係和銀行的風控體(ti) 係有區別嗎?
徐水波:有結合,我和興(xing) 業(ye) 、建行它們(men) 都有研究,到最後發現,有些問題我解決(jue) 不了,有些問題它解決(jue) 不了。但是我倆(lia) 在一起,可能就是一個(ge) 相對比較完美的組合。我們(men) 作為(wei) 園區的連鎖經營,我們(men) 有我們(men) 自己優(you) 勢,我們(men) 互相離不開彼此。把這樣一個(ge) 大蛋糕切進去,大家去獲取。
主持人:盧總,您操盤了安得物流十年,現在又操盤了寶供。您在這裏頭,一定跟金融、跟實業(ye) 的結合特別緊密。能不能談談金融和實業(ye) 在金融和創新的角度,您的感受?您的金融戰略、思維、思路是什麽(me) ?
盧立新:蔡總說第三方物流的黃金時代已經是過去了,我們(men) 確實認識到寶供作為(wei) 第三方物流的排頭兵,確實我們(men) 近幾年也感覺到快過時了。在這個(ge) 情況下,我們(men) 寶供做了比較大的轉型,轉型還是跟金融有關(guan) 係。第一條路徑,在第三方物流怎麽(me) 做轉型,我們(men) 怎麽(me) 樣附加商流、金融。換句話說,我們(men) 第三方物流朝的方向就是物流+商業(ye) +金融。走這條路的目的,是我們(men) 第三方物流公司能夠適當替代它經銷商的一些職能,使它們(men) 更快地走向互聯網。第二條路徑,我們(men) 寶供在搞物流的互聯網平台,這條路走得是物流+互聯網+金融。
今天我想在這裏講講,我們(men) 講第二條路怎麽(me) 走、怎麽(me) 創新的。實際上今天上午我們(men) 的徐總,還有我們(men) 平安的房總都講到很多觀點,我都非常讚同。這個(ge) 行業(ye) 不僅(jin) 僅(jin) 是支付的問題。我們(men) 做這一塊,我們(men) 資金墊付的形式。我們(men) 覺得做物流金融,要不就是物流公司,要不就是金融公司。所以,很多類金融公司來找我的時候,我就問它的資金是來自於(yu) 哪裏。如果來自於(yu) 銀行,我覺得價(jia) 值就不是很大。所以在這個(ge) 方麵,物流平台是起到作用的。怎麽(me) 起到作用呢?在哪些地方起到作用?我們(men) 隻走資金墊付的形式。第一,解決(jue) 所有的物流企業(ye) 從(cong) 客戶拿錢到付給司機,這裏麵固然存在整收零付的問題。如果貸款的方式,就有問題了,就變成一次性貸款貸過來,賬上就會(hui) 有很多存款,變相提高資金的成本。第二,隻要是墊付,就不會(hui) 產(chan) 生資金的挪用。
為(wei) 什麽(me) 做金融要依靠物流?我認為(wei) ,第一,所有的依靠信息流、商流,都可以造假。好多銀行錢收不回來,都是貸款貸給做假數據、做假報表、假交易數據。如果有了物流,這個(ge) 信息就假不了。一個(ge) 車從(cong) 我們(men) 深圳到北京,付它1.5萬(wan) 。它空車跑,也有1萬(wan) 元。這個(ge) 司機從(cong) 深圳到北京,那是有行走軌跡的。所以,訂單是真實的,軌跡是真實的。這是一個(ge) 方麵,起到墊付的作用,解決(jue) 我們(men) 中小物流企業(ye) 的資金成本高和貸款難的問題。
第二,就是和華夏銀行做了授信,確實推得不是很順利,才授信幾千萬(wan) 。我們(men) 的COO讓我招一個(ge) 風控總監,我說風控總監要招,要找懂物流的,不能找銀行做風控下來的。做風控的就是知道這個(ge) 物流公司拿到這樣的業(ye) 務,賺不賺錢,掌握所有的分析財務報表、抵押財產(chan) ,這個(ge) 更重要。為(wei) 什麽(me) ?如果這家企業(ye) 是給一些經營非常健康的企業(ye) 去做,它把貨交給它,我有什麽(me) 理由不敢給它墊一萬(wan) 五的運費?
