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究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論文薈萃 > 正文

羅計物流CEO宋睿:阻力越大,證明發展前途越大

發布時間:2015-07-24 10:58:18 第一物流網

 

車貨匹配平台不可能一開始就很完善,同質化是肯定要經曆的過程。這在ERP、物流信息化發展的過程中,都有實踐經曆。即便一直引為(wei) 成功案例的美國羅賓遜物流,其在開始時也不可能非常規範和科學地運作。

 

“目前車貨匹配平台確實很火熱,這是我國物流業(ye) 發展的一種必然現象,但其要想取得成功,則必須花較長時間進行市場培養(yang) ,平台本身需要提供更加全麵的服務。”大連海事大學交通運輸管理學院副教授李向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是說。顯然,平台要在推廣、產(chan) 品開發、品牌建設等多方麵下功夫,路才能越走越寬。

 

火熱成必然

 

不可否認,車貨匹配平台如今的火熱態勢是必然的。李向文認為(wei) ,這首先可從(cong) 我國電商業(ye) 需求增大看出端倪。由於(yu) 電商的爆發式增長,產(chan) 生了較大的物流需求,吸引了投資者的關(guan) 注,後者想占領這片市場,謀得一席之地,便將車貨匹配平台作為(wei) 了投資目標之一。其次則是技術進步在驅動,特別是物流信息化、智能化以及O2O、“互聯網+”等技術、模式和概念的推動,客觀上為(wei) 平台的構建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而在這一形勢下,專(zhuan) 業(ye) 的第三方物流企業(ye) 也感受到了信息化變革的來臨(lin) 。物流派CEO趙誌波說,集團公司之前從(cong) 事了10幾年的3PL,做物流派平台之前已經發現業(ye) 務模式正發生巨大變化。更重要的是,公司客戶逐年在流失,現有的客戶運費一年比一年低,每年的利潤率都在下降。

 

趙誌波表示,所有這些消極的市場表現,從(cong) 根本上說,都是由於(yu) 貨主企業(ye) 有降低成本的想法和指標使然。其要求物流企業(ye) 必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原來,貨主企業(ye) 的主要業(ye) 務模式是在線下進行,物流服務也多在線下進行如今,電商逐漸興(xing) 盛,第三方物流的業(ye) 務模式需要跟隨其轉變為(wei) 線上。

 

具體(ti) 來說,以前貨主企業(ye) 經營的流程是從(cong) 工廠發貨,將貨物存放在倉(cang) 庫,繼而通過運輸送到經銷商網點現在工廠銷售的商品盡量不存放在倉(cang) 庫,或者工廠直接通過網絡下訂單然後生產(chan) 。這就形成了多頻次、小批量的發貨需求,這種需求不光是在快速消費品行業(ye) 有所體(ti) 現,傳(chuan) 統的工業(ye) 領域也逐漸有所體(ti) 現。也就是說,未來有更多的企業(ye) 要向toB、toC的模式轉變。而傳(chuan) 統企業(ye) 到線上來發展,物流業(ye) 的經營模式勢必隨之轉變,從(cong) 線下到線上,車貨匹配平台就是其中代表性的手段和工具,火起來是一定的。

 

推廣需長性

 

各大平台在進入市場後,行業(ye) 用戶能夠明顯感覺到他們(men) 在功能、服務諸方麵存在較高相似性,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陷入平台間的資源爭(zheng) 奪戰。李向文認為(wei) ,我們(men) 必須認識到,車貨匹配平台不可能一開始就很完善,同質化是肯定要經曆的過程。這在ERP、物流信息化發展的過程中,都有實踐經曆,即便一直引為(wei) 成功案例的美國羅賓遜物流,在開始時也不可能短時間內(nei) 形成規模,完全規範和科學地運作。

 

其實,匯通天下、易流、傳(chuan) 化、貨車幫、羅計物流、物流小秘、物流派等平台都已經表現出了不同的特點,在各自擅長的領域和模式上,已經開始轉變。不過,在信息的整合方麵,比如車源、貨源信息的冗餘(yu) 問題、交易誠信體(ti) 係建設、如何使傳(chuan) 統企業(ye) 融入共同發展,包括新的生態鏈的構建等,都還要重點解決(jue) 。此過程不是一年半載的事,平台發展是要打一場持久戰的。“回想當初,許多試水的平台,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燒掉所有可以支撐的資本,最終選擇暫停,大多也是看到這些問題。像出租車市場的滴滴打車之所以能火起來,或許就是隻差一個(ge) 平台,不差任何標準、誠信、結算等問題,但貨運市場差的可不是一星半點。”李向文坦言。

 

當然,既然選擇在貨運市場做車貨匹配,就必須著力改變現狀,隻有改變,才能贏得成功。羅計物流創始人兼CEO宋睿在接受《現代物流報·智慧物流》專(zhuan) 刊記者專(zhuan) 訪時說,任何新事物在被人們(men) 接受之前都可能遇到巨大阻力,阻力越大,證明發展前途越大。由於(yu) 誤解和前期一些貨運APP企業(ye) 在推廣中存在的問題,傳(chuan) 統物流公司包括物流園區並不支持平台的發展,這對羅計物流APP的推廣應用形成一定阻礙。但是,推進物流信息化,需要更多企業(ye) 參與(yu) ,實現信息和資源的整合是必然趨勢。因此,接下來,羅計物流還會(hui) 做好深度服務,塑造和完善企業(ye) 價(jia) 值。

 

那麽(me) ,一個(ge) 具有良好收益和價(jia) 值的平台將有著怎樣的服務和技術水準?“它首先能夠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比如針對車輛能夠提供整套的包括維修、保養(yang) 、保險、加油、金融等在內(nei) 的解決(jue) 方案,還要解決(jue) 誠信問題,讓貨主放心地將貨交給車主。而技術方麵並不會(hui) 存在很大問題,因為(wei) 如果有一個(ge) 好的市場環境和需求作基礎,技術定有發揮的空間。”李向文說。但他也強調,目前看來,有相對成功經驗的平台要麽(me) 有坐擁一方的資源,要麽(me) 就是沉浸物流業(ye) 務數年有足夠的運營經驗,純粹一個(ge) 門外漢寄希望於(yu) 一個(ge) 簡單的APP軟件砸開中國這個(ge) 貨運物流市場,肯定是不現實的。

 

現在和未來,開創貨運市場新的局麵,信息化的嚐試與(yu) 升級需要時間和過程,即便坎坷在所難免,對於(yu) 平台商家來說,也要堅持不懈,繼續深耕。

首頁