另外,這個(ge) 業(ye) 務拿了之後,它賺錢了,它就不會(hui) 跑。隻要掌握真實的交易,掌握真實的物流軌跡,我覺得我們(men) 跟銀行合作一定是多盈的,銀行贏,我們(men) 也贏。我們(men) 把金融作為(wei) 一個(ge) 工具來用考慮的。我們(men) 真正還是想通過這樣的工具,為(wei) 我們(men) 的用戶提供更多有價(jia) 值的服務,來使我們(men) 的物流業(ye) 務有很快的增長。物流業(ye) 務有很快的增長,才是我們(men) 的目的。
主持人:您在金融服務裏麵隻做墊付類型的金融服務,是為(wei) 了風控?
盧立新:兩(liang) 個(ge) 目的,一個(ge) 是風控,一個(ge) 是不讓它賬上有錢,賬上有錢是有成本的,口袋裏裝的錢是有成本的。
主持人:您把錢直接付到了下遊?
盧立新:把錢付給它的下遊。
主持人:但是,借款是跟您在做生意的這個(ge) 產(chan) 生的,明白。您隻走一個(ge) 單向的金融服務,但是您剛才還談到金融物流的商流。剛才談到物流,商流您還有什麽(me) 打算嗎?
盧立新:我們(men) 也了解了一些客戶,現在痛點有兩(liang) 個(ge) ,我們(men) 第三方物流的客戶痛點有兩(liang) 個(ge) ,這些都是大的製造企業(ye) 和商貿企業(ye) 。第一,不想跟經銷商搞得很複雜,搞一種關(guan) 係就可以了,搞產(chan) 銷關(guan) 係,它不想管太複雜。然後經銷商又不想存很多貨的時候,它又會(hui) 影響它的銷量。怎麽(me) 辦?中間就產(chan) 生一個(ge) 商流跟金融結合的一個(ge) 服務。它又不想把這個(ge) 貨,讓經銷商來做融資,它自己又想把這個(ge) 貨賣出去,中間就產(chan) 生一個(ge) 商流跟金融結合。這是一種。第二種它的痛點,還是經銷商它如果銷售環節要扁平化的話,它現在會(hui) 有一個(ge) 陣痛的過程,怎麽(me) 樣緩解這個(ge) 陣痛的過程,需要金融和物流在當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主持人:這是在第三方物流在做的一件事情。
盧立新:使我們(men) 第三方物流更有價(jia) 值。
主持人:您的墊付形式是在互聯網平台上?
盧立新:墊付是依托一站網來提供服務的。
主持人:梅總,海格物流我們(men) 如雷貫耳,其實很多物流企業(ye) 在新三板這個(ge) 東(dong) 西還是很感興(xing) 趣,覺得IPO這一塊好像門檻低了,趨之若鶩,又好像有點一知半解,您能不能跟我們(men) 聊聊,您在新三板之後,您的得失,您的經曆、您的感想,甚至一些忠告,在這樣一種融資和金融服務的環節下,海格是怎麽(me) 做的?
梅春雷:我們(men) 是2014年1月份在新三板掛牌,掛牌以後,其實有很多動作,比如吸引股權投資,今年又引進做市商進行做市交易。今年年內(nei) ,還會(hui) 推出分層機製。我想,競價(jia) 交易層就會(hui) 和A股市場沒有任何區別。目前,新三板的投資人差不多20萬(wan) 戶,它有一個(ge) 門檻,500萬(wan) 的門檻,開戶的門檻。我想,新三板會(hui) 有一個(ge) 曆史的大好機遇,這一次A輪股票跌這麽(me) 多,我們(men) 沒有跌太多,因為(wei) 我們(men) 新三板的估值本來就低。我們(men) 新三板的企業(ye) 被嚴(yan) 重低估了,我們(men) 期待有一天我們(men) 市值可以顯現出來。歡迎大家去掛牌,也歡迎大家去投資。
新三板的企業(ye) ,我還是這樣想,所有的企業(ye) 都需要符合市場規律。我們(men) 是企業(ye) ,我們(men) 是講競爭(zheng) 。所以,無論你是A股也好,新三板也好,沒有掛牌也好,都是要堅持企業(ye) 的既定的戰略。剛才其實前麵幾位都講了他們(men) 企業(ye) 經營模式,都是戰略的一種表示。
接著蔡總開場講第三方物流已經成為(wei) 昨日黃花,我嚴(yan) 重反對。我們(men) 知道互聯網金融出來以後,我們(men) 不能說銀行就是昨日黃花了。所以,其實這是一個(ge) 技術替代。對於(yu) 第三方物流企業(ye) 來說,是第三方物流企業(ye) 發展的黃金時期。我親(qin) 身感受到,我們(men) 的利潤率越來越高,我們(men) 的客戶也是越來越高,服務層次也是越來越高。這個(ge) 轉變,是要靠你的技術投入了。現在的互聯網技術,信息技術,很多成熟的軟件技術,都是為(wei) 你所用的。這樣的話你就可以幫著客戶,你的效率會(hui) 提高很多。因為(wei) 我們(men) 說司機辛苦、裝卸工辛苦,對啊,他們(men) 是靠體(ti) 力幹活。
我們(men) 看到,第三方物流幫助企業(ye) 去幹什麽(me) ?很多第三方物流企業(ye) 就是一個(ge) 貨代,左手倒右手,它的價(jia) 值是很低的。但是客戶要你第三方物流,它是要你服務的管家。所以,未來中國的第三方物流的黃金時期表現在,你能夠給客戶提供全鏈、全渠道的服務。每一個(ge) 我們(men) 服務的客戶都非常頭痛,管理物流的人都不專(zhuan) 業(ye) 。當我們(men) 提出我們(men) 的模式,客戶非常歡迎。我就覺得,你看,春江水暖鴨先知,資本投園區,資本投快遞,現在資本投平台,像天地匯等等,下階段,資本投我們(men) 第三方物流,真的!投什麽(me) 樣的第三方物流?就是我們(men) 發展的黃金機遇。
另外一個(ge) ,中國第三方物流企業(ye) 麵臨(lin) 的三個(ge) 發展的方向。第一,你的全鏈全渠道;第二,國際化,包括“一帶一路”等等,要走出去,你要成為(wei) 一個(ge) 亞(ya) 洲公司、全球公司,這是中國物流企業(ye) 曆史使命,這個(ge) 曆史使命一定是第三方物流來完成的。第三,第三方物流發展方向是服務層次。
第二個(ge) 問題,就是說物流+金融。前麵幾位他們(men) 金融的服務對象都是物流企業(ye) 。到我這,我的服務對象是我的客戶。別人說,你太牛了,你還給有錢的主:甲方去貸款?這不是開玩笑嗎?恰恰是這樣,我們(men) 海格物流現在為(wei) 我們(men) 的客戶做供應鏈金融,我們(men) 不叫物流金融,我們(men) 是在物流的基礎上做供應鏈金融。比如說平安銀行發票貸,但是平安銀行知道這個(ge) 發票是真實的嗎?這個(ge) 核準難度就高了吧?我知道,我還知道它的簽收單,這個(ge) 訂單的完成交易的過程是我看到的,甚至下一步我還能看到這個(ge) 發票有沒有付款,它的所有PO的數據在我手上,是怎麽(me) 交貨進去的,簽收有沒有拒貨,發票有沒有付款,我都知道。你覺得,我能控製風險嗎?在供應鏈當中,我的風險控製是最強。所以,海格是一個(ge) 完整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也是一個(ge) 完整的物流金融企業(ye) 。
主持人:您剛才提到我們(men) 應該要走向亞(ya) 洲,也提到如何去跟客戶在做,這一點我很讚同。但是您提到一個(ge) 觀點,說平台不會(hui) 走向世界,我不知道徐總您的天地匯會(hui) 走向世界嗎?您有這個(ge) 考慮嗎?
徐水波:這個(ge) 是個(ge) 好問題,有兩(liang) 個(ge) 問題,其實梅總可以關(guan) 注一下。第一,海格做三方,應該不算早。寶供是大哥。如果你這條路會(hui) 走得很順,寶供老盧就不會(hui) 來搞互聯網了。我是從(cong) 三方出來了,我是見過真正的三方長什麽(me) 樣。三方,我在08年的時候,我跟當時的交易部部長李部長做過一次對話。當時講了四個(ge) 觀點,我說中國出不了好三方。我說,平台模式一定會(hui) 起來,而且最後市場的發展就是平台模式起來了。國際上三方企業(ye) 做強做大,還是有一定條件了。所以,很多複雜的情況。
三方在國際上平均在中國這樣一個(ge) 版圖,成長到有一定規模了。那這個(ge) 周期你可以去算一下,12-15年。所以我說,一定會(hui) 出現一個(ge) 平台模式。如果把這些小散差的物流企業(ye) 把它做強做大,或者集約化方向,一些能力給它補起來,這個(ge) 事情就起來了。如果我講的話,如果真的是兩(liang) 條腿走路,就是不務正業(ye) 。
所以對我來講,在三方做了那麽(me) 久以後,我覺得平台模式一定會(hui) 到。我跟資本市場交流,為(wei) 什麽(me) 我們(men) 現在的資本市場對三方物流投資很少?去年我們(men) 開2015年年會(hui) ,我們(men) 上海一個(ge) 做IT方麵做三方物流做得很大,我就沒搞懂,平台怎麽(me) 搞,搞了一年兩(liang) 年,估值10億(yi) 、8億(yi) ,資本市場要投資,畢竟是人家拿錢出來,投資主體(ti) 要規範,適當要透明。而我們(men) 這個(ge) 行業(ye) 的起家,本身就是不規範、不透明。所以,它投不進來。它想投,而不是不想投。
梅春雷:你說得這個(ge) 可能的普遍性,不代表個(ge) 別企業(ye) 。我相信,中國有非常多優(you) 秀的、規範的、透明第三方物流企業(ye) 。另外,平台模式和第三方物流模式,都是服務社會(hui) 的服務。
徐水波:我講一個(ge) 趨勢,至少2008年我跟李部長交流的趨勢,市場就是這麽(me) 發展。我們(men) 可以數一數,平台企業(ye) 融資是多少,我們(men) 第三方物流融資是多少,我們(men) 研究這個(ge) 資本它為(wei) 什麽(me) 是這樣。所以對我們(men) 來說,剛才挑起這個(ge) 話題,對我們(men) 來講,這一點我非常讚同梅總,現在整個(ge) 歐美來講是沒有平台的。所以,我們(men) 不存在走向國際化的問題。但是你真想走出去,也真的不容易。
2011年中國一個(ge) 很著名的物流企業(ye) 老總請我吃飯,他當時說,我2015年要做到300億(yi) 。我說你要能做到,我把腦袋給你。他說為(wei) 什麽(me) ?我說有兩(liang) 個(ge) 事情你繞不過去,物流是嚴(yan) 格規範的企業(ye) ;第二,物流企業(ye) 動不動就過萬(wan) 。中國企業(ye) 為(wei) 什麽(me) 做不大?本身就是我們(men) 組織管理很難過關(guan) 。所以,我說你肯定做不大,結果到最後沒有組織化管理。最後它現在的發展規模,先是300億(yi) 的一半還達不到。整個(ge) 行業(ye) 你繞不過去,但是你真的去走,四方平台的出路,最後還是三方化。本質到最後,還是要回歸物流的本質,這時候三方跟四方就成為(wei) 一個(ge) 組織方式問題,就是你組織方式是什麽(me) 樣的。但是是三方還是四方,你三方成本低、效率高,那你就勝出。
主持人:明白。您的觀點,您說中國就因為(wei) 中國小散亂(luan) ,差不差我們(men) 先不說,所以有了平台的土壤和環境。您小散亂(luan) ,如果是中散這一些類型的企業(ye) ,是我們(men) 平台要合作的嗎?之間會(hui) 有交集嗎?
徐水波:應該會(hui) 比較少。實際上現在在市場上,我們(men) 現在把物流企業(ye) 按照營業(ye) 額分成三大類,一類是500萬(wan) 以下,一類是500萬(wan) 到1500萬(wan) ,一類是1500萬(wan) 以上。500萬(wan) 以下的,我們(men) 換五個(ge) 點的話,大概算它一年就賺20幾萬(wan) 。所以,這幫人什麽(me) 都別跟我談,就是我要吃奶。然後1500萬(wan) 以上,平均大概是賺75萬(wan) -100萬(wan) ,這批在物流行業(ye) 是最典型的,馬雲(yun) 他都不放在眼裏的。你要去整合它,談都不用談。實話實說,作為(wei) 一個(ge) 群體(ti) 來講,因為(wei) 它這個(ge) 個(ge) 性在這裏。所以,選擇的就是500萬(wan) -1500萬(wan) 。這樣的話,你有可能把它做起來,因為(wei) 人群它有一個(ge) 特征。這些人,看到一些1000或者2000萬(wan) 的人,他心裏不服。但是,他又沒有生存危機。這個(ge) 時候,他謀求發展道路的決(jue) 心非常大,整天在想。所以,你看到各種會(hui) 場上出現的不會(hui) 是那麽(me) 特別小的企業(ye) 。
主持人:盧總,您是雙流合體(ti) ,你這邊左手是第三方,右手是一站網,你怎麽(me) 合在一起呢?
盧立新:這就是我覺得物流是多式多樣的,百花齊放才是春。正因為(wei) 它是多式多樣,每一個(ge) 類型都玩得很好,才好玩。三方跟平台的關(guan) 係,我的理解是可以打通的。我們(men) 可以拆成兩(liang) 個(ge) 部分,一部分是平台,一部分做解決(jue) 方案。做解決(jue) 方案的這些公司能不能做大,這裏我們(men) 打個(ge) 問號在這裏。因為(wei) 它是知識型的,全世界有一個(ge) 知識型做得很大。因為(wei) 知識型,那時候人力資源是第一生產(chan) 力的,整個(ge) 行業(ye) 是很難做大,也很難管,知識分子很難管。所以我覺得,第三方物流公司如果僅(jin) 靠物流的價(jia) 值,我認為(wei) 是做不大。
主持人:那您覺得,您的一站網什麽(me) 時候能夠超過寶供的第三方那個(ge) 板塊?
盧立新:可能就在明年吧。
主持人:這個(ge) 的確太牛了。我還有一個(ge) 問題,我們(men) 在座的北上廣深,我們(men) 之間有多少有交集?
劉偉(wei) :應該會(hui) 有,我們(men) 現在也做這個(ge) 平台,去有意思地去這樣做,適合我們(men) 去做、去靠近。
主持人:昨天跟盧總在聊,盧總說了一句話,說過去講的是怎麽(me) 競爭(zheng) ,現在講的是怎麽(me) 找合作。所以我現在就在說,我們(men) 金融這個(ge) 角度,我們(men) 先撇開實地不管是平台也好,第三也好,快遞也好,在金融這個(ge) 層麵,金融的業(ye) 務能合作嗎?金融這個(ge) 層麵,能產(chan) 生合作嗎?
劉偉(wei) :能產(chan) 生,一定能產(chan) 生。
主持人:金融這個(ge) 層麵怎麽(me) 合作呢?大家捆綁在一起,或者大家風控共享,或者是信息共享,或者是資金共享?還是什麽(me) ?金融會(hui) 能不能產(chan) 生合作?
盧立新:我的看法,就是然並卵,像這個(ge) 合作,我覺得太虛了。物流公司何必搞這方麵的合作呢?
主持人:您覺得金融和物流是分成兩(liang) 層的?我們(men) 跟物流下來是一個(ge) 個(ge) 垂直的業(ye) 務,我們(men) 要合作是通過金融上去合作,而不是在底下具體(ti) 的層麵去合作。
盧立新:我個(ge) 人認為(wei) 是這樣。
徐水波:其實合作無非就是幾個(ge) 方麵,一個(ge) 是資金渠道的合作。如果兩(liang) 頭轉的話,這個(ge) 事情是不好做的。但是,像現在保理和平台之間,它就是一個(ge) 采信的方式,那這個(ge) 是完全可以合作的。特別是平台,平台跟三方最大的區別,應該是會(hui) 有三方專(zhuan) 屬或者合同服務。所以在這裏麵,我的會(hui) 員肯定也是你的會(hui) 員。如果是有效的,那可能就會(hui) 有合作。平台之間的合作,可能會(hui) 難一些。因為(wei) 現在平台格局還沒定,現在誰不想革掉誰的命啊?所以,這裏麵平台目前來說,其實大家都在探索,不能說像三方有非常成熟的模式。
三方有幾十年的積澱,無論是民營還是國有。但是平台確實應景而生,很多營運方式、整合方式,還有待去驗證。所以,四年的時間想走過20、30年走過的路,我覺得這個(ge) 太大膽了。其實做平台,平台跟第三方的區別,平台整天要革命,第三方整天要服務。平台和第三方現在談合作,還是比較難。融資這個(ge) 東(dong) 西,資本這個(ge) 東(dong) 西,要麽(me) 加速你成長,要麽(me) 加速你死亡。
主持人:所以,這就有春藥性質了。
徐水波:但春藥不會(hui) 死的。這個(ge) 事情得到2017、18年,你會(hui) 看到大的趨勢出來,市場格局會(hui) 確定。
主持人:您是做實的園區平台,盧總這邊後麵有寶供一個(ge) 龐大的體(ti) 係,還有很多在天上飛的平台,您覺得在這些平台的競爭(zheng) 中,今後飛的還會(hui) 踏踏實實的存在嗎?會(hui) 形成阿裏這樣這麽(me) 大的業(ye) 務量嗎?
徐水波:這個(ge) 很難講,到一定時候會(hui) 顯現一個(ge) 格局出來,線上線下聯動是三大類,市場決(jue) 定。有一個(ge) 特點,包括我們(men) 今天談金融,線下服務的質量把控,或者信用把控,你還是繞不過去了,三方不可能被替代的,永遠不可能。你純線下,怎麽(me) 解決(jue) 線下服務的過程?你的角色不一樣。但是我個(ge) 人,是非常堅定線上線下O2O派,因為(wei) 我自己做過純線上。在這個(ge) 基礎上,我堅決(jue) 要做線上線下。最後,又出來做天地匯。我是線上線下派,因為(wei) 它跟阿裏的物權交易不一樣。我們(men) 在交易的問題上,是交易完成以後。梅總,你幫我運一堆貨從(cong) 深圳到上海去,2萬(wan) 元。梅總說,少了,2萬(wan) 一。我說,2萬(wan) 一,成交。其實,什麽(me) 東(dong) 西都沒做。梅總辛辛苦苦把貨運過去,這個(ge) 時候他要是運不好,我不會(hui) 跟他做第二次交易。
主持人:徐總,您剛才說了一個(ge) 非常重要的一個(ge) 問題,就是服務的問題。物流這件事情,最終一定要解決(jue) 服務的問題。我們(men) 也碰到一些,我們(men) 也有很多外包的專(zhuan) 線。後來加盟了一些平台,我們(men) 發現它服務水平沒提高。
徐水波:現在的創新平台,有多少人關(guan) 心物流本質?物流的本質是什麽(me) ?你的最後獲取的服務質量究竟是怎麽(me) 樣?三方比較直接,四方比較間接。不管是直接還是間接,這就是手段和路徑問題,最終要你比提供的服務更快更準。
主持人:你會(hui) 在服務水平上下工夫嗎?這是很難的。
徐水波:這是必須的事情。
主持人:您要做完了之後,我和梅總會(hui) 很高興(xing) ,做起來之後,成本還沒有提高。
徐水波:當貨運節約化以後,很多東(dong) 西會(hui) 做。
梅春雷:我們(men) 第三方物流企業(ye) 和平台企業(ye) 合作蠻多,我看運東(dong) 西以後,我覺得就可以合作。它們(men) 都是運營平台,因為(wei) 我現在各類專(zhuan) 線公司幾百家,我管理起來很費勁。我們(men) 很願意和平台合作。
徐水波:在這個(ge) 問題上,是一個(ge) 合作關(guan) 係,但不是說它要成為(wei) 平台。
梅春雷:我們(men) 不會(hui) 成為(wei) 平台,但是我覺得現在平台的一個(ge) 定位問題,但是,我總體(ti) 感覺如果你想直接麵對貨主,通過你的平台直接麵對司機,你的難度比你直接麵對三方公司要難一萬(wan) 倍,很難。
主持人:這個(ge) 可能是我覺得,我們(men) 客戶的需求是很多層次的,有高需求的,比如世界五百強客戶,也有很多隻要便宜,破一點無所謂,他們(men) 會(hui) 找我們(men) ,他一定會(hui) 找司機,他會(hui) 找一個(ge) 一手的。
徐水波:產(chan) 業(ye) 互聯網有12種商業(ye) 模式,從(cong) 貨運到三方到專(zhuan) 線到運力,到線上到線下,這裏麵切入點不一樣。但是,運力最麻煩的事情,運力在整個(ge) 產(chan) 業(ye) 鏈裏麵是屬於(yu) 最低端,它是過剩的低端的沒有議價(jia) 權的環節。運力是低端的,是過剩的,而我們(men) 這些人不會(hui) 過剩。我們(men) 做三方,對貨源是非常難的。所以,我覺得運力比較難。
梅春雷:在物流這個(ge) 層麵上,你要看客戶需要是什麽(me) 服務。我們(men) 說司機、專(zhuan) 線,都是物流的承運人。我們(men) 第三方物流在於(yu) 控製、協調,這些價(jia) 值都被很多人忽略掉了,也得第三方物流自己給忘記,忘記了我們(men) 第三方物流存在的價(jia) 值。如果第三方物流隻是一個(ge) 執行,你肯定會(hui) 被平台幹掉,這個(ge) 是絕對的。但是,如果說我們(men) 把握住我們(men) 服務的價(jia) 值的高端,尤其是你有戰略、計劃、控製、協調,那怎麽(me) 可能被取代呢?
主持人:原來行業(ye) 裏麵就有一些說法,專(zhuan) 線公司會(hui) 代替第三方,確實會(hui) 替代一些低端的,這個(ge) 我相信一定會(hui) 有。現在還是回過頭,我們(men) 現在聊的是金融。在金融的範疇之內(nei) ,金融方麵的合作沒辦法從(cong) 底下去合作,是會(hui) 從(cong) 高層。台下平安銀行的房總,有可能產(chan) 生合作嗎?
房光友:合作肯定是必然的,通俗一點說,金融它是一個(ge) 服務範圍最廣的一個(ge) 服務業(ye) ,合作肯定是有的。但是接著這個(ge) 話題,剛才聽了幾位企業(ye) 家的話,我們(men) 這個(ge) 平安現代物流金融事業(ye) 部去年成立,我們(men) 想做成專(zhuan) 業(ye) 的事,我們(men) 隻要從(cong) 專(zhuan) 注開始做起。其實因為(wei) 這段時間來,特別因為(wei) 馬雲(yun) 搞電商以後,好像對整個(ge) 社會(hui) 徹底感覺你什麽(me) 事情不搞點互聯網,不搞點平台,好像就有點過時了。
其實講到金融創新,我個(ge) 人一點建議,不代表平安銀行的觀點,創新是必要的,但是一定要堅持本質,本源是最根本的。剛才無論是哪種模式下,對於(yu) 金融而言,還是風險控製。通俗一點,就是我得搞明白我的錢是借給誰,是幹什麽(me) 用的。我們(men) 希望會(hui) 有所改變,我們(men) 專(zhuan) 注去了解,但是我們(men) 也需要一個(ge) 過程。但是我想,我的思想和我們(men) 的議題可能有那麽(me) 一點點不協調,我們(men) 講的創新沒有問題,但是不要離開本然的問題。
主持人:大家嘉賓都很同意,大家都在堅持自己最本源的問題。現場觀眾(zhong) 有沒有問題要向我們(men) 的嘉賓提問的?
提問:我想問一下梅總,第三方物流在美國市場上的市場占有率很高,在中國市場一直是市場占有率和第一方、第二方相比,一直處於(yu) 弱勢,原因到底是我們(men) 市場太小?還是說我們(men) 的國情不買(mai) 賬?還是說我們(men) 第三方物流自己的政策給的不夠?我想請教一下。
梅春雷:這個(ge) 問題可以從(cong) 供需兩(liang) 個(ge) 方麵來看:
從(cong) 供給來看,第三方物流的水平相對比較低,所以客戶不滿意。另外,第三方物流的服務層次,現在上升到協調計劃層次已經寥寥無幾,中國沒幾個(ge) ,這個(ge) 供給太弱。一個(ge) 是規模小,第二個(ge) 服務的地域窄。所以,客戶不買(mai) 賬。所以,我們(men) 中國要給第三方物流企業(ye) 一點時間去發展。
從(cong) 需方來看,中國的需方,我們(men) 改革開放也就30多年,很多企業(ye) 都是大而全,現在還有很多製造企業(ye) 都養(yang) 車隊了,沒有完成社會(hui) 化的分工。另外一個(ge) 問題,中國的勞動力成本很便宜。你看它做協調控製、派車的,搞調度的,我們(men) 看到甲方都有一個(ge) 很龐大的物流部,它物流部其實很貴的,但是中國人便宜。另外,往往中國物流部又產(chan) 生一些腐敗的問題在裏麵。所以,如果勞動力成本高,他就想,我物流部要不要調整。所以,需方的需求會(hui) 釋放出來。
另外中國沒有大的第三方物流企業(ye) 和沒有大的客戶也有關(guan) 係。你在全球化的企業(ye) ,它就需要全球化的物流公司,像中國現在有幾個(ge) 大的需求方,產(chan) 生幾個(ge) 大的物流需求。比如說電商的高速成長,就催生了快遞業(ye) 的發展。像沃爾瑪大的零售企業(ye) 進來,如果它讓一些好的物流企業(ye) 為(wei) 它服務,那這些企業(ye) 也就發展起來了。
主持人:我們(men) 德利得物流也是第三方,我們(men) 堅持了15年了,現在還是很小,的確是很痛苦。但是有一點,我們(men) 第三方客戶全是世界500強。我讚成梅總的說法,需求。所以,今後我們(men) 現在也發現,很多國企在談供應鏈。相對來說,更需要我們(men) 管家類型的服務。所以這個(ge) 時候,今後還是會(hui) 逐步上升。但是我也讚成徐總的觀點,是一個(ge) 慢爬坡的過程。所以,第三方物流是隨著經濟的發展,它是個(ge) 指數,它會(hui) 經濟的發展更快一些。但是從(cong) 企業(ye) 的角度來說,的確是慢。但是,未來我們(men) 還是有信心的。
提問:我想請問一個(ge) 問題,我非常讚同您的平台的模式,我想請問一下,您的平台那個(ge) 貨源是來自於(yu) 商戶?還是客戶直接在平台上下單?我覺得可能平台的貨主要是來自商戶,您怎麽(me) 吸引您的商戶和會(hui) 員?
徐水波:真是好問題,我們(men) 會(hui) 後可以交流。
主持人:有徐總所說的商業(ye) 秘密。
提問:如果有客戶在您這個(ge) 平台下單,貨物的安全怎麽(me) 保障?
徐水波:這也是好問題,但是安全的問題、服務質量的問題,對天地匯來說,這個(ge) 問題是繞不過去,我們(men) 創始團隊這幫人都是出自三方的,我們(men) 有非常具體(ti) 的方法去解決(jue) 這個(ge) 問題。但至於(yu) 怎麽(me) 解決(jue) ,畢竟讓大家多去想還是好的。
主持人:我們(men) 總結一下我們(men) 這個(ge) 環節各位嘉賓的觀點。
第一,金融是什麽(me) ,錢是什麽(me) ?錢是血液,錢是生命不可或缺的血液。所以在血液上,誰給我輸血,我們(men) 都要懷著感恩的心。不管是什麽(me) 樣的投資商,出於(yu) 什麽(me) 樣的目的,你都要有一顆感恩的心。所以,跟投資人很好的相處,很重要。
第二,有了血液之後,不能直接往裏頭輸,我們(men) 要把血管弄健康,血液進去才能發揮最大的效果。所以,要建立一套體(ti) 係,適合你的一套體(ti) 係。
第三,不能把血液、金融當成你唯一的盈利手段。如果當一個(ge) 物流企業(ye) 把金融作為(wei) 一個(ge) 盈利手段,最後就可能走到一條慢血的程度上去。
第四,要解決(jue) 這個(ge) 問題,隻要碰到金融,就一定有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來來去去事情很多,所以風控很重要。脫離了物流基礎的所有虛擬的,那都是不可信的。所以,這個(ge) 需要特別注意。
然後,盧總談了第三方物流我們(men) 現在需要的是變。第三方物流和平台之間如何去合作,給我們(men) 提了包括物流互聯網金融、物流互聯網商流兩(liang) 種趨勢。在一站網,盧總主要放在支付上。核心問題,是墊付。在這個(ge) 上麵,把所有原來的三角債(zhai) 的問題變成了點到點。他也給提了忠告,要找風控人的時候,別找銀行,要找懂物流的。
海格物流的梅總給我們(men) 談了新三板,從(cong) 他的親(qin) 身體(ti) 會(hui) ,這一年多走來,是很大的曆史機遇。我覺得最關(guan) 鍵的時候,讓你的企業(ye) 正規、透明,讓大家不再猜疑猜忌。為(wei) 什麽(me) 大家不敢投第三方?就是因為(wei) 大家看不明白。所以,這些事情你要透明、規範,是最重要的。
同時,梅總告訴我們(men) ,創業(ye) 一定要符合市場規律,一定要按照市場規律辦事,不能逆市場規律。同時梅總也告訴我們(men) ,第三方物流是有很大的發展前景,這是我跟梅總一樣,信心滿滿。我們(men) 會(hui) 跟平台會(hui) 有很多合作交集,從(cong) 金融服務角度來看,第三方物流可以把金融做到上下流通,這是第三方物流比較大的一個(ge) 特點。
最後,我們(men) 共同探討了一下能不能協同的問題。盧總說了一個(ge) 非常重要的話,過去考慮怎麽(me) 競爭(zheng) ,現在考慮怎麽(me) 合作。物流的合作不用說,大家一定會(hui) 有合作的共通。但是金融的合作,到現在我們(men) 在線下,我們(men) 的金融上麵,從(cong) 金融的服務的形式,或者服務的內(nei) 容角度來說,我們(men) 可能不太具備合作的模式。
最後,給我們(men) 提供了兩(liang) 個(ge) 觀點,物流百花齊放才是春,不管大家怎麽(me) 去做,創新是要走的。第二,創新是必要的,本源一定要抓住,一定不忘初衷,才能真正地走到底。
我們(men) 大家都對中國的物流業(ye) 、物流金融業(ye) 的發展都充滿信心。讓我們(men) 以熱烈掌聲,謝謝各位大佬給我們(men) 帶來了精彩觀點。
最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